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写教案是为了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互动性教案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倾听和理解,下面是陆玖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10的认识教案优秀6篇,感谢您的参阅。
10的认识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在观察公园路线图、公交车站牌、城市平面图等活动中,认识路线图,并会运用方向描述行走路线。
2.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3.在观察、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运用生活经验帮助思考的意识。
[教学重点]
认识路线图,会运用方位词描述行走路线。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综合性很强的实际问题(如学会看城市交通图、平面图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想想做做1)?
谈话:小红想当一名小导游,这不,她正准备去导游学校参加面视呢,让我们和小红一起去导游学校看看吧!
你能说出小红从家去导游学校的路线吗?
请你和同桌说一说,注意要用准确的方位词语。
指名1人汇报(点课件)你怎么知道是东北方向?西北方向?
到了导游学校大门口,看到这样一则招聘启事(教师读)你想成为一名小导游吗?只要你在今天的课堂上积满3张这样的奖章,你就能获得一张导游证。想参加吗?大家一起来试试吧!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探索新知。
谈话:作为导游,首先要学会用准确的方位词语给游客叙述游览路线,游客小明和小芳在去南山公园旅游时遇到了难题,我们来帮帮他们。
这是南山公园的平面图,(多媒体出示例题中南山公园的平面图)。
(1)辨认平面图的方向。
谈话:看图时首先要找到图中的方向标志,找到了吗?你能说一说在这幅图里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吗?仔细观察公园平面图,你能说一说图中各个景点分别在艺术广场的哪一面吗?
你还能说一说图中各个景点的相对位置吗?指名回答。
(2)认识游览路线。
谈话:小明从南大门进入公园,先后游览了音乐喷泉、月亮湖、艺术广场和盆景园,最后从西门出公园(多媒体出示这段话,及相应的景点)。你能看图说出小明游览时行走的路线吗?请你试着说一说。
学生说,点课件:小明从南大门进入公园,向北走到音乐喷泉,再向西走到月亮湖,然后沿东北方向走到艺术广场,接着向西北方向走到盆景园,最后向西走,从西门出公园,结束了游览(多媒体相机显示行走路线)。
2.试一试。
(1)谈话:小芳从西门进入公园。她要游览盆景园、艺术广场、水上乐园、四季亭和音乐喷泉这几个景点(多媒体出示这段话,及相应的景点)。你能帮她设计一条行走路线吗?设计好了跟同桌说一说.
学生活动。
全班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用多媒体显示小芳的行走路线.
小结:我们在说行走路线的时候,要用上我们学过的方位词语,这样可以说得很清楚。
(2)谈话:假如你也到南山公园,你最喜欢这个公园的哪几个景点?先用铅笔把它圈出来。在小组里说说你的游览路线,相互评一评。
学生活动。
全班交流。指名2人回答。
小结:一般我们到某个地方旅游的时候,总是要先看看游览的路线图,要游玩什么景点,然后给自己设计一条合理的路线,因此认识路线图十分重要。
三、实践运用,发展能力
过渡:小朋友们已经能准确地用方位词语描述行走的路线了,下面我们给小动物们当一回小导游。
1.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多媒体出示)
(1)谈话:森林里住着四个好朋友,你能说出小兔到小狗家的不同的方向和路线吗?
(2)谈话:看来从小兔家到小狗家有很多的路线,走哪一条路最近呢?你能说出理由吗?
(3)提问:看了这张图,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轮流由一人提问、其余同学回答,集体评议,全班交流。
过渡:刚才的几位小导游当得都很好。作为小导游,还要了解有关公交线路的知识。
2. 认识公交车路线图(想想做做第3题)。
公交车都有自己固定的行走路线。这是1路和2路公交车的行走路线图。(多媒体出示题中插图)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用教鞭指)快和同桌说一说。
全班交流。提问:1路公共汽车是从火车站开往哪里的?经过了哪几个车站?2路公共汽车呢? (用教鞭指,全班读站点)
(3)谈话:小明要从火车站到公园去,应乘几路车?
(4)王老师要从人民路到第一中学去,应乘几路车?要乘几站?
小结:我们在乘车的时候,首先要了解车的行驶方向,然后根据自己的需要,正确选择乘几路公交车和下车地点。
3. 认识环行车的路线图(想想做做第4题)。
在公共汽车中,还有一种特殊的车是环行车。环行车的起点和终点在一起。你见过吗?
(介绍3路公共汽车行车路线图)
(1)谈话:10路车是市内的环行车。这是它两个方向上的站牌。
仔细观察:10路车的起点和重点在哪?
现在的位置在哪?
左边站牌:体育场的下一站是哪?你怎么知道的?
右边站牌:体育场的下一站是哪?你怎么知道的?
去少年宫,应该在哪个站牌下等车?请你和同桌说一说。
指名汇报。
在右边站牌下等车能到10路吗?
小结:所以,乘环行车最关键的是要看清站牌,了解自己所处的位置和要去的目的地,认清环行车的行驶方向,确定应该在哪个站牌下等候。
过渡:在前面的小导游知识的学习中,大家都很认真,下面是我们小导游大显身手的时候了,你瞧!
4. 认识城市平面图(想想做做第5题)。
(多媒体出示题中插图)?
(1)谈话:这是城市平面图的一部分。其中黄色部分表示各条道路,红色各点表示各个单位。建设路是南北走向的,其他路呢?你还能说一说各单位的相对位置吗?
(2)谈话:现在大家对这张平面图已经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那么你们能小组合作解决下面的5个问题吗?请大家注意,合作学习时小组长组织大家逐个问题讨论解决,每一个问题可以重点请1个小朋友回答,其他小朋友评议,补充。小组活动。
第(1)(2)题全班集体回答。
第(3)题指名说。第(4)题指名用教鞭边指边说。第(5)题自由说。
小结:认识路线图在我们的生活中确实有很大的作用,我们外出游览、乘车,或者到城市某一个地方,都要用到这方面的知识。
同学们在前面的小导游考核中表现都很突出,下面让我们来看看我们的收获吧,有哪些小朋友已经获得了2枚奖章,奖励一张导游证,其他小朋友也不要气馁,继续努力,希望大家能把今天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你才能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导游。
四、总结评价,拓展延伸(看时间定)
谈话:每个同学的桌上都有一张莫愁湖公园的平面图,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你们小组准备玩哪几个景点?设计好你们的游览路线,尽量不走重复路线,尽可能走比较近的路线。(用红笔划出)
小组活动。
全班交流,相互评议。
10的认识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感知梯形的特征以及不同方位的梯形。
2.能在各种图形及图案中找出梯形。
3.激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各种图形若干(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等)。
2.幼儿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引题,巩固对已学图形的认识
1.出示各种图片,帮助幼儿复习对图形的认识
2.出示梯形
二、认识梯形,观察了解梯形的特征
1.这个图形长的像什么?(出示梯子)
2.梯形宝宝有几个角?几条边?
3.它4条边有什么不同?四个角是什么样的?
4.幼儿观察讲述。
教师小结:这个图形宝宝它有四条边,四个角,其中两条边平平的还有两条边不是平平的,它的名字叫梯形。
2.认识不同的梯形
(1)出示3种不同的梯形
(2)你们好好看看,他们哪里不一样?
(3)幼儿观察比较并利用肢体做一做梯形不同的两条边。
教师小结:这些梯形,有的手一样长,有的一个手放直了一个手没有放直,有的一个手长一个手短,他们呀都是梯形。
(2)出示梯形图片,认识不同方位的梯形
教师小结:原来梯形倒着放,睡着放都可以,不管怎么放它都叫梯形。
(3)找梯形(教师出示有各种图形的图片,幼儿找梯形,请幼儿上前指出,教师随即用红色圈出梯形)
三、找一找,涂一涂
1.(出示一张有梯形的小船图案,)刚才我们认识了梯形宝宝,还和这个调皮的梯形宝宝玩了好多的游戏,你们开心吗?现在它又要和我们来玩游戏了,它已经躲到这个图案里面去了,等下请小朋友把图案里的梯形宝宝找出来,然后涂上你喜欢的颜色。请个别幼儿上来找出梯形并涂上颜色。
2.刚才小朋友找出来了两个梯形宝宝,还有许多梯形躲在各种图案里呢,你们想不想去把它们全都找出来呀。
3.交代要求:出示幼儿用书图片(梯形大聚会),请小朋友先从图案里找出梯形,然后把梯形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4.幼儿动手操作。
5.集中讲评
小结:今天和梯形宝宝做游戏真开心,你们开心吗?其实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梯形的东西,下次我们去找一找再来告诉大家,好不好。
10的认识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情景,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吨,了解1吨实际质量,初步建立吨的质量观。
2、 掌握1吨=1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3、 结合具体情景,提高对物质质量的估计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1吨的实际质量,建立吨的质量观念。掌握1吨=1000千克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难点:
建立吨的质量观念,会进行吨和千克的`简单计算。
教具准备:
多媒体教学情景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4千克=( )克 3000克=( )千克 9千克=( )克 9000克=( )千克
二、 感知情景,提出问题。
1、教师:出示多媒体教学图,一头大象
请同学们猜一猜一头大象有多重,同学们一头大象有三千克左右,这么庞大的大象,用千克做单位合适吗?应该怎么办呢?
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新的质量单位:吨
2、看一看,算一算
教师;利用多媒体逐一吃食教学情景图,引导学生看一看算一算
每头水牛350 千克,3头水牛大约重多少? 1桶油重100千克,10桶油约重多少?
每袋面粉10千克,100袋面粉多少千克? 每个小朋友重25千克,40个小同学重1000千克?
教师:请同学们说一说,1吨大约有多重?
学生:得出结论 1吨=1000千克 1t =1000kg
4、 说一说
教师:请同学们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物品可以用吨表示?
学生:小组讨论后回答问题。
三、 巩固练习
1、 练一练,第4题
2、 第5题,老师问学生答。
板书设计:
吨
1吨=1000千克
1t =1000kg
四、教后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学生有了前面的基础,学习这部分的内容并不是很难,对于单位间的换算掌握较好,估量具体的时间还是不准,需要强化训练。另外,让学生更贴近生活去感受。
10的认识教案篇4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懂得认识自己很难,认识自己也很重要,认识、探索自己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2.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学会用理性的态度面对他人的评价。
能力目标:
能够通过多种方式认识自己。
知识目标:
1.正确认识自己的重要性。2.了解认识自己的内容。3.掌握认识自我的途径。
【教学重点】
正确认识自己。
【教学难点】
人贵自知。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森林中要举行“大”比赛,老牛走上擂台,动物们高呼:“大!”;大象登场表演,动物们也欢呼:“大!”,这时,台下角落里的一只青蛙气坏了,心想:难道我不大吗?青蛙“嗖”地跳上擂台,拼命地鼓起肚皮,并神采飞扬地高喊:“我大吗?”“不大!”台下传来一片嘲讽之声。青蛙不服气,继续鼓肚皮。随着“嘭”的一声,肚皮鼓破了。可怜的青蛙至死都不知道它到底有多大。
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后有什么感想?你觉得青蛙可怜吗?为什么可怜?
学习新课:
一、自主学习:(出示自学清单,学生自主预习,在书上做好圈点批注)
1.正确认识自己的重要性是什么?
2.认识自己的途径和方法有哪些?
3.他人的评价对我们有何意义?
4.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他人的评价?
二、探究与分享:
(一)人贵自知
探究一:
情景分析:前段时间,班级进行了班干部竞选活动,很多同学带着新的目标和期待参与了竞选活动。小刚认为自己学习成绩好,在小学的时候也担任过学习委员,于是参加了学习委员这一职务的竞选。正当他信心满满地认为自己一定当选的时候,投票的结果却显示另外一名学习成绩比自己差一点,却热心助人的小彬当选。小刚……
接下来小刚会有什么想法呢?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想法一:小彬学习成绩不错,人也热心。相比之下,我还是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不足,以后我要发扬优点,改正不足,争取进步。
想法二:既然不选我,那我不参加班级活动了。
想法三:难道我这么差劲吗?(从此对自己失去信心。)
1、你如何看待小刚对自己的认识?
2、这样的认识分别会给他带来怎样的影响?
点拨:
1.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自我发展。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认识到自己的禀赋和独特性,有助于我们增强对自己的信心,更好地发展自己的能力。
2.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与他人的交往。正确认识自己,有助于我们认识到自己离不开他人和社会,从而更好地理解、宽容和善待他人,与他人积极互动。
(二)多把尺子认识自己
探究二:全面地认识自己
成果展示:组织学生展示课前画好的“自画像”,并进行自我介绍,请其他学生评评画得像不像,说得对不对。展示表格:
较差(1分)
差(2分)
一般(3分)
好(4分)
非常好(5分)
做事不马虎
学习勤奋
成绩优异
讲卫生
独立性强
能吃苦
有毅力
孝敬父母
团结同学
组织学生对自己进行评分,并在组内分享,请其他同学评论这样的'评分是否全面。
探究三:认识自己的途径
请他们谈一谈通过什么途径对自己有更全面的认识。
引导学生总结出有两种途径:
通过自我评价认识自己;通过他人评价自己。
途径一:通过自我评价认识自己
展示材料:关于认识自己的名人名言或熟语,如:吾日三省吾身。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人贵有自知之明。
点拨:自我评价的方法
自我观察和分析。
与他人比较。
途径二:通过他人评价认识自己
教师引导:在刚才进行的活动中,同学们可能已经听到了不少其他同学对自己的评价。这些评价可能有好也有坏,不同的人对自己的评价可能也不同,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些评价呢?
点拨:
(1)正确对待他人评价的态度:重视他人的态度与评价,但也要客观冷静分析,既不能盲从,也不能忽视。用理性的心态面对他人的评价,是走向成熟的表现。
(2)正确对待他人评价的方法①用心聆听。②勇于面对。③平静拒绝。
三、拓展空间
邀请同学、朋友、老师和家人,请他们谈谈堆积的看法,并将他们的看法以及你的自我认识填写在下图的相应位置。
1、通过填写这张图,你有什么发现?
2、这张图对你有什么启示?
?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正确认识自己的重要性及途径和方法,还掌握了如何正确对待他人的评价等内容。同学们,探寻这些问题,不仅非常有意思,而且很有意义,让我们共同期待下一个精彩时段,做更好的自己吧!
?课堂检测】
1.老子说:“自知者明,自胜者强。”这句名言指出了正确认识自己的重要性。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自我发展
②我们认识到自己的禀赋和独特性,有助于增强对自己的信心
③正确认识自己,是为了自己比别人强
④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与他人的交??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2.在初中综合素养评价中,通过同学互评,小丽发现一些自己并未意识到的优点,也清楚地找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由此看来( )
a.他人评价有助于我们形成对自己更为客观、完整、清晰的认识
b.小丽是一个容易受别人影响的人
c.同学们的评价都是对的
d.要完全听从其他人的评价
3.“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一励志名言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a.要全面地认识自己
b.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自己、发现自己、发展自己
c.要通过自我评价认识自己
d.要重视他人的态度和评价,但也要客观冷静分析,既不能盲从,也不能忽视
5.根据下列情景回答问题。
情景一:妈妈说:“小华,你放学后只顾着看电视,也不去学习。”于是小华知道自己太贪玩了。
情景二:试卷发下来了,小娟发现自己因为粗心,答错了好几道题。
情景三:小辉发现大家都爱和同桌小丽交往,而自己的朋友则很少,原来是自己待人太冷淡了。
以上情景分别通过什么途径来认识自己?
参考答案:
1.c
2.a
3.d
4.(1)小华通过他人的态度和评价认识自己。
小娟通过自我观察认识自己。
(3)小辉通过和他人比较认识自己。
?板书设计】
10的认识教案篇5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结合具体情境,利用旧知迁移,理解“倍”的意义,建立“倍”的概念;
(二)过程与方法
在观察、比较、变化、抽象中,让学生经历建构倍的直观模型学习过程,把握理解“倍”的本质。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操作、推理、迁移及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基本数学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几倍的含义,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倍”的模型,理解“倍”的含义。
三、教学准备
课件,萝卜图片,作业纸,板书字体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旧知回顾
师:今天森林之王老虎要在森林里要举行一场很盛大的数学聚会,所有动物都赶着参加,老鹰和小狗也着来了.(课件先后出示)
1.先观察再说一说。
(1)先出示第老鹰图和小狗图
师:谁能很快地说出有几个几? 生:第一副图2个4.师:同意吗?(同意)
师:你能再说一说2表示什么吗? 生2表示有2份,4表示一份有4个。
师:接下去的小狗呢,几个4? 生:4个2, 4表示分成4份,2表示一份有2个小狗
(二)情景创设,探究新知。
1.初步认识“倍”,建立“倍”的概念。
课件出示:“小兔子拔萝卜”图
师:在聚会中小兔子也来参加了,虎大王为它们准备了萝卜大餐,从图中你能发现几种萝卜?(3种)分别是红萝卜、胡萝卜、白萝卜
师:各有几根?手指拿出来数一数。
生:胡萝卜2根,红萝卜6根、白萝卜10根。(你们跟他找到的一样么)
师:老师为了让你们看的更清楚,把这些萝卜整理了一下。胡萝卜2根,红萝卜6根,白萝卜10根。
师:根据这些萝卜的数量,它们的根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胡萝卜比白萝卜少4根(比多比少的方式)
生:白萝卜比红萝卜多4根(等式)
预设情况1生:红萝卜是胡萝卜的3倍(板书课题)
预设情况2:没有学生回答出来。
师:红萝卜和胡萝卜相比,胡萝卜有2根,(黑板展示)老师把这两根胡萝卜圈起来看成1份,那6根胡萝卜能摆出几份?(3份)谁愿意出来摆一摆,摆出这样的几份呢?(生摆过程中注意一一对应)
师:说说看你摆出这样的几份呢?(3份)为了让大家看的更清楚你圈一圈.(生动手圈出3份)
2.用“几个几”表述,初悟“倍”的含义。
师追问:你是几个几个的圈(2个2个的圈)圈了几个2呢?(3个2)请回到位置上。
师:像刚才我们学的那样胡萝卜有2根,红萝卜有3个2根,就可以说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板书: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
师强调:我们把胡萝卜2根看成1份,红萝卜有3个两根,所以我们可以说 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
3.找准关系,用“倍”进行语言表述。
师:谁愿意像老师刚才那样说完整的说1遍。
生:胡萝卜2根看成1份,红萝卜有3个两根,所以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掌声)(多请几个人说,说不出中途提醒,)
师:你们会说了吗?同桌相互说。再全班一起说。(课件展示:胡萝卜有两根,胡萝卜有3个两根,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
师:我们用圈一圈的方法找出了胡萝卜和红萝卜之间的倍数关系。那现在你能用同样的办法找出白萝卜和胡萝卜之间的关系吗?(书本50页圈一圈)
师:用刚才圈一圈的方法找出白萝卜和胡萝卜之间的倍数关系。完成以后可以跟同桌之间说一说你是怎么圈的?(请学生起来说)
师:你是几个几个的圈(两个两个的圈)
你为什么是两个两个的圈呢?
师追问:那你为什么不是三根三根圈或四根四根圈?
生:因为胡萝卜只有两根,一份两根
师:我们一起来数.....一个2,两个2.....5个2。5个两根,所以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5倍。
(3)探究“几个几就是几的几倍”
(课件切换)师:现在是几个两根? 生:6个两根。所以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6倍。
师:这幅图有几个两个? 生:6个两根,......(直到课件4个两根)
师:那你们会不会接着往下举例?(生起来举例4个学生说一说)
师:如果白萝卜有20个两根呢(20倍)50个两根呢?(50倍)
师:那你发现了什么呢?(引导语--6个两根,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6倍,50个两根,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50倍。)
生:有几个两根白萝卜的根数就是胡萝卜的几倍?(再说1遍。强调)
师;我们有几个两根白萝卜,白萝卜的根数就是胡萝卜的几倍。我们把两根胡萝卜看成1份,也就是有几个1份就是几倍。(板书:有几个1份就是几倍)
(4)找出比较的标准
(切换课件)
师:小兔子又找来1根胡萝卜,现在胡萝卜的根数有几根?(3根)那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几倍?(2倍)
师:都认为是两倍吗?怎么看出来的呀?
生1:因为有2个3.
生2:把3根白萝卜看成1份 ,胡萝卜有3根是1份,白萝卜有6根是两份,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2倍。
师:它是把几个胡萝卜看成1份?(3根)那胡萝卜有几个这样的3根呢?(2个)所以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2倍。
师:都是和胡萝卜进行比较为什么上面的是两倍,下面的是3倍呢?不都是6根胡萝卜进行比较吗?
生:一个是和2根胡萝卜进行比较,一个是和3根胡萝卜进行比较。 师:一个是2根一份,一个是3根一份,比的对象不一样,也就是比的标准变了,所以倍数也变了。你们今天学到的知识真不少。(强调比的标准变了,倍数关系也变了。)
(三)巩固练习,运用新知
1.师生一同玩拍一拍的游戏
2.找出不同圆片之间的倍数关系
(课件切换到打乱的圆片图)
师:有3种不同颜色的圆片,你能很快说出3种圆片的倍数关系吗?(不能,太乱了)有什么方法让我们一眼看出倍数关系?(整齐的摆一摆)
(课件切换摆放整齐的圆片图学生找出图片中的3种倍数关系)【巩固“比的标准不同,所以倍数关系也不同”相关知识】
3.巩固有“几个一份就是几倍”相关知识
(课件切换到黄花图和粉花图)重点强调同样多就是1倍的关系以及标准量。
4.小小侦查员
师:今天学了有关倍的新知识,仔细观察我们周围的事物,哪些与倍有关,举生活中的例子说一说。(如果学生说不出可以教师先举例:王老师买了10个桔子,胡老师买了5个桔子,我买的桔子数量是胡老师的2倍)
5.小小设计师
师;现在请你来当设计师,用自己喜欢的图形画出能够表示3倍关系的图形,在老师发给你们的作业纸上完成。(学生完成后投影出来)(提问:一份确定画几个)
(四)全课总结
师:这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上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有关倍的知识。用圈一圈的方法找出倍数关系。几个1份就是几倍......)
师:老师觉得我们班的同学这节课都表现的不错,老师要把掌声送给班上的每位同学,仔细听老师拍了几下(3下),也请同学们用热烈的掌声表扬自己,你拍的掌声的次数是老师的3倍。(学生拍)就连掌声里都有倍的知识,可见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课后请同学们观察我们身边哪些还与倍有关的生活问题把它记录下来。
10的认识教案篇6
设计意图:
小班幼儿年龄较小,思维能力相对较差。选择“认识图形”这一活动内容,符合幼儿对新事物探究的心理特点。在活动过程中,在图形这一抽象事物认识化为实际意义的表征,幼儿通过直观教具和动手操作的辅助,把原本这种枯燥的内容转换成生动有趣,操作性强的教学活动。
1、说教材
1)选材理由:
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以精心设计的若干个生动有趣的'小游戏贯穿整个活动。其中,每个游戏中都蕴含着针对性较强的独立知识点,与此同时,各个游戏之间仍体现着循序渐进式的连带关系,力求让幼儿在轻松愉快氛围中,较扎实和透彻地掌握三种图形。
2)说目标:
①幼儿愿意参加数学活动
②认识三角形、圆形、和正方形
③对生活中常见的形状感兴趣
2、说方法
为了充分利用幼儿的好奇心强达到教学目标:在教学中贯彻直接性、游戏性原则,同时运用了观察、操作等教学方法。活动过程中,教师要使每个幼儿都得到发展。在情感方面,还培养了幼儿乐于助人的精神。
3、说过程
整个活动分为四个环节
第一环节情景导入
第二环节认识图形
第三环节图形分类
第四环节延伸活动
第一环节:情景导入。通过手指操引起幼儿求知欲,吸引幼儿注意力,导入。
第二环节:认识图形。借助蒙氏几何图形嵌板。使用圆形橱、四边形橱和三角形橱。教师要先做示范,让幼儿初步了解三种图形。教师可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这是怎么样的?”
第三环节:图形分类。这是整个活动的主要部分。以直观感受为主。因此,在此环节教师采用生活游戏的方式,引导幼儿主动参与到游戏中,使幼儿在有趣的情节游戏和奇妙的想象中,进入奇妙的数学世界,感受到数学的快乐,并解决游戏和生活中的困难。
第四环节:延伸活动。寻找周围有哪些东西是与这三种图形相似的,让幼儿从另一个角度进行感知图形,进一步提高幼儿的观察力
10的认识教案优秀6篇相关文章:
★ 比的认识教案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