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编写需要根据教材的内容和结构进行,教案还可以用于教师的自我评估和职业发展,以提高质量,陆玖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田径课教案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田径课教案篇1
田径训练教案
第一周一、速度训练竞走,400米x5;中长跑,500米x1300米x2200米x2;短跑、投掷、跳跃,100米x380米x250米x230米x4
二、耐力训练跳跃、投掷、短跑,操场跑2000米;竞走、中长,操场跑4000米。
三、力量训练竞走、中长(仰卧折体x15立卧撑x20纵跳x40后蹬跑x30)x10短跑、投掷、跳跃,(卧推30—60kg,深蹲起30—60kg)x5x10
第二周一、调整训练
1、接力跑
2、“推小车”比赛
3、小足球比赛
二、强度训练上坡跑x10(中长、跳跃、投掷、短跑);上坡走(竞走)
三、柔韧性训练竞走,弯腰大步幅翘脚尖走,扶物转髋;中长、短跑、投掷、跳跃,前压腿,侧压腿、处摆腿、压肩
第三周一、素质训练竞走、中长、短跑(纵跳、跳台阶)x10;跳跃、投掷(立卧撑、后蹬跑)x10及跳、投的专项练习
二、专项训练短跑,100米x450米x4中长,300米x2200米x3;竞走,2000米x米x2;跳跃,节奏踏板跳;投掷,拉皮筋外投
三、放松训练短跑、投掷、跳跃,放松跑2000米;中长跑,放松跑4000米;竞走,放松走4000米
第四周一、耐力训练越野跑5000米;跳跃、投掷,专项训练
二、短跑、投掷、跳跃(负重半蹲起、俯卧撑)x10;竞走、中长(仰卧折体、立卧撑、纵跳)x5跳台阶x10
三、调整训练
1、篮球赛
第五周一、速度训练竞走,400米x5;中长跑,600米x1500米x1300米x1200米x2;短跑,200米x3100米x250米x4跳跃、投掷,30米x560米x380米x3
二、放松训练竞走,放松走4000米;中长跑,放松跑4000米;跳跃、投掷、短跑,放松跑2000米
三、耐力训练竞走,匀加速走6000米;中长跑,匀加速跑5000米;跳跃、投掷、短跑,匀加速跑4000米
第六周一、强度训练跳跃、投掷,30米x1050米x5;短跑,300米x3200米x2150米x2100米x2;中长跑,600米x1500米x1400米x1300米x2200米x1;竞走,400米x4800米x2
二、跳跃、投掷,专项技术练习;短跑,辅助练习;中长,放松跑4000米;竞走,放松走4000米
三、力量训练跳跃、投掷、短跑,负重半蹲起(30—60kg)x10卧推(30—60kg)x10;中长、竞走,(仰卧折体x15立卧撑x15后蹬跑x30)x10跳台阶x10
第七周一、匀加速训练跳跃、投掷、短跑,匀加速跑2000米;中长跑,匀加速跑4000米;竞走,匀加速走4000米
二、对训练的各项专项进行阶段测验
三、强度训练竞走,400米x6;中长跑,500米x2300米x2200米x2;短跑、跳跃、投掷,30x450米x48米x2100米x2150米x1
第八周一、耐力训练竞走,匀加速走6000米;中长跑,匀加速跑5000米;短跑,跳跃、投掷,匀加速跑4000米
二、放松训练竞走,弯腰大步幅翘脚尖走,扶物转髋;中长跑、短跑,大步幅后蹬走,原地摆臂;跳跃、投掷,上几步起跳;投掷,持球
墙投
三、力量训练竞走,中长跑、(仰卧折体x15纵跳x40立卧撑x15)x10跳台阶x10;跳跃、投掷、短跑,扛杠铃半蹲起30—60kgx10
第九周一、调整训练 小足球对抗赛
二、速度训练竞走,800米x2400米x2:中长跑、短跑,300米x3200米x2100米x2;跳跃、投掷,30米x1050米x2
三、放松训练竞走,放松走4000米:中长跑,短跑,放松跑4000米:跳跃、投掷,专项训练
第十周一、力量训练竞走,中长跑(握小哑铃原地摆臂)x10跑台阶x10:跳跃、短跑,纵跳x40x10高抬腿1分x10:投掷(卧推30--60kg)x15
二、调整训练
1、小篮球赛
2、“推小车”比赛
三、耐力训练竞走,匀加速走8000米;中长跑,匀加速跑6000米;短跑、投掷、跳跃,匀加速跑4000米(余外做专项练习)
第十一周一、柔韧性训练竞走,扶墙转髋,外摆腿;中长跑,短跑,连续蹬摆高抬腿;跳跃,弹跳练习,背拱练习;投掷,滑步蹬摆练拉肩练习
二、强度训练竞走,1000米x3400米x2;中长跑,(100米200米300米500米600米800米)x1;短跑,100米x4150米x2200米x1;跳跃、投掷,(30米50米80米)x3
三、耐力训练竞走,匀加速走8000米;中长跑,匀加速跑8000米;短跑、投掷、跳跃,匀加速跑5000米
第十二周一、跳跃、投掷,30米x1050米x5;短跑,300米x3200米x1100米x2;中长跑,600米x1500米x1400米x1200米x1;竞走,400米x4800米x2
二、放松训练竞走放松走5000米;中长跑,放松跑4000米;短跑、投掷、跳跃,放松跑3000米
三、调整训练各专项综合小比赛(游戏)
第十三周一、专项素质训练甩臂大步幅翘脚尖走;后蹬跑;高抬腿踩摆设物跑;五步或十步起跳;助跑滑步投掷。
二、速度训练竞走,400米x5;中长跑,300米x2200米x2100米x2;跳跃、投掷,快速进行专项练习。
三、力量训练(仰卧折体x15立卧撑x15纵跳x40)x10;(卧推30—60kg)x5x5;深蹲起60—80kgx5x5
第十四周一、跳跃、投掷,专项技术训练与辅助练习;短跑、中长跑,放松跑4000米;竞走,放松走4000米。
二、耐力训练竞走,匀加走8000米;中长跑,匀加速跑8000米;短跑、投掷、跳跃,匀加速跑5000米,三、力量能力训练
第十五周一、放松训练竞走,放松走6000米;中长跑,放松跑5000米;短跑、投掷、跳跃,放松跑3000米。
二、竞走,400米x4800米x2;中长跑,600米x1500米x1400米x1200米x1;短跑,300米x3200米x1100米x2;跳跃、投掷,30米x1050米x5。
三、竞走,匀加速走6000米;中长跑,匀加速跑6000米;短跑,匀加速跑4000米;跳跃、投掷,专项训练
第十六周一、力量训练(深蹲起60—80kg、卧推)x10x10;(仰卧折体x
15、立卧撑x
15、纵跳x40)10。
二、竞走,放松走5000米;中长跑,放松跑5000米;短跑,放松跑4000米;跳跃、投掷,专项练习动作体会。
三、竞走,400米x10;中长跑、短跑,300米x
3、200米x
3、100米x3;跳跃、投掷,30米x
10、50米x10。
第十七周一、竞走,匀加速走8000米;中长跑,匀加速跑6000米;短跑,匀加速跑5000米;投掷、跳跃,专项反复练习体会。
二、调整训练
1、多样接力赛;
2、篮球赛
三、力量训练竞走,(仰卧折体x
15、立卧撑x
15、纵跳x40、跳台阶)x10。短跑、投掷、跳跃(卧推30—60kg、)x5x10负重提踵
第十八周一、竞走,匀加速走6000米;中长跑,匀加速跑6000米;短跑,匀加速跑4000米;跳跃,体会背拱过杆动作与节能奏踏板跳;投掷,拉皮筋做投掷。
二、竞走,400米x
3、800米x3;中长跑,500米x
2、300米x2;短跑,200米x、150米x
2、100米x2;跳跃,反复练习跳高动作与跳远动作;投掷,持标枪、铅球进行反复的动作体会。
三、阶段训练检测。
田径课教案篇2
一、学生参与体育社团活动的动机分析
中学生对体育的热情是很高的,中学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满足了学生对体育学习的要求,促进了学生体育专长的发展,课余锻炼时间得到了增加,更有利于学生在课余时间发展自己的喜好和专长。但是没有组织的课余活动存在着较多的弊端,如:安全隐患、活动的效果、器材的管理、场地的分配等等。
我校20xx年下半年开始尝试实施体育社团组织活动,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人以问卷的形式调查了学生参与体育社团活动的动机,主要有:体验体育乐趣、提高运动水平、扩大交际范围、防止发胖、缓解紧张学习、健美体魄、增强体质等。
调查发现诸多动机中以缓解紧张学习、提高运动水平、增强体质为多,从中我们可以发现,中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目的性是很强的,大部分学生是带着较好的目的参与体育活动的。
但是以往的以班级为主的课外活动形式,不能满足学生个体对体育的多元需求,导致参与性不高或者秩序混乱的局面,学生在运动兴趣的满足和运动技术的提高等方面得不到较好的体现。
所以,中学学校体育活动课以社团的形式开展,延续了中学体育与健康新课程的教学,符合学生的自身体育素质发展的需要,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
二、学校社团的类型分析
学校实施体育社团活动,学生参与积极性很高,本人调查了
学校各体育社团的参与人数情况,以球类为主,如: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等,而参与健身操、武术、田径的人数相对较少。学校本来设想开设体操社团,但是因为学生报名参与的人数少而没有实施。分析原因主要有几方面的限制和影响:一是学校现有体育场馆设施条件,比如学校的篮球场地、足球场地基本符合学生人数的需求,而体操房、健身房基本没有或者设施不齐全;二是体育运动项目的普及性和娱乐性。球类运动项目在学生中的普及程度和娱乐成分较高,所以参与的人数也最多,例如:田径场各校都有,但以田径运动项目形成的社团人数很少,就是因为田径的普及性和娱乐性不强;三是与社区体育活动的设施条件有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许多新建社区都有一些体育配套设施,如乒乓球台、羽毛球场、篮球场等,学生在假期或休息日,都可以在社区的体育场地活动,而有的项目却没有办法进行,如体操等;四是与学生对体育的价值认识程度有关。很多中学生只认识到体育活动的娱乐价值,而对其健身价值不是很重视,学生普遍认为田径运动、体操运动是专业的训练,而且单调枯燥,缺乏实际的锻炼价值。
三、中学体育社团活动的效应分析
1.运动效应
中学体育社团活动的实施,把具有共同兴趣、爱好和需要的学生组织到一起,不受体育教学计划和课外体育活动安排的束缚,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采,为培养个性全面发展的人才
提供了可能,它反映了中学生的运动价值取向已向娱乐、交往、竞争等综合方位转化。预防了运动伤害事故的发生,为学生健康地参与体育运动提供了条件。同时,提高了学生个人的运动技术水平,为学生搭建了展示体育才能的平台。
2.社会效应
中学体育社团的成立与发展,积极推动了群众性体育活动的深入开展,丰富了中学生的文化生活,促进了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缓解了紧张的学习生活。体育社团中涌现出许多的专门性人才,为学校业余训练提供了人才基础。同时,促进了学生在校外的体育活动,带动了社区体育活动的开展,减少了学生因为无爱好的体育项目而迷失于网吧等场所,推进了社区文明的建设。
3.课程效应
中学体育社团活动的实施,主要是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给学生创造自我选择运动项目的机会,为学生发展一两项体育特长提供了平台,这恰恰符合中学体育与健康新课标的理念。为更好地实施中学体育与健康新课程的选修课教学提供了充分的条件和可能,推进了中学体育与健康新课程的实施与发展。
4.教学效应
这种模式打破了原有的班级制,重新组合上课,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具有自主选择课程内容,自主选择任课教师,自主选择上课时间的自由度。采用多种体育社团教学就是体现了人性化课堂教学,
做到了体育课的完美补充。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选择学习内容、时间和教师,还可以做好自我评价。教学内容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尽可能地弱化竞技成份,突出娱乐性、健康性,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需要和自身发展,把学生真正吸引到阳光课堂中来,遵循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养成了自觉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为终身体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中学体育社团活动建设的几点建议
第一,学校主管部门应给予高度重视,以正确的引导和管理使之健康发展。制订社团活动制度和规则,使社团制度化、活动规范化。第二,创造必要条件,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和场馆进行活动,进一步促进学校群体活动的蓬勃发展。
第三,充分利用培训班、体育课堂等形式给予引导和提高水平,使之向提高整体运动水平和文化素养方向转化。
第四,加强课堂教学与体育活动课社团活动的结合。
第五,加强社区体育活动的调研,促进体育活动课社团活动的延续。
第六,加强社团活动的指导,既要发挥学生的组织能力,还应该发挥教师的技术技能的指导作用。
第七,定期组织学校的班级体育比赛,使社团学习的学生能够为班级争光,体现社团学习的价值,激发其他的学生参与到社团活动中来,及明确社团活动的价值。
田径课教案篇3
教学内容:
前滚翻、游戏“智取”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前滚翻是一种保护性动作,通过练习前滚翻,让学生掌握在摔倒时正确的保护动作。为今后生活学习提供安全保障。并帮助和启发学生开展一些创意活动;发展学生体能,提高灵敏、协调能力;培养克服困难,团结协作,敢于在体育活动展示自我的精神。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乐于参加体育活动,并且希望得到别人的关注。他们都比较活泼、思维反应敏捷,模仿能力和接受能力强,但是自我约束能力差,在集体活动中有时不能顾及团队。所以,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对培养其社会适应性也有积极意义。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标为依据,遵循“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发展学生为本,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结合教材特点和小学生心理、生理特点,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充分感受体育运功的'快乐;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自主探讨,互相合作和克服困难的能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
技巧是小学三至四年级体育教学的主要教材内容之一,比一二年级滚动与滚翻教材提高了动作的难度。三年级学生是柔韧和灵敏素质发展的敏感时期,有一定的运动能力,但感知事物直接视听和形象为主,抽象思维能力还较差,也容易分散注意力。因此,在课中运用了“道具”——手绢来提高学生的兴趣。
三、教学过程设计
本课在教师的指导下,采用分散与集中,友伴分组的教学组织形式。以教师的启发诱导,学生自主尝试练习为主。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体育运功的愉悦,并能很好地掌握运动技能技巧。
1.课堂常规:培养良好的教学常规。
2.准备活动:教师创设游动物园情景,让学生模仿在游览过程中所见动物的走与跳。
3.学生自主体验尝试前滚翻动作。互相探讨动作。
4.学生大胆展示动作,学生评价。
5.教师评价表扬,讲解动作要领。示范动作。
6.学生友伴分组练习前滚翻动作,互帮互助练习。争取每个都能够参与到保护与帮助中。
7.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练习。语言表扬激励学生,注重个体差异,进行差异分组。对动作掌握差的学生进行双腿间夹手绢辅助练习。鼓励学生勇敢练习。
8.小组选出的,进行展示。
9.游戏,“智取”。
10.放松:“人浪”,互相放松。
11.学生自评,教师评价,表彰鼓励。
田径课教案篇4
指导思想
本课贯彻"以学生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力争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引导、自主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结合学生自我评价,构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同时,注重学生实际能力、运动安全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在练中悟,教师在学生的练时导,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体会成功的乐趣。
教材分析:
变速跑是在跑的过程中快跑和慢跑交替进行的跑法,通过改变步幅、频率达到改变速度,变速跑可以同时发展练习者的有氧代谢能力和无氧代谢能力,对提高人体机能大有益处,练习者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随时改变速度。变速跑在田径、篮球、排球、羽毛球等体育运动中运用广泛。
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由于生理及现在独生子女的特点,本年龄段的孩子,生理逐渐发生变化,很大一部分进入青春期,对于身体的变化,很多孩子紧张、焦虑、害怕,羞涩之中又希望有人能帮助自己得以舒缓。这种情况下,很多事他们都处于好奇阶段,似懂非懂,开始有独立性,自尊心逐渐增强,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一般;在体育课中比较易兴奋,好表现,精神不易集中;对于说教过多、技术要求较强的教学兴趣并不高;相反,对于直观的、易于模仿的体育项目比较喜欢,兴趣也较高。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本次课,使学生们初步建立变速跑的概念与技术形成,并理解变速跑在哪些运动中可以运用;
2、技能目标:发展学生的变速能力,使90%以上的学生能够基本掌握变速跑的方法;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探究能力,在小组合作中增强学生的集体主义荣誉感。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受到变速跑快与慢变化的感觉
难点:快速的改变步幅和步频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1、集合整队,清点人数(体育委员) 成集合队形:四列横队
2、师生问好
3、情景导入:老师请体育委员拿哨子。
师:"咦!老师的哨子忘带了,老师真粗心,请体育委员跑过去帮我去拿过来,但是你去拿口哨的时候老师还有一点小小的要求,那就是你要听老师指挥,跟老师的鼓点有节奏跑过去,好不好".
问题设计:同学们,体育委员给老师拿哨子的时候有趣吗?为什么?(学生讨论)
同学们真棒、真不错,你们观察的真仔细,她跑步就是时而快时而慢,那么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变速跑
(二)拓展
1、热身慢跑1分钟(配乐—跑步曲)
通过教师引导队形排成圆形
2、变速概念导入(配乐——she)
拍手(慢—快—慢)
原地摆臂(慢—快—慢)
原地高抬腿(慢—快—慢)
问题设计:你们在运动当中感受到了什么?
同学们回答非常好,我们在运动中感受到了动作快慢的变化。
3、游戏:红灯黄灯绿灯——引导交通安全(配乐——she)
方法:将学生队伍围圆,教师示意标志物颜色,红色标志物停、绿色标志物行、黄色标志物亮了慢慢走,学生在颜色的示意下,做出最直观的选择。并大声喊出相应的信号。例如:举红色标志物时,学生停下并大声喊出"停".
(三)展??
1、同学们知道变速跑和匀速跑有什么区别吗?你们想自己尝试探究一下吗?(配乐——home)
方法:在场地上事先画出不同的图形,学生们沿着图形跑,体会变速跑的特点。分组练习,小组长负责纪律安全和本组的探究学习。教师巡视、参与。
2、对比学习
教师针对性的请出几位同学做示范练习,给予学生评价,师生共同总结变速跑的形成,引出变速跑的重难点。
3、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感受不同的变速跑练习(配乐——heyo)
方法:a:快慢结合跑。距离约15米.
a1:快跑——————慢跑——————快跑
a2:慢跑——————快跑——————慢跑
b:在垫子上面慢鸭子步走,出垫子后迅速加速。距离约10米.
c:在垫子上面慢兔子跳,出垫子后迅速加速。距离约10米.
d:往返接力——激发学生兴趣,积极做到快速的蹬摆(配乐——heyo)
方法:在垫子上面高抬腿跑,出垫子后迅速加速。绕过标志物,迅速跑回以击掌形式完成接力。先完成队伍获胜,并给予本组每个人点赞。
5、附:游戏:变速障碍跑(配乐——加油歌)——在时间充沛的情况下进行此项活动
方法:将学生队伍分成四个小组,游戏以最少时间先完成一组获胜。学生通过障碍绕杆快速跑返回,以击掌形式完成接力。障碍:爬过垫子后---跑步---跳跃---跑步绕杆---加速跑返回。
四)结束部分
1、学生放松
在教师带引下一起欢跳《爱我中华》
2、学生总结今天学习的成果
3、教师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
4、收器材,组织下课。
七、场地器材
场地:篮球场
器材:彩色三角形3面、垫子8床、杆子8根、扩音机1台、大鼓1面
田径课教案篇5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确定应注意按照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体系进行分析)
1、学习并掌握蹲踞式跳远中的腾空与落地动作,体会踏跳腿充分蹬直髋、膝、踝三个关节,使身体充分腾起。
2、发展学生的跳跃能力和协调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时空感。
3、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学生投准的能力,发展学生灵敏、协调、力量素质,提高投掷的准确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单脚踏跳、准确有力,腾空收腿。
难点:跑、跳的自然结合,腾空的角度与高度。
教学流程示意
(按课时设计教学流程,教学流程应能清晰准确的表述本节课的教学环节,以及教学环节的核心活动内容。因此既要避免只有简单的环节,而没有环节实施的具体内容;还要避免把环节细化,一般来说,一节课的主要环节最好控制在4~6个之间,这样比较有利于教学环节的实施。)
(一)准备部分:(约需8分钟)
1、常规教学:集合整队、师生问好、宣布本节课内容、提出教学要求、强调安全,安排好见习生。
2、徒手操:(全班呈体操队形、四列横队进行)4×8拍
头颈运动、腕、踝关节练习、体侧运动、弓步压腿、全身运动。
3、针对性练习:跳越垫子:学生在已布置好的15—20米的场内完成。
组织方法:横队队列不变,第一排行进间单脚起跳双脚落地,其余学生原地练习,第一排完成后,依次为二、三、四排。
达成目标:交换两脚,熟练跳跃。培养学生集体主义思想、统一步调、勇于向前的精神。有利于集中学生精力、烘托课堂氛围,激励学生学习。
(二)基本部分(约30分钟)
这个部分共安排了两个内容,即蹲踞式跳远的新授内容、游戏:沙包投准。
一是蹲踞式跳远的新授内容,共20分钟,其中讲解、师生共同活动15分钟,分组练习5分钟。
老师将学生带到沙坑场地,进行现场跳远感受,其方法是:让学生跳越一定高度的皮筋,进行跳远尝试练习,体会踏板、前摆动作,并让身体腾跃一定高度。练习时,提醒学生注意运动安全。
二是安排游戏:沙包投准,共10分钟,每人5个沙包,投2-3次。
(三)结束部分(约2分钟)
这部分主要是放松整理、评价总结、安排收还器材、宣布下课、师生再见。
田径课教案篇6
课的内容
短跑离跑
1、介绍项目。
2、途中跑。
课的任务
1、学习短跑理论知识。
2、初步学习短跑途中跑技术。
3、发展学生速度和力量等身体素质。提高快跑能力。
4、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和坚毅、顽强的意志品质。
开始部分
一、体委整队,报告人数,师生相互问好。
二、宣布本课内容、任务布置见习生课堂要求。
三、慢跑800米
四、徒手操、下肢伸展练习
1、正压腿运动。
2、大腿前侧拉伸运动。
3、体前压运动。
4、弓步压腿运动。
5、小腿后侧,腱跟腿拉伸运动。
五、加速跑40米
六、游戏:报数接力。 方法:学生站两排,人数相等,依次报数,排尾报完数后跑到排头,继续进行。
基本部分
一、学习短跑一般知识
1、短跑的特点 短跑是田径运动竞赛项目中距离最短,速度最快,人体在大量缺氧情况下完成的极限强度的周期性运动项目。
2、短跑的锻炼价值。 短跑是锻炼身体价值较大的体育手段,经常练习短跑能促进人体神经过程兴奋和抑制交臂迅速、提高神经过程的灵活性;改善肌肉物质代谢;提高人体运动器官在缺氧的条件下工作的能力;能发展速度、力量和灵敏等身体素质提高快速奔跑的能力;能培养竞争意识和坚毅、顽强的意志品质。
3、短跑的比赛项目。 正式比赛项目有100m、200m400m,少年和室内比赛还有60m。
二、学习直道途中跑技术要求。
1、方法和要领。
(1)上体正直稍前倾。
(2)大小臂屈成约90度,以有关节为轴,以肺用力前后摆动。
(3)大腿带动小腿积极向前摆动。
(4)大腿积极下压,前脚掌着地,着地时由前向后下积极“扒地”
(5)后蹬充分有力。
(6)上下肢协调配合。
2、学习和初步掌握途中跑技术。
(1)中速跑60—80m。 要领:动作轻松自然,步隔开阔,躯干姿势,腹部,摆背动作正确。
(2)加速跑60—80m 要领:逐渐和均匀加速,到段落结束前达到较高速度。
(3)“同步并列”中速跑60m 要领:动作轻快,有节奏、放松、协调、体会动作要领。
(4)“同步并列”加速跑60m。 要领:跑成直线。强调摆动腿摆动充分带髋向前。
(5)变速跑 要领:加速跑—最大速度跑—顺惯性放松跑—加速跑—放松慢跑。
结束部分
一、 放松慢跑
二、总结本课情况。
课后总结与自我分析
田径课教案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