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大阅兵观后感参考6篇

时间:
Youaremine
分享
下载本文

观后感的写作过程可以帮助我们分析电影对观众情感的引导和塑造,通过写观后感,我能够更好地理解电影中的人物关系和情感交织,以下是陆玖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93大阅兵观后感参考6篇,供大家参考。

93大阅兵观后感参考6篇

93大阅兵观后感篇1

2015年9月3日,我们全家观看了庆祝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阅兵式,让我十分激动。

10点整纪念大会开始,设千人合唱团,28门大炮齐发,共70响礼炮声后,举行升旗仪式。然后是步兵方队、装备方队、外国方队和空中梯队。参阅总兵力超过10000人。受阅方队一共50个,受阅装备500多台,受阅飞机近200架。受阅装备为100%国产新型装备,其中84%为首次亮相。10个英模方队每个方队有7面旗,共70面旗,象征抗战胜利70周年。

看完这次阅兵式,我的收获很大。牢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本次阅兵出现四个首次:第一,是首次组织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专题阅兵;第二,是首次设计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抗联、华南游击队等英模部队代表编组受阅;第三,是首次安排将军领队参阅;第四,首次邀请外国军队代表参加。装备方队有:坦克、突击车、战车、导弹、装甲车、火炮、雷达、无人机、通信装备、后勤补给、装备维修、卫勤车辆;空中梯队有:直升机、初级教练机、领队机、预警机、战斗机、指挥机、警戒机、侦察机、轰炸机、加油机。其中步兵方阵中的领将均为少将和中将。

这次阅兵展示了国威、军威,同时也对以美国为首的敌对势力起到震慑作用,阅兵也使我们年轻一代人牢记历史,不忘国耻我们热爱和平,抵制战争,但是我们也不是怕,只要敌人敢来挑衅,我们就要坚决的给予打击。

这次阅兵是让我大开眼界,我喜欢这次阅兵。

93大阅兵观后感篇2

对于阅兵式,在这次庆典之前我的记忆一直是停留在99年的那一次。但过了10年,记忆早已模糊不清,只依稀记得雄姿英发的军人们迈着整齐的正步从长安街上走过。这一点记忆在此后时不时勾起我对阅兵式的向往,后来也就逐渐淡去了——直到今天,我的向往又再一次被勾了起来。脑海中又浮现出那一群身着绿色军装的子弟兵们,又响起了他们每一次踏在沥青地上那铿锵有力的脚步声。

当整个广场除了仪仗队之外全然肃静,只剩下他们正步于地面碰撞的声音在广场上空上飘扬:像鹅卵石撞在一样清脆,又像斧头狠狠地劈开了木桩刹那间的钝响。一步,两步,三步……一直走到一百六十九步。每一步都踏下了一个坚实的脚印,每一步都深深地踏在了我的心里。在我耳中,那已经不再是单纯的脚步声,那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军人的精神。它是不屈,是奋斗,是坚定,是爱国之情——是多少年来为了国家的繁荣昌盛才踏得出的脚步声。我想也只有中国的士兵们会有这么一种毅力:会为了国家的庆典,为了走好一个正步,每天平均每人走一万八千步,每天流汗两公斤!

当这种声音来到了升旗台上,当红旗伴着国歌而冉冉升起,我心中突然升起一种不可名状的感情。那仿佛是心中有一朵已经沉寂了很久的`花苞突然绽放,里面被包含着的液体像喷射的岩浆朝四周溅射出去,洪水般势不可挡地席卷了全身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毛孔都被舒张开来,已不可估计的速度在喷发着什么。

这是军人给我的感动。我为他们赤诚肝胆而感动,为他们精忠报国而感动。在我看来,一个国家的国防力量是否强大,并不取决于他是否有多先进的武器,有多充足的后援,而是通这个国家的军人对祖国的信念决定。不然,抗美援朝时我们又怎会胜利?。

看到那些士兵时,我突然想起了曾经在《读者》杂志上看过的一则故事:

一个驻守边海士的兵问前去采访的记者:“你怎么看中国地图?”

记者随口答道:“公鸡啊!”

士兵摇了摇头:“你错了,在我们海兵看来,中国版图是一把熊熊燃烧的火炬。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领土,是这把火炬的腾腾火苗。从渤海、黄海经台湾以东海域至南沙群岛曾母暗沙,再上括到海南至北部湾,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是这把火炬的托盘和手柄。”

这次庆典,让我感动的不是国家的强大,而是这些军人的正步——这是一个国家守护者信念的体现。

93大阅兵观后感篇3

20__年10月1日,一个令全中华儿女感到自豪而又兴奋的日子——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全中国上下举国欢庆,这天一早,我和家人便集聚在电视机前,收看大阅兵。

激动人心的时刻终于到了,上午十点,随着主持人宣布仪式正式开始,镶嵌着国徽的礼炮齐放70响,紧接着,200名国旗手伴随着雄壮的国歌声,护卫着鲜艳的五星红旗升起,电视机前的我,看到这一幕,竟站了起来,一边敬队礼一边唱起了国歌,脸上有着前所未有的庄严。

令人震撼的一幕出现了:中国50支方队健步走来,个个士兵雄赳赳气昂昂,是那样的英姿飒爽。紧接着,受邀而来的外来军队出场了,他们也是那样的威武神气。方队走完后,就是我国的重型武器登场了。一辆新式坦克、一枚枚新型导弹,装备精良,展我中华强盛的雄威。真是铁甲雄兵,扬我国威啊!

最让我难忘的一幕莫过于受阅飞机飞过_城楼的那一幕,20架受阅飞机在空中摆出两个数字,没错,就是“70”,后面更有7架飞机飞过,各拿出一条五彩缤纷的烟雾线,这是空中一道绚丽的色彩!

我认为阅兵更大的作用是让我们铭记历史,不忘耻辱。以此激励我们奋发学习,为国出力。

我相信,当许多年后,它国再次提到中国,想到的是强大,提起华夏儿女,想到的是英豪。

93大阅兵观后感篇4

2015年9月3日全国放假1天。忙碌之中得一时小憩,这9月美好的一天倒也有几丝“露似珍珠月似弓的”清爽和恬静。但在70年前的这一天,却是一个历史的转折,是一个值得欢庆,值得歌颂,值得喜极而泣的特殊日子。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在这一天取得胜利,中国人民在民族存亡之际团结一致,力挽狂澜,彻底击败日本侵略者,书写了近代以来抗击外来侵略者战争中最壮丽的一页篇章。这一天的假期虽然不长,却意义非凡。

为这特殊的一天设定一个假期,可以让我们牢记历史。“前车之鉴,后车之师”。自古以来,牢记历史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必修课。“靖康耻,犹未雪”,南宋人民不忘亡国之痛;“国虽破,山河在”,抗日军民毅然捐躯赴国。受以来,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永远被铭记在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中,这不是胜利者的骄傲自负,而是我们要牢记历史,崇尚民族大义。历史淹没了许多故事,留下来的越来越少,也越来越重要。是否还记得“九一八”事变的耻辱?是否还记得卢沟桥事变的第一声枪响?是否还记得几次大会战的惨烈?南京死去的同胞、长沙漫天的火光、还有重庆如疾风骤雨般的炮弹?时光渐渐冲淡一切,但因为有了端午节,人们对屈原的敬仰,也是对其忠诚、自由、文学造诣的敬仰才会历久弥新。有了9月3日这个特殊的假期,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才会真正成为世世代代被人民传唱的光辉史诗。

设定假期,让更多的人缅怀先烈。我们生活在和平的时代,但是这和平却来之不易。无数英烈奉献生命,轰轰烈烈地为民族存亡而战死沙场,尸骨和祖国河山连在了一起,却没能留下自己的名字。至今,许多抗战老兵依然生活在寻常巷陌的角落里,昔日那些英勇无畏的战士已是风烛残年的老人,每一位老战士,都是一部活着的传奇。但是时日无多,在被彻底遗忘之前,是该呼吁年轻人们行动起来,让这些“传奇”延续、传承了。此外当今社会充斥着利益,欲望,权力等元素,自我意识越来越强烈,“但悲不见九州同”的感慨似乎已远离我们的现代生活。我们迫切需要从先烈的事迹中提炼和学习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百折不屈的气节以及担当危难的民族情愫。

祖国尚未统一,民族分裂问题依然存在。9月3日纪念抗日战争胜利的假期,用一种特殊的方式,传达着一份热忱的爱国之情,唤醒人民的民族意识,让人们牢记历史,砥砺前行。相信有一天,再一次面对民族存亡的时候,无数的中华儿女会再一次凝聚在一起,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93大阅兵观后感篇5

70年前,中华民族用热泪与热血的奔流,结束苦难而悲壮的历史;70年前,八年的抗战,中华民族用钢铁与烈火的交迸,铸就坚强不屈的脊梁,在经历走过来的数次磨砺后,祖国以其坚强不屈的脊梁高高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我们自豪,我们骄傲,我们为有一个坚强的祖国而歌唱。

70年前的硝烟已然散尽!弥漫不散的,是日军侵华暴行下的中华儿女悲歌,更值得铭记和传承的,是中华民族奋起抵抗日寇的抗战精神。70年很短,仅仅是历史长河中短暂的一瞬间;70年又很长,长到一个人的一生一世。这段悲壮的历史,我们该记取些什么呢?

我看到,那位叫顺溜的兄弟,潜伏三天两夜打击日军在华北的最高指挥官之际,他目睹一百米开外最亲的姐姐惨遭日军蹂躏,姐夫惨死在一片血泊之中时,他钢牙咬得格格直响,愤怒的眼睛快要蹦出眼框,手中的狙击步枪在不停颤抖,观看电视的我也攥紧了拳头,恨不得顺溜一跃而出阻止鬼子的暴行,救下姐姐姐夫。此时,司令员的嘱咐在他耳边声声回响:“这枪是从你心窝子里长出来的,握枪的时候,天塌下来你感觉不到,地陷下去也不关你的事”、“你的呼吸、你的眼睛、你的心肝、你的性命、统统长在这杆枪上。你就是枪,枪就是你”……强忍着巨大的悲伤,钉子一样钉在那里的顺溜,等来了石原,最终一击取胜,使其毙命……司令员陈大雷旁白到:“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兵。可以像狼、像虎、拼尽最后一颗子弹,流尽最后一滴血,疯狂地去战斗。但在最需要他冷静面对困境的时候,他却可以恪守一个军人的职责和纪律,去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内心。”顺溜这种不动心,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修炼;是一种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这种百折不挠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信念来自何方呢?正如明代心学家王阳明所说,不动心岂是轻易就能做到的?

我听到,那个直率、粗糙、豪迈却又极其富有作战想象力的李云龙说到:“面对强大的对手,明知不敌,也要毅然亮剑,狭路相逢勇者胜。即使倒下,也要成为一座山,一道岭。”这部电视连续剧所揭示的亮剑精神,激励着多少人奋勇直前,又引领着多少人迈向成功之门!我们作为企业的一员,学习中、生活上或多或少遇到过各种困难,困难当前,是徘徊不前,等领导指示、靠别人帮助、要上级援助?还是主动出击,寻找破解困难之策?我想到了那个为加西亚送信的罗文,没有目的地、却有危机相随;没有领路人,却有死亡相伴。这封事关战争成败的信,这件责任重大的任务,他孤身一人,穿越战火与硝烟,越过大海与丛林,最终经过9天的长途跋涉,顺利完成了这个看似无法完成的任务,把信送给了加西亚!我相信,李云龙也好,罗文也好,他们告诉我们的是一种在任何困难面前永不言败的精神!

93大阅兵观后感篇6

9月3日早上还不到九点,我就迫不及待地坐在电视机前,观看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仪式。

只见天安门广场上彩旗招展,花团锦簇,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十分美丽。观众席上人山人海,长安街上海陆空三军严阵以待。主席和来自世界各地的领导人在天安门城楼上一起阅兵。在70声震耳欲聋的礼炮声中,众人期待已久的阅兵仪式终于开始了。

阅兵仪式盛况空前,有整齐划一的徒步方队,他们步伐稳健,气势豪迈;有各具特色的外国代表队,虽身着不同的亮丽军服,但都庄严肃穆;有技术先进的装备方队,所展示的武器都是国产装备,有84%都是首次亮相;还有气势磅礴的空中梯队,近两百架飞机在空中用不同造型飞过,留下道道彩烟。据统计,参加本次仪式的士兵有1·2万人,他们雄纠纠、气昂昂,尽显威武之师的风采,真是让我大开眼界。

最令人震撼的是海陆空三军仪仗队,他们代表着世界最高水平,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气势和尊严,让我眼前一亮。仪仗队远看像一个矩形在移动,他们的每一个正步,每一个摆臂,甚至连看向主席台的角度都一模一样,简直像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近看,每一位军人都昂首挺胸,个个精神抖擞。爸爸告诉我,他们每天要训练8小时,鞋底磨破了,脚上长了血泡,但从不叫苦。他们不愧是铮铮铁汉,有着钢铁般的意志,真正展现了军人的雄姿。

当白鸽在天空中自由飞翔,当数万只气球冉冉升起,我内心无比激动。我们生活在这样的和平年代是一种幸福,一定要好好珍惜。作为一名炎黄子孙,我更为我们祖国的强大感到自豪!

93大阅兵观后感参考6篇相关文章:

学校93工作计划5篇

建军93思想汇报8篇

大2自我鉴定200字参考6篇

2023年阅兵思想汇报7篇

学校93工作计划通用8篇

幼儿园大班主班年终总结参考6篇

70观看阅兵心得体会7篇

幼儿园大班主班学期总结参考6篇

大学阅兵心得体会7篇

大教学论的心得体会参考6篇

93大阅兵观后感参考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44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