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和鸟的故事读后感100字6篇

时间:
Mute
分享
下载本文

写读后感是一种对自己思维和表达能力的锻炼,让我们更加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写读后感的目的是为了记录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思考和感受,下面是陆玖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虫和鸟的故事读后感100字6篇,感谢您的参阅。

虫和鸟的故事读后感100字6篇

虫和鸟的故事读后感100字篇1

我读过许多古代神话故事,有《女娲补天》、《 夸父追日》、《 嫦娥奔月》、《盘古开天辟地》等,给我印象最深的是《 夸父追日》。

?夸父追日》讲的是从前有一个叫夸父的巨人。他看见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接着就是漫长的黑夜。夸父想:“我不喜欢黑暗,我喜欢太阳,我要把太阳抓住。”于是他去追太阳了。他跑啊跑啊跑累啦把黄河里的水喝干了。他还是渴。于是,向大泽跑去。最后他太累了躺在地上变成一棵棵大树。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如果我们具有夸父追日的精神和力量,就没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没有什么目标不能到达。

虫和鸟的故事读后感100字篇2

我读了《小故事大道理》这本书,觉得这本书很好,它不仅很有趣,还让我懂得了很多生活道理。

在《猫和老鼠》的故事里,别的老鼠都被小白猫吃掉了,只有一只大灰鼠被小白猫追得逃进了瓶子里,小白猫钻不进去,就用尾巴堵住了瓶口,瓶子里的氧气越来越少,大灰鼠最后被闷死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想战胜敌人,就得有过人的智慧。

再比如《寒号鸟》的故事,让我懂得了只有辛勤劳动才能创造美好的生活,有付出才有收获。做事不能只顾眼前,得过且过,做人要有长远的打算,不然的话,跟寒号鸟有什么区别呢?我可不想做寒号鸟。

虫和鸟的故事读后感100字篇3

这本书并不是看一天也看不懂的“天书”,也没有写满n个高深难懂的方程式,而是儿童喜爱看的一本通俗易懂、充满道理的图书。我刚拿到书,便像海绵一样如饥似渴地读了起来。在这本书中,讲述了一个个科学家成名的'原因:“勤奋。”他们用了常人几倍的时间来探索未知,就凭这点,上帝也会给他们机会,正如爱因斯坦说的:成功等于一分天才加九十九分汗水。

科学家们就是用自己的汗水去浇灌成功的果实。有了勤奋,还需要好奇,面对一样奇怪的东西,不能循规蹈矩地想,要去发现其中不一样的东西。

在这本书里,介绍了日心说的创立人哥白尼、发明大王爱迪生、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铁路工程专家詹天佑、自学成才的数学专家华罗庚、镭的母亲居里夫人……而我最喜欢居里夫人的故事。

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写出了一本1000多页的科学著作《放射性通论》,还两次获得诺贝尔奖和其他各国科学奖章16枚,她是法国科学院第一位女院士,她发现了镭,无私捐献给了社会。

看完这本书后,我懂得了成功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

虫和鸟的故事读后感100字篇4

暑假,我读了一本书,名字就《笨狼的故事》,是作家汤素兰写的。这本书讲的是笨狼和其它小动物的故事。

笨狼有时候会做些傻事,比如篮球赛上的精彩表演。那一次,笨狼总是投错球篮了,把球投进了自家的篮筐。有时候笨狼也很聪明,它做了一排木头电视机,让小动物们在里面表演。我感觉笨狼一点儿也不笨,如果我是笨狼,我会看准球篮再投,笨狼投的还是很准的。

其中我最喜欢的故事是笨狼把家给弄丢了。说的是长尾鼠把笨狼家门口的牌子上“笨狼寓”改成了“老鼠寓”,害得笨狼跑了20多圈还没找到家。最终还是聪明兔打电话警犬阿黄把长尾鼠抓走了,笨狼才明白是长尾鼠搞得鬼。

笨狼既聪明又可爱,还带点傻,我很喜欢这个故事哦。

虫和鸟的故事读后感100字篇5

今天我读了《科学家的故事》里的《中国数学泰斗华罗庚》。

我知道了华罗庚是一位享誉全球的数学家。

他家境贫穷,从小就过着清苦的日子。可他勤奋好学,尤其喜欢数学。在极其艰苦的环境里,在他饱受病痛时,在他的研究工作遭遇挫折的时候,他都不放弃,始终坚持数学研究工作。因为他的勤奋和坚持,才有了他在学术上的巨大成就。

虫和鸟的故事读后感100字篇6

今天我读了女娲造人这篇文章,故事讲的是有一个女娲走在大地上觉得很孤单,女娲蹲在池塘边看见旁边有黄泥,她用水和黄泥混合成泥照着自己的样子捏泥人,她刚把泥人放在地上泥人就活了。

然后女娲找到了一根柳条,就用它蹭上泥蘸上水一甩,一堆小泥人活了。看到这里我觉得现在的人生宝宝比女娲造人妙多啦!女娲造的泥人一开始是小的它慢慢会长大。

好像说明现在的人就是女娲做的泥人,我们身上的泥好像证明我们是泥人的说法。

虫和鸟的故事读后感100字6篇相关文章:

狼来了读后感100字模板6篇

父与子的读后感100字通用6篇

海的故事读后感200字6篇

红楼梦二十回读后感100字6篇

故事力读后感800字优秀6篇

918的观后感100字6篇

918的观后感100字最新6篇

读后感《笨狼的故事》400字6篇

伊索寓言猫和鸟读后感7篇

鸟的语言读后感6篇

虫和鸟的故事读后感100字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42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