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长城观后感8篇

时间:
dopmitopy
分享
下载本文

写观后感不仅能提升我们的表达技巧,还能增强我们的写作信心,观后感的写作过程有助于我们提高语言表达的流畅度和准确性,以下是陆玖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参观长城观后感8篇,供大家参考。

参观长城观后感8篇

参观长城观后感篇1

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全长6000多公里。合为12000多里,因此称其为“万里长城”,自然是名副其实的。

长城初为秦始皇修建,一共动用了几十万民工,耗费了许多劳动力,用了9年时间,到了明成祖时,他又命令重修长城。

长城的修建的利于抵御北方匈奴,因而保证了那里农业的正常进行,为当时中原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远望长城,高耸雄伟、蜿蜒万里、危峰兀立,高大的青山环绕着。在阳光的照射下,长城像一条巨龙,仰卧在绵延起伏的大山上,又像一条彩带镶嵌在苍翠的山间。

南北朝的一个诗人曾用这样的诗句来形容长城的险、长、高:“长城地势险,万里与云平。”据记载,第一位登上月球的美国宇航员说过:“在太空中望地球,最明显的就是长城了。”世人都知道中国的长城,但知道英国有长城的并不多。不过与中国长城相比,英国长城只能叫“短城”,因为它全长才117公里,它也比中国的长城修建的晚得多。

长城由砖石砌成,城墙高约3——5米,城头是齿形的, 有利于抵御外敌。长城一共有八大关:山海关、居庸关、紫荆关、玉门关、雁关、娘子关、偏头关、嘉峪关。其中山海关最为有名,它背后面海,处于万顷波涛、千丈绝壁之间,号称“天下第一关”;山海关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明末,李自成与降清的吴三桂在此厚战。其次为居庸关,在这个关口,成吉思汉曾与金兵刀枪相见。

万里长城是一座不朽的神奇,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象征,也是中国人民英勇不屈的体现。

中心:首先介绍了万里长城的由来,修建的年代,用了多长时间以及修筑长城的目的,转而描绘了长城的雄姿,回顾了长城的历史,写出了长城在中国乃至整个世界都是个伟大的奇迹。

参观长城观后感篇2

寒假里,我报了郁达夫文学院的“走读北京”的活动,一直期待着去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看看。那庄严的天安门广场,那气势蓬勃的万里长城,那莘莘学子向往的梦想大学北大和清华,还有神秘的故宫让我能穿越一回……想着我就激动地睡不着觉。

我们的团队共有16名来自不同学校不同年龄的团员,还有两位老师带队,到北京还有三位辅导员带领我们。一到北京我们就迫不及待地问老师有哪些活动,辅导员老师告诉我们这五天的行程几乎跑遍北京最有名的几个点:“国子监,爬长城,去北大清华,看升国旗,逛故宫,走圆明园,鸟巢,水立方……”哇,我一听爬长城,眼珠都瞪大了,这可是我的强项,我默默自喜地想着期待来到长城脚下。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这是毛泽东写的《沁园春。雪》,从中描绘的正是毛泽东在长城俯瞰江山雄伟壮观的景象。今天,我也寻着这样的风景来到长城脚下,一睹北国风光。寒风呼呼袭来,刺打着我们的脸颊,我把脖子缩进羽绒衣里,带上帽子,紧紧地裹紧身子,只露出两只睁不大的眼睛,我们像似一团团棉被缓缓的进了居庸关的路口,上面写着“天下第一雄关”。一看这几个字就给人一种雄壮的气魄感,仿佛脑袋里很快就能浮现出古人在建造长城那雄心一致,一砖一瓦的劳动场面。

我们开始爬长城了,还没走几个台阶我就开始踹气了,感觉体力都用去一半了。在往上几个台阶到一个休息平台,看到旁边的围墙上有一个个小小的洞口,这是以前打仗时用来放枪的口子。我用眼睛往洞口瞄了瞄,想象着士兵们在这个洞口里瞄准目标,扣动扳机向敌人开火的样子,简直帅呆了。走着走着,风越来越大了,只听见耳边“呼呼”的回旋声,瞬间鸡皮疙瘩都起了一声,好像风在开一场大型的交响乐演奏会,整个人都快站不稳了。这时,我回头看看身后,发现大家都在奋力往上爬,有的已经手脚并用了。再看看我前面,“哈”一个人也没有,这么说我是第一名了!那我得再快点,不能让他们赶上我。

随着路越蹬越远,台阶越来越高,我已经完全透支了。这时穿在我身上的长羽绒衣成了我的绊脚石,我一边要撩起挂在膝盖下的羽绒衣一边要跨更高的台阶,越到顶上台阶的高度也越来越高,我只能手脚并用了,就真的是在“爬”长城了。我揣着气直起身子抬头一看,这长城又高又陡,五六个台阶就已经没过我的身高了。不由地张大了嘴,震惊地叫出了声“哇”……突然,我听到身后的辅导员老师在叫:“前面的同学先停一下,休息一下,等等后面的同学。”我这时才停了下来,一屁股坐在石阶上,两腿好像失去了知觉。耳朵也冻得通红通红,鼻涕已经不知道什么时候自然流了下来,嘴唇已经干得似乎感觉到裂开了,整个人都感觉已经麻木僵硬了。

过了许久,我们终于蹬上了烽火台。这是以前打仗时用来观察敌方军情的站台,还是军队上级领导才能登上的站台。我走进细细看来,发现里面有一间围着铁栅栏的地方,正面还开着一个窗。站在烽火台上,眺望四周,一目了然,尽收眼底,真是一个最佳视觉效果的好地方。就算长城再怎么蜿蜒崎岖都能看的一清二楚,我仿佛看到了当年我们伟大领袖毛泽东站在这里看到的一切,山峦起伏,延绵不断,长城一眼望不到头,穿透整个天空。我不由自主地惊叹!在他雄厚的诗词里,在我的脚下尽是一片如此雄伟而壮观的景象!

陆陆续续等大家都登上烽火台,老师就让我们一起来吟诵毛泽东的《沁园春。雪》,读出我们对长城的赞颂,对故人的敬佩!“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我们用最后的力气吟诵着长城,烽火台上空久久回旋着我们嘹亮的声音。我坐在烽火台边,喘着气,喝着水,深刻地体会到了爬长城的艰辛。古人说的好“不到长城非好汉”!现在我也算是一个登上过长城的女汉子!

参观长城观后感篇3

在北京研学的第二天上午,骄阳似火。我们一行人来到了长城脚底,我一眼望去,那雄伟的长城犹如那一条巨龙盘旋在那崇山峻岭之上,气势磅礴。在那陡峭的山峰上,在那巨大的壁石边,在那危险重重的山腰上,无数块沉重的石块是古代的众多劳动人民肩抗手挑上去的,这是一项多么艰巨的任务,多么伟大的创举啊!

在八达岭下调整了队伍,我们开始向长城进军了。开始我们觉得很简单,心情也相当愉悦;可随着一步一步地攀爬,感觉到脚步越来越沉重,速度也不由得慢下来。那阶梯时而高,时而低,楼梯一层一层,见不到平路,望不到尽头!满眼都是台阶、台阶、台阶……我又热又渴,没了笑容,话也不想说,只是不断机械地迈开步子往前走。我多想停下脚步,一屁股坐在台阶上好好休息一会啊!扶着城墙凹凸不平的边沿,我感到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我看到了毛主席写的“不到长城非好汉”,这给了我精神的粮食,我一鼓作气,一刻也不停的向前走,无论多累,我都要坚持到底。

好不容易到了好汉坡了,我赶紧坐到小红房边休息一下。回头看看身边的同学们,有的满脸通红,坐在地上大口喘气;有的汗流浃背,抱着清凉的柱子不撒手;还有的愁眉苦脸,坐在长城边沿不肯走。一眼望下去,好汉坡可真陡啊!石头一块一块地凸起,仿佛就要滚下坡去。好汉坡的下面,是无数巨大的石阶,高高矮矮,令人望而生畏。稍作修整后,老师带领我们开始顺着石阶往下走,边走边停。我不时地被眼前的景色所震撼,下面全部是石阶,见不到一丝平路,每一级石阶宽八、九厘米,高十多厘米。我们低头仔细看着石梯,硬着头皮慢慢往下走。火辣辣的太阳直直地晒着,我感觉腿脚疼痛,头也昏昏沉沉的,稍一不留神,“啪”的一下,跌坐在石阶上,哇!屁股好痛!仔细四处检查了一下,还好没有受伤。疼痛让我清醒了不少,拍拍尘土,我又继续前行。大约走了一刻钟,终于见到了一段平路,我们欣喜若狂,总算可以缓口气了。在平路上,我们走得格外慢,但好景不长,马上平路便被石阶淹没了。

两个多小时后,筋疲力尽、口干舌燥的我们终于回到了大巴车里,吹着空调,闭眼瘫坐在座位上休息。回想刚刚的经历,爬长城虽然很累,但毛主席说:“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用自己的双手、双脚和脊背创造了宏伟的万里长城。人民从没退缩,是他们为我们祖国建造了防守边境的长城,是他们为我们打造了世界奇迹,那我们又有什么理由退缩不前、胆小懦弱呢?长城时刻勉励着我,我感受到了厚重的历史,也对未来也充满了憧憬和动力!美好的明天,我来啦!

参观长城观后感篇4

站在万里长城脚下,遥望先辈们用血肉筑起的巨龙,每一位中华儿女都会为祖国有如此壮丽的大好河山而自豪。是啊,万里长城伴着炎黄子孙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度过了多少难望的岁月。望着长城傲立在苍山中的身躯,我不禁思绪万千。

记得在那抗日战争的八年里,在那中国人民被受屈辱的年代里,坚强不屈的中国人民用鲜血扞卫了一个民族的威严,向世界展示了一个国家不屈的力量!使我们,现在每天都沐浴着和平的阳光。可是在2008年,灾难又降临在这个美丽的国家。灾祸接踵而至:南方的50年不遇雪灾、四川的特大地震、山东的火车出轨;中国、加油!龙的传人不会屈服的!中国向世界露出了饱经沧桑的坚毅笑容。我们要感谢这些所有的磨难与挫折——是它们给了龙的传人的国度以重生的力量!

灾难没有埋没理想,当29个脚印坚定的走到中国,当圣火在鸟巢上空点燃,,勇敢和坚强洗刷了耻辱、自信的笑容淹没了眼泪。中华儿女用坚定顽强的精神筑起了一道”永不风蚀的万里长城”!

我也是炎黄子孙,黄皮肤、黑头发、满腔的热血,这是我所有的宣言。

任凭岁月蹉跎,饱经风吹雨打,而今,却依然矗立在崇山峻岭中的长城啊,抚摸你的一砖一瓦,仿佛都能听到我们的心声:我爱你,长城!我爱你,中国!

“不到长城非好汉”,我攀上了长城,心头忽然有一种强烈的自豪感。我看到了,看到了城市里高楼林立,道路上车辆川流不息。麦田里麦浪翻涌,山林间鸟语花香。这迷人的景色比过桃园,赛过仙境。如今,这长城依然跃动在这群山之巅,长城内外,仍然飘荡着和平的'芬芳,沁人心脾!

我相信千百年之后,世人再来仰望长城还会浮想联翩,更会赞美中华民族之不屈精神和辉煌成就!

参观长城观后感篇5

终于到达了长城山脚下。正是夏季,山下绿树成荫,草丛中偶尔还夹藏着一朵朵可爱的黄色小花。抬头望去,高大的城墙矗立在山顶上,那样壮观。日思夜想的万里长城,我来了!

我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奋力往长城上冲。可是没冲多远,腿就酸痛无比了,汗水也顺着脸颊哗哗流下来。

长城是沿着山脊修建得,地势很陡,每一级台阶恨不得有我身高的一半高了,小小的我,真的是手脚并用地爬,非常耗费体力。正值夏天中午最热的时候,头顶的太阳火辣辣地晒得我感到皮肤都有些发烫。我抬头向前方望去,长城好长啊,看不到头呢。我有些发怵,一屁股坐在地上,不动弹了。

这时候,妈妈追上来,递给我一瓶矿泉水:“来,喝点水,休息下,再前进。爬长城不在速度,而是贵在坚持!”对,贵在坚持,我一定要坚持爬到最高处,不留遗憾啊。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当个“好汉”。

休息片刻,我们继续前行。这次我们放慢了脚步,边走边欣赏沿途的风景。慕田峪长城四面群山环绕,层峦叠嶂,风景秀丽。近看眼前,一块块整齐方正的青砖筑成的城墙,历经几千年的风雨沧桑,依旧那么坚固,仿佛在诉说着曾经的辉煌历史。

爬过一座又一座烽火台,终于要到达最高处的烽火台了,这里山势突然变得非常陡峭,墙体全部建在岩石裸露的悬崖峭壁上,坡度超过50度,其中有一段几近垂直,台阶仅有二尺多宽。我曾经爬过泰山十八盘,这里比起十八盘虽然距离短些,但要陡峭很多,而且护栏非常矮。这时的我,腿发软,呼哧呼哧地喘着粗气,又累又渴——妈妈早被我甩在后面了。我尝试往上爬了几级台阶,就不敢爬了,太陡了!太险了!太难了!我腿直打颤,干脆退了下来。

难道要放弃吗?行百里者半九十啊,难道要半途而废吗?“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比起红军爬雪山,过草地,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险阻,这点难算什么呀,别人能爬上去,我也能!想到这儿,我心一横,“上!”我手紧紧巴着上面的台阶,脚踩稳着下面的台阶,眼睛紧紧盯着前上方,精力高度集中,身体一点儿一点儿得往上挪,生怕自己踩空了。就这样,我咬牙坚持着,一刻也不敢放松,终于爬到了最高处的烽火台上。

站在长城之巅,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人生就像这长城一样,需要我们一级一级地去攀登,凭着勇气和坚持。

参观长城观后感篇6

一块砖也许只能做补墙洞,充当垫脚石的工作,但如果整齐排列到千万块块,成就的将是蜿蜒盘旋的万里长城。

从砖到长城的变化,需要的,是听上去简单做起来难的精神——团队精神。

很多人因为团队精神由渺小变得伟大,记得有一位微软公司副总裁做客央视谈话节目。当主持人向他问起成功的秘诀时,他写下了三个词:“团结精神,创新、能力”,一个有才干的人,如果没有团队精神,可能一辈子都展现不了自己的能力;一个才干平平的人,如果能处处体现团队精神,他会拥有一种能力,甚至获得创新的机会。

个人需要团队精神,企业需要团队精神,推而广之,社会更需要有团队精神,抗击非典,没有军民同心,哪能击败肆虐的病魔?抗击雪灾,没有全民同心,哪能消灭百年不遇的大难?一个民族,当它的成员都团结起来的时候,才是这个民族真正觉醒的时候;一个社会,当它的公民都团结起来的时候;一个世界,当它的民族都团结起来的时候,才是这个世界真正和平的时候,团队精神,能使人类发挥最大的潜能,取得最大的成功。

团队精神需要每一个人都具备,无论贵贱。就像长城中的一块砖,也许你是名师焙烧而成,也许你曾因质地优良而获得人们喷喷赞叹,但当你成为长城中的一部分后,每个参观者,都会因赞美长城的雄伟、赞美修筑者的伟大而忽略了你。砖,你得到的,只有风雪雨雹的洗礼和刀剑炮火留下的伤痕;你得到的,只有渐渐褪色的容颜,早以斑驻驳的云裳。很多人都认为这样不值,真的不值吗?你错了人生需要赞美与掌声,但无须占有所有赞美与掌声。当你一将功成万骨枯的时候,你还有半点喜悦吗?人生的路,总需要同舟共济,快乐在团队中,自豪也在团队中,力量同样在团队中,一切真谛都在团队中。融入团队,虽然你失去了曾经光鲜亮丽,但你的背影却因此变得高大,就像长城留在每个人记忆里的样子,它是那一块块砖砌成的。

长城之所以成为奇迹,重要的,是长城砖们的团队精神,这才是古往今来最需要,也是我们应追求的可贵精神。

参观长城观后感篇7

让我们来到长城脚下,这一段长城修筑在八达岭上,高大坚固。这一段长城是保存得最好的一段,海拔高达1015米,这里地势险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亲爱的游客们,有些迫不及待了吧,让我们登上这蜿蜒盘旋的雄伟建筑吧!

登上了八达岭长城,踏着脚下的城砖,扶着墙上的条石,极目远眺,周围的景色尽收眼底:北京故宫金碧辉煌,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周围一个个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的'湖闪闪发光。这样气魄雄伟的万里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奇迹!

让我们边走边看,瞧!城墙顶上整整齐齐地铺着方砖,像很宽的马路,有一间教室那么宽。城墙的外沿有两三米高的垛子,十分平整。看!垛子上方形的长洞,那就是瞭望口,供瞭望。那圆圆的洞,也有上亿个,是射口。在长城上,每隔三百或四百米,就会看到比外沿高十几米的塔,那就是城台。在战国时期,屯兵利用城台可以互相呼应,同时,长城的防御工程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就是烽火台。它是作为传递军情的设施。传递方法是在白天点燃烟,在夜间举火,火光在黑暗中一闪一闪,能最快地传递战事。

中国的万里长城,是秦始皇使用了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五十的人力和智慧,可想而知,当时没有任何工具和机械,靠得是人力,靠的是智慧,而工作环境又是在崇山峻岭之间,游客们,你们是否能想象这是一项多么伟大的工程啊!

万里长城历史悠久,是我国千千万万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凝结而成的,它翻越巍巍群山,穿过茫茫草原,跨越浩瀚沙漠,奔向一望无际的大海……希望更多的朋友能去细细游赏。

参观长城观后感篇8

长城,以她蜿蜒万里而享誉世界,以她气魄雄伟而成为中国的骄傲,在我们的心目中,她已不只是一座建筑,而是一种民族精神的象征。

俗话说: “不到长城非好汉”,登上长城,是我多年的期盼。在暑假里,我参加了“我去北京上大学”夏令营活动,借此机会我终于如愿以偿的饱赏长城的壮丽景色。

那是一个碧空如洗的早晨,我们乘坐的汽车在北京郊外的公路上飞驰着。隐隐约约可以看到远处呈现出起伏的山的轮廊。同学们都伸长脖子,向窗外张望。只见黛色的群山上,卧着一条灰白色长龙,蜿蜒盘旋。这就是以惊人的长度和雄伟的气魄闻名于世界的万里长城!

不一会儿,车到了居庸关长城脚下,“天下第一雄关”六个大字赫然印入眼帘,使人眼前一亮。这一段长城山势依稀可辩,有的如马鞍俯卧,有的如驼峰耸立。我们走进了一座方形的城台。城台的砖垛上有嘹望孔和射孔,我蹲下身,好奇的从射口向外看,想象着古代战时士兵们在这里嘹望和射击的情形。走出城台,再向前,山势陡峭,长城也随着陡直起来。所谓的路,其实是用一块三尺见方的石级连接起来的阶梯,整个旅行就是一步一步地爬行在这无尽头的石级上。没走多久,大家都很疲惫了。

看着长城两侧巨大的条石,我想起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他们在没有火车,汽车,起重机的情况下,靠着手拉肩扛,把上千斤的石料抬上山。在这陡峭的山岭上筑起了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崇敬之情油然而生。当你怀着浓厚兴趣登上长城时,当你安全地走下长城的时候,你可曾想到这些长城的修建者?当你看到脚下用他们的心血铺成的路,难道能不对他们肃然起敬?路仍然艰难的很,好像永无止境,一旦想起他们,我再也不敢埋怨路远路难了,只是循着飘带般的石级,一步步地攀登,攀登… …

长城越来越陡。一位同学充满豪情地说:“无限风光在险峰,我们今天一定要当好汉!大家冲啊!冲到天上去!”我一想可不是啊?你看,山上白云飘飘,人们都在云中穿行,不就是上天了吗?这使我振奋起来,内心充满了自豪感,因此一鼓作气登上了长城最高峰。

好美啊!极目望去,群山苍翠,山峦起伏,景色十分壮观。万里长城沿着连绵不断的山脉,向远处延伸,消失在雾蔼笼罩的崇山峻岭之中。隐约可以看到一条铁路伸进山谷,那就是著名的京张铁路。城墙四周树木郁郁葱葱,连成了一片绿色的海洋,一阵风吹过,树木“沙沙”做响,就象海面上的波涛,平日里只是听说过林海,今天我是真正领略了。而从林中飞出的鸟儿,此时却成了与大浪搏斗的海燕,从这儿俯瞰下去,人都变得十分渺小,缩小成了一个点,无数个点汇集起来,连成了一眼望不到头的大河,进进出出的人们竟如波涛般汹涌。忽然,我发现自己的脚下是一个悬崖峭壁,于是立刻往后退了几步,镇定片刻,又探头一看————啊!悬崖几乎与地面垂直,深不见底… …

站在城垛口,抚摸着古老的城砖,我的耳边响起了雄浑有力的国歌声:“…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而我们,不正是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新长城吗?

此刻,长城正沐浴着金色的霞光巍然巨龙般屹立于世界的东方,面对如此壮观的景色,我不禁骄傲地大喊:“长城,我来了!”

参观长城观后感8篇相关文章:

培训参观心得体会8篇

云参观心得体会8篇

警示参观心得体会8篇

参观蚕心得体会8篇

参观和雅心得体会8篇

参观实验室的心得8篇

日参观活动心得体会8篇

参观马的心得体会范文8篇

参观文化墙心得体会8篇

去工地参观的心得8篇

参观长城观后感8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58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