鹬蚌相争教案5篇

时间:
Anonyme
分享
下载本文

教案的撰写应当与实际的教学进度和学生的接受情况相适应,优秀的教案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下面是陆玖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鹬蚌相争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鹬蚌相争教案5篇

鹬蚌相争教案篇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和1个多音字,会写8个字。

2.自主积累4个以上词语。

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了解课文内容,能讲述这个成语故事,知道与人相处时要懂得退让。

教学重点:

1.会认10个生字和1个多音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讲述这个成语故事。

教学难点:感悟课文内容,知道与人相处时要懂得退让。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1.同学们,让我们一起看一段动画片。(课件出示《鹬蚌相争》的动画片,学生观看。)

2.学生思考:看了这段动画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问题?还想知道些什么?

3.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由轻读课文,边读边标出自然段,标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自学生字。

2.出示会认字字卡,指名认读。组词。

3.同桌讨论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用开火车的方式读生字。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学生评价。

三、精读课文。

1.读读课文,你认为哪些自然段讲了鹬蚌相争这个故事?

(3—6自然段)

2.精读3—6自然段。

(1)自己读一读这个故事,认为有意思的地方画上“﹏”,不理解的词句旁画个“?”。

(2)学生汇报。

(3)故事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4)学习第三自然段。

①指名朗读第三自然段。

②请同学们默读这一自然段,想想这一个自然段讲的是关于谁的故事?这一段有很多表示动作的词语,你能把它们找出来并配上相应的动作吗?

③学生汇报。

④老师指导朗读。

(5)学生自主学习4—6自然段。

课件出示学习要求:

①请同学们找出写鹬和蚌争论的自然段,同桌分角色朗读,并评一评同桌读得怎么样?练一练争取让自己读得更好。

②自己读读第4—6自然段,想想还有什么不理解的词语或不懂的地方,同桌讨论讨论,还是弄不懂就作个记号,待会儿提出来,大家解决。(理解:摆脱、毫不示弱、相持不下、毫不费力等。)

(6)学生汇报。

(7)齐读第3—6自然段。

(8)试试看,自己能绘声绘色地把《鹬蚌相争》讲给大家听吗?

3.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其实这篇课文还藏着一个故事,聪明的孩子们快找一找吧!(1、2、7、8自然段)

4.请想读的同学自由地读读第1、2、7、8自然段,想想故事里都讲了什么?比比谁说得最棒!

5.你知道苏代为什么要对赵王讲这个故事吗?

四、拓展延伸,联系实际。

1.自由读读全文,读了这个故事,你知道了些什么?

2.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在生活中你见过类似鹬蚌相争的事情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读一读这些词语。

劝说懒洋洋鹬蚌相争相持不下毫不示弱

啄张开收拢露出毫不费力

2.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鹬蚌相争》这篇课文,谁能把这个故事用自己的话讲给大家听听。

3.齐读全文。

4.其实像这样有趣的`成语故事还有很多,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利用课余到成语故事的网站去看一看。

二、学习会写字,记忆字形。

1.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引导学生观察字形有什么特点,找一找哪些字已经会了,哪些字容易写错,再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处理。

(1)易写错的字:

“候”字不要掉了中间一竖写成了“侯”。

“夹”字不要写成了“来”字。

“占”字的上面不要写成了“十”。

(2)左右结构的字有:攻、劝、洋、脱、候、理。

要先让学生去观察字形的特点,都是左窄右宽,再引导学生观察重点笔画在什么位置,为写好字打基础。最后再根据构字方法进行字形的记忆。

“洋”是形声字,左表形(海洋,有水才能有洋),右表声。

三、练习写字。

1.先描写课本中的生字。

2.在写字本上写偏旁和生字。

3.评一评,看看哪一个字写得好,哪一个字写得不好,为什么?

4.继续练习写字,争取把后边的字写得更好。

5.当堂反馈,进行听写。

鹬蚌相争教案篇2

一、第一自然段

1、出示(这是一只河蚌)板:河蚌

(它张开壳儿在河滩上晒太阳)

演:张壳

出示:太阳

问:被暖暖的太阳照着,河蚌会有怎样一番感觉呢?

也许它会说什么?谁来做做河蚌?交流

(可这时,来了只鹬)出示

板:鹬

(它看见了,猛地把嘴伸到壳儿里去啄肉)

问:鹬?河蚌?分别想什么?(也可加语言)也来说一说

(河蚌急忙把壳儿合上)

演:合壳(牢牢地夹住鹬的嘴不放)

问:这时候的河蚌……(速度、力度-心里如何)

2、这是故事的起因,我们再完整地听一遍录音(提醒:注意,听仔细了)

3、打开书本,看这部分内容,先自由读,要求试着复述

4、学生试讲(绘声绘色、活灵活现,大声点)

评价:提点意见,优点也行

二、第二、三自然段

过渡:鹬和蚌之间的这场争斗,会如何发展?

请看二、三两小节鹬蚌之间的一段对话。

1、自由读

2、简单说说故事如何发展?(互相争持)

3、这一段写得非常生动,再请同学读。提醒:加表情

(动脑,怎么读,才有味道)

请大家认真听,最好能在脑海中浮现鹬蚌相争的.画面

4、说说此时鹬蚌之间的局势?

(威胁、毫不示弱、和意洋洋、相持、力量相当、互不相让)

5、在理解的基础上再两人配合分角色朗读

(前后、左右搭配都行),配以面部表情

6、请一对搭裆分角色读,为了体现故事的完整性,再请一位同学做旁白

(可喊暂停

提醒:注意语气,表情,要进入情境)

7、评价

8、课后也可通过表演,复述故事

三、第四自然段

过渡:鹬蚌互相争持,所导致的后果会是什么呢?

1、录音范读

2、回答:鹬蚌双方——筋疲力尽

渔夫——没费一点力气,就把它们一齐捉住了

3、揭示寓意:这正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四、总结

1、学了这则寓言,你明白了些什么?

2、交流

五、发挥想象

1、鹬和蚌被渔夫抓住后又会出现怎样的情形呢?

2、交流(或可先同桌讨论)

六、小练笔

鹬蚌相争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

2、学习抓住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3、抓住两处重点语段进行朗读、想象、评说,明白“双方相争、互不相让,结果可能两败俱伤,反而让别人从中获利”的道理。

课前游戏

1、看图片猜故事题目,复习寓言的特点

2、历史故事揭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故事,认识“鹬”“蚌”

1、揭题,认识鹬和蚌,了解其特点。

2、引导读文:鹬蚌相争,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赶紧打开书,好好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二、学习生字新词,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1、毫不示弱(音、形、义、读好词语)

2、夹住(选择字义,确定多音字的读音)

3、词语串教学,读准、读好,并加以记忆。

4、回忆词语并选择词语填入句子。

5、引导学生发现填空的三句话和课文之间的联系,从而感知故事情节,学习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

三、学习起因

1、我们先来看看故事的起因,鹬是怎么啄,蚌又是怎么夹的?你能通过朗读让大家看到当时的情景吗?请你读一读,练一练。

2、指名读,评价指导,齐读。

3、小结板书:这一啄一夹,鹬和蚌之间的争斗就开始了!

四、聚焦“相争”

1、鹬和蚌是怎么争的'呢?请大家认真读读第2、3自然段,分别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来概括。

2、聚焦“威胁”

1)“威胁”:怎么理解?(吓唬、恐吓)

2)看看鹬是抓住什么来威胁蚌的?

3)把自己当做那只鹬,赶紧威胁一下蚌吧!自己练练,指名读,加以评点。

4)结合语境,想象鹬的心情,再次朗读。

3、聚焦“毫不示弱”

1)像刚才那样把自己当做蚌,毫不示弱地跟鹬争一争。练习朗读。

2)朗读评点(毫不示弱、得意洋洋)

3)分角色朗读。

4、抓住“相持”一词,引导学生想象鹬和蚌还会怎么争呢?

1)同桌合作练说

2)创设情境,指名交流

3)小结:再这样争下去,鹬就会——蚌就会——,用个成语来形容就叫——

五、学习相争的结果,感悟寓意

1、正当双方相持不下、筋疲力尽时,渔夫来了!结果如何呢?请女生一起读。

2、瞧这渔夫,他为什么这么开心呢?

3、小结板书:渔翁得利

4、齐读体会

5、写话练习:同学们,假如你看到了这一幕,你想对鹬和蚌说什么呢?请你想一想,写一写,组织交流,加以小结。

6、回扣开头:这就是苏代讲给赵王听的故事。赵王听了这个故事,就取消了攻打燕国的念头。现在你知道这是为什么了吗?

7、小结:一个小故事还化解了一场纷争,真是——小故事,大道理;小故事,大作用!

六、布置作业:

选择阅读练习中的寓言故事,会让自己变得更加聪明。

板书设计:

鹬蚌相争(寓言)

啄夹

威胁毫不示弱

渔翁得利

鹬蚌相争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字和一个多音字“燕”,会写8个字,自主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到朗读课文。

3、能讲述“鹬蚌相争”的故事。

4、了解这个成语故事的内容,懂得“互不相让,只能让别人得利”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认识11个生字,一个多音字,会写8个字。

2、了解故事内容,并懂得成语背后的含义。

教学准备:

1、生字词语卡片。

2、鹬蚌的图片。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探究

1、同学们,通过课外阅读你一定又知道了许多成语故事,知道了哪些呢?能讲给大家听听吗?学生自主汇报积累的成语故事。

2、大家知道的可真不少!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个新的成语故事《鹬蚌相争》,板书课题。

3、齐读课题,认识“鹬、蚌”两个字。教师出示图片,介绍鹬和蚌。

二、合作交流

1、自由读文,画出不认识的字。

2、学生在小组内轮流读课文,并交流识字方法。

3、教师检查识字情况,抽读生字卡片,正音。

4、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开火车。

摆脱 赵国 燕国 罢兵 懒洋洋 劝说 夹住

鹬蚌相争 毫不示弱 鱼翁占便宜

5、找出带有生字的句子读一读。

6、全班交流识字方法。

7、指名朗读课文,评一评,你认为他读得怎么样。

8、学习会写字。

(1)、出示会写字,读一读。

(2)、同桌说词,看谁说的多。

(3)、学生识记生字,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怎样写这些字才好看呢?

(4)、说说你的发现。

(5)、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范写。

(6)、学生练写,教师个别指导。

(7)、书写评价。我在教学此环节时只要求学生会读并理解意思即可。

第二课时、

一、预习探究

1、听故事,故事主要讲了什么?指名回答。

2、自由读课文,看看通过读你又有什么收获。

二、合作交流

提出你心中的疑问,全班交流。

三、品读体验

1、学习课文3、4、5自然段。

(1)自由朗读这一部分。

(2)出示插图:学生观察,用自己的话说图意。

(3)找一找,课文的哪一自

然段写了这副图的'情景呢?指名读一读。

(4)找出第三自然段中的动词,画上“—”。

(5)出示小黑板:

河滩上有一只蚌,它舒服地()了蚌壳……结果把鹬的长嘴()了。

(6)哪一个词写出了蚌收拢蚌壳速度非常迅速呢?你能用“连忙”说一句话吗?

(7)指导朗读。

(8)学生自由读4、5自然段,想想该用什么样的语气的读呢?

(9)同桌间互相朗读,读后全班汇报朗读,分男女比赛读课文。

(10)鹬蚌相争谁输谁赢呢?请大家读读课文第五自然段。

从这一段中你知道了什么?

从哪一个词可以看出鱼翁十分轻松的抓住它们俩呢?

(毫不费力)

分组讨论:鱼翁会对他们说些什么呢?鹬蚌它们听后又会说些什么呢?

全班反馈。

(11)齐读课文3、4、5自然段。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故事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

3、分组说说故事。

4、指名说故事。

5、学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收获呢?

6、学生自由发言,教师讲解。

7、学习课文1、2、7、8自然段。

8、默读这一部分,从这里你知道了什么?指名反馈。

四、巩固延伸

1、你现在明白了“鹬蚌相争,鱼翁得利”的意思了吧。学生自由回答。

从这个故事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呢?同桌互相交流说出受到的启示。

齐读课文。

2、把故事讲给家里人听。

教学反思:整体感知语言意思。要引导学生利用工具书去派出古今词义不同的障碍,在反复阅读课文,达到字通句顺的基础上,整体感知语言的含义。感悟寓言语言简练、含蓄、幽默的特点。

板书设计:鹬蚌相争

起因:蚌方出曝鬻啄其肉

经过:两者不肯相舍

结果:渔者得而并禽之

鹬蚌相争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了解鹬蚌相争的故事内容,懂得互不相让会两败俱伤,让别人得利的道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写结合,培养学生的想像力、习作能力及动笔习惯。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新意识,创编一个新故事。

教学材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学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语言导入,激发兴趣。

介绍有关鹬和蚌的知识。

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自读课文,思考:鹬和蚌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三、细读课文

理解内容,了解寓意。

提问:1.鹬和蚌在争斗时都说了些什么?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学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学习课文3、4句

培养质疑能力。

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想像能力和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

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2.指名读鹬蚌相争时的语言。

3.引导学生质疑。

4.引导学生解疑,适时抓住重点内容引导学生朗读、理解、体会一些词句的`含义。

重点抓:“生气”、“豪不示弱”及“浩浩”等词语。

方法:

1.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联系上下文进行理解,并适当展开想像。

2.播放鹬蚌相争时的激烈场面,创设读的情境。

1.找出鹬蚌相争时的语言,读一读。

2.针对这两句话提出不懂的问题。

通过读、说、讨论解疑,深入理解词句的意思。

1.观看动画片段,感受相争时激烈场面。

2.有感情地朗读对话部分。

(二)读全文

回归整体,揭示寓意。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学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读书欲望。

1.播放鹬蚌相争的动画片。

2.提问:鹬和蚌为什么会一起被渔夫捉去了?[

通过学习这则寓言,你懂得了什么?

1.观看,体会当时的情景。

2.自读全文。

3.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创编故事

读写结合,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和创新意识,培养动笔习惯。

1.提问:当渔夫悄悄地向它们走来时,它们怎样做就不会被渔夫捉去了。

2.学生习作。

3.请学生读创编的故事。

1.创编故事。

2.读故事。

四、作业

板书:

鹬蚌相争

鹬啄生气

互不相让

渔夫得利

蚌夹豪不示弱

鹬蚌相争教案5篇相关文章:

认识数字1教案小班教案精选5篇

三年级数学教案下册人教版教案5篇

中班科学教案油和水的教案反思5篇

与朱元思书教案优秀教案5篇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教案5篇

桥的教案第一课时优秀教案5篇

小班社会教案:洒水车幼儿园小班教案5篇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幼儿园小班优秀教案5篇

幼儿数字5教案5篇

5以内的加法减法教案5篇

鹬蚌相争教案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43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