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准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准备教学材料和资源,具有趣味性的教案设计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愉悦和兴奋,下面是陆玖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中班有关伞的教案最新5篇,感谢您的参阅。
中班有关伞的教案篇1
[设计意图]
本课把音乐、体育、数学三科教学溶为一体。利用学科整合,让孩子在一节课中学到多学科的知识。创设《蚂蚁搬豆》的情境,更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通过“找豆”的情境复习了歌曲,通过“搬豆”的情境进行了体育游戏,通过“分豆”的情景学习了分类的知识。
[活动目标]
1、区分红黄两种颜色,并进行分类。
2、能够两人抬球向前走。
3、萌发喜爱小蚂蚁的情感,体验与伙伴合作劳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蚂蚁妈妈的头饰一个、小蚂蚁头饰人一个、红黄两种颜色的皮球(与幼儿人数相等),用大纸盒做成的红黄两种颜色的洞口。
[活动过程]
一、找豆
1、教师带着蚂蚁头饰以蚂蚁妈妈的'身份出现
“宝宝们,今天天气真好,妈妈带你们到外面去找豆吃好吗?”(好)
2、“我们一起唱着歌去吧!”
配课老师弹琴,教师引导幼儿便唱歌边表演,两到三遍。唱完一遍时,教师可以说:“我们到这边来看看有没有豆。”
二、搬豆
1、“宝宝们,你们看前面有很多豆!”“你们高兴吗?”(高兴)
“你们想不想把这些豆运回洞里去?”(想)
“可是这些豆非常大,我们一个人拿不动。这可怎么办?快想想办法吧!”(抬着一起走)
2、师讲解游戏规则
请你去找一个好朋友,两个人拉手走到豆跟前,然后抬起豆,抬到洞口来。
“两个人拉手站好了。好朋友一对一对排好,我们要有秩序的运豆,要不然会堵死洞口的。”
3、教师引导幼儿游戏
运完豆的“蚂蚁”给其他“小蚂蚁”加油。
三、分豆。
1、“宝宝们,你们看,我们运回的这些豆有什么颜色的?”(红色的,黄色的)
2、“你们能不能帮妈妈把红豆和黄豆分别放进两个洞里,这样还方便储藏?”(能)
3、引导幼儿把红豆和黄豆分别放进红黄颜色的洞里。
“请你去找你的好朋友一起放豆吧!”
四、教师小结
“宝宝们,红豆和黄豆的味道好极了,你们想吃吗?”(想吃)
“请你去洗洗手,妈妈一会儿,就给你们煮好了!”
[活动延伸]
教师将提前煮好的红豆和黄豆分给幼儿品尝,并说一说红豆和黄豆的味道。
幼儿说一说自己还吃过哪些豆?
中班有关伞的教案篇2
一、活动目标
1. 了解鼠宝宝上奶奶家作客的情节,尝试在集体面前清楚地交流自己的经验。
2. 体验奶奶爱宝宝,宝宝爱奶奶的情感,并能用恰当的语言和表情进行表达。
二、活动准备
玩偶老鼠、糖果、故事幻灯、鼠宝宝头饰、围兜、鼠奶奶围裙。
三、活动过程
(一) 导入活动,引起兴趣
小朋友们看,这是谁?鼠宝宝有个大口袋,谁想来摸一摸?(请幼儿摸摸口袋)大口袋鼓鼓囊囊的,猜猜里面有什么?鼠宝宝带着一口袋糖果会去干什么呢?
(二) 欣赏故事,体验情感
1.放幻灯
1) 鼠宝宝去奶奶家作客,她到了奶奶家门口,先是怎么做的?
2) 奶奶看见鼠宝宝心里怎么样?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找找奶奶高兴的图片。
3)奶奶是怎么招待鼠宝宝的?(学学亲热的动作)
4)我们小朋友也有一个喜欢我们的奶奶和外婆。你去奶奶或者外婆家作客,她们是怎么招待你的?平时还怎么关心、照顾你?跟你的好朋友说一说。
2.鼠奶奶也深爱着鼠宝宝,他们在一起开开心心地玩了一天。太阳要下山了,鼠宝宝要走了,奶奶会怎么样呢?我们接着看下去。放幻灯。
奶奶现在怎么样?我们一起来找找这张图片。
3.笃笃笃,谁在敲门?放幻灯
1)鼠宝宝又回来了,你们看鼠奶奶怎么样?她心里是怎么想的?(幼儿模仿惊讶的表情,并说说鼠奶奶的话)
2)鼠宝宝为什么又回来了呢?
4.放幻灯
1)鼠宝宝对奶奶说了什么?(幼儿学说:奶奶,我有水果糖,很甜的,给你吃。)
2)奶奶现在表情怎么样?
5.分角色表演送糖一段。
(三)结束活动,分享糖果
中班语言活动:三只蝴蝶
设计者:上海市曹王幼儿园 张丽芳
目标:
1、通过共同翻阅大图书、角色扮演等形式,了解故事内容,学习讲述故事中反复出现的对话和短句。
2、体会好朋友之间相互关心的美好情感。
准备:大图书、三只蝴蝶头饰
过程:
一、故事讨论:理解故事,练习句式,体验情感,培养阅读。
1、看三只蝴蝶书名,猜猜会是一个怎样的故事?
2、春天来了,花园里飞来了三只蝴蝶,一只是红的,一只是黄的`,一只是白的,他们天天在花园里一块儿游玩,一块跳舞、游戏,非常快乐。
3、看图发生了什么事情?(下雨了……)有一天,他们正在草地上玩,突然下起大雨来。红蝴蝶飞到红花那里,向红花请求说:“红花姐姐,红花姐姐,大雨把我们的翅膀淋湿了,大雨把我们淋得发冷了,让我们到你的叶子下避避雨吧!” 红花说:“红蝴蝶的颜色象我,请进来;黄蝴蝶、白蝴蝶,别进来!”
4、它们碰到了什么麻烦的事情?(下雨了,没地方躲)红花姐姐说什么?
5、这下它们怎么办啊?(到其他地方去……)三只蝴蝶齐声说:“我们三个好朋友,相亲相爱不分手,要来一块来,要走一块儿走。”
6、为什么不分开?(好朋友)可是会把自己淋湿的呀?(不能让好朋友被雨淋)
7、雨越下越大了。看它们又来到了哪里?(黄花)看来它们要向黄花姐姐求救了。哪只蝴蝶会飞过去说呢?(黄蝴蝶)会怎么对黄花姐姐说清楚呢?
8、是啊,黄蝴蝶飞到黄花那里,向黄花请求说:“黄花姐姐,黄花姐姐,大雨把我们的翅膀打湿了,大雨把我们淋得发冷了,让我们飞到你的叶儿下避避雨吧!”黄花说:“黄蝴蝶的颜色象我,请进来;红蝴蝶、白蝴蝶,别进来!”怎么办?要么就分开吧?雨越来越大了,再不避雨,黄蝴蝶要生病的?三只蝴蝶会分开吗?(不会)(不能分开)
9、猜猜三只蝴蝶它们会怎么对黄花姐姐说?三只蝴蝶齐声说:“我们三个好朋友,相亲相爱不分手,要来一块儿来,要走一块儿走。”
10、雨下得更大了,它们还没有找到避雨的地方。它们看到了白花姐姐,谁去请白花姐姐帮忙呢?(白蝴蝶)白蝴蝶飞到白花那里,向白花请求说:“白花姐姐,白花姐姐,大雨把我们的翅膀淋湿了,大雨把我们淋得发冷了,让我们飞到你的叶儿下避避雨吧!”
11、白花姐姐会答应吗?白花说:“白蝴蝶的颜色象我,请进来;红蝴蝶、黄蝴蝶,别进来!”12、算了,分开吧?白花都快飞不动了?(不能分开)如果你们是三只蝴蝶你们会分开吗?三只蝴蝶一齐摇摇头说:“我们三个好朋友,相亲相爱不分手,要来一块儿来,要走一块儿走。”
12、三只蝴蝶在大雨里飞来飞去,找不着避雨的地方,真着急呀!可是它们谁也不愿意离开自己的朋友。
13、这时候,太阳公公从云缝里看见了,连忙把天空的乌云赶走,叫雨别再下了。天晴了。太阳把三只蝴蝶的翅膀晒干了。三只蝴蝶迎着太阳,又一块儿在花园里快乐地跳舞,游戏。
二、找找你喜欢的一页:回忆故事,练习翻书,练习句式,体验情感。
1、多么令人感动啊,你最喜欢哪一页上面的故事画面?(……)请你把它翻出来。为什么喜欢这张?(……)三只蝴蝶说的哪句话让你特别感动?(……)让人感动的话再来体验一下。动作、表情做得也让人感动。
三、角色扮演:完整故事,会说句式,表达情感,学会翻书。
1、教师引导一个孩子翻大图书边讲故事,老师扮演花,教师引导其他孩子选择扮演蝴蝶。
中班有关伞的教案篇3
活动背景:天气渐渐转凉,风儿也从浮躁转为凉爽了。为了体验和了解风和我们生活的联系结合幼儿的喜好,特别设计了这样一节活动。
活动目标:
1.通过肤觉,视觉,“听觉于感官感受风。”
2.知道制造风的方法。
3.体验和了解风和我们生活的联系。
活动准备:
风车、风筝、肥皂水、吸管、扇子、碎纸片、塑料袋、电风扇等。
活动过程:
1.教师带领幼儿摸一摸,抓一抓四周,让幼儿体会风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2.引导幼儿描述自己所理解的风。
(风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是可以看见风造出来的效果,风吹过来,有什么样不同的'感受,运用自己的眼睛、耳朵、皮肤感觉风的存在。)
3.操作活动,请幼儿思考风是怎么来的,如果没有风,我们可以制造风吗?如何制造风?(幼儿自选材料,制造风。)
4.活动后,让幼儿互相分享刚才制造风的方法,并进行比较。
5.请幼儿想一想后发言:风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利用风可以进行那些活动。-
6.总结:通过画面介绍风的功能。
结束活动:
带领幼儿到户外,吹泡泡,放风筝,进行体验风的活动。
中班有关伞的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知道水果核的生长过程,感知理解并将其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来。
2、了解各种水果的生长方式。
活动准备:
各种水果种子长大后的图片(着重强调一些特殊生长方式的水果)。
活动过程:
1、师:刚刚我们一起学习了蜗牛和苹果这个故事,小朋友们都知道,苹果的种子就在苹果的肚子里,那老师又有一个问题要问小朋友了,你见过真正的苹果树么?
幼儿:"见过"
2、师:苹果是长在苹果树上的,那西瓜是长到什么地方?
幼儿:"西瓜树?、西瓜藤"(考察幼儿原有的知识水平)
3、师:老师这里有一些水果种子长大了样子,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水果种子长大后都是什么样子。(展示图片,一些特例,如火龙果,花生,菠萝等)
4、师:看完这些照片,小朋友们都对我们熟悉的水果长大后的样子有了了解,现在请小朋友们选择你喜欢的水果,画出它长大后的样子,并给它涂上颜色吧。
5、(强调日常常规)让幼儿自由绘画。
中班有关伞的教案篇5
(一)、活动目标
1、体验跳跳糖“跳”时的愉快情绪,尝试合拍的跳。
2、初步感受声音力度的变化,
3、能用身体动作、声音进行表现。
(二)、活动准备
1、在品尝区增添跳跳糖和小勺子。
4、在场地上面画个大嘴巴图案、大鼓1个
5、幼儿唱过歌曲《棉花糖》
(三)、活动过程
1、提问,引出
师:你们吃过跳跳糖吗?
跳跳糖吃到嘴巴里面会怎么样呢?
1)请2-3位幼儿示范跳
师:看,前面有一个大嘴巴。哪粒“跳跳糖”愿意到嘴巴里来跳跳?
跳跳糖跳起来真开心呀!
2)请全体幼儿到“大嘴巴”里跳一跳
师:我们一起到大嘴巴里来跳跳,看谁跳得最开心!
2、游戏:鼓上的跳跳糖,感受力度的'变化。
师:跳跳糖要和小鼓做游戏了。
1)小鼓唱歌:师击鼓,感受力度的轻、重。
2)师分别用力敲鼓,轻轻敲鼓,引导幼儿观察“跳跳糖”
师:小鼓唱的响,跳跳糖怎么跳?小鼓唱的轻,跳跳糖怎么跳?
师生总结:小鼓敲得响,跳跳糖跳得高;小鼓敲得轻,跳跳糖跳得低。
3)游戏:鼓上的跳跳糖
师:我们一起来做跳跳糖,和小鼓玩游戏好吗?(请幼儿到大嘴巴里听着鼓声跳)
3、游戏:会听音乐的跳跳糖
师:跳跳糖不仅会听小鼓的声音,而且它还会听着音乐跳呢。
1)倾听音乐,感受力度的变化
师:这两段音乐一样吗?哪里不一样?音乐声音响,跳跳糖怎么跳?轻呢?
2)幼儿在大嘴巴里听着音乐跳:跳跳跳,我们跳得高;跳跳跳,我们跳得低。
3)师引导并范唱歌曲:跳跳糖,跳跳糖,我是一颗跳跳糖。跳跳跳,跳跳跳,我们跳得高(低)。
4)幼儿一起听音乐唱歌
5)游戏,到大嘴里边唱边跳。
4、结束:师:我们来听一段开心的音乐,请跳跳糖在大嘴巴里开心的跳。
中班有关伞的教案最新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