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乱时期的爱情》读后感8篇

时间:
lcbkmm
分享
下载本文

读后感是一种文学交流的方式,通过分享我们的阅读体验,我们可以与他人进行有意义的对话,写读后感可以是一次心灵的对话,它让我们与书中的角色建立起一种情感的联系,以下是陆玖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霍乱时期的爱情》读后感8篇,供大家参考。

霍乱时期的爱情》读后感8篇

霍乱时期的爱情》读后感篇1

这本书是一个同学借给我看的,在去清河湾中学实习学校的四个小时地铁上陆续看了一些,没有让我觉得这来回的四个小时是一天中浪费的时间,很充实…

弗洛伦蒂诺·阿里萨对费尔明娜·达萨一生爱的等待让我对爱情多了一份敬畏感,原来爱一个人是刻在骨子里的,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不会因为不期而遇的恋情而忘记,不会因为得到的喜悦而迷失…阿里萨一生有过很多女人但却为达萨终生未娶,因为一个女人而有很多女人,和其他女人在一起的时候是爱但只是那一时那一刻的需求,而达萨才是他心中永远忘不掉的爱恋…遇见时的小鹿乱撞年老时的初恋般的感觉,岁月带不走年老磨不灭那刻骨铭心的爱…

书信维系的爱情字里行间都倾注着写信人的爱意,不像现在隔着屏随意打字表现出来的调侃…那是花心思花时间动情琢磨出来的,而不是不经大脑不问心的随意…五十三年七个月零十一天的等待,阿里萨和达萨终于走到了一起,历经了人生的大起大落巅峰时刻,彼此以不一样的身份,带着岁月的沉淀,怀着最初的那一份心动笨拙的摸着彼此的手…

在开始的时候,很害怕阿里萨因达萨的离去而放弃自己,有一段时间是这样的,得了霍乱一样症状的相思病,但作者最后还是把阿里萨塑造成了一个继承叔叔公司的董事长,有了不一样的身份与职责,多了一份稳定与沉淀…思想上的升华,物质上的满足,精神上的抖擞最终赢得了达萨的另眼相看…

爱情是美好的…不管之前有什么不如意,依旧要相信爱情~~

霍乱时期的爱情》读后感篇2

全书以爱情之名,却描写了大量的现实问题,亲情与友情,爱情与面包,死亡与生存,战争与和平……更倾注了作者对世界独特的见解。

关于爱情,书中已经写尽了所有爱的方式,有医生和费尔明娜那种厮守一生平淡度日的婚姻之爱;有费尔明娜与阿里萨那种初见即心动的灵魂之爱;有阿里萨与情妇们那种放纵性欲的肉体之爱;有医生与情人那种寻求精神刺激的出轨之爱;更有阿里萨与14岁懵懂女孩的所谓不伦之爱……

很难说哪一种爱情更为高尚,只能说这是我们每个人一生中都可能遇见的情感问题,故事的结局取决于当下的选择而已。如果医生压抑了自己出轨的冲动,如果阿里萨决心斩断过去开始新的生活,如果费尔明娜一开始便选择了精神之爱,一切也未必会变得更「美好」。因为这就是活生生的现实,任何选择都会带来各种各样的难题,无人幸免。

有人问书里谁最幸福?我认为都是一样的,大家都坚持了自己的选择,并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可以说是求仁得仁吧。

我为阿里萨坚持了半个世纪的爱情而动容,同时觉得医生与妻子间的「稳定」婚姻很幸福。费尔明娜也是如此,她应该也认为两种爱情都是同等分量的存在,所以在丈夫死后不无感慨地说即使重新来过,她依旧选择与医生结婚,但她恐怕也依旧无法逃脱阿里萨的爱情魔咒。

作者以一种平稳的语气向我们讲述了横跨50余年的与爱情有关的故事,其中也大量描写了人性的善恶,但并没有流露出对某个人,某件事抑或是某种爱情的褒贬。生而为人,我们身上都背负着善良与邪恶,没有理由要求所有人都是闪闪发光的天使,邪恶的念头也无非是人性和欲望使然,有些人可以控制,但大多数人毕竟还是做不到吧。

马尔克斯当然能够读懂每一种行为,光荣或者可耻,都是鲜活的人间。这便是作家的伟大之处:阅遍人间百态之后,对人类表示谅解和关怀。

有人说这本书就是为了给渣男洗白,当然不是,作者不评价只是为了展现人物饱满的形象,医术高明的医生也会出轨,扛着爱情大旗的阿里萨情妇无数,信奉宗教的修女见风使舵……任何过多的褒贬都影响我们对人物的判断。究竟什么才是对错,不用问作者,问自己就够了。

人生就是这样啊,没有什么对错,也充满了不确定,正是因为如此,生活才变得有趣。所以呢,没必要老是纠结该如何选择,也不用为某种放弃而后悔,毕竟无论你选择哪条路,日子都不会更好过一点。

而无论你选择哪条路,都希望你忠于自己的内心,保持人格的独立和强大,哪怕是充满荆棘,也永远不能如藤条一般攀附树木,否则你可能会向上,但就再也无法向前了。

霍乱时期的爱情》读后感篇3

霍乱时期的爱情中故事与霍乱的关联性并不强,霍乱时期只是一个背景。故事的梗概是年轻的阿里萨和费尔明娜坠入爱河,由于费尔明娜父亲的反对,费尔明娜最终选择了乌尔比诺医生。阿里萨精心等待乌尔比诺医生去世,阿里萨虽终身未婚,但有着众多情人;乌尔比诺医生一死,阿里萨又重新开始追求费尔明娜,阿里萨和费尔明娜晚年终于在一起。

不能理解如此曲折的人物设定和费尔明娜年轻时候的选择。费尔明娜父亲强行拆散女儿的恋情,费尔明娜自从和父亲远游之后,对阿里萨的态度大转变,结婚选择了乌尔比诺医生。阿里萨在拥有众多情人的同时,保持对费尔明娜的长期等待。书中对费尔明娜和乌尔比诺医生婚姻生活的描写,充满了隐忍与相互妥协。费尔明娜发现乌尔比诺医生出轨,两人相对平静的处理,继续波澜不惊的生活,外人丝毫看不出任何异常。费尔明娜年轻时的选择或许是处于应对外部压力的必然选择,婚后的生活维持外人看起来的体面和稳定。

阿里萨从没有放弃过等待费尔明娜,同时又拥有多个情人。在阿里萨的定义里,没有结婚就算没有对费尔明娜的.背叛。阿里萨在得知乌尔比诺医生去世后,离开自己的几个情人,去找费尔明娜,并且在乌尔比诺医生葬礼结束之后,就对费尔明娜表白。费尔明娜最开始很气愤,处理了乌尔比诺医生留下的所有东西。费尔明娜慢慢接受了阿里萨,遭到了子女们的强烈反对,这次费尔明娜没有退缩与妥协,她与阿里萨同乘游轮出游,游轮一直没有靠岸,故事戛然而止。

文学中的世界与现实世界终究不同,而现实中每个人的小世界也不尽相同。感同身受是文字所能传达的一种魅力,同时读者也能知悉完全不同的世界。阿里萨的坚持并不一定是好事,坚持是一种好的品质,同时也不是一个好的品质。

霍乱时期的爱情》读后感篇4

龙与勇者——献给费尔明娜。

离开了我,你过得更好了。我们之间只有熊熊燃烧的爱的火焰,让彼此沉沦堕落、痛苦不堪。我除了爱一无所有,甚至在爱情的驱使下面目可憎。可我却觉得,和他在一起,你也不快乐。的确,你更美了,稳重而内敛。可是,曾经让我魂牵梦绕的你,是那样一个华彩纷披花光灿烂的,夺目的女孩啊。

阿里萨是龙,乌尔比诺是勇者。

勇者乌尔比诺将公主从恶龙的手中救了回来。相对于阿里萨,乌尔比诺可不仅仅是“一个有声望的有钱人”。乌尔比诺理智、包容、博学而睿智,肩负起治理霍乱的责任,因为其医术而远近闻名,甚至在乌尔比诺死后,瞻仰他的人简直要踏破门槛。而阿里萨常常情绪激动,咄咄逼人,有时候连代笔的工作都会写成情诗。乌尔比诺的爱是水流,阿里萨爱是火焰。和阿里萨在一起那种灼眼的爱情,仿佛时刻都在战斗,根本不值得骄傲。而和乌尔比诺在一起,费尔明娜可以卸下战斗的铠甲,做一个相夫教子的妻子,做一个沉静温婉的女人。

可问题在于,费尔明娜,是天生的女武神。

勇者的爱束缚了费尔明娜。她可是能够为了爱情对父亲以死相逼的费尔明娜,她可是能够独自一人自如穿行在治安极差的集市的费尔明娜,她不就不该被困在锅炉灶台中啊。

婚姻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是在挑战费尔明娜。从被逼吃茄子到不得不学竖琴,从要生几个孩子到茶水有窗户味儿,乌尔比诺自认为给了费尔明娜优渥平静的婚姻生活,便总是柔和地去控制费尔明娜。他的爱是水,但是水滴石穿。勇者对婚姻的理解是传统的,认为组成家庭是人的责任,而维系家庭必然要牺牲个体。而他是绝对传统的人,他必须让费尔明娜作出牺牲。曾经裙摆飞扬,自由自在的小怪兽,必须在和善的微笑面前,收敛起自己的爪牙,度过平凡的一生。

龙与勇者孰是孰非,其实在于费尔明娜本身。如果费尔明娜是朵娇嫩的花,那么无疑乌尔比诺更适合她,他的爱是花儿的保护伞。她需要的就是在晨曦中守望着丈夫,用母爱去教会自己的孩子生活。可是费尔明娜是荆棘,她的生命蓬勃有力,她应该过得是一种肆意潇洒的生活,而不是被束缚在一栋华美的别墅中。

恶龙虽然带走了公主,但也从来没有伤害她。而勇者给了公主一个家,却没问过公主愿不愿意。

霍乱时期的爱情》读后感篇5

读这本书是因为参加了一个打卡阅读的任务,有看到其他的小伙伴在读这本书。因为书名里有“爱情”两个字,所以有些好奇这是什么样的爱情。于是在网上搜索了下,才知道作者马尔克斯,获过诺贝尔文学奖,写过《百年孤独》。虽然我也没有读过百年孤独,但知道这本书很有名。好友在她公司的图书馆里帮忙借了这本书

熟悉的红色封面,很厚的一本,让我想起以往看过的外国名著,也是这么厚的!抱着好奇的心情开始读它。

一开始就讲到一位70多岁的老人,他是位医生,去现场查看他老朋友的遗体,他的朋友在满60岁那天自杀了。

书中的叙述很细,很慢。需要很大的耐心才能读下去。难道主人公就是这位70多岁的老人吗?后来,医生的妻子出现了。再后来这位医生不幸的摔死了。然后,出现了对他的妻子表达爱意的一个老人。原来他才是男主人公!书中开始了漫长的爱情故事的回忆。

这是一段跨越世纪的爱情。

男主人公佛洛伦蒂诺。阿里萨在年轻的时候,对女主人公费尔明娜。达萨一见钟情,开始了追求。费尔明娜一开始也准备与他相守。但是,遭到了她父亲的反对。费尔明娜的父亲带着她长途旅行。在这次的长途旅行中,她开阔了眼界,也变成熟了。在回来之后,她看到男主人公的一瞬间,就改变了主意!

转折来得太快,太突然了!就像当初佛洛伦蒂诺对她一见钟情,在费尔明娜看到他的时候,瞬间就决定了放弃这段感情。

人的心思会变得如此之快吗?或许在之前的相处中,她就已经有判断了。只是这次回来之后的对视,给了她面对的决心。费尔明娜真是一个很决绝,拿得起放得下的人。

佛洛伦蒂诺于是开始了他长达53年的等待,直到费尔明娜的丈夫去世后,他们在70多岁的年纪走在了一起。

五十三年七个月零十一天以来的日日夜夜,佛洛伦蒂诺。阿里萨一直都准备好了答案。“一生一世。”他说。

这53年的记录,让我深深的体验到岁月的流逝。几十年的光阴,就在作者的笔下流逝着。费尔明娜的忐忑,放弃,结婚,生子,发现丈夫出轨,回归家庭,失去丈夫,挣扎,最后勇敢和弗洛伦蒂诺在一起。

我想,费尔明娜是爱她丈夫的。佛洛伦蒂诺也是一直爱费尔明娜的,但他在等待的过程里,也与无数的女人发生过关系,只是在心里给费尔明娜留了特殊的位置。从未放弃过期待。这种爱,算忠贞吗?

或许,爱情并不能单纯用忠贞二字来概括。

人的情感太复杂了。

费尔明娜是幸福的,她有她丈夫陪伴着她,在丈夫去世后,还有佛洛伦蒂诺陪伴。但这也是取决于菲尔米娜的性格,她的独立。她知道自己要什么,明白自己的心,勇敢,专情!在她嫁给医生之后,也从未与弗洛伦蒂诺有过纠缠不清。

这本被赞为史诗的书,被我解读得如此简单。我觉得自己并没有读出它的精髓。或许是我读得太不认真,或许是我还没有到某个年纪,不明白岁月的可怕,无情。

能把一个人放在心里50多年,甚至一生一世是有多难?多难得!

谁会爱你,念你一生一世?

霍乱时期的爱情》读后感篇6

刚开始打开《霍乱时期的爱情》,特别欣赏和羡慕费尔明娜和乌尔比诺医生的婚姻状态,像一场战争、像一种游戏......书中道出了婚姻的许多本质。费尔明娜曾说:社交生活的关键在于控制恐惧,夫妻生活的关键在于控制厌恶。作为一个已婚两年的我来说,渐渐会感受到这些,因为两个人长期在一起,看到对方的所有,婚姻的真实面貌慢慢就会变成越来越接近世俗和彼此较劲的一场游戏。但是这些不妨碍他们继续相爱,反而会增加某种黏性,我把它称之为亲人间的纽带。

继续读,读到弗罗伦蒂诺.阿里萨的出现,那个热烈、纯真的诗人般的少年,在见到费尔明娜的第一眼起,他的失眠、紧张、焦虑......就伴随了他一生。这里让我惊艳的有两个点:一个是马尔克斯描写关于弗罗伦蒂诺的母亲发现儿子坠入情网后,鼓励他要充分享受爱情带给他的感受,不论是痛苦还是欣喜,都要去接受,因为世上没有几人能尝到真爱,并去真正经历这些过程。还有一个点是弗罗伦蒂诺被费尔明娜拒绝后,虽然一开始经历了很痛苦的一段时间,但是他的`内心却是一直忠诚于费尔明娜,并坚守自己给她的承诺。他并没有因为自己的爱想要去占有和破坏费尔明娜的生活,而是选择一直默默守护在有她的地方,并且静静等待乌尔比诺医生死亡的那一天。最后瘦骨嶙峋的两位老人终于结合,这种结合我认为是形而上的,是普通人所不能企及的。

最后,我想说,无论如何这真的是一本伟大的史诗般的书籍!故事的原型人物是马尔克斯的父亲,他是一名报务员、诗人和小提琴家,正是弗罗伦蒂诺的原型。包括里面姑妈的设定、阿里萨在福音花园夜拉小夜曲......等等这些细节也都是真实存在的。所以真的,作家就是有非凡的能力,能把生活变成艺术。

我所能想到,上天给一个年轻人最棒的礼物,大概是“热爱艺术”。越是用心孤苦的,越是能抵御世俗。

霍乱时期的爱情》读后感篇7

?霍乱时期的爱情》这本书是我在五月的最后一天看完的,本来想趁热打铁,在刚看完心里废话最多的那会写读后感,但又再次因为懒惰我迟迟未写。恰巧昨儿玩了一会的真心话大冒险,免不得回答了一些关于爱情的问题,思考问题时突然感到我的脑瓜壳被敲了一下,好像是有那么个读后感还未完成,并且觉得心里确实有些想法,就算再懒也得把它们一吐为快为好。

关于这本书的书评在网上一搜就是一箩筐,我既不懂马尔克斯,又不懂文学鉴赏,也就不班门弄斧写那种文绉绉的、拿腔拿调的书评,只是就衔取一小部分的内容、再结合自身经历稍稍写写杂乱的感想——而这本书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花冠女神”费尔明娜对茄子态度的变化。

费尔明娜从对茄子的“深恶痛绝”,再到后期恨不得天天吃“茄子大餐”,这是费尔明娜对乌尔比诺医生的让步,是在他们长期相处下所做的妥协,是为他们的爱情所做的改变,而闷在我肚子里就快发霉了的,就是一个人是否要因为爱而做出改变这个问题。

好巧不巧,本人最近刚刚开始接触《中庸》。虽然我自身的思想没什么深度,根本读不懂《中庸》,但是《中庸》中的某些思想却深深在我愚蠢的脑袋里留下烙印:中庸,是坚定、是勇毅,是多元协调、独立不倚。昨儿个有位朋友抽到的真心话问题是:你会为喜欢的人做出什么样的改变?那位朋友的回答是:在不触碰原则的情况下尽可能做出改变。

虽然这不是对我的提问,但是我也不由自主并且自以为是地自己在心里回答了一遍这个问题:首先,我为我这位朋友敢于为爱献身的精神感到感动,并且我大体上同意并且支持他的想法,毕竟相爱的双发相互磨合相互鼓励相互促进,没人会说这不是一件好事。但是我并不对其百分百地赞同,因为我并不想对所爱之人做出太大的改变,并且我也不希望对方因为我而做出太大的牺牲。虽然不知道“中庸”放在“爱情”这种语境下合不合适,但我还是希望相爱的双方在互爱中能做到“坚定勇毅”,不论对方在心里的分量有多重,依然能够坚持自我的独立。

我在这又想提到舒婷的《致橡树》。在我心里,完满的爱情就是“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是“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是“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是性情相投三观一致;是独立却深情。这样的爱情对我来说才是最轻松自在的——首先,再这样的爱情本身就是以平等作为前提的,而平等这一前提的存在可以避免日后某一方被另一方pua;其次,因为人的特殊性,两个人在一起肯定会产生矛盾,而在矛盾之后,有的人会选择让步,甚至选择为爱改变人格;有的人会选择大干一架用拳脚解决问题——后者的解决措施绝绝对不可取,前者选择让步确实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但我绝不支持为爱甚至牺牲到改变自我——毕竟二者是平等的,个体的独特性是生而为人最令我骄傲的的部分,我没必要为了你而去牺牲自我的独立。

霍乱时期的爱情》读后感篇8

刚一看还以为是一部推理小说,再看才发现这是一个以阿里萨和费尔米纳为主线跨越半个世纪的爱情故事。年轻的阿里萨为洛伦索·达萨送电报时不经意间瞟见他的女儿费尔米纳,从此坠入爱河一发不可收拾,不停地写情书,渐渐地让费尔米娜由最初的好奇心变成了爱情的萌芽。费尔米纳给他寄去放在字典里的做成标本的叶子,阿里萨学会了小提琴,学会辨别风向,让风将他拉奏的曲子送到费尔米娜的窗边。

但这场秘密进行的热恋终究被打破,费尔米纳在课堂上装作记笔记实则是在写情书的举止被老师发现,被学校开除。她的父亲对女儿有着厚重的期望。他嫌弃阿里萨这般的穷小子,担心女儿会陷入这段像海市蜃楼一样的爱情。于是带着女儿旅游,想让女儿忘却这段感情。可尽管如此,费尔米纳仍然用尽一切方式与阿里萨发电报互通消息,他们把对方当作自己生命里存活下去最后的希望。

“今天,我看了您,我如梦初醒,我们之间的事,无非是幻想而已。”这是费尔米纳给阿里萨最后的一封信,阿里萨陷入失恋,也让这段感情终止了五十一年。

乌尔比诺医生被费尔米纳的独特魅力所征服,而这位留学巴黎,学识渊博,家财万贯的男人也是费尔米纳父亲对女婿的不二人选。二人顺其自然的完婚,他们都知道不是因为爱,乌尔比诺医生喜欢她的倔强和眼中的骄傲,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费尔米纳只是被拒绝阿里萨的罪过的阴影弄得慌乱不已,恰巧碰见了这个能减轻她良心压力的人。但他们都相信彼此之间会产生爱情,因为他们的爱情就是一种稳定,舒适,相依为命的生活状态。

上帝仿佛听到了阿里萨的渴望,让乌尔比诺医生以一种滑稽的方式死去了。而就是那天,阿里萨出现在费尔米纳门前,那场终止了五十一年的爱情仿佛又要浮现水面。但他们毕竟是老了,没有人会承认他们的爱情,并且还认为这种年纪还谈恋爱就是可笑和卑鄙。

我刚燃起的爱情会不会因为我的年老而告终?这个答案无从揭晓。阿里萨与费尔米纳借旅行的名义躲进这所游轮——他们爱情的彼湾,并让船长升起霍乱的旗子不愿上岸,不愿结束这场刚圆下的梦。

霍乱时期的爱情》读后感8篇相关文章:

笨狼故事的读后感8篇

树的感觉读后感8篇

两百字儿的读后感8篇

初二平凡的世界读后感8篇

骆驼王子的读后感8篇

鲁讯故乡的读后感8篇

小木偶的故事读后感8篇

彩色的鸟,读后感推荐8篇

神秘岛的读后感作文8篇

项链的读后感800字8篇

霍乱时期的爱情》读后感8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89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