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可以增强我们的人道主义关怀和社会责任感,写好作文需要我们有良好的文字表达能力,能够用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陆玖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送粽子的作文优质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送粽子的作文篇1
“呵呵!”“哈哈!”这是我们在举行包粽子比赛时发出的欢乐笑声。什么啊?你说我们不会包?那你就看吧!开始包啰!
我们早有准备,三下五除二地将粽叶、蜜枣、糯米塞进盆里,清洗一遍,再把它泡在水中就搞定了!接着,又七手八脚地剪胶带,解香包,把一个个小巧玲珑的香包粘在黑板上。人多力量大,一会儿就粘好了。一看,哟!还挺漂亮呢!
说着,讲着,不知不觉,上课铃响了,我们乖乖地站到座位上,听候老师“发令”开包。老师笑嘻嘻地说:“你们好好包粽子,包得多,有奖励哦!”一下子,我们的士气更加高昂了。每个人的脸上都显得跃跃欲试、兴高采烈。老师一见,开心地说:“我也不会包,今天趁机和你们一起学一学啰,开包!”我立刻拿了两片粽叶围到了家长旁边,虚心求教。家长们也眉开眼笑,毫不介意我们的过度热情。教我的是赵美璇的奶奶,她耐心地指导着我,使我掌握包粽子的技巧,成功包了一个样子有些丑陋的'大粽子。我把目光转向老师,老师正好在提问:包完粽子,有什么感受。我迫不及待地举手,说道:“粽子看起来简单,包起来难,一不注意就会漏米,很难!”老师微笑着点点头,示意我上去拿香包,真高兴呀!
通过了这次活动,我知道了什么事情实践起来都有一定困难,要努力才能成功。也体会到了爸爸妈妈的辛苦。希望下次还会举办哦!
送粽子的作文篇2
我国的传统节日有很多,如春节,元宵节,中秋节都是家喻户晓的,而农历五月初五则是端午节。
过端午节早是为了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在端午节的时候还要包粽子,吃粽子,而我就在端午节包粽子。
包粽子需要准备粽叶,糯米,糖枣,花生这些材料,还要把粽叶和糯米还有花生浸泡入水中洗干净。我把粽叶握成底部是尖角的形状,在放入糯米,花生,糖枣。再用粽叶把糯米糖枣花生包起来,用粽条把粽子系紧了。哈哈!大功告成!我包成了一个粽子,就在我得意忘形时。忽然,粽条“咚”的一声断了。我包的粽子就散开的四分五裂,接着我又包了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这些我都以失败而告终,终于在第五个包完成粽子没有破裂,我成功了,我高兴的喜出望外,手足蹈舞,差蹦起三尺高。
开始煮粽子了,我们把粽子放到铁盘上,把铁盘架在锅上过上,再把锅内装半锅水。开始煮。不一会儿就发出了诱人的香气。开吃喽!我狼吞虎咽,很快就解决了五个粽子。
俗话说:失败是成功之母。我觉得正是这样,如果没有失败,怎么会有成功呢?就像如果不经历风雨,就不会出现彩虹一样。
送粽子的作文篇3
夏季的节日丰富多彩,而我对端午节情有独钟。在这个节日里,空气中弥漫着艾叶的淡雅清香与粽子的扑鼻香味,时不时传来锣鼓声和划桨声。再仔细聆听,远处传来汨罗江潺潺的流水声……
时间后退到公元前278年。
汨罗江边,矗立着一个人,他就是屈原。他的脸上满是悲愤,几天前,秦将白起攻破楚都,他却无能为力。他的选择是,怀石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
善良的人们为了不让鱼儿吃掉屈原的遗体,用粽叶包裹糯米蒸制成粽子,用线捆好,扔到汨罗江里,说,鱼啊,来吃粽子吧,别吃屈大夫的遗体啊……
现在,端午节吃粽子成了一个重要的习俗。剥开那层墨绿色的外衣,露出雪白的米肉,甜糯的.香味,这就是端午节的味道。
“艾叶香,香满堂……”儿时的童谣仍在耳旁萦绕。艾叶清雅淡雅,是一味著名的中药;。端午节这天,一棵棵艾草被用象征吉祥的红绳捆成一小扎一小扎。挂在门上。据说,将艾叶挂在门上,既可以辟邪,又可以驱虫。
走进厨房,沸腾的锅中煮着几颗青鸭蛋。拿起鸭蛋,阵阵艾叶香扑鼻而来。艾叶不愧是端午的主角,处处都弥漫着清香。家乡有个有趣的习俗,端午那天,编织五彩袋,并在里面装个青鸭蛋,挂在脖子上。据说,在中午12点时,谁能将蛋不借助外力立起来,谁就会拥有一年的好运气。
点雄黄也是端午节的一大习俗。传说,端午是蚊虫出行的时候。在端午时,将雄黄点在额头和耳根后,就能驱逐蚊虫。
“咚、咚、咚”“加油!加油!”远处的江面上隐约传来声音,走近一看,江面上正在举行划龙舟比赛。两条龙舟在起点上就位。随着一声令下,比赛正式开始。
龙头的鼓手负责助威,随着有力而有节奏的鼓声,一位位龙舟运动员迅速进入状态。“一二!一二!”他们大声喊着,给自己助威。手上的桨有节奏地划动,让龙舟往前驶去。“加油!”观众席上爆发出热烈的加油声。这似乎是运动员前进的动力,只见他们更加使劲了,龙舟在水面上飞快地前行,啊!近了!离终点近了!冲刺!在到达终点的一瞬间,观众席上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划龙舟——端午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空气中弥漫的粽香,清新的艾叶香,划龙舟时的鼓声与观众的加油声,这些都是端午节的味道啊。
送粽子的作文篇4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又到了吃粽子的时候,诱人的粽子让人垂涎三尺,四角倔强的翘着,可爱极了!我也来体验动手包粽子。
只见奶奶两只手就像蝴蝶的翅膀般熟练地上下翻飞,拿粽叶、倒米、加料、包裹、捆绑等,动作井然有序。一片片清香的粽叶、一粒粒晶莹的糯米,在奶奶一双巧手下转眼就变成了一个个有棱有角,诱人的粽子。
轮到我大显身手了。首先拿起粽叶圈成一个圆锥形的小漏斗。紧接着,抓起一把糯米往粽叶里放,再放一些馅在里面,正得意呢,粽叶就像一个顽皮的爆竹一下子爆开了,晶莹的糯米就像飞珠滚玉一般,撒落一地。我心疼地捡起来叶子和那些白花花的糯米洗净,继续包。三番五次拿起几片粽叶,小心翼翼地放米、加料,一层,又一层,一道又一道地包裹,最后用一根线将它五花大绑,一个粽子终于包好了。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高兴地手舞足蹈。
粽子下锅了,可我总是急不可耐地想揭盖子看一看。 40分钟后,一锅热呼呼的粽子就出锅了。一阵粽叶的香气扑鼻而来,我迫不及待地剥开墨绿色的粽叶,只见热气腾腾的粽子变成了香粳白玉团,红枣就像嵌在上面的深红油亮的玛瑙,好看极了!忍不住吃一口,甜汁溢入口中,吃着自己亲手包的粽子,我心里甜滋滋的!
端午包粽子,既感受到快乐,又学会了包粽子。还让我坚信:只要有诚心、细心和恒心,就能学好本领。
送粽子的作文篇5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我们乐清人特别重视这个节日。端午节的传统习俗有:悬挂菖蒲、艾草,佩香囊,赛龙舟,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吃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而划龙舟是端午节的重头戏。
每当到端午节前夕,偶尔河面上传来稀稀疏疏的几声锣鼓声;人们路过河边时,常常看到河面上会有几只龙舟“飞奔”而去。他们大概在为端午节的比赛备战吧。到了“开战”的那一天,银溪河边站满了观众。有的老人搬了凳子坐着悠闲自得地看着;有的大人将孩子背在肩上一起观看;有的年轻人站在最后,踮起脚观望;还有的人用尽全力向上跳,希望能看见一点。河面的起点上有序地停着一只只来自乐清不同地区,各色各样、五光十色的龙舟。一声令下,只见四五只龙舟飞奔而去,锣鼓声叫喊声响成一片。河两岸的观众也呐喊助威。龙舟在河面上像几条水蛇,麻利的向前冲。快接近终点了,选手们的喊声越来越激烈,一只只龙舟先后冲破终点。慢慢的,船停了下来,喊声渐渐平息了,喧闹的人群暂时安静了下来,接着观看下一场比赛。
端午节除了划龙舟以外,就属包粽子,吃粽子最开心。
端午节,在外婆家过,一进门,就看见许多人围着桌子包粽子。外婆先用粽叶做一个三角体,在底部放上糯米,然后把陷放上去,再盖一层糯米,包上粽叶,最后捆上线,放在一边等候进竹笼。这边动工,那边早早已经下锅了。一开锅,一股清香迎面飘来,我们扑了上去抢粽子。外婆叫:“别烫着!”我专挑吃金丝枣陷、赤豆陷,因为甜。而大人则喜欢吃咸的肉馅。我们都只吃个新鲜,图个团圆热闹。
希望每年的端午节都那么热闹,也希望的习俗代代相传。
送粽子的作文篇6
一看见大院楼下坐满了提着一只桶的阿姨和奶奶,我就明白端午节没几天就要到了。因为只有这个时候,常年甩着手在楼下散步的她们会变成忙活得不得了的“织女”,给我们整个大院里的人们包端午节必吃的一种食物——粽子。
每年的端午节,我们家乡是一定会吃粽子的。然而,粽子不是每家每户都有人会包的。我们大院里的阿姨和奶奶们,平日里是喜欢多管闲事的“八婆”,在这个日子里,却变成了喜欢乐于助人的好人,她们会笑盈盈地接过你交给她们的装有粽叶和糯米的桶,一字排开坐在大院楼下进行“编织”,一个不会包粽子也许要包上好几天的粽子,在她们的巧手下,一两个小时全部搞定。
还有的热心阿姨,她们会邀请你提着她们为你包好的粽子,去她们家用专门的锅,把握时间将粽子煮成一咬下去就满口留香的粽子。这一环节如果是不懂粽子如何煮的人,也许就会将粽子煮成半生不熟的状态,将一桶包好的粽子给浪费掉了。
每年到了端午节的这个时候,往日里对那些喜欢议论是是非非的阿姨奶奶们的积怨也一并在她们的热情下融化散开了。她们虽然喜欢八卦,但她们包的粽子是真的好吃。如果我不是肠胃不怎么好的话,我一次就能吃两三个。
端午节来我家的客人也爱吃这些粽子,每次吃了之后会问我妈妈是怎么做的,妈妈告诉她们是大院里的阿姨奶奶们帮忙做的后,她们也会想要那些阿姨奶奶们帮忙包粽子,而每一次妈妈不好意思说明白的请求,那些阿姨奶奶们都笑盈盈地接过,一会儿就包好了,从不觉得麻烦。
我不知道未来我或者我的妈妈会不会包粽子,但这些阿姨奶奶们包的粽子是真的好吃,而且她们的好也融化了我对她们的积怨,粽子似乎是专门来化解一切的礼物。
送粽子的作文篇7
今天是小年,我像平常一样,在楼上写作业,奶奶却心血来潮,做起了我最爱吃的小粽子,我立马跑下楼,学起了包粽子。
奶奶对我说:“轩轩,你手比较小,我就教你包尖头粽吧!”我听了,迫不及待地拿起一片粽叶,学着奶奶的样子,包起来。奶奶先拿起粽叶,把它扭成一个漏斗的形状,再用手贴着其中一片粽叶绕一圈,这时粽叶变成了一个甜筒的形状,可真好玩!我也学着奶奶的样子,做了起来,我轻轻松松地就搞定了!接着,我和奶奶在刚刚做成“甜筒”的粽叶里放上一些米饭,用筷子把米按下去一点,然后再放上一大块肉,用米把肉盖住。等到最后一步,奶奶把上面的粽叶折下来,再一捏,把它捏成一个角,最后,把剩下的粽叶往旁边一扭,一个粽子就完成了!我照着奶奶的样子,可怎么也做不出来,两旁的米总是要露出来。就当我要放弃时,我想:我一定要坚持下来,这样才能成功,不给自己留下遗憾!奶奶也鼓励我,对我说:“一点点小挫折算什么,你要加油!粽叶一定要裹得严严实实,这样米就不会掉出来了。”我点点头,用力一按,绝对不给米一个出路!这样我的粽子也就完成了!
吃着自己包的粽子,心里甜滋滋的,幸好当时我没有放弃,所谓“滴水能把石穿透,万事功到自然成”果然没错!
送粽子的作文优质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