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归途观后感500字5篇

时间:
Kris
分享
下载本文

对于观后感的写作而言,我们首先要学会简述故事情节,同时引出个人的想法,观后感可以是受作品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以下是陆玖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万里归途观后感500字5篇,供大家参考。

万里归途观后感500字5篇

万里归途观后感500字篇1

今天,《万里归途》正式上映,影片由饶晓志执导,郭帆、王红卫监制,张译、王俊凯、殷桃领衔主演。

终极预告中,饰演外交官的张译和王俊凯深入枪林弹雨的异国小城,带领同胞徒步穿行沙漠戈壁,踏上危机四伏的撤侨之路,紧张刺激的情节扣人心弦。张译饰演的宗大伟被反叛军威胁时的特写,更是令人揪心。但回家的机舱广播响起时,同胞们百感交集的面孔令人动容,镜头中殷桃冲破隐忍的无声哭戏更是直戳人心。

同时发布的,还有一组“挺身而出”版海报,张译、王俊凯、殷桃在人群之中,走过艰难险阻的他们,满身风沙却眼神坚定,让人不禁更加期待这条归途的故事。

?万里归途》根据真实事件改编,展现了撤侨路上的种种惊险时刻与感人瞬间,揭秘了惊艳世界的中国式撤侨背后,外交官的不懈努力。首映后,“有燃点有泪点”“真实沉浸”是观众提及最多的观影感受。有观众直言,“紧张刺激的故事很燃,人物的情感又很戳泪,是情绪与视觉的双重满足”。

除此之外,张译的演技和导演对电影镜头语言的呈现也让观众津津乐道。张译细致入微的表演,演活了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外交官,有观众表示“又被张译震撼到了,永远经得起大银幕检验的演技”。充满质感的画面,惊心动魄的情节,有观众感叹,“从故事结构,到人物塑造,再到镜头语言,收获了海浪般的重重惊喜”。

万里归途观后感500字篇2

国庆档上映的几部大片,《万里归途》目前占据着各大主流电影平台“想看”的头把交椅,可见这部电影的热度之高。除了改编自真实的撤侨事件,“师徒组合”(王俊凯和张译)和“鸡毛夫妻”(张译和殷桃)重聚,《万里归途》还有什么卖点吸引观众?

?万里归途》以2015年努米亚共和国内战为背景,讲述前驻地外交官宗大伟和新人成朗临危受命,带领北非边境的中国同胞回家的故事。不难想象,影迷很容易把《万里归途》和类似题材的《摩加迪沙》作对比。

不同的是,《摩加迪沙》以外交官及其家属、工作人员的撤离为主,落脚点是韩国电影擅长的南北关系。《万里归途》则关注125名在外打工的普通民众,在没有物资和支援的危急情况下,徒步穿越战火和荒漠,最后走出困境,体现的是中国外交官的勇气和智慧。

在不少人的印象里,所谓撤侨就是飞机军舰开到,所有人挥舞国旗欢欣团聚,根本想象不出他们曾经历多少磨难。《万里归途》正是聚焦回家前的这一段征途,设置了大量的障碍和考验,比如政府军不协助、反叛军的挑衅、通讯中断失联、撤离点情况不明等,让主人公不断卷入未知的风险和危机,并用15天、32万步这样直观的数据,给观众带来极强的心理压迫感。

物理层面的困难同时带来了精神层面的交锋,成朗和宗大伟在经验和原则上的冲突,则把外交官的个性和品质落到实处,让普通观众对这个职业有更深入的了解。

张译扮演的宗大伟是《万里归途》的绝对一号。他熟悉当地语言,懂民情接地气,在底线之上懂得灵活变通,并具备优秀的研判和交际能力,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劲头,可谓是“说软话办硬事”的典型代表。片中,张译的表现一如既往的稳,有血有肉,实现了观众情绪的最大调动。

万里归途观后感500字篇3

国庆节前好几天,表姐说请我看国庆献礼《万里归途》首映。30日下午下课铃一响,我匆忙地跑出了校门,麻利把书包扔到妈妈电动车上,迫不及待地和表姐奔向电影院。

为了看《万里归途》首映式,之前我在手机上看了预告片,大概知道了这部电影概况:努米亚爆发战乱,外交官宗大伟与新人成朗受命前往协助撤侨。撤侨之路跌宕起伏,但可敬可爱中国外交官面对反叛军的枪口,穿越战火和荒漠,克服重重障碍用自己的智慧成功让125人走出了回家之路……

电影一开始,银幕上一无望尽的沙漠、遍地死尸、战场上爆炸声、产房婴儿的啼哭声和疯狂的叛军嚎叫声立即把我带到万里之外的努比亚。全部影片紧紧地抓住我亲临其境,野片里正反方各种谈判、小心翼翼争取、生死一线的迟毅、大义凛然的号召、黑压压的死寂、废墟中儿童哀嚎、犹如羔羊乱窜的难民让我忘了自已身在电影院。撤侨最后,宗大伟拿着扩声器大喊:把你们手上的国旗护照全部都举起来!我们带你们回家!这一幕我深深震撼,电影结尾给出了外交官一个喜剧,回家和他妻子团圆……我为他们激动得热泪盈眶!

走出电影院,又见城里万家灯火,又见高楼耸立,深感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战争有时却离我们很近!生于华夏,我们何其有幸,即使深困万里之外在的同胞,不管遇到什么困难,甚至生命受到威胁时,请相信我们背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

万里归途观后感500字篇4

?万里归途》根据著名的撤侨事件改编,像《战狼2》、《红海行动》虽然与“撤侨”事件相关,但都没有站在外交官的角度来看到这次事件。该影片首次将目光放在外交官身上,让观众切身体会“撤侨”时的困难险阻。

影片一开始,便是气氛紧张,2015年,努米亚发生内乱,事态紧急,战事一触即发,撤侨一事也不能再等了。

为了完成撤侨任务,让被困的同胞平安脱离险境,外交部领事保护中心一等秘书宗大伟、章宁、政务参赞严行舟与随员成朗,四人组成一个外交官小分队,合力协助撤侨任务。

第一阶段任务,在四人的有序配合中顺利完成,大批同胞得以离开。在他们终于松了一口气时却意外得知,仍有一批同胞被困,正被白婳带往边境撤离点。

为了让所有同胞平安撤离,为了让每个同胞回到祖国的怀抱,宗大伟、成朗临危受命,进入战区,找到白婳及其剩余同胞并带到撤离点。

这一路上,危险重重,因为战乱等原因,几天的路程,甚至要走上十几公里,有时候交通工具太显眼,他们只能步行。

10里,50里,100里,所谓“万里归途”便是如此。

宗大伟等人面临的困难远不止路途遥远,行走困难那么简单。乱民、叛军不明等危险都存在,最要命的是他们还要跟当地武装力量交流,简直是在用生命谈判。

说实话,《万里归途》这样的题材取自于现实,还原现实,更让观众切身体会到,何为外交官,何为撤侨。

这里没有冷锋,只有中国外交官,他们的使命只有一个,那就是带大家回家!

万里归途观后感500字篇5

昨天晚上,我们一家去影院看了部由撤侨真实事件改编的爱国题材电影《万里归途》。

这部电影讲述了北非努比亚爆发战乱,驻地外交官宗大伟和新闻司新人成朗临危授命协助撤侨。任务结束后得知还有一批被困同胞,宗大伟放弃了一次又一次可以撤离的机会,用自己的智慧化解了一场又一场困局,最终把125名侨胞全部带回国的故事!

看完电影,最大的感触就是身在异国他乡,面对战乱,背后有一个强大的国家做后盾真自豪。

外交官们没有盖世武功,也不能跟敌人火拼,真的遇到敌人他们只有一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护照能当“保命符”!

当宗大伟坐上了晨时缓缓从大使馆驶出来的车时,他其实肯定已经预想到一切发生的可能;当成朗最后拿起肩负起114条中国人性命重担的喇叭时,很沉重,但是话语和脚步都很坚定,眼神陪伴着他逐渐成长;万里归途32万6713步,是同胞们坚定的信念,用脚丈量回家的路。

回想起影片最后那段空乘语音"飞机已经进入中国领空,现在大家看到的是喜马拉雅山脉,欢迎大家回到祖国的怀抱”,我也想到了自己:20岁出头的我,喜欢阳光,喜欢天空,喜欢祖国的大好河山。

万里归途,是同胞们的归途,也是祖国和外交官们为大家搭起来的归途。

万里归途观后感500字5篇相关文章:

王子读后感500字5篇

童年读后感500字模板5篇

灵与肉读后感500字5篇

骆驼王子读后感500字5篇

麦克白读后感500字5篇

书的读后感大全500字5篇

年级作文读后感500字模板5篇

草读后感500字参考5篇

游记读后感作文500字参考5篇

小公主的读后感500字5篇

万里归途观后感500字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08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