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9和0教案推荐5篇

时间:
betray
分享
下载本文

只有将教案写得更加出色,才能让课堂更加生动,教案在书写的过程中,大家肯定要考虑逻辑思路清晰,陆玖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认识9和0教案推荐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认识9和0教案推荐5篇

认识9和0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知道一年有12个月,每个月的天数是不同的。

2、通过游戏,知道日历是记录或查看日期的工具,发展观察和想象能力。

活动准备:

1、ppt课件。

2、幼儿人手一份20xx年的年历,可以挂历、台历或日历。

3、字卡年、月、日一份。

活动过程:

一、以到朋友家做客的形式,引导幼儿观察十二座"房子",引起兴趣。

出示课件年妈妈的图片,介绍年妈妈。今天老师带你们去年妈妈家做客。

①今天陈老师要带我们小朋友去做客,去谁家里做客呢?

②她是谁。你认识她吗?我来介绍一下,她叫年妈妈,而且是20xx年妈妈,她是什么妈妈呀?

③年妈妈有许多的孩子,她呀,给孩子们起了一个奇怪的名字,叫做"日"孩子们的名字叫什么呀?

④你们来看看年妈妈家的房子有什么不同?(有的大,有的小)

⑤年妈妈为什么要盖这么多房子呢?为什么有的房子大有的房子小呢?下面我们来听个故事。答案就藏在这个故事中。

二、讲述故事,帮助幼儿理解年、月、日的概念。

教师讲述故事,在讲述过程中,设置问题,引导幼儿发现大、小"房子"里日娃娃数量的差异和联系。

①提问:年妈妈的孩子叫什么名字?年妈妈一共有多少个日娃娃?(365,教师写数字)。

年妈妈为日娃娃盖了多少座房子?年妈妈给房子起了个什么名字?(教师写12月)为什么有的房子大,有的房子小呢?大房子里住着多少日娃娃,小房子里住着多少日娃娃(教师写数字)大月房子有哪些?请你来指一指,说一说。

小月房子有哪些?请你来指一指,说一说。

在这些月房子里有一座最小的月房子,是几月份?为什么2月的房子是最小的呢?

三、认识年历,并在游戏中能初步查看日期②介绍年历。原来年妈妈的家就是在这样的一本年历里,小朋友家里有年历吗?你们知道年历有什么用吗?

教师总结:年历是我们用来记录或者查看日期的工具。年历有很多种,除了老师手中这种挂在墙上的叫挂历以外,还有这种可以房子桌子上的叫台历,还有一种像本子一样每天撕掉一页的叫日历。

③学习查看年历的方法。

虽然年历是用来查看日期的,那要怎么查呢?小朋友,你们你们最喜欢过的节日是什么节呀?""它是几月几号呢?如,6月1号的话,我们要先找到月份,6月,再找到日期,1。在哪儿,我们把它圈出来。六月一号是星期几呢?集体来查看1-2名幼儿的生日。

④幼儿操作。尝试在年历上找节日或生日,可以和爸爸妈妈来找找。用笔把它圈出来。小朋友们,既然我们用笔圈起来了这么重要的日子,当那天来临时,你们可别忘了,要经常看年历哦!

附故事:

年妈妈的孩子真多呀!她给孩子起了一个奇怪的名字叫做"日"。年妈妈到底有多少个"日"娃娃呢?数呀数呀,一共有365个日娃娃。

这365个日娃娃住在一起吗?不不,那么多的日娃娃挤在一起怎么能行呢?于是,年妈妈就为它们盖了12座小房子,让所有的日娃娃分别住到这12座房子里,并且给这些房子起名:一月,二月。三月……十二月。

咦?这些房子怎么看起来有的大,有的小?而且还有一座顶小顶小的房子,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啊?原来,一月、三月、五月、七月、八月、十月、十二月房子住的娃娃多一些每座有31个日娃娃。四月、六月、九月、十一月房子里住的日娃娃少上点儿,每座有30个娃娃。那座顶小的二月房子里只住了28个日娃娃。

年妈妈是那么地疼爱自己的孩子,它常常担心她的孩子因贪玩而找不到家。于是,房子盖好了以后,年妈妈就人一月房子开始数着自己的孩子的名字:一月、二月、三月……从早数到晚。当它数到第十二个月里的最后一个娃娃时,就要带她的所有孩子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再也不回来了。到那个时候就会有一位新的年妈妈,带着她自己的孩子又住进这十二座漂亮的月房子里,重复过着同样的生活……

活动反思:

中班科学活动《认识日历》,活动一开始我就开门见山让幼儿认识了今年的日历,由于我们这是农村,我发现大部分孩子不认识,只有小部分孩子能说上来。于是我马上用讲一个关于年的故事来吸引孩子的注意,果然孩子们听到有故事,马上兴致勃勃的。

活动的第二个环节是通过故事的形式,利用故事便于幼儿理解的特点,使幼儿喜欢、理解日历。果然,这种方式大大的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幼儿很容易就理解一年有365天,分别住在12个月里,其中有的月是29天、30天、和31天。通过让幼儿到前面来找年妈妈的孩子,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得到了大大的提高,我发现孩子们掌握的较好,效果也不错。

活动的第三环节是“乘坐小汽车去参观”日历展,由于孩子收集到的日历只有4本,我把办公室的日历都用上了,可是由于日历的种类不同,有两组孩子使用的是台历,在找生日、节日时遇到了困难,此环节由于材料的短缺遇到了不小阻力。

从整个活动来看,用故事的形式把枯燥、复杂的内容变生动、简单的方法真的很不错,值得在今后的活动中借鉴;还有材料的准备是一个活动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在收集材料方面我们有时也确实遇到两难的境地,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

认识9和0教案篇2

单元教材分析:

数学不仅是人们生活和劳动必不可少的工具,通过学习数学还可以提高人的推理能力和抽象能力。排列与组合的思想方法不仅应用广泛,而且是后面学习概率统计知识的基础,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传统的教材中没有单独编排这部分内容,有关这方面的知识是本册教材新增的内容之一,教材试图在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方面做一些努力和探索,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事例呈现出来,并运用操作、实验、猜测等直观手段解决这些问题。重在向学生渗透这些数学方法,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单元内容结构如下:简单的排列——最简单的推理——简单的推理

单元教学目标:

1、 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2、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3、 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1、 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2、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3、 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单元课时安排:2课时左右

教学内容:

课本p99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找出最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

3、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的思考问题的意识。

教学准备:

数字卡片、1角、2角、5角的人民币。实物、练习本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今天我们一起来上一节数学活动课,你们喜欢吗?

出示课题:数学活动

2、我们先来做一个拼图游戏:小朋友每人的桌子上有三张图,请你任选两张拼一拼看看是什么?先和同桌说一说。

3、交流反馈。用不同的图可以拼出不一样的效果,如果老师给你数字卡片,你能拼出什么数呢?

二、动手操作,探索规律

1、 用1和2两张卡片摆数。

(1)自己动手摆一摆,看一看谁最爱动脑筋,谁的小手最巧。

(2)独立动手摆,然后在班内说一说自己用这两张卡片摆了那些数。展示大家看。

2、用、1、2、3三张卡片摆数。

教师激励学生动脑摆一摆:从数字卡片中任选两张卡片,你能组成什么数?可以与小组同学讨论,并把结果记录下来。

学生拿出卡片,自己动手摆一摆。

引导学动脑,找规律去摆,我们比一比谁摆的数朵而不重复。

3、学生摆完后,小组交流,组长把成员摆的数记下来,并总结摆数的方法。

4、小组汇报。师生总结,指明学生说一说。

三、小组合作,巩固发展

(1)三人做握手的游戏。每两人握一次手,一共握几次。

(2)小组汇报,三人到台上有规律的握手,得出结论。(3次)

2、师:我这由三本练习本卖5角钱可以怎样付钱。请同学们拿出你的人民币,动手试一试。谁想来卖?

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到台上来卖。

板书学生的方法。

3、衣服搭配

出示两件不同的上衣和两条不同的裤子图:请看这里有几种搭配方式?试一试。

交流反馈。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玩的有趣吗?说说你学会了什么?

教学反思:

激趣导入,让学生在游戏中产生兴趣,在活动中找到启示。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在操作活动中成功,在交流中找到方法,在学习中应用。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的思考问题的意识。用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和应用意识,同时使学生受到学习的乐趣。并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不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而且巩固了所学的知识。

认识9和0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认识10以内相邻数。

2、感知一个数与前后两个相邻数之间的关系。

活动准备

1、纸制小猪卡片5个、小猫卡片6个、小猴卡片7个,1-10的长条点卡

2、数字卡1-10,每人一份

活动过程

一、认识6的相邻数

1、教师将三种动物卡片散贴在黑板上。提问:黑板上三种动物卡片有什么不同?

2、谁能把一样动物卡片放在一起,并且把它们排队。

3、每种动物卡片的数目可以用数字几表示?请小朋友在每种动物下面用数字卡表示它们得数目。

4、动物卡片是怎么样排队的?6个小猫卡片的前面是几个小猪卡片?6个小猫卡片的后面是几个小猴卡片?

5、为什么5个小猪卡片排在6个小猫卡片的前面?6个小猫卡片排在7个小猴卡片后面?

6、6的前面是几?6的后面是几?6比5怎样?6比7怎样?

二、感知相邻数之间的关系

1.教师出示1-10的长条点卡,引导幼儿观察,并匹配数字卡。

2.教师指着8的长条点卡,提问:图上几个圆点?请找出比它少1的小朋友和比它多1的大朋友。

3.1个数字有几个朋友?是两个什么样的朋友?

4.数字9有朋友吗?它的朋友是谁?

三、游戏:找朋友

1.老师报一个数,就请你在自己的卡片中找,把这个数的两个朋友举起来。

2.该游戏重复多次后,可请幼儿两人一组,一人报数,一人举数卡,然后交换玩。

3.提问:

(1)每种动物卡片的数目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2)6个小猫卡片的前面是几个小猪卡片?6个小猫卡片的后面是几个小猴卡片?

(3)6的前面是几?6的后面是几?

4.数字9有朋友吗?它的朋友是谁?

认识9和0教案篇4

教材与学生学习起点分析:

本课《分米和毫米》是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测量的第一课时。全单元内容分二部分编排,先教学分米和毫米的认识,再教学千米的认识。在此之前学生在一年级下册已经认识了米,厘米这两个长度单位,知道了它们之间的关系,1米=100厘米,头脑中也建立了1米,1厘米有多长的表象。

学生对测量的方法已经掌握,有一定的用直尺测量的能力。对毫米和分米虽没有正式的接触,但在生活中对毫米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由于生活中学生缺乏测量物体长度的经验,又很少用到分米、毫米这两个长度单位,所以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表象较难建立。

教学目标:

1、在观察、猜想、验证等实践活动中掌握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的进率。

2、借助硬币厚度、吸管感受1毫米、1分米的长度,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运用已有长度单位的模型表象,合理估计实际物体的相关长度。

3、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大胆猜想积极验证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在活动中认识分米和毫米,通过体验活动,形成1分米和1毫米的感性认识,正确建立表象。

教学难点:

掌握各相邻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换算。能在具体的情境中灵活应用合适单位估计并测量物品的长度。 五、教学准备: 学生(尺子、硬币或游戏卡、一根10厘米长的吸管、6厘米3毫米的牙签、两人一根米尺);教师(课件、米尺、实物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一)复习旧知

1、小朋友们还记得我们在一年级的时候已经认识了哪两个长度单位?

2、关于米和厘米你还记得哪些相关的知识?

(二)导入新课并质疑

估一估,再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教室黑板的长是4( )。 一支铅笔的长是18( )。 一张光碟的厚度是( )。

引导学生思考:仔细观察这张光碟,它的厚度有没有1厘米呢?那聪明的小朋友一定在想有没有比厘米更小一点的长度单位呢? 对,有一个比厘米更小一点的长度单位,那就是毫米(板书),今天我们就要学习这个新的长度单位(引出毫米的认识。) 质疑:关于毫米的认识,你想知道什么问题呢? 问题1:1毫米有多长? 问题2:1厘米有多少毫米?

认识9和0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理解序数,知道数字还可以表示物体的位置。

2、愿意在理解的基础上大胆、清楚地进行讲述。

?活动准备】

1、一幢7层楼的房子;

2、1—7的数字卡;

3、7个动物(大象、鸭子、小狗、小猫、老鼠、公鸡、兔子)。

?活动过程】

1、复习7以内的数量。

师:“熊猫老师开始上课了,看看它又哪些学生?共有几个学生?我们一起数一数?(数字7)”

2、引导幼儿帮助动物排队,初步感知理解序数的意义。

“熊猫老师要带它的动物朋友出去做游戏了,它要求小动物排着一条整齐的队伍出去,我们来帮助它们排队,好吗?(出示小红旗),排队要有个要求,要从红旗这里排,从左往右一个一个排在红线上。

(1)你们真棒,很快就帮小动物们排好了队。

(2)排在第一个的是谁?谁排在第三个?大象排在第几个?

3、给动物找序号,理解数字还可以表示动物的位置。

(1)为了让熊猫老师能一看就知道谁排在第几个?你们能帮它想个好办法吗?

(2)老师这里有一些数字牌,分别是几?数字1发给谁,为什么?那数字2呢?大象那应该放数字几呢?表示大象排在第几个。

(3)现在有了这些数字牌,熊猫老师能一眼就看出谁排在第几个了,我们一起来说一说。

(4)小结:原来这个数字不仅可以表示有几个动物,还可以表示小动物排的位置呢。

4、引导幼儿帮动物找房子,从纵向来学习序数。

(1)玩好游戏,小动物们要回家了,这里有一幢房子,小动物们就住在这里,我们来帮助小动物,把它们送回家。

(2)大象由于身体比较笨重,所以它住在第一层里,谁来把大象送回家。小狗住在第二层;住在第七层的时小老鼠……

(3)小结:原来数楼层的时候,我们是从下往上数的,数字还可以表示楼层呢?

5、玩排队游戏,巩固对序数的理解。

(1)请8个幼儿排成一排,先想一想从左往右自己排在第几个?然后根据老师的口令做相应的动作。如请第七个幼儿拍两下头。

(2)相同的队伍,从右往左玩排队游戏。

(3)小结:原来排队的方向不同了,你们排的位置也就不同了,原来熙熙排在第五个,现在方向换了,她的位置就不同了,现在排在第四个了。

6、帮熊猫老师贴上车厢的数字。

(1)第二天,熊猫老师要带动物学生坐上小火车去秋游了,为了让熊猫老师能一眼看出小动物分别坐在第几节车厢,请你帮助熊猫老师把数字贴在相应的车厢上,并说一说,xx动物坐在第几节车厢。

(2)幼儿操作

(3)请你去给客人老师看一看,你做对了没有,并告诉客人老师,小动物分别住在第几节车厢里。

认识9和0教案推荐5篇相关文章:

认识9和0教案精选8篇

幼儿园认识零的教案8篇

认识数字3小班教案7篇

认识数学教案反思6篇

6~7的认识数学教案优质7篇

6~7的认识数学教案模板6篇

6~7的认识数学教案优秀7篇

认识8数学教案模板6篇

认识8数学教案优秀8篇

认识8数学教案6篇

认识9和0教案推荐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43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