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稿可以通过使用故事、引用和幽默来吸引听众的注意力,演讲稿的打磨和修改需要仔细的审查和无尽的努力,以下是陆玖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关于母亲颂的演讲稿6篇,供大家参考。
关于母亲颂的演讲稿篇1
假如这个世界没有阳光、水源,没有父母,没有亲情友情和感情,那么会变成什么样貌呢;
没有阳光,就没有温暖;没有水源,就没有生命;没有父母,当然就没有我们自己;没有亲情友情感情,世界就会是一片孤独和黑暗。这些道理都很浅显,但是生活中,我们在理所应当的享有着这些的时候,却常常少了一颗感恩的.心。
感恩很多人,很多事,其咎都源于不会,不愿感恩。的确,中国的文化传统让我们很难从口中说出“妈妈我爱你,爸爸我爱你”。然而,这不就应是借口。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不懂感恩,就失去了爱的感情基础。所以,学会感恩,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感谢老师的教诲之恩,感激朋友的帮忙之恩,感恩一切善待帮忙自己的人甚至感恩给我们所经历的坎坷。我不会忘记不久前的一件事情。那天我和同学逛街,一个也就四五岁的小男孩,从前面跑了过来。因为已经是冬天,羽绒服把小男孩撑得圆嘟嘟的,像个小皮球滚动了过来。他问我到动物园坐哪趟车,我告诉他就在那边坐4路车。他高兴地又跑了回去。我和同学就往前走。我们都走得挺远的了,听见小男孩在后面“哥哥哥哥”的叫我。我不明白他要干什么,便站在那里等他,看着他一脑门子热汗珠儿地跑到我的面前,我问他有事吗,他气喘吁吁地说:“我刚才忘了跟你说声谢谢了。妈妈问我说谢谢了吗我说忘了,妈妈让我追你。”我不会忘记那个孩子和那位母亲,他们让我永远不要忘记学会感谢,对世界上不管什么人给予自己的哪怕是再微不足道的帮忙和关怀,也不要忘记了感恩。
父母给予我们的爱,常常是细小琐碎却无微不至,不仅仅常常被我们觉得就就应是这样,而且还觉得他们人老话多,嫌烦呢。其实感恩是发自内心的。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更何况父母为你付出的不仅仅仅是“一滴水”,而是一片汪洋大海。因为,父母是上苍赐予我们不需要任何修饰的心灵的寄托。
当我们遇到困难,能倾注所有一切来帮忙我们的人,是父母。
当我们受到委屈,能耐心听我们哭诉的人,是父母。
当我们犯错误时,能毫不犹豫地原谅我们的人,是父母。
当我们取得成功,会衷心为我们庆祝,与我们分享喜悦的,是父母。
而此刻我们远在外地学习,依然牵挂着我们的,还是父母。
生活并非想象中那样完美,父母的辛勤是我们无法体会的,我们虽不能与父母分担生活的艰辛,创业的艰难,但我们在生活上能够少让父母为自己操心。当父母生病时,我们是否应担起职责,照顾父母。要明白,哪怕一句关心的话语,哪怕一碗自己做好的面,都会慰藉父母曾为我们百般焦虑的心。感恩父母,并不难做到。
我们也许会记得感谢在人生道路上帮忙过我们的朋友,也许会记得感谢辛勤培育我们的老师……。是的,他们当然是我们要感谢的,可同时,我们更不就应忘记,父母,永远是我们最值得感谢的人!;
感恩父母,期望全天下的父母一切都好!
关于母亲颂的演讲稿篇2
五月的第二个星期天,又是一个母亲节!
小时候怎么过母亲节已经没有印象了,可能是生活在小县城的缘故吧,孩子不在意,母亲也不在意,那一天和平常没什么两样。
长大了一点,在花花绿绿的宣传声中,也会随便和母亲说一声“节日快乐”,母亲先是惊讶然后笑笑,母亲节也就过了。
离开了家,经常想起母亲,想起母亲的唠叨,想起母亲做的饭,于是开始主动留心五月的周末,在母亲节的前一天打个电话:“妈妈,节日快乐!”电话那边,听到的依然是母亲一如既往的关心。快毕业了,这个周末是学生时代最后一个母亲节了,写下这些文字,就当是送给母亲的一个礼物吧。
考虑了许久,关于母亲的故事很多很多,却不知道如何开始,也许是自己太久没有写文章的缘故,或是我更愿意把那份感情放在心里吧……
记得高三时,由于住校条件不好,为了安静学习便在学校附近租了一间房子,母亲搬过来开始陪读。每天早晨母亲喊我起床,放学回家可口的饭菜已经摆在桌上,晚上我学习母亲也睡得很晚。那段时间母亲说是她最开心的日子,对于我,当然也是很难忘的一段经历,不仅仅是因为高三的苦读,还因为和母亲在一起温暖而又开心的氛围。
记忆中,母亲一直是一个坚强能干的女人。前段时间回家,母亲由于贫血和低血压晕倒了,当时家里没有其他人,昏迷半小时后母亲自己爬起来还去工作,坚持到工作结束才去医院。这是母亲自己说的,过程当然被简单化了,听完之后我好难受,再次看到母亲憔悴的脸,真的很心疼她。
我和母亲的关系一直很亲密,我们几乎没有争吵过,高兴时互相分享,困难时互相鼓励。小时候我形影不离围着母亲转,现在在外上学,总觉得母亲是孤单的,于是放假回家我还是喜欢跟着母亲,帮她做点事情,和她说说话。看着她奔波的身影,我想,有一天,我一定要让母亲舒舒服服的休息休息。
长大了,爱的表达也似乎变得含蓄起来,过去的往事不想再提起,母亲的爱已经记在心里。
对于我和我的母亲,一切的华丽词藻都仅仅是形式,我要做的就是好好生活,这样才是对她最好的安慰。
关于母亲颂的演讲稿篇3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母亲是我最熟悉的形象,是我最亲近也最崇敬的人,可是真的要形容于笔端,就不是那么容易,生怕用我这支拙笔写不好,反而失了其真性、散了其芬芳。
常听得很多人写自己母亲的时候,都愿意说“我的母亲是世界上最好的母亲”,听着这话,不羡慕也不妒嫉,因为我也可以这样说。
母亲对我们的爱,随处可见,因而在孩子心中也就习以为常。我很小的时候,觉得母亲总是批评我们,这也不是、那也不是;总是唠唠叨叨,应该这样、应该那样,从没有感觉到母亲也爱自己。我知道,我不是那种从小就懂事的孩子。
记得在我稍长大了以后,有一次看过一篇关于子女的文章,大概是在《父母必读》里面,讲到了家长不要总是批评孩子,要注意提高孩子的自信心等等。那时,我就很是生母亲的气,并且暗暗发誓,我将来对小孩子可不像你这样。可是,到自己有了女儿,并且自觉不自觉地对女儿千叮咛、万嘱咐,其唠叨程度并不下于母亲,甚至有时还大动肝火的时候,才真正开始理解和体味母亲的艰辛。
我的母亲出生在一个在当时算作比较富裕的家庭里,他的父亲又很开明,所以我母亲从小读过私塾,上过学堂。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读书人,所以我母亲读过很多的一些书。可是在那个年代“女子无才便是德”,而她的父亲又英年早逝,家里再没有人支持一个女孩子继续读书,十几岁就退学回家学做家务了。
读书——是我母亲一生的向往。所以母亲很重视我们的学习。也常用一些古语,“头悬梁,锥刺股”之类,对我们进行重火力地强聒。可是那时的我们,哪里能理解母亲的良苦用心,把这些都当耳旁风了。记得我们小时候,母亲明明要分派我们去挑水,看到我们在读书,就宁肯自己去挑,也不打扰我们。母亲说“看书看一半的时候,是不可以打扰的”。母亲不会挑水,所以母亲挑水的姿势很特别,总是把握不好两边水桶的平衡,就用两只手擎着前面的扁担,弓着腰,很吃力的样子。小时候,我们不会体谅和爱戴母亲,反而觉得很好笑。有时候还恶作剧,看到母亲要叫我们,就马上拿起书装样子。
我的母亲十分勤劳和乐观,无论生活怎么艰辛,母亲总能以十分的`热情忍耐着,从不抱怨。那是我们小的时候,家里人多吃不饱,母亲就到处开地,种瓜、种菜,干得义不容辞。那个时候,大家都没有粮食吃,土地很宝贵,哪里有空地呢。母亲种瓜的地,多是脸盆大小的。而这也都是母亲一点儿一点儿造出来的。母亲常常是在石头空儿里造地。有时无法用镢头刨,只能用镢头掏两下,把泥掏松了,然后用手翻捡着里面的小石头,再用手捡掉里面的草根,而里面的大一点的石头,母亲就把它捡到外面放着,然后坐下来,耐心细致地垒地边儿。有时候,看到这块地的土薄了点儿,母亲就用手一抔一抔地从别处抔一些来补充。母亲的脸上身上全是泥土,全然不觉得泥土是脏东西,还不时地用满是泥土的手弄头发。我的母亲竟能和泥土这样的亲和。
母亲造的地,时常是一块地只能种一颗瓜苗,母亲也很满足。母亲在造地的时候,还喜欢给我们背儿歌:“小蚂蚁爱劳动,一天到晚苦做工,找粮食搬进洞,舒舒服服过一冬”。
其实母亲也是在激励自己,以蚂蚁啃骨头的精神,做着这些事情。母亲总是任劳任怨,从没有烦躁的脸色。有时割草把手割破了,鲜血直流,回家找块破布一缠,再继续割。这些情景我记忆犹新,可作为小孩子,我们从来没有体贴过母亲,也没有多想什么,一切的一切都觉得是那么的天经地义。只是在我长大了以后,时常想:母亲也是女人,母亲也年轻过,在母亲那么年轻的时候,竟有如此强烈的家庭责任感和坚韧精神。母亲在爆裂的阳光下开地、种瓜,用手抔泥土的时候,显然没有顾及自己的形象,她心中最坚挺的支撑是孩子们的温饱。现在有时候,看着母亲那双粗糙的手,我内心非常的怜惜。
关于母亲颂的演讲稿篇4
大家好,我是**班的何**。昨天晚上躺在床上的时候我就在想我今天到底应该演讲什么,突然想到今天是母亲节。那我今天想把这篇演讲稿送给我的母亲。
我想讲一个发生在我身上的一个真实故事。直到现在还清晰的记得这件事。这个故事发生在20xx年,也就是15年前。那个时候我还住在四川老家,我是一个四川人,四川重庆这边大家没事就去茶馆里面打牌消磨时间。那个时候我爸爸妈妈就是开茶馆的,生意特别好,人手又特别少,所以根本就没有时间来照顾我。在那年的夏天,我有一天中午睡午觉。那个时候农村的那种床又有点高,不像现在的床更低。天气又特别热,不像现在又有空调,我就在床上迷迷糊糊的翻来覆去,结果我突然感觉后脑勺一阵疼痛,我接着睡。当我被母亲摇醒地时候,我发现一米半径内地上全是鲜血,原来我从床上摔了下来,头摔了一个窟窿。当时母亲一边帮我止血,一边很担心的看着我,问我是否还好。我第一次见到那么多血。被吓得不轻。我依然记得母亲又恐惧又很担心的眼神,母亲带着我上了市里面的医院,两天两夜守在我的床边等待着检查报告。庆幸的是没有什么大碍。我第一次意识到自己那么调皮.当时我还不怎么懂事,更多的是惊吓。但是后来长大之后回想起来,估计母亲当时真的被吓得不轻。因为当时我已经流了很多血。她没有哭,我知道她可能是害怕我受到更大的惊吓。所以她才没有哭。我觉得我这一辈子最对不起的一个女人估计就会是我的母亲,我指的不是物质,更多的是精神,因为我以后要工作,还要组建自己的家庭,照顾我的妻儿。我无法抽出更多的时间来陪她,更多是用物质来弥补,但是也许她更希望我抽出更多的时间来陪她,仅此而已。
今天是母亲节,抽出你宝贵的时间给母亲打个电话吧,也许她并不奢望你将来能给她带来多少财富,也许她只想在这个节日里听听你最真诚的声音。你甚至不用和她说什么节日快乐。你只需要说:妈,我想吃你做的鱼香肉丝了,她估计会在电话那一头很开心。很欣慰。我们有时候给她们小小的惊喜,他们会感动的痛哭流涕。而他们无计回报的付出,我们却以为是理所当然。也许这就是孩子与父母之间永远的不平等。我们很多时候是要求的太多,给与他们的'太少。在亲情的世界里,我们永远都是一个被爱者的姿态,高高在上俯视他们。
我很喜欢中国的近代大学者季羡林先生,他在写自己回忆录的时候。眼角泛着泪花写到两句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一个大智者尚且有如此的遗憾,那我们普通人是不是也会这样呢?我不奢望大家能记住我的演讲。我只希望大家这记住两句话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好好珍惜你的父母 谢谢大家!
关于母亲颂的演讲稿篇5
亲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学生们:
大家好!
同学们,有一个人永远占据着你心中最柔软的地方。她愿意用一生去爱你;有一种爱,让你随意索取享受,却不希望你付出任何回报。这个人叫“妈妈”,这种爱叫“母爱”!
今天我们演讲的题目是《温馨五月天,感恩母亲节》。
学生们知道五月的第二个星期天,也就是我们周末返校的第二天吗,五月十三号是哪一天?今天是母亲节!
古代意义上的母亲节起源于美国,由安娜查尔维斯发起,她一生都没有结婚,一直陪伴着母亲。当他的母亲在1905年去世时,查尔斯悲痛欲绝。两年后,她和她的朋友开始给有影响力的部长、商人和议员写信寻求支持,以使母亲节成为一个法定假日。查尔维斯认为她的孩子经常忽视他们对母亲的感情。她希望母亲节能让人们更多地思考母亲为家庭付出了什么。第一个母亲节于1908年5月10日在西弗吉尼亚州和宾夕法尼亚州举行,在此期间,康乃馨被选为献给母亲的鲜花并流传下来。1913年,美国国会通过法案,将每年的5月2日定为法定的母亲节。母亲节从此流传开来!
中国有句古话:一切美德以孝为先。意思是孝是一切美德的第一位。如果一个人不懂得孝顺给自己生命的父母,很难想象他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
包公这一代清官,因为父母年事已高,没有违心去外地,当即辞去官职,回家照顾父母。他的孝顺受到满洲官员的称赞。
汉代的黄翔家庭生活艰苦。他10岁时失去了母亲,父亲生病了。闷热的夏天,他睡前用风扇驱蚊,给父亲的床和枕头降温,让父亲早点睡;在一个寒冷的冬夜,他先钻进冰冷的被窝,用身体暖了暖,才让父亲睡觉。
感激妈妈,也许是你的“我爱你”。母亲暖心;来自你的一个拥抱,我的妈妈足够温暖;当你小心翼翼地为妈妈翻领的时候,妈妈觉得很开心。当你语无伦次地收拾自己的小隔间时,你妈妈满脸笑容;当你把证件带回家的时候,我妈妈很冲动!
从今天开始,从今年母亲节开始,学会爱我们的母亲,把它放在你的嘴里,写在你的作文里,落实在我们的行动里,融入到你我的血液里。既然我们所有的生命都是母亲给的,母爱就一直流淌在我们的血液里。
我的演讲结束了,谢谢。
关于母亲颂的演讲稿篇6
各位亲爱的朋友:
大家好!
给我生命,养我长大,不断的爱护我,她是我的避风港,在那里我完全的释放自己,尽情的享受我在外面享受不到的温暖和情爱。她就是我的永恒的母亲。母亲对我来说是一本永远也看不完的书,即使她没有交给我知识,但她的善良、朴实、无私是我一生也讲不完的故事。
我的母亲,7岁读书,可是只读了一年就永远的离开了课本。听她自己的解释是:那年她生病了,总是耽误课,老师又非常的凶,所以她就自愿放弃了读书。可是因为对母亲的了解,就算她不给我们讲真话,我也知道她选择不读书实际是做出了多大的牺牲。母亲生活在农村,当时新中国刚成立不久,还没有进行计划生育。所以母亲一共有六个兄弟姐妹,在当时的经济情况下连吃饭都成了问题,更不用说让全家子女都去上学。不读书大概也不是她自己的本意。
母亲说是她自己的原因才没有读书,我知道她只是不想让外公外婆听到,而为没有送她读书而内疚吧。其实当时外公是他们村的大队长,母亲又是全家的老大,要是母亲坚持读书的话,也不是没有可能。可是母亲没有,当时8岁的母亲虽然可能还想不到为了家里的情况而不读书,但是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年幼的母亲似乎明白了家里的窘迫,没有任何怨言的放弃了书本。听外婆讲,母亲10岁就开始做大人门做的事了,洗衣,做饭,上山砍柴,下地种庄稼,甚至到集体公社去帮家里做工分,只到母亲嫁给父亲。
讲到母亲和父亲的婚姻,那时我从母亲那百听不厌的话题。那时侯封建社会的家长包办婚姻没有在农村根除,因此母亲的婚事从5岁(父亲7岁)就被我外婆给定了。小时候,父亲和母亲见面还不知道什么叫定亲,两人玩的非常开心,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都变得腼腆了。父亲到母亲家干活的时候总是红着脸埋着头苦干。而母亲呢也几乎不言语。
我母亲20岁的时候家给我了我父亲,他们还是很少言语。父亲和母亲从来都没有对彼此说过一句甜言蜜语的话(至少我没有听见过),他们的结合可以说连一点爱情基础都没有。但是,我知道他们一定早在小时候一起玩的时候就把自己的心交给了对方。后来结婚以后,又都把整个心甚至生命都交给了一个共同的家。他们把那份对彼此的信任化作了浓浓的亲情。
母亲嫁给父亲以后,生活没有得到更好的改观,甚至可以说是比以前更加艰苦了。父亲的家也是一个典型的大家庭。父亲一共有8个兄弟姐妹。父亲的爸爸也就是我的爷爷在我父亲12岁的时候,丢下奶奶和一群没有长大的儿女们永远的去了。父亲是家里的老二,理所当然的挑起了帮助奶奶抚养孩子的重任。母亲来了以后毫无怨言、义不容辞的和父亲同甘共苦。
一年以后,姐姐诞生了,本来就拮据的家因为有了姐姐就更加捉襟见肘了。3年以后,我又来到了这个世界,为了让我和姐姐能够不挨肚子饿,能够健康的成长。母亲更加省吃简用了。她把当时最好的粮食——小麦磨的面给我和姐姐吃,自己和父亲却吃磨面剩的皮,而且是饱一顿饿一顿的。小时候的我是带给母亲最大灾难的人,不仅不听话,而且老生病,经常吵的她半夜都不得安宁。
而在生下我以后母亲还经常受我奶奶的气,因为奶奶重男轻女的思想比较严重,因为我不是奶奶期待中的男孩,奶奶把一切的气都撒到母亲身上去了。母亲却非常的孝顺从来都没有顶撞或计较过奶奶,她只是把她所有的爱给了我们姐妹俩,可是我知道她的心理一定承受了很多苦,我想母亲心理上最大的支柱就是父亲给的吧,父亲从来都没有对我和姐姐有过任何偏见。后来奶奶老了,病了,母亲是几个儿媳中最孝顺的,我和姐姐在母亲的教导下也非常孝顺老人家,所以奶奶在病重弥留之际总是念叨她对不起母亲。
童年的时光在母亲无微不至的照顾下很快的流逝。转眼间,我和姐姐上学的时间到了。母亲虽然没有读过书,但是她的眼光非常的长远,她说她不能让我们姐妹俩像她一样永远和锄头打交道,所以她千方百计的让我们读书。为了给我们筹学费,母亲对家里的开支更是小心翼翼了。
记得我们家还没有通电的时候(我们在山区,通电的晚),母亲为了省钱,连蜡烛都舍不得点。后来类似的小事总发生,当时不明白母亲的用心良苦,总是因为她的斤斤计较而和她平嘴。现在明白了母亲那样的节省完全是为了我们,如果没有她的努力,今天的我是绝对不可能来到东北大学,更不可能站在这个讲台上给大家讲这些,我会和所有的老农家孩子一样仍然还在家拿着锄头,过永远麻木的生活。想想曾经是那么的不理解母亲,心理就有一种强烈的罪恶感。
我现在都不明白当时在物质情况那样艰难的情况下,母亲是怎样用那仅有的一点东西养活我们全家四口人的!现在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至少不会因为吃饭的问题而烦劳了。母亲头上已经出现了根根白发,身体状况也因为年轻时的劳累而不太好。她的两个女儿都长大了,为了她们的学业和事业都没有陪伴在她的身边。
虽然这样,我们姐妹俩在她的眼中永远都是小孩,每次打电话她都会千叮万嘱,一定要小心,一定要注意身体,我和姐姐永远都是她的牵挂。母亲对我们的爱,是我们几辈子也还不清的债。母亲虽然没有文化但是用三毛对她母亲的一句话说"真正活过的人是她,真正走过那么多路,经历过那么多沧桑的,品尝过万般滋味,也全然用爱的行为来诠释了爱的人,也是她"。
母亲,我亲爱的妈妈,您也许不明白自己的伟大,但是您在您的女而心中,你是源,你是爱,你是永恒!母亲节又到了,我从来都没有对母亲说过一句"母亲节快乐",就算我讲了,她也不能明白"什么是母亲节",因为母亲到现在都不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一种节日叫做"母亲节"。但是即使这样在这遥远的异乡我仍然要带给母亲最最真诚的祝福"妈妈,节日快乐"。虽然你没有亲耳听见,但我知道你一定感受到了。我也用我最虔诚的心向上帝祈祷"一定要保佑妈妈身体健康"。现在我只求我早日学业有成回到母亲身边,让她享受一个快乐的晚年。天下所有的母亲都是一座伟大的丰碑,在这里我祝愿天下所有的母亲节日快乐!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关于母亲颂的演讲稿6篇相关文章:
★ 母亲节演讲稿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