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项羽作文8篇

时间:
Animai
分享
下载本文

在动笔写作文之前,务必认真审题,这样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组织材料和思路,作文可以作为一种情感宣泄的方式,帮助我们释放内心的压力,下面是陆玖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关于项羽作文8篇,感谢您的参阅。

关于项羽作文8篇

关于项羽作文篇1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这句话在一些书里经常出现,我以前不愿细看,感觉字句晦涩。后来才知道,这说的是西楚霸王——项羽。

李清照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无疑是对项羽的`高度赞赏。在她的笔下,乌江之上,波涛翻滚,好似时局风云变幻。江边一位披甲戴盔、气度不凡的将军,屹立在敌兵阵前,稳如泰山,他的铮铮铁骨将自我终结,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易中天的角度却截然不同,他甚至认为,就算再给项羽一次机会,最后留下的也只能是“西楚霸王”的名号,而当不了“汉皇帝”。证据很有力,项羽有致命的性格弱点,“有匹夫之勇,有妇人之仁”,不该心软时心软,该宽容时却“格杀勿论”。易中天织就的画面是:四面楚歌,早已厌倦争霸的项王不愿再反抗,流泪叹息,终把亡前的心,寄放在良驹爱姬上,他累了……

除了态度明确的文辞,更多还是寄予复杂情感的。“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既有对项羽不会用“才俊”的失望,又有放弃抵抗的惋惜,还有对他选择重整旗鼓的遐想……杜牧笔下,是另一幅画面:一位吃了败仗的将军,却不记得“胜败乃兵家常事”的道理,自刎阵前。要是他渡了江,东山再起,善用人才,率领敢于破釜沉舟的将士们,威风凛凛,卷土重来,该有多扬眉吐气呢……

我读项羽,佩服他的勇气:垓(gāi)下之战,项羽迷路于阴陵。尽管身旁不足二十人,他还是选择引兵东向,怒斩敌将,豪折敌旗;佩服他的胆气:领兵救赵,破釜沉舟。只带三日干粮与冲天胆气,率二十万军兵奋勇作战;佩服他的义气:鸿门宴上,刘邦掉入项羽掌心,项羽却不忍“捏”死刘邦——他们是结拜兄弟啊!于是,无论手下如何暗示,项羽默然不应。人负我,我不负人!

我读项羽,不是因为他“西楚霸王”的称号,更不是因为他“力拔山兮气盖世”的气势,而是因为他的气节,因为他的雄伟,因为他在乱世之中,能恣情率性地生,也敢恣情率性地死。

关于项羽作文篇2

记得五年级,曾与《思维导引》超越篇的一道难题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持久战”。

看到这道题的难度系数,我懵了——本人奥数造诣不高:4星题对我来说已经是重口味了,这下直接上了道黑暗料理——5星题。

我犹豫不决,要不要做这一道题。去做,一定会耗费大量的时间,但是做出来的几率却微乎其微。

我向爸爸倾诉了烦恼,他说:“历史上许多伟大人物所以能有伟大成就者,大半都靠有极坚强的意志力,肯向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

我心想:“做超越篇的题,目的不是为了把它解出来,而是为了开拓自己的思路,如果连尝试都不愿意,那怎能提高自己的水平呢?”

于是我就在这关头拿出了意志力,翻开了草稿本:此刻就像刘邦即将与强大的楚霸王项羽开战。

可是没多久,朕便节节败退,因为项羽耍了一个新花样,朕无法理解它的战术用意。因此,对于这个新概念的题型,我找不到任何突破点,因为题目都读不懂。

渐渐的,我的心飞向了远方,目光渐渐空洞——我开始迷茫。但是我又把自己拉了回来:困难不可能凭空消失,灵感也不可能从天而降。我不能停滞不前,必须拿自己的能力来改变它、征服它。

我集中了精力,认真审了一遍题。精力集中,不愧是做事之要义,就像以镜取火,集径寸之日光于一点,着物即燃。至诚所感,金石为开:在我咬文嚼字地审题和把与圆有关联的知识点都列出来之后,便明白了题目是什么意思,还有了思路。

奋笔疾书过后,竟又遇到了一个难点——无法想象出勒洛三角形运动过后形成的形状,导致我无法进行下一步的计算。

于是我走了个捷径,去看书后的解析。

难题不愧是难题。即使我有了标准答案,但脑子转不过弯来、疑点尚未解决,所以还是没有新的进展。

我决定改日再战。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竟找到了题目的讲评。那位老师讲的特别的详细。我仿佛被点通了,于是自己拿起了草稿本,算啊算,终于把它研究出来了:真的有一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百战百败,百战不殆,我在最后时刻终于打败了楚霸王!

我将题目认认真真地抄在错题本上,又将解题过程一字不漏地写了上去,当我写完解析的那一刻,感觉自己对题目的知识点掌握得更熟练了,感觉自己可以接受的难度又提高了,感觉自己尝到了“黑暗料理”的可口之处——战胜困难给我带来的喜悦。

学习中有辛苦,即使抱有兴趣和探索欲望,学习也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心似平原走马,易放难追。”学习过程中需要集中注意力、耗费精力,遇到困难和阻挠时需要调节不良情绪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凭借坚强的意志做出努力。但是当我们经历了失败的过程,解决某个难题的时候,学习就会给我们带来无法用语言形容的快乐。

关于项羽作文篇3

更年轻一些的时候,比较喜欢红楼,好作宝玉,不知何时,喜欢上了西楚霸王项羽,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其中一点是因为我是楚人,湖北人也。也为自己是楚人自豪,你看这两句说得多好呀:百二秦关终属楚;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楚人就是牛叉!最后也确实是西楚霸王亡了秦,只不过西楚霸王是江东人,在今天的楚地的东边,并非今天的楚地-湖北人。

我眼中的霸王是什么样的,我还没有把握说清楚,就说说其中的几点:

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这是楚霸王项羽在进行必死战斗的前夕所作的绝命词,也是项羽英雄末路的挽歌。在这首诗中,既洋溢着无与伦比的豪气,又蕴含着满腔深情;既显示出罕见的自信,却又为人的渺小而沉重地叹息。以短短的四句,表现出如此丰富的内容和复杂的感情,真可说是个奇迹。我真怀疑是否真的出自一介武夫项羽之手。

诗中主要说到的事物有五,即力、气、天、骓和情。项羽力能扛鼎,世人皆知;气大概就是现在我们说的气质吧,气盖世也就是世上无人能比了,照说应该有无比的人格魅力,可项羽好象并没有把大把的可用之才聚集在他的身旁,因此我对项羽的气盖世表示怀疑。天时不利只是怨天尤人的想法,认为人相对于天太过渺小,只是项羽一个人相对天是太渺小了,如果拥有跟刘帮一样多的人呢?该是人定胜天了。骓也只是一个工具。项羽对虞美人的无限深情倒是无可争议,世人世代的无限同情就是明证。我认为诗中缺少了最关键的事物--人。项羽正是因为不善用人而寡助才输了楚汉战争,项羽到死也没有明白。

关于项羽作文篇4

在我国滔滔五千年历史长河中,英雄辈出。在英雄的海洋中,各人有各人的特点,曹操爱笑,刘备爱哭,刘邦爱问。而项羽,人们总是把他和发怒牢牢地“绑在一起”

第一怒:刘邦进关

原因:刘邦进关,派兵驻守函谷关,不让项羽进关,自己要当关中王。

在巨鹿之战后,项羽因打垮秦将章邯,受降数十万秦军,而让自己名声大振,诸侯丧胆,正当他要进军关中(大部分位于今陕西)时,遇到了刘邦的阻截。楚怀王对刘、项二人有一个约定:谁先进关(函谷关)谁当关中王。表面上看很公平,不过项羽北上救赵,与秦军主力交战,刘邦却避开锋芒,轻松入关。项羽给楚怀王写信,请求他收回谁先进关谁当关中王的成命,可楚怀王就两个字:照旧。项羽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于是,他怒不可遏的决定:消灭刘邦。

第二怒:“沐猴而冠”

原因:别人的意见他不听,那个人伤心地骂他“沐猴而冠”

项羽攻入关中后,分封诸王,火烧阿房宫,一切事情办完后,准备回彭城,做自己的西楚霸王。这时,有一个人过来劝他:“彭城四面平原,无险可守;而关中,四面环山,土壤肥沃,在关中建都必能成就霸业,项羽想要衣锦还乡,便以阿房宫被烧,自己没有宫殿住为理由决定回彭城。那个人说了一句“沐猴而冠”,项羽听说后,怒发冲冠,对身边的士兵只说了一个字:烹。那个提出一流建议的人就这样被无情的烹了。

第三怒:外黄屠??

原因:荥阳会战时,项羽回师攻打被彭越攻下来的外黄,费了很大气力,想要屠杀外黄人

项羽二夺成皋后,刘邦恐,派彭越去攻击项羽大后方,项羽不得不回师去救,打了很长时间才打下被彭越占领的外黄十七城,由于攻占外黄伤亡颇多,项羽怒发冲冠,下了一道残忍的命令,杀尽外黄15岁以上的男子,一个十三岁的小娃娃出来劝他,说彭越势力大,外黄扛不住才降的,如果这样杀戮,外黄这十几座城,都不敢降项王了。于是项羽的怒气就飞走了,下令收回成命。

项羽在楚汉争霸时只笑过一次——乌江自刎时。那是英雄末路是凄惨的笑。项羽是可用之人,却不是用人之人;是一员不世出的虎将,却不是一名具有战略眼光的统帅;是一位义薄云天的英雄,却不是一个可以宽容别人的人。不管怎么说,他那超凡的勇气以及宝马赠亭长、头颅赠故人的义薄云天,足以让他在人们的心中永垂不朽。

“生亦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关于项羽作文篇5

自古以来人们对楚霸王项羽褒贬不一,有人称他为“人杰,鬼雄”,也有人称他为“只知用武不谙机谋的匹夫”。我则称他为“‘近古以来未尝有’的武夫”。

项羽力拔山、气盖世、古今未有,他勇猛善战,叱咤风云,显赫一时,在击败秦军,推翻秦王朝的过程中建立了伟大的功绩,这样一个英雄豪杰在政治上却极为幼稚,在推翻秦朝统治以后,他目光短浅,策略错误,企图恢复春秋、战国时代的封建贵族政治,烧杀破坏,以至丧失民心,终军败身亡。

在刘邦和项羽的形象对比之下,我们可以看出,项羽从小就有雄心大志,而刘邦年轻时是好吃懒做的酒色之徒;起义以后,项羽英勇善战,身先士卒,对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更有破釜沉舟的勇气,而刘邦表现为一个胆小鬼,极端个人主义者,为自己逃生,六亲不认,把子女三次推堕车下。项羽最主要的性格特点是坦然直率,而刘邦的性格特点是狡猾诬赖。

从另一方面看,项羽骄傲、刚愎自用,听不进别人的意见,而刘邦比较虚心、豁达,善于采纳别人意见;在政治的斗争上项羽非常幼稚,特别在鸿门宴上更是如此,对于一个敌将的放肆行为视而不见,更呼其为“壮士”且“赐之卮酒,赐之彘肩”相比之下,刘邦在政治的斗争中老练,在宴会上不动声色,全力取得项羽的谅解;项羽不会用人,刘邦善于用人;项羽比较残暴,刘邦比他仁慈;项羽是军事人才,善斗力,彭城大战,带三万人把刘邦打败,而刘邦善斗智。

是的,霸王项羽确实让人怀念。他英雄一世,敢作敢为,这是真正的男子汉,铮铮铁骨,豪气冲天。“力拔山兮气盖世”,这是何等的豪迈!真乃盖世英雄,震古烁今,光照日月。英雄末路,他没有选择逃生,而是从容自刎。他演绎的那首《霸王别姬》成了千古绝唱,使得多少后来者扼腕叹息,唏嘘不止。

同众多卑微的灵魂相比,他虽败犹荣,虽死犹生!

关于项羽作文篇6

英雄,英雄是什么?王者的英勇是无人企及的神话,破釜沉舟是他的誓言,“何弊之乘”的果敢,挡我者死的豪迈,无不是项羽独有的气质。然而,他胜不了刘邦,但刘邦却不足与他相比。刘邦是君主,而他是霸王是英雄

余秋雨说过,没有悲剧就没有悲壮,没有悲壮就没有崇高。当垓下响起项羽家乡的楚歌,当垓下想起刘邦的马蹄声,当垓下响起汉军的拼杀声,项羽就知道自己败了。当他退到乌江边时发出“虞兮虞兮奈若何”的感叹,本来一位老船夫还可以让项羽过河以图东山再起,但项羽执意不肯,说他无言以对江东父老,又带领着三十六名楚兵冲杀回去,但终因寡不敌众,一个英雄西楚霸王被迫自刎。

项羽败了,但我却喜欢他,喜欢他身上特有的霸王气质,项羽乌江自刎,英雄之名不因此而埋没,“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的这首诗是对项羽的很好的评价,刘邦虽然是胜利者,可在项羽波澜壮阔的一生面前,他只能沦为小小的配角,壮哉!项羽!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项羽也有很多缺点,他喜欢杀戮而丧失民心,吝于赏赐而不获将士拥戴,还有人说他“匹夫之勇,妇人之仁”。巨鹿之战中,一位秦将领见秦大势已去,便率二十万秦军向他投降,他却下令将二十万投降秦卒全部坑杀,这体现了他的杀戮之心很重,丧失了民心,导致了西楚霸王最后的失败。他因为不赏赐将士,从而将士都不拥戴他,军心动摇,这也导致了他的失败。

我不禁感叹,项羽这个霸王怎么会倒下?感叹之余,我不禁想起了项羽的《垓下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这悲壮的诗句,体现英雄的无奈,一世英雄,如果我在,一定用我的手止住他脖子上的剑,告诉他“胜负兵家不可期,包羞忍辱是男儿。江东子弟多豪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西楚霸王项羽,你在我心中永不倒,英雄!

关于项羽作文篇7

自信与自负——项王的双刃剑。

第三十一声钟声,在不远处轰响,我便知道,那条英雄的生命画上了一个遗憾的句号。那是祭奠。

虽然他不是帝王,《史记》上却依然将他记入本纪,西楚霸王的名字,就这样,永远地定格在了历史上。

踏进那江左的项王祠,只见那大殿中那一尊高大的身影,按剑而视。

“吾可取而代之”,听,那不正是西楚霸王的怒吼?我睁开双眼,却只看见一片寂静。

垓下之围,只见刀光闪闪,盔甲带血,那个顾忌的身影在群兵中左突右冲。项王,无谓的,项王!

他按剑在手,怒目而视,那是一种怎样的'霸气啊!沉舟巨鹿,他连死亡都不怕,还怕什么呢?

可惜,勇不敌智,他注定将为亚父的死和他的刚愎付出代价。

那把宝剑成就了他,也毁灭了他。不知在鸿门宴,是必胜的自信还是妇人之仁,使他失去了那改变历史的机会,从帝王化为冤魂,随他去的,还有虞姬。

靠在柱子便,抬眼望去,只有那早已蒙上了灰尘的砖石,似乎在为项王哭泣。一个按剑的身影踩着那豪迈的步点,从后堂缓缓走了出来,我揉了一下眼睛,却什么也看不见了。

那颗头颅中,埋满了霸气与勇气的光芒,也充盈着,自负与自傲的悔恨。听,那第三十一声似乎又敲响了。那是项王的叹息,更使我们耳朵一晃而为之警觉。那把宝剑,早已悬在你的腰间。

关于项羽作文篇8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代女词人李清照以崇敬的心情,敬佩的心情写下了那个“不愿过江东”的你——项羽。

第一次见你,是在司马迁的《史记》中,那司马迁对自己所处年代的先主刘邦——你的对手,大费笔墨地赞扬了一番,却也给了你这失败者以足够的尊重——你是唯一一个没做皇帝却被写入本纪中的人。这颇与“成王败寇”的历史准则不符,也令我将《项羽本纪》认真读了几遍,这才了解,这,是你应得的荣耀。

你出身于贵族世家,却不与普通的纨绔子弟为类,你胸怀大志,少年时便许下:“彼可取而代也”的豪言壮志,并不断为之努力。壮年时的霸王举鼎使你脱颖而出,那破釜沉舟的巨鹿之战使你的才华得以充分体现,在那混乱的战场上,你镇定自若,当真应了那句“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你的勇猛与谋略,便是那周郎也望尘莫及。

出身于贵族世家,书香门第的你,骨子里却有武人那种大大咧咧的坦率,一诺千金的气概。在刘邦攻入关中,“欲称王,使子婴为相”的状况下,你仍能在鸿门宴上坚持对叔父项伯的承诺。放掉刘邦,完全不曾考虑放虎归山对你会导致什么样的影响,你只知,君子应一言九鼎。这种气势,哪是刘邦那猥琐的市井混混比得上的呢!况且,若非巨鹿之战吸引了秦军主力,刘邦那厮怎能先入关中?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如此的你走到了乌江边,却没惊慌,只不过最后一次舞动手中的宝剑冲向敌人。历史是公正的,刘邦胜了,胜利的光环却掩盖不住他性格上的污点,而你,虽败,犹荣。

项羽,走近你,我读懂了你。

关于项羽作文8篇相关文章:

关于初中作文通用8篇

关于思考的作文8篇

关于猫作文模板8篇

关于初中作文参考8篇

关于节能的作文8篇

关于立春的作文8篇

关于景象的作文8篇

关于安全的知识作文8篇

关于草娃娃的作文8篇

关于独立的作文8篇

关于项羽作文8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60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