编写充实的教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知识,有了一份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反思和总结教学过程和效果,为今后的教学改进提供参考,下面是陆玖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爷爷的教案6篇,感谢您的参阅。
爷爷的教案篇1
?学习目标】
1、通过教学,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懂得一些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2、读懂每个句子,理解“衣裳”“绿伞”在句子里的意思,理解“爷爷真好,小树真好”在课文里的意思。
3、学会本课生字词,认识并会写两个偏旁:山字头、四点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词在句子中的意思。
难点:“衣裳、绿伞”在句子里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爷爷(yé)和小树(shù)(齐读课题)
问:课题中写了谁?写了什么?
过渡:课题中的“爷爷”“小树”一个是人,另一个是树,人和树之间有什么联系呢?我们学了课文后就会明白了。
二、初读课文,大致了解内容
1、师范读课文,生找出本课中要学的生字(用△)。
2、自己看拼音指读课文,做到看拼音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读不好的句子可多读两遍。
自由读课文──指名读课文──纠正读音。
3、再读课文,找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四、学习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⑴指名读第一自然段。问: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
⑵分句学习:
①指名读第一句。
问:爷爷给小树穿上了什么样的衣裳?
追问:为什么说是“衣裳!”稻草衣裳是怎样穿到小树的身上?
师:让我们读一读句子,进一步理解“衣裳”的含义。
自由练读──指名说──评议
②小树有了稻草衣裳后怎样?
师:我们在读第二句时,要突出“不冷了”。
追问:爷爷好不好呀?为什么?
指名说──评议
2、学习第二自然段
过渡:爷爷给小树穿上了稻草衣裳,保护了小树。几年后,小树长得怎样了?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⑴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问:这段有几句话?
指名说──评议
⑵分句学习。
①指名读第一句。
问: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撑”什么意思?
指名说──评议
追问:小树好不好?为什么?
师:我们在读第二自然段时,要突出“热”“绿伞”“不热”。
3、练习朗读(自由练读──指名读)
师:寒冷的冬天,爷爷为了保护小树,让小树茁壮生长,给小树穿上过冬衣裳,免受冻害之苦,爷爷是多么爱护小树呀!夏天来了,小树长满了枝叶,为爷爷张开绿伞,让爷爷在树下乘凉!小树也能为爷爷服务,让爷爷在大热天感到凉爽,小树多好呀!
3、习第三段:
⑴齐读第三段,部:胡几句话?
师:结合课文一、二段理解第三段的意思。
⑵看插图:问:为什么说:爷爷真好!小树真好为人师
(要观察人的神态、动作、想象爷爷会对小树说些什么?)
指名说──评议
五、学习生字的字形
冷:左右结构,左边是“冫”,右边“令”,与“令”的字形、字义比较。
衣:按笔画记字形,共6笔,最后一笔是捺。
裳:上下结构。
热:上下结构,上边是“执”,左右结构。
绿:左右结构。
伞:上下
结构,上边是“人”,下边是“中”,笔顺是“点,撇,横、坚”。
真:共10笔,中间是三横。(红、黄、蓝)
好:左右结构,左边是“女”。
组词:
冷:冷水、寒冷
衣:衣服、上衣
热:热水、热天
绿:绿伞、绿色
伞:打伞、伞把
真:认真
好:好处、好人
六、复习巩固
1、听写生字词
2、填空:
天()了,爷爷给小树穿上稻草()。
天()了,小树给爷爷撑开()。
3、从课文中找意思相反的词,写在下面。冷──热
4、照样子组词语
好:
真:
热:
5、读音节写偏旁
xiǎo
zì
tóu
sì
diǎn
dǐ
6、练习读课文──初背课文
7、指名背课文。
爷爷的教案篇2
一、教材分析
?爷爷和小树》一课以孩子的口吻讲述了爷爷和小树之间的事:家门口有一棵小树,冬天,爷爷为小树御寒,夏天,小树为爷爷遮阳。课文通过穿上暖和衣裳、撑开绿色小伞传达出人与树之间那种亲密、和谐、温馨关系,从不冷、不热一对意义相反的词也能体会到这一点。课文是以孩子的口吻写的,非常适宜孩子朗读,学生在朗读中,可以潜移默化地受到爷爷爱护小树的行为的感染,从小培养爱护花草树木的意识,并通过有感情的朗读,逐步提高朗读水平。
二、心育目标
1、指导学生亲切、高兴地读课文,训练有感情朗读,培养朗读能力。
2、让学生在学文、在朗读中感受到爷爷对树木的爱护以及树木对爷爷的报答,体会到给我一片温暖,还你一片阳光,懂得要爱护花草树木,从而提高环保意识,树立良好的生态心理。
三、心育策略
1、 以多种形式加强朗读,读出亲切、读出喜悦,从读中体会人与树之间那种和谐、亲密关系。
2、 借助课件、开展表演活动、收集资料实践活动等对课文进行扩展,宣传环保。
四、实施例谈
1、在指导学生朗读之前,引导看图,说说图中人物的动作、神情,加强情感渲染,激发朗读兴趣。
2、指导学生朗读时,主要利用课文录音、老师恰当的示范、指导、学生示范、学生领读等形式进行,读暖和的绿色的时,读出高兴之情,读不冷不热两个词,读出亲切、高兴之情。
3、借助课件激发情感。如:出示课件1:我家门前有一棵小树,北风一阵阵刮过,地上有许多树叶。问:小树在寒风中会说什么呢?你心里怎么想?在出示课件 2:课文第一幅插图。问:爷爷在做什么?小树怎样了?然后出示课件3:夏天到了,小树长得很茂盛。问:看到这这茂盛的小树,你想说什么?最后出示课件四:小树遇到长虫、干旱、缺乏养料、有人伤害等的画面。对学生说:我们都来当小医生,给小树来治病,看谁是治病高手。当学生说出相应的治疗对策后,出示动画课件,如:树缺乏营养,我给它施肥。课件出示:施肥后,树笑了,结果了。学生会更高兴。治疗干旱、长虫、有人伤害等病也可借课件展示。通过这些手段,让学生体会保护树木带来的愉悦,懂得应该保护树木,使其茁壮成长。
4、学习课文后,问学生:冬天,爷爷为小树穿上暖和衣裳,夏天,小树为爷爷撑开绿伞,那春天、秋天小树又是什么样的?让学生分角色表演出爷爷对小树的爱护,如:浇水、施肥、松土、除草等等,以及表演出小树对爷爷的感激,如:点头、送果子等等,体会到人与树之间关系的亲密、和谐,达到给我一片温暖,送你一片阳光的'境界。
5、课前让学生收集树木为人类做贡献以及人类破坏树木或保护树木的资料,在课堂上交流,让学生明白:人类爱护树木,树木回报人类。
6、让学生说说:你以前怎样对待树木的?你以后会怎样对待树木等其它植物呢?最后出示几幅花草树木被破坏的不堪场景图,激发学生的惋惜、愤慨;再出示一些优美的风景图,让学生在啧啧称赞之余说说内心感受,使学生体会到:花草树木永远会给大地锦上添花,破坏花草树木可耻,要及时制止,要做花草树木的守护星。
爷爷的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感受歌曲的抒情性质,注意休止符的停顿。
2、通过歌曲,了解与中秋节有关的风俗。
3、能大胆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
4、借助已有经验、图片和老师的提问,理解并记忆歌词。
活动重难点:
能表现歌曲的抒情性。
演唱时注意歌曲中的停顿
活动准备:
音乐《爷爷为我打月饼》、课件与图片(见加密狗)
活动过程:
一、引入活动
(一)复习部分
复习歌曲《大中国》,让幼儿有精神地唱出声势。
(二)、讨论:中秋节
1、提问:小朋友,你们知道什么时候吃月饼吗?(中秋节)
2、提问:那你们知道中秋节除了要吃月饼外,还有什么和其他节日不一样的地方呢?
小结:中秋节,全家聚在一起吃月饼赏月。
3、教师播放课件【视频欣赏一】,让幼儿了解有关中秋节的习俗
二、学习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
(一)、教师弹琴,幼儿欣赏。
1、关键提问:这首歌曲的名字叫《爷爷为我打月饼》,你们听完有什么感觉?是欢快的还是抒情的?
小结:这首歌曲舒缓优美,歌词充满对爷爷的爱,是非常抒情的歌曲。
2、提问:歌曲里你听到了什么?
教师总结歌词
(二)、学唱歌曲
1、教师弹歌曲旋律部分,幼儿跟随拍旋律节奏
1)有节奏的拍腿
2)有节奏地拍手
2、幼儿跟随钢琴有节奏地边拍手边念歌词
3、演唱歌曲
重点指导:注意休止符停顿部分,用舒缓的声音演唱
1)集体演唱
2)个别幼儿演唱
三、延伸活动
1、播放课件【故事欣赏】嫦娥奔月,了解中秋节的来历。
2、播放课件【视频欣赏二】,了解月饼的制作过程。
活动反思:
这是一首活泼、欢快的歌曲。整个活动中,层层递进,生动感人,启发幼儿积极投入。谈话的方式引入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让孩子们亲身置身于过中秋节的情景之中。让幼儿讨论:中秋节有哪些风俗?最喜欢吃什么?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也是本次活动的可取之处。在教唱歌曲的过程中,主要以幼儿模仿学习为主,充分体现了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只重点教唱难唱准的句子。表演部分,基本交给幼儿自己完成,自己想怎么表演就怎么表演,我比较喜欢用这种让幼儿自由发挥的方式培养幼儿的表演能力和自信心。感悟了音乐的情绪与情感,享受到了和谐声音的美妙。
通过这次的活动,我觉得要上好一个活动,老师要通过各种手段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这样才能让活动起到更好的效果。
爷爷的教案篇4
一、教学要求: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不开四五”4个字。认识1种笔画和5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都要爱护它。
二、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12个生字。会写“了子门月”4个字。认识2个笔画和4个偏旁部首。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三、课前准备:
生字词卡、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方法:
采取观察法和发现法。
五、教学时数:两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认识十个生字,5个偏旁,理解课文,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启发谈话:人们为保护树木做了哪些事?
2、揭示课题:爷爷和小树
二自读课文
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思考:爷爷为小树做了什么?小树又是如何“报答”爷爷的
三检查朗读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2、认识自然段
3、齐读。
四、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1、看图:小树在寒风中会说什么?
2、认识其中的7个生字;3个偏旁。
3、爷爷在做什么?为什么?
4、、理解“暖和的衣裳”指的是什么?(稻草)为什么要给小树包上稻草呢?说明什么?(爷爷非常爱护小树)
5、小树的心情如何?如果你是小树,你会说什么?
3、指导朗读
五、学习第三自然段
回忆第二段的内容、学习过程,学习第三段
1、看图:这是什么季节?小树有什么变化?小树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变化?
2、小树又是怎样帮助爷爷的?
1、认识其中的三个生字,1个偏旁。
2、理解“绿色的小伞”指的是什么?为什么小树能长得那么好呢?
3、指导朗读。先读第三段,再读全文。
六、扩展
想一想:人们为数木做了什么?树又为人们做了什么?
七、布置作业: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给同位听听。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
学习生字,认识新笔画。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做送信游戏,认读要求会认的字。
2、指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巩固练习
1、认记生字(选部件拼字)
2、完成课后的“读读说说”。
七、指导写字
1、认识要掌握的新笔画
2、指导书写。
八、把课文内容表演一下
九、拓展练习
1、你知道为什么要保护小树吗?
2、说说你还知道哪些保护小树的做法。
十再次巩固生字
1、认读。
2、扩词。
十一、布置作业:
把学写的生字写一行,每个生字练习口头组词。
爷爷的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字,会写“不、开、四、五”4个
字。认识1种笔画和5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
友,人人都要爱护它。
【教学重点】
识记生字和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重难点词语。
【用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设想】
本课以孩子的口吻讲述了爷爷和小树之间的事情,课文内容较简单不需要过多的讲解,可以指导学生多读理解内容,提高朗读水平,在理解重点词“暖和的衣裳、绿色的小伞”时,可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画、多读来进行理解,理解之后,可趁机进行朗读指导,让学生体会人树之间的和谐。并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说说小树对我们的好处,了解人们为保护树木做了哪些事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出示小树
)我们该怎样保护这棵小树呢?(学生自由发言)
有位老爷爷非常关心小树,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今天咱们来看看。(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读课文,读准字音。
2、幻灯片出示生字:
爷
棵
到
给
穿
暖
冷
??
伞
热
⑴快速在课文中画出生字。
⑵自己带拼音试读,同位互读、指名试读、齐读。
3、再读课文。
4、指名分段读,认识自然段,标上序号。
5、再读课文,思考:爷爷为小树做了哪些事情?
三、细读课文
1、学习二段,自读,说说你从里面知道了什么?
⑴课件演示穿上“暖和的衣裳”。“暖和的衣裳”指什么?
⑵说说你还知道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导学生说为什么要给小树穿暖和的衣裳)
⑶你还见过暖和的什么?
幻灯片出示词语训练内容:暖和的(生互说、指名说)
⑷爷爷给小树穿上暖和的衣裳后,小树还冷吗,它会说什么呢?
⑸指导朗读
自读、小老师领读,齐读。
2、学习第三段:
冬天过去了,炎热的夏天到来了,爷爷和小树发生了什么变化?
⑴请学生观察爷爷和小树夏天图,说说爷爷和小树的变化。
⑵自读,同桌说说知道了什么?
⑶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小树是怎么帮爷爷的,理解“绿色的小伞”。
⑷体会爷爷和小树的心情,有感情的朗读。
⑸把喜欢的.一段读给同位听。
四、扩展活动
小树除了能给我们乘凉,还对我们有什么好处?
板书设计
5、爷爷和小树
冬天
夏天
暖和的衣裳
绿色的小伞
不冷了
不热了
教学后记
通过观察图画,学生很容易突破难点。对人物的心情体会到了,学生读起来就入情入境,非常有感情。有些学生知道树的用处特别多,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生字认读:(幻灯片出示生字)
爷
棵
到
给
穿
暖
冷
??
伞
热
自读、同桌读、抢答。
2、检查课文朗读。
二、练读课文
1、观察课文插图,学生进入情景,有感情地去读朗读课文
先小组练读,再齐读、分段读、男女分读。
2、表演课本剧。
三、学习书写生字
1、学生自己观察书中范字的占格。
2、全班交流:
学生自己说笔画、笔顺、请小老师教、纠正。
师范写。
3、学生在书中先描后临写。
四、实践活动
(幻灯片出示内容)
漂亮的衣服
漂亮的
雪白的云朵
雪白的
绿色的小伞
绿色的
暖和的衣裳
暖和的
?板书设计
5、爷爷和小树
不
??
四
五
教学后记
学生在表演时还不会自己编演,需要老师多帮助,以后在教学中还需要多培养。实践活动经过小组讨论、充分交流,收到效果较好。
爷爷的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认真倾听故事,理解故事情节,尝试根据画面认出相应的故事内容。
2、了解天冷水会结冰,遇热冰会融化的道理。
3、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猜测与想象。
4、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活动重难点
认真倾听故事,理解故事情节,尝试根据画面认出相应的故事内容
了解天冷水会结冰,遇热冰会融化的道理。
活动准备
挂图20号;《小朋友的书·冬天里》;磁带及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朗诵儿歌,引出
有个奇怪的小娃娃,呼呼地吹着口哨过来了,小朋友们看到它,赶紧戴上帽子、围上围巾、戴好手套,小娃娃再呼呼的吹,水结成了冰。大家猜猜,它是谁呢?
二、教师讲述故事,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1、教师有表情地讲述故事一遍,提问:你喜欢北风娃娃吗?为什么?
2、教师出示挂图,再次讲述故事,提问:下过了雨,地上有什么?
谁来了,它想干什么?它为什么要这样做?吹呀吹,地上的水吹干了吗?变成了什么?小水洼结冰了,北风娃娃为什么很着急?
小水洼为什么会不见呢?
三、阅读并讲述故事
阅读《小朋友的书·冬天里》“北风娃娃”,幼儿自由讲述故事内容。
四、幼儿边听边看
幼儿边看书,边听故事录音,要求幼儿能根据故事观察并讲述相应的画面。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主要是让幼儿学会认真倾听故事,理解故事情节,尝试根据画面认出相应的故事内容,并且了解天冷水会结冰,遇热冰会融化的道理。在课的一开始,教师就利用谜语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让幼儿猜想。然后教师讲述故事,并且出示相应的图片,帮助幼儿理解。整堂课幼儿兴趣高昂,但是对于小班来说“水遇冷会结冰,遇热会融化”这个知识点有点难,小朋友只是似懂非懂的'点点头,并不了解它的真正过程。所以我留下了活动延伸,让幼儿在家长的帮助下去找资料,自我探索发现。
爷爷的教案6篇相关文章:
★ 登的写法教案6篇
★ 风景的教案6篇
★ 故事类的教案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