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是一个关键因素,教师需要调整教案,以满足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教案的目的是帮助教师有效地传授知识和技能,下面是陆玖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劳动与技术五上教案6篇,感谢您的参阅。
劳动与技术五上教案篇1
教学目标:
德育目标:增强学生的美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增强集体协作精神。
知识目标:
了解有关插花的知识:花名、花语、插花的工具、插花方法
能力目标:
掌握制作插花的操作方法及要领,会自己设计并制作插花。
教学重点:
插花的艺术性
教学难点:
插花的技巧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
教具:
鲜花、人造花、干花、剪刀、花泥、花器等。教学过程及内容
一、导言: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特殊的礼物:鲜花。同学们喜欢吗?下面再请同学们欣赏一段录像,看一看鲜花装点的城市、居室。
欣赏录像:鲜花不但装点了我们的城市,净化了空气,陶冶了人们的情操,而且已经走进了我们的生活,成为居室一种高雅的礼品。鲜花有这么大的作用。那么怎样才能使鲜花更具有艺术性和表现力呢,这就使我们想到了插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插花。
出示课题:插花艺术
二、新授:
1、插花:就是将花朵、叶片、果实、枝条等植物材料经过构思巧妙地组合在一起,使之成为具有生命力的艺术品。在世界上两种插花形式,一种是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式插花,另一种是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方式插花。
2、请大家欣赏插花作品。
大家所看到的是实用性插花,也叫礼仪插花,还有一种是商业插花。
3、花语:人们爱花、赏花,把花人格化,所产生了一种花的语言叫花语。请同学们回家收集一些常见花的花语,现在请说一说你所了解的花语。学生说:玫瑰:纯洁的爱情,在希醋神话中,爱神为了救它的情人急速奔跑,手,腿被玫瑰花的刺划破了,鲜血滴在花辨上,白色变成了红色,红玫瑰成了爱情的象征。
百合:纯洁、庄严、事业顺利,象征吉祥如意。我国取其百合的寓意,意为百年好合。康乃馨:象征母爱、慈爱、健康、层层叠叠忧如母亲对儿女绵绵不断的爱护和关怀。
向日葵:憧憬、光辉、敬慕。
教师:了解了花语,才能使作品更具有艺术性和表现力。
4、我们来认识一下插花的工具材料:
(1)利刀、剪刀、花泥等。花泥:是一种化学制品,它吸水性强,可以保持水分的供给。
(2)按花材的性质分为鲜花、绢花和干花。我们常见的种类是鲜花和绢花。
它们的插花方法:
(3)确定花插的形状或大小,也叫打底。
(4)根据造型选用确定插入焦点花材,要选择鲜艳、富有神采形状的花材。我选当前盛开的鲜花。另外要意高低的搭配,要具有合谐性。
(5)添充花插的空间,使线条和焦点和谐融为一体。我选用康乃馨和玫瑰,要注意色彩的搭配。
师:下一步应添入什么呢?
生:一些配草、配叶,除有衬托作用外还可起到遮盖的作用。
师:大家说的很好,最后还要加一些装饰性花材,如满天星等。
你喜欢教师的插花吗?相信大家一定很想试一试。
5、演示插花步骤:
⑴立意构思:也就是在进行艺术创作之前先要确定意图。并且要确定插花类型:瓶花、手把花或是花篮等。我要做一个盆花,送给我的好朋友,愿我们的友谊更深。
⑵根据需要确定插花的造型:扇形、三角形、圆形或任意形状。我以扇形为例。
6、请同学们自愿分成小组制作插花:3—5人都可以,人数不限。请各小组的同学讨论一下,你们的花想送给谁或想摆放在哪里?你们想选择什么花材?
在大家插花之前,请给作品起出名字,请大家用自己灵巧的双手来进行你们的创作吧。
7、作品展评:请大家把作品放到前面。你喜欢哪个作品?为什么?请说一下你的创意吧。
三、小结:同学们的作品都很有想象力和创造性。插花,不是单纯的花草组合,也不是简单的造型,它是融艺术、生活与一体的艺术活动。同学们通过花与草的构筑一定会将我们的生活创造的更加美满富有情调。
课后记:掌握制作插花的操作方法及要领,会自己设计并制作插花。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增强集体协作精神。
劳动与技术五上教案篇2
简析教材:
“缝布袋”一课是“劳动与技术”四年级上册中的手工缝制内容。在小学阶段,关于手工缝制这一内容,在这里是第一次出现。本课教学旨在通过缝制布袋,强调工具针的使用,落实平针针法的技能,体会同学间互助合作的重要性。为了让孩子更好地掌握这一技能,我认为要着重从以下三点入手:第一点,要落实穿线、打结这两个技能;第二点,掌握用平针缝制的技能;第三点:学会收针的技能。
当然,劳动与技术的主旨并不仅仅停留在一般的“操作”层面上,它强调学生通过人与物的作用、人与人的互动来从事操作性学习;强调学生技术操作过程中技术意识的形成、技术思维的培养、技术能力与态度等方面的发展;强调规范操作与技术创新意识的统一。为了让学生的学习真正成为有意义的学习,我觉得学习应该选择更具有实际意义和生活价值的内容。学生制作的作品除了教材内容中的布袋,还可以是“小笔袋”、“环保袋”等等。教学要让学生有机会把自己的劳动成果有“用武之地”,真正认识到缝制技能是生活的基本技能之一,从而提高学生对劳动价值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手工缝制是生活中的基本技能之一,这种劳动可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也可以为人们的生活创造很多产品,丰富我们的生活。
(2)了解缝制常用的工具是针,材料主要是线与各种纺织原料。
2、能力目标:
(1)能根据自己的需要设计并制作一只简单的小布袋。
(2)初步尝试用平针法把小布袋缝制好,要求尽量缝得针脚匀称,缝合平整。
(3)能对自己或同伴的作品进行评价,提出赞赏和修改的意见,形成初步的技术作品鉴赏能力。
3、情感目标:
(1)通过自己设计、制作一只小布袋,感受到自己已经很能干,并愿意缝纫作品为家人服务。
(2)在与同伴一起合作、讨论制作的步骤,一起互相协作的过程中,体会合作的重要性,感受劳动是一种创造,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
通过模仿、实践,掌握平针缝制的技术。
教学难点:
由于学生的年龄特征,缝制过程中两手的协调配合和收针时的打结,有一定难度。
阐述教法
根据本教学内容的特殊性,穿线、打结、平针缝制、收针等技能的掌握仅仅依靠出示照片、教师讲解,学生是很难掌握的。根据这一实际情况,我采用了录像教学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通过录像特写,将穿线、打结、平针缝制、收针等技能直观的展示出来,这样边看录像,边听老师讲解,一方面节省时间,另一方面能照顾到班级中的每位学生,让每一个同学都能清楚地得到技能学习的指导,然后再通过亲自动手实践,更好的掌握以上技能,从而能够独立制作手工缝制作品。
指导学法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所以,通过各式各样布袋作品的展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技能的积极性,在孩子渴望学习这种技能的状态下,对孩子进行技能的细致指导,效果将事半功倍。同时,也能有效的对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行培养。
该节课对以下几点基本技能进行了细致的指导:
穿线:一般情况下,左手拿针,右手拿线,并把线的一端剪尖,然后进行穿线。打结:关于打结的方法有许多,通过录像和老师讲解的方式进行教学。其中强调结的大小要根据布的密疏来定。
平针:虽然一上一下看似简单,但对初学者来说,要掌握左手拿布,右手拿针的缝制动作配合协调,也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在此孩子要进行充分的实践练习。收针:要求不留下过长的线,这样才能使布袋收口紧密。
教学内容设计及安排: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教学内容的特殊性,我将给内容分三课时进行教学。
第一课时安排:了解针线缝制,初步掌握穿线、打结、平针缝制、收针等技能。
第二课时安排:穿线、打结、平针缝制、收针等技能的巩固,及针法的拓展,如平针、回针等。
第三课时安排:学习制作布袋的流程,通过设计、讨论、合作、实践,制作出精致的布袋。
接下来,我就重点对第一课时教学,说说我的设计意图。
课前准备:学生要准备好针、线、剪刀、布。
教师准备好录像和课件。
一、创设情景,了解手工缝制。(5分)
设计意图:
1、通过观察自己的衣服,裤子的边缘,发现通过针线缝,可以把两块布缝起来。
2、通过课件了解针线的发展史,使学生对手工缝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3、通过认识工具与材料,让学生更加清楚各种材料的使用方法。
4、通过优秀布袋作品的展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手工缝制的兴趣及积极性。
二、学习穿线、打结、平针缝制、收针的基本技能。(20分)
该环节是整节课的重要环节,技能掌握的程度直接影响学生的制作。所以,在该环节中,我在课前作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录制了穿线、打结、平针缝制、收针四段操作小片断,试图通过边看录像边讲解的教学方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清楚的知道穿线、打结、平针缝制、收针的方法及注意事项。然后再通过实际操作,更好的掌握手工缝制的基本技能。为什么不直接演示,而要通过录像演示呢?原因有两点:1、书上确实已经将整个缝制布袋的操作流程以照片的形式出示,但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还处于相对较低的阶段,所以对于较为抽象的照片,大部分学生都看不懂,因此在后续的操作中就会碰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影响了课堂的教学。2、以上这么多的技能学习,工具非常细小,动作非常细巧,如果只是空口说说,或直接演示一下,效果是非常差的。而录像就很好的突破了这个教学难点。
除此以外,在课前,我对学生座位的安排也作了精心的调整,由2人一组调整为4人一组。这样的调整,主要是由于每个班学生的动手能力都存在一定差异性,所以在初次练习实践中通过四人小组的相互合作及互相帮助,既让操作能力强的学生有了表现自己和帮助别人的机会,而且让组内的每一个同学都能掌握基本的缝制技能,为后续的学习做了良好的铺垫,增加学习的兴趣,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
三、采用平针缝制,设计制作平面图案。(13分)
设计意图:通过设计平面图案,用平针缝制图案,展示自己的作品,不仅巩固了平针缝制的技能,而且,也让学生感受到,通过一节课的学习,学有所获,感受到掌握缝制技能的乐趣。
四、课的延伸。(2分)
由于手工缝制这节课,学生在缝制作品时,需要大量的时间,而一节课只有40分钟,所以在课中练习的时间有限,不能对缝制技能进行很好的巩固,所以,在课的最后布置-----用平针缝制出漂亮的图案作为课外作业,既具有创新性,又具有实效性,更好的落实平针法的技能。为后续制作布袋,打下扎实的基础。
劳动与技术五上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学会用易拉罐制作小椅子模型。
2、学会切割罐身。
3、学会切割开条、编织椅背
教学重点、难点:
开条、划线、开条、包扎、卷圈。
教具学具:
易拉罐、剪刀、小??
教学过程:
一、展示和讲解用易拉罐制作的椅子
椅面:制作原罐底。
椅腿:用条子扎编卷成的
椅背:用条子编成
扶手:用条子编成的
二、制作工艺
1、划线:
a、切割线:切去罐口
b、开片线:见图
c、开条线:每条5毫米
三、开条
1、按线剪切:并剪去两边的空条片
2、把剪下的.空片划线5毫米的长条,供编椅背用。
四、制作背椅
1、椅背有10条竖条彩用压一挑一的编织法。
a、用剪成的条子去编椅背,编织一条压紧一条,编到最后一条把条子的头折勾住。
b、再把横条两头折勾。
c、第四条第三条横条不头不折勾,一折勾,不折勾的一头不剪掉和扶手共同做成扶手用。
五、编织后腿:左右各条把4条片用两两对折的方法合在一起,用条片扎紧。把条子头分两边向上卷圈。
六、编制前腿
前腿的4条片中间有一比较宽的扶手片,注意不要扎到腿中去。
前腿为4条片扎成前腿方法,同后腿扎法。扎好后同样用条片卷圈。
七、做扶手:把扶手条跟椅背上的第四横条扎起来,把横条头折勾在扎条上。把扶条卷成一大圈后条头塞进扎条里。
八、整理:
1、椅背按平整,成一定的孤度。
2、把后腿整理成一样长,腿和椅子成正常比例。
3、把扶手整理齐。
劳动与技术五上教案篇4
第一章水稻
教学目标:了解水稻的基本知识学习水稻的种子处理、浸种催芽、早中晚稻软盘旱育秧、抛秧移栽、防治病虫害等知识
第一课时:第一节种子处理
水稻的基本种植情况
在我省的粮食生产中,水稻的种植面积和产量都居首位。稻米含有淀粉、蛋白质、脂肪等多种营养成分,是我省人民的主要食物,也是我省出口创汇的重要农产品;稻草、米糠不仅是饲养家畜、家禽的饲料,也是医药、化工和轻工行业的重要原料;稻壳是生产天花板等
建筑材料的原料。因此,学习水稻的主要栽培技术,对于改善人民生活。加速我省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战略意义。
种子处理
水稻种子在浸种催芽前,必须先对种子进行处理。种子处理的目的是:杀死种子上携带的病菌,清除种子中的杂质,选出健壮饱满的种子。搞好种子处理工作,要求了解晒种、测定种子的发芽率、种子消毒等种子处理技术,初步学会盐水选种的技术。
1、发芽试验
为了解种子质量,播种前要做好发芽试验。其方法是:从稻种中随机抽取有代表性的种子,分成2~3组,每组50或100粒种子,放在铺有滤纸的发芽器皿(或小布袋)内,加足水后,放入温箱或火炕上,使其在28℃~30℃温度条件下发芽。第4—5天计算种子的发芽率(势),第10天计算出发芽率,求出的各组的平均值,即为发芽率(势)。
发芽率低于80%的种子,是不符合种子质量标准的种子。要及时更换。软盘育秧更要重视发芽率。
2、晒种
晒种可提高种子的发芽率。晒种时,种子铺成3—4厘米厚,要勤翻动,避免受热不均匀,并要注意防潮,一般晒3~4天即可。
3、选种
选种是为了清除秕谷、杂草种子,选出饱满、整齐、纯净的种子,以利培育壮秧和减少杂草。一般经风选、筛选后,再用一定浓度的溶液选种。通常以盐水选种最好。用来选种的盐水比重为1.05一1.11。配制这种浓度的溶液,一般每50千克水加食盐10千克,充分搅拌,使食盐充分溶解。
4、种子消毒
种子消毒能消灭附着在种子上的稻瘟病、恶苗病、白叶枯病等病害的病原体。
各地对种子消毒的方法很多,但因品种和病害的不同,需采用不同的浸种消毒方法。一般常用的消毒方法有:
a.石灰水浸种。用1%石灰水浸种4~6天。目的是利用石灰水与空气接触,在种子表面形成一层碳酸钙结晶膜,隔离空气,闷杀胡麻斑病、恶苗病及稻瘟病的病原体。浸种时,不要破坏水面上的石灰膜。
b.抗菌剂“401”浸种。“40广浸种具有杀菌和促进稻种发芽的作用,尤其对稻瘟病和恶苗病的防治有显著效果。
浸种时,早稻用10%“401”抗菌剂500倍液,浸种2天;晚稻用1000倍液,浸种2天,兼有促进发芽的作用。
c.代森胺浸种。用50%代森胺乳剂500倍液,浸种一昼夜,可杀死稻种上的病原体。
d.恶苗灵浸种。用35%恶苗灵250倍液,浸种4~6天。
e.多菌灵浸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浸种3~4天,不但可杀死稻瘟病病原体,而且可兼治稻恶苗病、稻胡麻斑病,并有促进种子发芽的作用。
采用药物浸种时,无论使用何种药剂,经药剂消毒后的种子,要立即用清水冲去种子表面的残留药液。同时,还要注意做好个人防护工作,不要用手搅拌种子;不随便存放药液,不乱倾倒剩余药液或浸种后的废液;盛放过药液的器械,不要在人、畜饮水处清洗等。
作业:回家实作盐水选种
第二课时:第二节浸种催芽
浸种催芽概说:
水稻种子经过浸种催芽,然后播种育秧,对提早出苗、缩短秧田期、提高成秧率、争取早播早插等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搞好水稻的浸种催芽,要求了解浸种催芽的标准,初步掌握高温破胸、通气催根、适温催芽、摊晾炼芽等催芽技术。
一、浸种
浸种就是将种子放入清水中浸泡,使种子吸足发芽时所需要的水分,达到缩短发芽时间、出苗整齐的目的。
浸种时,先将种子放入水缸或其他容器内,再向缸内加入适量清水,水量以浸没种子为宜。在浸种过程中,每天轻轻搅拌一次稻种,并更换一次清水。浸种时间的长短,与水温及稻谷的品种有关。如水温30℃时,浸种2—3天,20℃时浸种3~4天,lo亡时则需浸种8天;粳稻谷壳厚,浸种时间应稍长,籼稻谷壳薄,浸种时间可稍短。勿用被油、盐、酸、碱等污染的水浸种。
种子吸足水分的特征是:谷壳表面光滑,向着阳光观察,谷壳半透明,腹白分明可见,种胚膨大突出,颜色鲜白,米粒易折断。当种子吸入的水分相当于干种子的20%一30%时,就可捞出洗净催芽。
二、催芽
经催芽后的稻种,播种后扎根快,出苗早,缩短秧田期,提高成苗率,有利于培育壮秧。
催芽的标准是:在3~4天内催好芽,发芽率达92%,种子破胸露白,根芽整齐,芽长不超过半粒谷,根长l粒谷,根芽粗壮,形如竹笋。一般情况下,温度高芽可稍长,温度低宜催短芽。如采用软盘育秧,破胸露白时,就可播种催芽的方法很多,如蒸汽催芽、火炕催芽、薄膜棚催芽、大堆催芽、温室催芽等。不管采用何种催芽方法,其催芽原理和技术要求基本相同,即“高温破胸、通气催根、适温催芽、低温晾芽”等基本技术环节。其作用都是调温调湿、翻堆通气散热,控制好种子发芽的条件。
1.高温破胸。谷壳表面露出种胚的白点时称为破胸期。温度是破胸的主要条件。高温破胸,就是在催芽前,先用50℃左右的温水预热稻种15~20分钟。然后趁热上桶(堆)催芽,并覆盖保温,使谷堆温度保持在35℃~38℃。种子一般经过15~18小时后,即可破胸露白。
2.通气催根。稻种以破胸露白到齐根期间要经常翻动谷堆通气,使堆内外温度均匀和通气良好,同时适当淋洒30℃~35℃的温水,补充必要的水分,促进胚根生长,使氧气、温度、水分协调。
3.适温催芽。根长齐之后,淋透一次25℃的温水,翻堆通气散热,调节温度和湿度,起降温增湿调气的作用,使种谷的根长芽短,根芽生长健壮,催出合乎要求的种芽。
4.摊晾炼芽。在播种前,为缓冲催芽种子的环境条件与秧田条件的差别,应进行摊晾炼芽。方法是将催好芽的稻种摊开3~5厘米厚降温,使种温降至与环境一致时再播种。当稻种达到催芽标准而恰遇寒潮不能播种时,可用保持稻种微湿、低温(不宜低于10℃)的方法晾芽,可保持7—10天。待天气转晴时,抢寒尾暖头播种。摊晾炼芽时,要注意防止干芽。
作业:回家实作催芽
一、目的要求学会水稻种子催芽的管理技术和基本操作步骤,学会处理催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初步掌握“高温破胸、通气催根、适温催芽、摊晾炼芽”等基本催芽技术环节。
二、工具与材料已经过选种、消毒和浸种的稻种、水缸、木桶、瓢、红砖、温度计、无病害感染的稻草或草袋。
三、操作步骤:预热稻种、上堆催芽、覆盖保温、查温翻堆、翻堆散热通气、摊晾炼芽
第三课时:第三节早中稻软盘旱育秧
水稻软盘旱育秧概况:水稻软盘旱育秧是采用塑料钵体秧盘育出根部带有营养土块的水稻秧苗的育秧方法。是稻作栽培上的一项重大的技术改革。这种育秧方法,具有秧苗素质好,苗期不易发病,秧苗健壮、省工、省肥、省种、省膜、省晚稻秧田、早播种、早抛栽、早分蘖、早收割、增收节支等经济效益明显的优点。
学习软盘旱育秧、抛秧技术,要求了解营养土的配制、育秧地的选择与整理、品种选择、种子处理等技术要求,学会软盘旱育秧的主要技术,初步学会搭架盖膜、保温育秧、保湿育秧等秧田管理技术,初步掌握抛秧移栽的主要技术。
一、软盘旱育秧前的准备
1.软盘的选择。软盘规格很多,适合我省抛栽的软盘一般采用每片561孔、515孔为宜。根据软盘孔数、抛秧面积和抛植密度等因素,确定每667平方米(1亩)需备多少片软盘。按每667平方米大田计划抛栽2万蔸计算,若采用561孔软盘,需新盘38片,旧盘43片;采用515孔软盘,需新盘40~42片,旧盘46片。
2.营养土配制。对营养土的质量要求是:养分要全,以有机肥料腐熟的畜禽粪渣为主;粘性要适宜,以疏松团粒结构好的粘壤土作营养土最适合;泥土颗粒要细,泥浆质地要匀,能保水、保肥,渗透性能好。
营养土配制,一是选用偏酸性稻田土或河塘泥,在播种前晒干捣碎过筛。装盘前每千克加复合肥5克;二是用70%的肥活菜土,加30%的生黄土,晒干混合捣碎过筛,装盘前每盘营养土加硫酸铵5克、过磷酸钙10克、硫酸钾5克,混拌均匀。每盘备营养土2~2.5千克。软盘旱育秧容易出现立枯病危害,严重时死苗高达50%以上。因此,每盘营养土需加入0.5~l克敌克松杀菌剂,抑制立枯病发生,提高秧苗成活率。
3,秧床的选择与整理。早、中稻育秧场地最好选择地下水位较低、土质疏松肥沃、地势平坦、背风向阳、排灌方便的偏酸性稻田或菜园土。也可利用房前屋后的空坪隙地作育秧场地。
育秧床厢面宽应为1.5~1.6米。育秧床面积可根据每667平方米大田摆盘面积7~8平方米来确定。将厢面杂草、杂物等清除干净,泥土须整碎整细,厢面再用木板压平压实。
4.品种选择。早、中稻软盘旱育秧抛栽应以早熟杂交稻及中、迟熟常规稻为主。如杂交稻威优1126、威优402、全优402等,常规稻可选用湘早籼l号、湘早籼12号、湘早籼“号、湘早籼19号、湘早籼20号、浙733以及湘早籼13号、湘早籼18号等。
种子发芽率在90%以上,每667平方米大田用种量:杂交稻1.25—1.厂千克,常规稻3.5—4千克。
5.种子处理。浸种前7天左右,选择晴天晒种1—2天,然后进行风车选或筛选、盐水选种。浸种时,用强氯精10克,加水4千克,可浸种4千克。其具体做法是:先将种子用清水浸12~24小时,再用配好的药液浸种12~24小时,然后用清水洗净,就可按常规进行催芽。种子破胸露白达90%即可播种。
6.播种期。播种期应根据品种(组合)的插秧期,由秧龄和叶龄来推算。——般来说,可比湿润秧早8天左右播种。一般只要当地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8℃~10℃,软盘育秧就可播种。我省保证率在80%以上的时间应在3月中旬,一般早稻在3月15日~3月20日,中稻在4月中旬为软盘旱育秧的最适宜播种期。
二、摆盘播种
软盘旱育秧播种方法有三种:一是将营养土装盘达孔深2/3处,再行播种盖泥:二是种子按量过秤与过筛营养土充分拌匀,再按上法装盘盖土;三是用播种器播种。杂交稻每孔播2粒芽谷,一盘约需25克芽谷;常规稻每孔播3—4粒芽谷,一盘约需50克芽谷;若采用与泥土混播,还需增加20%的种子量。播后,将留在秧盘上的种子和泥土扫去,以免秧苗串根影响抛栽效果。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见书p13-15页
软盘育秧管理
搭架盖膜
搭架。就是在秧床上用竹条搭一排骨架,以便将薄膜覆盖在骨架上。用作骨架的材料,要求选用坚固耐用而富有弹性的竹片(或竹条)。用竹片(竹条)搭成的骨架要牢固,高矮适中,便于进行秧田管理。
盖膜。骨架搭好后,就可将薄膜覆盖在骨架上,然后将地膜的四周封盖严密,防止风吹揭膜。搭架盖膜的具体操作见实作。
2,盖膜后的管理。盖膜后的秧田管理技术,主要是控制膜内的温度和湿度,并做好揭膜炼苗、盖膜护苗等管理工作。
保温育苗。从播种至出苗,如晴天中午膜内温度超过35℃时,两端应揭膜通风降温,以防伤苗。出苗至一叶一心期,晴天中午膜内温度如超过25℃时,揭膜通风炼苗,以防秧苗徒长。二叶一心期后,以通风炼苗、培育壮苗为主,膜内温度保持在20℃左右,高温时揭膜炼苗,低温时盖膜护苗。
保湿育苗。软盘旱育秧苗应保持盘孔内营养土(或泥浆)湿润,但切忌灌水进行水育。应在播种后、盖膜前喷足水,以后需水时,采取喷水或淋水方式供水。灌水只能到软盘孔底为止,以免床面沉积泥浆造成串根。如苗床湿度大,揭膜通风炼苗和盖膜护苗应揭膜晾床,降低湿度,防止烂种烂芽。晚稻软盘旱育秧时,要防止高温烫芽和大雨冲刷,可采用稻草、油菜秆、麦秸秆覆盖,出苗后撤走。抛秧前3天,尽量排干沟内渍水,保持床面干爽,有利起秧盘抛秧。
保证营养。若软盘秧苗生长纤细、叶色不浓、叶片不厚时,可在二叶一心苗期,按每平方米用尿素5~6克,加水2.5~3千克喷施提苗,切忌化肥直接撒施,以免伤害秧苗。抛秧前3天,施一次送嫁肥,最好用稀薄人畜粪水,禁用尿素。
保护秧苗。软盘秧苗的保护应做好如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防止畜禽、鼠等危害;-:二是防徒长,在一叶一心苗期,喷施150ppm~200ppm的多效唑控长;三是防病,若低温时间过长,应在二叶一心苗期,每平方米苗床喷浇敌克松800~1000倍溶液3千克。如发现其他疾病,选用相应农药进行防治。
作业:回家实作搭架盖膜
一、目的要求学习保温育秧、搭架盖膜的有关技术知识,初步掌握制作竹条骨架架、盖膜、加固骨架和薄膜等基本技术。
二、工具与材料楠竹、篾刀、钢卷尺、薄膜、尼龙绳、木桩(或8号铁丝小钩)
三、具体操作见书
第四课时:第四节抛秧移栽
抛秧移栽概况:
抛秧移栽,能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效;还可以适时早抛,抢农时;返青快,分蘖早,节位低,有效分蘖率高;技术简单,操作容易,适应各种地形地块。解除了长期以来农民弯腰插田的劳作之苦。
学习抛秧移栽技术,要求了解抛秧大田的整地方法,初步掌握抛秧移栽的主要技术。
一、大田整地
抛秧移栽的大田整地,要求平、烂、净;要施足底肥,以有机肥为主。要求大田平整“汪泥汪水”。如果地不平,高处地硬无泥浆,秧苗根扎不进泥中,易倒苗;而洼处积水,易漂苗。整地重点是要求平、烂,可以先旱粗整,后水细整,高差不超过2~3厘米。
冬闲田,春后抢晴天翻耕,抛秧前施入基肥精细整地,拖平田后抛秧。冬季绿肥田必须在抛秧前15天翻耕,若推迟翻耕,则每667平方米需施入生石灰40~50千克,以加速绿肥腐烂。绿肥田的翻耕,提倡一犁多耙,尽量把绿肥或其他肥料深埋泥层。春收作物田作为抛秧大田,一方面尽量提前抢收、抢耕、抢整;另一方面对抛栽秧苗,喷施适量加大浓度的烯效唑(生长延缓剂)或适当推迟播种期,以缓和春收作物收割期与抛秧移栽期之间的矛盾。
二、抛秧移栽
抛秧移栽期。早、中稻抛秧期,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5℃。抛秧秧苗叶龄要求在二叶一心至三叶一心,秧龄25~30天,苗高控制在10~13厘米。实践证明,抛栽叶龄越小,产量越高。二叶一心时抛栽的单产最高,三叶一心时抛栽的次之。
抛栽密度。早、中稻抛栽的合理密度是:每667平方米常规稻2万蔸以上,10万左右基本苗,杂交稻1.8万蔸,5万左右基本苗。生育期长、分蘖力强的品种、高肥水平田宜稀,之宜密。抛秧时应做好每667平方米的基本苗数的调查。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去调查核实:先查后抛,即抛秧前对抛秧秧苗进行秧盘空穴率和苗数的调查。
(1)选有代表的秧盘,查平均空穴率。
(2)在3个秧盘中,选有代表性的有苗孔穴10孔以上,计算出每孔秧苗的平均苗数。
(3)根据某品种应抛植的基本苗数、查出的空穴率、每孔苗数等,计算出每丘田的秧盘数,另外,之后要精心护理
第五课时:防治病虫害
1.抛秧稻田病虫害发生特点。抛秧稻田病虫种类与常规移栽稻田病虫种类大致相同。但由于抛秧稻田早播、早抛、早发,禾苗易出现群体茂密,病虫害发生期一般偏早,发生量一般偏大。
2.综合防治措施。综合防治病虫害可从三方面入手:一是防止病虫传播;二是提高水稻的抗病虫性;三是控制和创造环境条件,使水稻植株生长健壮。
植物检疫。植物检疫是防止危险性病害传播的有效手段。调种时要严格执行国家检疫法的有关规定,将调入的种子交当地植物检疫部门检查,坚决杜绝带病种子入境。
选用抗病品种,在选择水稻种子时,要注意了解品种的抗病性,同时还要注意抗病品种的抗性消失程度,及时更换新的抗病品种,以控制病害的发生和传播。农业防治。加强水肥管理,促进稻株生长健壮,增强水稻的抗逆性。此外,深耕冻垄或积水田冬天排干,可消灭稻蟓甲和稻根叶甲幼虫;打捞田间菌核、杂物、处理病草;清除田埂、沟渠、路边杂草,消灭中间寄主;推广稻草沤肥或焚烧稻草还田;建立无病留种田,种子单打单收藏。
生物防治。利用以菌治菌、以菌治虫、以虫治虫及其他动物捕虫等,来控制病菌、害虫种类数量的发展。
利用抗生素,如井冈霉素防治纹枯病,春雷霉素和灭瘟素防治稻瘟病。
以菌治虫,如杀螟杆菌和苏云金杆菌,防治稻苞虫和纵卷叶螟。
以虫治虫,是生物防治应用最广泛的方法。如稻苞虫、稻纵卷叶螟、粘虫、稻螟蛉、二化螟、三化螟等,均可被赤眼蜂寄生而被诛之。
利用天敌治虫。水稻害虫有许多天敌,如蜘蛛、蜻蜓、青蛙等,均大量捕食害虫。国家已明文规定不准捕食青蛙。
物理防治。物理防治是利用物理因子和机械方法防治病虫害的技术。如用泥水或盐水选种淘汰患干尖线虫病和恶苗病的种子;用竹梳等工具防治稻苞虫;用塑料薄膜捕虫器捕杀飞虱和叶蝉;利用昆虫趋光性,在田间设黑光灯诱杀蛾类、叶蝉、飞虱、蝼蛄等害虫。
药剂防治。药剂防治要选用对口农药,掌握防治的有利时期,把病虫消灭在初发阶段。要安全用药,防止药害。要看天、看水、看环境用药,喷药后至少半天不能遇雨,高温天气药液浓度宜低,喷粉剂要选择晴朗无风天气,带露水喷药。
第六课时:理论与实作:水稻的主要生育期
一、目的要求学会识别水稻的不同的生育期和观察方法。
二、工具与材料30厘米长竹条、红色或蓝色油漆;毛笔、铅笔、水稻生育期观察记载串和分蘖情况观察记载表。
三、操作步骤
1,确定取样田块和观察品种。
2,采用对角线取样,每类型田定2个观察点,每点10蔸,共20蔸。
3.每蔸旁插1根长约30厘米的竹条作标记,并在每根上分别写上l、2、3、4……10等数码。
4.观察水稻的主要生育期,并将不同生育期的时间写入水稻主要生育期记载表中。
(1)播种期:实际播种日期。
(2)抛栽期:实际抛栽日期。
(3)返青期:抛栽后,在晴天中午观察有50%的植株的心叶重新展开时,或叶片由黄转绿,叶片向上展开的日期,或早晨有50%的植株的叶尖吐露水时,或植株k出新根时,为返青期。
(4)分蘖期:有10%的植株的新生分蘖叶尖露出叶鞘1厘米以上的日期为分蘖始期。50%的植株有新生分蘖时的日期为分蘖期。分蘖最快的日期为分蘖盛期。
(5)有效分蘖终止期:凡能抽穗结实,且每穗结实5粒以—亡的分蘖为有效穗,数分蘖数与最后有效穗数相等的日期为有效分蘖终止期。
(6)孕穗期:50%的植株的剑叶(水稻茎秆上端最后长出的一片叶)全部露出叶鞘的日期为孕穗期。
(7)抽穗期:10%的稻穗穗顶露出叶鞘时的日期为始穗期,50%时的日期为抽穗期,80%弦的日期为齐穗期。
(8)乳熟期:全田有50%以上的稻穗中部籽粒颖壳内充满乳浆状物质的日期为乳熟期。
(9)蜡熟期:全田有50%以上的稻穗中部籽粒内容物浓粘无乳浆状物质时为蜡熟期
劳动与技术五上教案篇5
第一节认识元器件(2课时)录像
本门课是针对初中学生开设的劳动技术课,主要向学生讲授电学的初步知识及趣味小制作。培养学生对电学知识的热爱,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电子技术中常用的元器件名称。
能力目标:能正确识别各种元器件。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
教学重点:元器件名称
教学难点:元器件的识别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
教学用具:各种元器件、多媒体
教学过程:
先发给学生一些元器件,然后在进行授课。
1. 电阻
教师讲授:金属导体中自由电子在定向运动中要跟金属正离子频繁碰撞,这种碰撞阻碍了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表示这种阻碍作用的物理量叫做电阻。
(1)分类:
按外形结构可分为:固定电阻(主要用于阻值不需要变动的电路)、可变电阻(即电位器,主要用于阻值需要经常变动的电路)、半可变电阻(通常称为微调电位器可微调电阻,主要用于了阻值有时需要变动但不必经常变动的电路)
按电阻器制造材料可分为:膜式(包括碳膜和金属膜等。膜式电阻的阻值范围较大,可从零点几欧到几十兆欧,但功率不大,一般为几瓦)、金属线绕式(阻值范围较小但功率较大)两类
按电阻器的特性分:高精度、高稳定性、高阻、高频、敏感型电阻(常见的敏感型电阻有热敏电阻、光敏电阻、压敏电阻)
(2)电阻的主要参数
标称阻值:是指电阻器表面所标的阻值
允许误差:实际值并不完全与标称阻值相等,存在误差。
额定功率:在规定的气压、温度条件下,电阻器长期工作时所允许承受的最大电功率。
学生活动:学生看录像,利用多媒体向学生演示各种电阻的外形及电阻的符号,要求学生认识电阻,并在已有的各种元器件中找出电阻元件
2. 电容
教师讲授:任何两个彼此绝缘而又相互靠近的导体,都可以看作是一个电容器。例如:两根导线之间、导线与地之间都存在着电容。
(1)分类:
按结构分:因定电容、可变电容、半可变电容
按介质分:纸介电容、云母电容、油质电容、陶瓷电容、有机薄膜电容、金属化纸介电容、极性电容
(2)额定值
标称容量和允许误差
额定工作电压
学生活动:学生看录像。利用多媒体向学生演示各种电容器的外形及符号,重点让学生认识瓷片电容。让学生找出电容器。
3. 三极管
教师讲授:三极管是一种由半导材料(硅或锗)制成的具有放大作用的元件。它有三个极,分别叫做基极、集电极、发射极。
按材料分:硅管、锗管
按结构分:npn型、pnp型
学生活动:学生看录像。利用多媒体向学生演示三极管的形状及符号,重点让学生掌握三极管具有放大作用。三个极和名称可以不用重点。让学生找出三极管。
4.扬声器
教师讲授:扬声器的作用是把电信号还原为声音信号。向学生介绍几种规格的扬声器,并简单介绍扬声器的构造。
(1) 分类:舌簧式、晶体式、动圈式
(2)动圈式扬声器构造:永久磁铁、音圈架、音圈、纸盆架、纸盆
学生活动:学生看录像。利用多媒体向学生演示扬声器的`形状并让学生在已有的元件中找出扬声器。
5. 导线
教师讲授:连接电源与用电器的金属线称为导线。导线的规格、种类繁多。通常情况下,暧色线代表火线;冷色线代表零线。
学生活动:学生看录像,认识几种常用导线。
6.电源
教师讲授: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电源。常用的电源有干电池、蓄电池、发电机等。发电厂常用的能源有:水力、火力、风力、核能、太阳能、沼气等几种。
学生活动:学生看录像,认识几种规格的电池。电池的号越小,体积越大。
7. 万用表
教师讲授:可以测量交直流电压、交直流电流、电阻等。万用表分为指针式和数字式两类,以指针式万用表为例,简单介绍万用表测电阻的方法。
(1) 选择量程
先估测一下电阻的阻值(如无法估测可选较大量程),然后选择适当的量程。
(2) 调零
把万用表两根表笔短接,调节欧姆调整电位器使指针在欧姆档的零位上。每换一次量程要重新调一次零。
(3) 读数
把被测电阻接在两根表笔之间,此时指针所指刻度数乘以量程即为被测电阻的阻值。指针在全刻度的20%-80%之间的读数为准确读数。
学生活动:学生测量电阻
板 书 设 计
第一节 认识元器件
1、电阻 5、导线
2、电容 6、电源
3、三极管 7、万用表
4、扬声器
劳动与技术五上教案篇6
一、知识目标:
1.通过本课教学与实践,使学生们了解纽扣的有关知识,宏扬传统文化。
2.通过本课实践了解纫针、打线结、钉纽扣的方法,学会利用合适的针和线钉纽扣。
二、能力目标:
1.在劳动实践中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身边事物的能力。
2.培养学生能根据老师要求收集资料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和做事认真的好习惯。
3.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
三、德育目标:
1.初步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观念和良好的劳动习惯。
2.使学生逐步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关心他人的良好品质。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1.通过学生收集和汇报资料使学生理解纽扣中的文化。
2.学会纫针、打结、钉纽扣的方法。
难点:掌握不同纽扣的不同钉法。
五、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各式各样的扣子、针、录相带、电化教具等。
学生准备:各种针、线、纽扣、卡纸、剪刀等。
六、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首先我们一起看大屏幕。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两幅图,找出不同的地方?看看谁的观察能力强?(自由答)
师:那就让我们帮他把扣子钉上。(学生操作)(出示课题)
2、激发学生探究
师:同学们你们准备了什么样的扣子?(自由答)
师:哪一组汇报一下你们都收集到了多少种类的扣子?
师:好,老师这还有这样的一些扣子,请同学们看一看。
师:你能说出衣服上为什么钉扣子吗?它的作用是什么?(出示实物)
师:纽扣有这么多的作用,谁来说一说钉扣子需要什么工具?(出示板书)工具:针、线
师:下面我们先来看一看针,哪位同学到前面汇报一下你们收集到的针。
师: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下同学们准备好的线,请大家把它举起来。
(学生展示)
师:钉扣子选择线时要注意线不能太粗,线的颜色也要与扣子搭配好。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录像中是如何教我们钉扣子的,大家边看边想钉扣子需要哪几步?
(录像演示)
(1)纫针:
(2)打线结:
(3)钉纽扣
师:谁来汇报一下钉纽扣一共分几步完成?都是什么?(出示板书)
师:同学们今天带来了很多种纽扣,可在录像中只示范了两个眼儿纽扣的钉法,如果给你一个不是两个眼的扣子,你能钉好吗?(生答)
师:为了保证同学们在钉纽扣比赛中能安全操作,请大家注意以下几点。(课件演示)
3、学生研究实践:
师:希望同学在分组实践时先一起研究一下你带来的纽扣该怎样钉?(学生研究实践,老师辅助指导)
4、师生共评:
师:请同学们把自己的作品举起来让大家看一下。
师:谁来汇报一下你钉了几个纽扣?都是几个眼的?(学生汇报展示)
师:谁能说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学到了什么?
5、师生共结:
师:同学们表现非常出色。今天我们学会了钉纽扣的步骤,希望同学们从今天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习惯。
劳动与技术五上教案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