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隆岛观后感7篇

时间:
Brave
分享
下载本文

观后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影片中的历史背景,观后感让我们有机会总结影片中的意义和启示,提升自我认知,以下是陆玖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克隆岛观后感7篇,供大家参考。

克隆岛观后感7篇

克隆岛观后感篇1

每看完一部影片,总能让人深思,这部《逃离克隆岛》也不例外。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生产力的发展,人类想要长寿,永远健康的欲望越来越强烈,于是“克隆”技术就诞生了。但是仔细想想难道这种想法不违背大自然生老病死的规律吗,不会对人类的生存带来危难吗?

我们先从故事的情节开始。男青年林肯·以及乔丹和数百名居民居住在二十一世纪中叶的一栋与世隔绝的社区。在这栋受到严密控管的高科技大楼中,他们和其它的居民一样,每一天生活的一举一动都受到“组织”的监控,这种监控行为美其名约是为了他们的身心健康着想,而幕后却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而想要离开这种没有自由的生活,唯一的期望就是被选中前往所谓的“小岛”。因为他们被告知,在历经一场生态浩劫之后,除了居住在那里的人将有幸得以生还外,全世界的人类都将罹难,而“小岛”就是地球仅存的未受污染的人间净土。

但是林肯近来却一向做同一个无法解释的噩梦,他变得焦躁不安,而且对这个受到严格监控的生活环境产生极大的怀疑,这种好奇心竟然让他发现一个骇人的事实,那就是他生活的一切都是个谎言,“小岛”这座人间净土更是一个残酷的幌子,其实包括他和乔丹在内的所有居民,最后都难逃一死,他们都是“小岛”居民们的克隆人,他们的存在只是为了给他们的“原型”带给各种更换用的身体零件,他们死后的价值远比生前更高。就在危机降临之前,林肯和乔丹决定大胆地逃出这个虚伪的乌托邦,进入他们从来不明白的真实世界。他们逃到外面的世界,并远离“组织”的监控之后,这一对男女长久以来建立出来的情谊,逐渐转变成更深的感情,但是组织的势力强大,他们为了猎捕他们不择手对、不计代价,而林肯与乔丹则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活下去……最后在两位主人公的努力下,成功的把在所谓未污染的“社区”生活的几千个克隆人解救了出来,两人的感情也终成正果。

不得不承认科学技术的发展的确给人类带来了空前的繁荣与昌盛,给人类实现长寿这一梦想带来了期望,能够说没有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这天的生活肯定没有这天这么丰富多采,但是上帝就是这么的公平在给我们人类利益的同时也给予了相映的惩罚。马克思以前说过,任何人类的进步同时也意味着人类的退步,人类礼貌的光辉只能在其黑暗的背景上闪烁。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就应这样去看待。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铲除了愚昧,同时也割断了人类之间的感情联系;它创造了高度发达的生产力,但是却夺走了大批产业工人的饭碗。科技在真正成为全人类的仆人以前,它始终是资产阶级的统治工具。“为科学而科学”只能是一些科学家的天真梦想,科技从来都是为必须的经济和政治制度服务的。科学技术在任何时候都只是工具和手段,它的功能发挥取决于掌握它的人。而人在社会中则是有善恶等差的,如果人类对某种科学技术管理不严,不留意让它落到大恶之人的手中,那么它对人类社会所产生的危害将是灾难性的。因此,在发展任何一项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前,务必思考它的伦理学后果和其对人类社会的冲击。有时候最先进的技术不必须是最好的技术,最好的技术是那种与必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伦理相适应的适当技术。现代自然科学技术的潜在危害很大。自然科学是掌握在科学家手里的。自然科学家的天职,除了“求真”、“求美”是不够的,还要真正“求善”。

克隆岛观后感篇2

当尼采第一次狂呼“上帝已死”的时候到底意味着什么?当上帝从亚当身上取出一根肋骨为亚当创造一个伴侣时,上帝会不会意识到终有一天人类会再次打破上帝的禁忌,窃取他的权杖,去私自进行“人造人”?而人类,或者说在电影《逃出克隆岛》中的某些权贵和“科学家”们却说,他们制造的不是“人类本身”,而是“非人”,是人延伸使用的“活体器官”。电影使我审视的不仅是克隆伦理的问题,而是人类未来的走向如何?或者说是人类想不想在地球上存在的问题。我不可能私自揣测到上帝的旨意,但作为一个自然神论者,就我个人而言,即使上帝不发怒,我也是会发怒的!以资本为实体,以科技为手段,以权力为舵手,以 欲望为方向的西方文明若是继续多行不义,那么,必然是自取灭亡!

作为一个自然神论者,我认为这个广阔浩渺的宇宙世界是有着内在发展规律的,而且,这种规律是可以被我们认知的。同时,在这些精妙绝伦的规律背后一定有一种存在力量来生成和驱使着一切,它既可能是自然本身的“自然而然”和“being”的自身存在,也可能是有神论论中“神”的存在和创造。在人们没有真正认识一切之前,断然否定“神”的存在是十分不明智的!那些无神论者不是处于“无知”状态,也是在知之甚少和认知不够深入的情况下。而认为“上帝已死”更是狂獗不羁!毕竟,宗教和科学都是人类认识世界和自身的两种方式和方法,虽然取向不同,但不一定结果不一样!因此,宁愿让大爱淑圣的“神”存在,也不想让人类步入灵魂荒漠,去自以为是、暴戾狂妄,最终咎由自取、欲火自焚!对自然,或未知的世界,或者是“神”有一种虔诚、恭敬之心,认识到自身的渺小和无限世界的博大,才能打压人类的自命不凡,消解怨世的暴戾之气!学会顺随与谦恭,宏扬人性的本真美德,亦步亦趋,精诚所至,在自然与追寻“上帝”中提升自我,我相信终有一天人类能够认识到自然的深处,与“神”谋面!

我一直在关注着人类的未来。我发现《圣经》里上帝对人类宠爱倍至。上帝创造了自然界的花鸟虫鱼去供人管理享用,可是,现在人们却在肆意挥霍。同为上帝的创造,人类显然认为他比自然高等,是自然的主宰,欲征服之而后快。然而,人类未来的命运其关键就在与自然的关系上。如果人类不去创新协调与自然的关系,那么,自然不一定会毁灭,但是,人类很可能要完蛋!所以,人类未来的走向可能有三个方向。第一个是,在多重生态和社会危机面前无法应对,无以自拔,最终趋于灭亡获损失殆尽、几近灭亡。第二个方向是,人被彻底物化和异化,被自然淘汰,技术自组织系统创造了与人有着密切联系的但又不是现代人的新物种主导世界,克隆人就是这一趋势的端倪。第三个可能的方向是对“危机”一词的理解——“危险”加“机遇”,也许人类在这场连续不断的危机面前重整旗鼓,实现自我的扬弃,达到凤凰涅盘,最终柳暗花明,进入“新和谐世界”也不是不可能。但是,历史是人们的目的和本身行为的过程,是正在进行的现场事实,历史的方向有一种惯性势能和关节点的作用在导向,当代世界技术与资本在权力与人欲面前,有谁主导才是关键!“走三步,退两步”的方法由谁来控制才是关键!

究竟何去何从,一切还在发展进行时,中国古语“哀兵必胜”,保持适当的悲观和审慎是必要的,但仍需积极作为、拭目以待,我相信天道酬勤、自助者天助。止此之后,只愿上帝保佑!阿门!

克隆岛观后感篇3

电影主调是冷冰冰的,黑白的、棱角分明的装饰,全体克隆人都身着白色的高科技感十足的衣服,男主角是极其厌恶这样的装束的。唯一梦想中的“神秘岛”才有湛蓝湛蓝的海水,蔚蓝蔚蓝的天空和金黄金黄的沙滩,导演很想告诉我们人类是冷冰冰的,就像男主角模仿帮忙他的工程师说的那句话:“人类为了活下去,什么都做得出来,我只想活下去,不管用什么方法。”

再加上“胚胎”培养室的血淋淋的让人难以同时吃饭的景象,那些还没发育完全的满布血管的躯体,那些已经成型的克隆人手臂的抽搐,以及刚刚来到克隆岛的“新人”的笨拙和可爱,更表达出了一种对生命的敬畏。

商业大片的激情,加上对伦理话题的思考,构思虽然巧妙但还是不免被人预料到。和同样是讲述克隆人话题的电影《别让我走》比起来,两者各有千秋。一个用心突破,画面精美华丽,一个记录口吻,消极凄美,也能够看出理解命运和反抗命运所带来的不一样后果,但是二者的共通点在于,如果以后还有人想要做出这等败坏人性的事情,那么那里两部影片将会是很好的教材。

?逃出克隆岛》英文原名是theisland,翻译过来的时候直接把克隆二字放了进去,让人一下就猜透了剧情,如果就叫“神秘岛”还好一些,不会破坏第一次观看的悬念感。最后场景中上千克隆人跑出封闭空间的镜头让人心震撼。只是,中间男女主角的亲密镜头插入的不算很适合,就应是属于商业片必有英雄美女在一齐的固定思维吧,其实如果不要这个部分也完全无所谓了。

克隆岛观后感篇4

最后看完迈克尔贝的所有电影了,在那里先向美国的商业电影致敬!商业元素伴随着每一部电影,更大的爆炸、枪战、破坏、更紧张的情节,更精彩的动作场面,更让人窒息的追逐,更漂亮的演员,这些商业片的元素,抓住每一个更能吸引人眼球的元素,让人血脉喷张。电影特效3d建模一次比一次更让人眼前一亮,从视觉艺术角度上来说,把人们的审美不断地提高高度。不需要复杂的故事,剧本也不需要很复杂,剧本复杂了,观众覆盖面就小了,商业的目的就达不到了,太过于专业的故事是拍给专家们看的,能在各种评奖中获胜,但是却很难满足群众们的胃口,一般这类影片票房都不会太高,受众面也很小,不能抓住大众的观影需求,其实这也和世界上的很多事情类似,越专业的产品只有越专业的人才会购买,销量自然也就没那么好。

其实电影一样,就拿中国来说,几乎导演们和各大电影学院都是对文艺片顶礼膜拜,认为拍电影就应拍成向法国片那样,对于商业电影嗤之以鼻,但是别忘记了,电影最重要的本质就是娱乐大众,满足大众的观影需求,进入电影院的目的就是娱乐,被电影震撼了,感动了,刺激了,过瘾了,爽了,出来之后口口相传,目的也就到达了,就我来说,文艺片自我看过了,明白了,感动了,认为很好,但是不会去推荐给朋友们,他们就不爱看这些电影,太过于专业化了,在神经上满足不了需求,他们就不买账。中国的电影古装的多了一点,现代和未来的少了一点,历史题材对于过去的研究多了一点,对于未来的想象少了一点,文艺片多了一点,商业片少了一点,市场的蛋糕做大还得靠商业片撑起来,经济决定政治,商业元素是电影最重要的元素,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指标就是经济指标,每个人每一天忙忙碌碌都是想使自我便得富有,每个公司对于金钱的追求从未停止,电影不也是这样吗?

克隆岛观后感篇5

看了《逃离克隆岛》后昏昏睡去。那些悲伤的片断立即涌现上来:

斯达韦尔德2d血泪模糊地从切割他的手术台上挣脱出来,带着浑身的管道和依然扎在腹部的刀锯,没有方向地狂奔,痛哭,哀嚎着。警卫们迅速上前制服了他,用绳索把他从地上活活拖回手术室。斯达韦尔德2d绝望地哭喊着:“我要去圣岛!你们答应过的!”赶来的医生在一旁只是冷漠地说了一句:“不要伤了他。”(以获取活体器官)

林肯6e和乔丹2d在逃离克隆岛时从同情他们的人类麦考德那里第一次听到了自己全部“存在”的真相。那是一种彻骨的残酷。纯真的乔丹2d显然还没有潜力理解这样的事实,她近乎无力地辩驳道:“但是我有妈妈呀。我在农场长大,我有一条小狗,还有一辆脚踏车……”麦考德打断了她:“是的,是个粉色的小公主车,你骑到你奶奶家,你一按铃,她就用盘子装着小甜饼出来给你。”“是的……”“不是,那是植入的记忆。我的一个朋友是程序员,他给我看过。就12个故事,他们稍微改动一些细节,但是实际上都差不多。你以为自己在‘污染’前的生活,实际上根本没有发生过。”

在一系列生死逃亡中顽强地活下来的林肯6e和乔丹2d坐在一栋大厦的顶部,躲雨。度过这个夜晚,他们打算去寻找自己的“主人”,寻求帮忙。乔丹2d打了个寒战。“真冷。”林肯6e轻轻将她搂在怀里。只是如此。在他们3-4年的“一生”中,他们不明白任何“男女之事”。他们只有一种相互间素朴的好感。而任何“不适度的接近”都会被及时地制止。而在这个雨夜,感情降临在这对年轻的人类身上,他们却不自知。令人爱怜。令人哀怜。

影片结尾就象一切好莱坞大片一样。克隆岛被摧毁。所有的克隆人第一次看到了阳光。他们震惊了。像孩子一样(他们在本质上也确实就是孩子)奔跑,呼喊。他们冲出克隆岛,“平生”第一次看到了天空、大地、云彩、树木和山川。在黄色的土地上几千个穿着一模一样的雪白制服的人们第一次感受着真实的风沙和尘土,感受着真实的呼吸和生命。这一幕确实令人激动。那艘主人公梦里反复出现的美丽船只“renavatio”(拉丁语,意味“复活,重生”)也已经启航。

但是,“娜拉出走之后”,又该如何呢?他们进入到这样一个更大的“新天新地”里,真的能够“重生”吗?我们这个世界,又何尝不是一个更加庞大,管制技术更加精细、隐秘,以至于几乎无人能够察觉的“克隆岛”呢?

是的,在我们这个时代,许多人应对生存,已经没有任何困惑了。我们活得舒适、坦然,获得了“真实的幸福”。我们被驯化为理解一切主流价值观和游戏规则的人,努力地“奋斗”,透过这个世界最重要的那些测试,成为合格的“有用人材”,然后过上“成功而体面”的生活。这从本质上和那些被豢养的克隆人似乎没有太大的差别。他们存在的唯一价值就是带给有用的“活体器官”。而我们透过消泯自己的个性和无限的可能性,把自己塑造成为专门的“人材”,为这个世界“所用”。唯一的不同是,克隆人还会感觉到撕裂般的痛苦与哀伤,而我们,已经不再痛苦了。也许,还很快乐(这不正是这个时代最in的词语吗?)。

在恍惚之间,想起了庄子清冷而睿利的寓言:

“惠子谓庄子曰:“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臃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者不顾。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庄子曰:“子独不见狸狌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避高下;中于机辟,死于罔罟。今夫嫠牛,其大若垂天之云。此能为大矣,而不能执鼠。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克隆岛观后感篇6

怀着激动而紧张的情绪看完《逃出克隆岛》这部影片,不得不让我对美国制影业这些人们的想象力感到敬佩,也更让我对“克隆人”这个陌生而熟悉的话题深思。

看这部电影,有一个词在我的脑海里印象很深刻,那就是“production”。对,在影片中,在那些个所谓“科学家”的眼中,乔丹和林肯只是“production”罢了。他只把这些克隆人当作是他们科研的一个战利品,获取利益的一个工具,一种手段;而对于那些带给基因的人来说,那另一个“我”只但是是他们高额购买的一份“保险”罢了;而对于乔丹和林肯,以及那些和他们一样的克隆人呢?他们一样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感情。当他们明白自我的出现仅仅是作为一件产品,仅仅是为了有一天从自我身上拿下部位去给他们所谓的“本尊”去当备用零件,他们会真的只如车库中的那些备用零件一样,乖乖去做么?这让我不由得去思考何为生命?何为人权?而科技的好处又是什么?不一样的宗教对生命有着不一样的认识,回教认为胎儿在四个月大的时候才拥有灵魂;犹太教认为胎儿发育四十天后才有灵魂;天主教认为在受精那一刹那人的灵魂就已经产生,所以,无论从怎样的角度来说,克隆人都是拥有生命的,都就应被世人用一种尊重生命的眼光去看待。

而又何为人权?当今世界,人权是一个越来越被重视的权利,而如果克隆人真的来到这个世界上,他们的人权又由谁来保障?是就如《逃出克隆岛》中所演被当做是一件作品被任意取用吗?哪难道不是对人权的一种践踏吗?有压迫必然又反抗,当我们人类用自我的dn复制出一个自我,却又要毁灭他来使自我完美时,那另一个自我还会奉献出自我的生命去满足那个自私的“本尊”么?我相信大部分人都会像林肯一样选取保全自我。当克隆人成为社会上的另一个极端人群时,科学家们还能够为自我的杰出成就而倍感骄傲么?

何为科学?科学的好处又是什么?我们不断地投入时光精力和金钱来科研,来创新,是为了能够更好地造福于人类,造福于世界。而当克隆人真的`被我们创造,当我们残杀着一个生命而去阻止另一个生命的终结时,我们还能够问心无愧地说我们的科技是为了造福于人类么?当一位科学家因为自我克隆出人为人类延长寿命而自诩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时,可曾想过自我高高位置下踩的是那些所谓科研产品“克隆人”的皑皑白骨。我想用结束一个生命去挽留另一个生命的科学进步已经不能够称之为科学进步了。

最终,令人喜悦的,克隆人们逃出了自我的牢笼————克隆岛。我在为他们欣喜的同时,不得不思考这几千人将会何去何从。也许他们都没有自我生存下去的潜力。他们就如同他们的手腕一般,被记上了别样的记号,注定要遭受非克隆人异样的眼光。在那样的心理压力下,谁都无法想象他们会为社会带来些什么。是继续去克隆人来壮大自我的群体?还是杀戮本尊,来实现自我的唯一?还是隐姓埋名,孤独终老?我们无法想象他们的力量会是多么强大,就想十九世纪的人无法想象二十一世纪能够出现克隆人一般。

因此,在我们无法给克隆人一个适宜的名义,正确的安置方式的此刻,我们绝对不能克隆人类。否则,人类将会为自我制造灾难!

克隆岛观后感篇7

最近看了部电影“逃出克隆岛”,影片的大致情节是:一群被复制的克隆人生活在一个人造的地下城市和编造的谎言中,他们被有序的管理,定期会有“幸运儿”被送往他们被洗脑后以为的天堂:theisland。直到有天,一个克隆人渐渐对自我生活的地方产生了怀疑,发现了这个秘密,于是他带着心爱的人冲破了防线,不断的抵抗,最后粉碎了这个大阴谋。

影片看完后我对主角林肯十分的佩服,当一向坚信的世界被突然告知原先并非如此时,你的情绪是什么样貌?当自认为真实的生活原先只是别人编造的一个谎言,一件商品,一个玩具,你还会有生存下去的勇气吗?是会崩溃还是像克隆人一样无论如何要奋力的活下去,即使不明白活下去将要应对的是什么。就如在某个时代总会有一些国家,国民们始终认为自我的国家是世界上最公平最幸福的,外面的世界对他们来说才是封锁的,人民的思想如同既定的程序一般单一化,禁止思想的传播,即使是一些出过国的,也要说自我的国家的确是世界上最好的。群众的愚昧是恐怖的。真与假的悖论也在此处凸显。

在这世界上,人们往往将知识和认知作为行事的准则,但却往往受其束缚。而所认识的真与假根本没有绝对的标准,世界上也没有一个人能够评判对与不对。我们需要的是思想的多元,拒绝单一认知的灌输。

影片最后的场面,当所有的克隆人从地下城市上来,在荒凉的山上分散开的时候,很悲壮也很无奈。他们是劫后余生的群众,可他们的表情又是茫然和无措的,应对颠覆了自我认知的陌生世界,他们该如何生存下去,影片的最后丢个大难题给人类,进而让人更加深刻的反思。

克隆岛观后感7篇相关文章:

岛+工会活动方案通用5篇

君山岛作文8篇

读神秘岛心得优质6篇

岛+工会活动方案最新8篇

岛+工会活动方案通用8篇

《神秘岛》心得体会6篇

浪漫岛活动方案8篇

岛+工会活动方案推荐5篇

读神秘岛的心得体会5篇

315观后感2024观后感精选7篇

克隆岛观后感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61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