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便应付完成的作文是没有任何阅读的价值的,只有认真写我们的能力才会有提升,只有真实和新颖的题材才能够让我们的作文获得高分,下面是淘一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端午节赛龙舟作文7篇,感谢您的参阅。
端午节赛龙舟作文篇1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到了,我每年都盼望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因为这天不仅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也是吃粽子、赛龙舟的好日子,我早就盼望看赛龙舟、吃粽子了。
一大早上,我就和爷爷奶奶一起来到松花江边看赛龙舟的表演,赛场上人山人海,围得水泄不通,爷爷领着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挤到一个可以观看龙舟的好地方。刚好龙舟比赛就开始了,我第一次观看这样壮观的表演,心情激动得无法形容,虽然早上的气温比较凉,可是我能感觉到我的手心已经出汗了。这时裁判正和参赛队员们讲一些注意事项和比赛规则。再往前看是那一条条颜色各异的龙舟如一条条巨龙卧在江面上,龙头高昂,龙身挺拔,龙尾灵动威武壮观。
比赛开始了,只见三个龙舟像离了弦的箭一样冲出了赛道,运动员们个个使出了浑身的劲拼了命地往前滑,鼓声响成了一片,这时观众也传来了为运动员加油呐喊的声音,我兴奋地高喊起来,我和爷爷、奶奶为蓝队加油、打气。运动员们更是齐心协力用尽最大力量加油追赶,尤其是蓝队队员们,他们滑得很整齐像是一个人在滑,蓝队已经领先,其他二队已经远远的落在了后面,蓝队在今年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比赛虽然结束了,但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下来,眼前的那一幕一幕在我的脑海里回荡,我也要好好学习才能更好的努力创新,实现我的理想与目标。
端午节赛龙舟作文篇2
端午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特殊的端午节习俗,下面,我就给大家说一说我们这边的端午节习俗吧。
在我们这里的,端午节的习俗就是杀鸡、包粽子、拜神。
端午节早上,我们全家人都早早起来开始准备包粽子的材料,等各种准备工作做好,我们就洗好手开始包粽子了。奶奶是包粽子的高手,很多人都请奶奶到他们家帮忙包粽子呢,做完后,自然也会送几个给奶奶。而我呢,可是最喜欢吃粽子的,一见到粽子就忍不住嘴馋起来。于是,我丢下手边的粽叶,吃起美味的粽子。这个瘦肉拌小葱馅的粽子是最好吃的,我大口大口地吃着,不一会儿就解决了好几个粽子了。“嘻嘻……”大家都捂着嘴巴笑了起来,我不知所措地难为情起来了,可自己又很疑惑,他们为什么都要在偷笑我呢?终于有个人肯要告诉我原因了:“看你这个大花猫,吃得满脸都是。”说着把纸巾给我,我一擦,结果纸巾上全是米饭粒,我也不禁笑了起来。
终于把粽子做好了,这个时候已是中午了,我们赶紧拿上鸡和自己包的粽子去拜神。只见奶奶和妈妈双手合上,跪着,嘴里还在叽哩咕噜地说一大堆话,说完以后便烧起了纸钱,然后回家吃粽子去了。
这就是我们这边的端午节习俗,我在端午节的这天过得非常的开心,你们是不是也觉得非常好玩呢?
端午节赛龙舟作文篇3
“咚咚咚咚锵!”咦,这是什么声音?我揉揉眼睛,一骨碌从床上爬了起来。只见爸爸正在门口挂艾草,妈妈呢,则在煮粽子。哦,对了对了,我一拍脑袋—今天可是端午节呀!
我洗漱完毕后便开始吃起妈妈亲手包的粽子来。嗯,那味道可真是又香又糯,太美味了!
其实,端午节吃粽子也是有来源的。传说,这是为了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屈原投江自尽后,人们为了不让江里的鱼吃屈原的身体,特地包了粽子投入江中喂鱼。到了后来也就慢慢演变成了吃粽子。
而赛龙舟则是因为屈原自尽后,老百姓划船去找他的尸体,可是并没有找到,演变到后来就变成了赛龙舟。
转眼间到了下午,我们一家来到了江边,观看赛龙舟。
“咚咚咚咚锵!”江边想起了锣鼓声。瞧,远处划来了几只龙舟。“一二一,一二一!”壮汉们头戴红金,手拿船桨,奋力地向前划着。一只船眼看就要划到头,争到第一了,我心里暗暗想着:快快快,加油啊!快,马上就要第一了!
只听到“哗”的一声船竟然翻了!我的心里立刻揪了起来:这可怎么办呐?!
只见另外几只船看到他们的船翻了,便纷纷停下划龙船,朝落水人员划去,救生船也划了过来,纷纷救起了落水人员。周边观看的人群不由得纷纷对他们竖起大拇指。这让我想起了一句话:“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没过多久,一只花里胡哨的船出现了在我们的眼前,原来里面都坐着一群老爷爷们,他们慢慢地划着船,给人带来轻松的快乐感觉。刚才的紧张气氛一扫而空,我们都跟着船沿江而行,为他们鼓掌加油!
鞭炮声渐渐地散去,赛龙舟结束了,河面渐渐地平息下来,我的心中却还在想着那场充满了友谊而有趣的赛龙舟!
端午节赛龙舟作文篇4
五月的第五天是年度端午节。端午节是纪念爱国诗人曲元并设立的。在这一天,人们不得不吃饺子,种族龙舟等民俗风俗。
今天,我们全家人来到河边,看到龙舟赛。河沿人海。我终于进了这个拥挤的人群,站在这个人群中,我真的有一个和尚进入火焰的那种热的感觉。当主机宣布去年的冠军队—红队打了,河突然沸腾了。很快,所有的球队都打,他们做最后的准备,准备去。
当裁判下令命令时,所有的队伍齐聚一堂。共有七支队伍参加了比赛,他们的龙舟按照彩虹的顺序排列。而且有些球队按照弓指挥官的鼓节奏向前,拼命向前,突然先于头脑中的第一个;有些却不知所措,最后落下,就是所谓的:急速不高。江的玩家很难画,人在河里看游戏没有闲着。他们一直喊着欢呼口号,欢呼声爆发而不是一阵强烈。玩家在观众欢呼声更加艰难,更多动量。指挥官的声音是震耳欲聋,球员们默默的理解,节奏,排名都是士气。
游戏越来越接近尾声,对于可以被认为是舞台的玩家已经冲刺。观众正在举行呼吸,观众几乎没有呼吸,只有船的指挥官鼓。红队仍然领先,排在最后一个紫队中开始赶上。在这个时候,一些观众忍不住,大声喊道,为紫色的团队欢呼,这也让紫色团队更充满了信心。紫队的连续五支队伍,呼气到自己的排名第二。然后裁判吹口哨,比赛结束了口哨。最终,红军捍卫冠军的成功,紫队赢得了第二名,刷新了球队的最佳成绩。观众再次沸腾,紫色团队这种勇气给予鼓励的精神。
游戏结束了,时间过去了。今天,我看到了一个奇妙的游戏,也有一个快乐的端午节。
端午节赛龙舟作文篇5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在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每到端午节,各个不同地区的人们都会按自己特有的习俗来过端午节,端午节的习俗有很多,比如最传统的赛龙舟,包粽子。还有些地区会在端午节放风筝、挂艾草、栓五色丝线等。在我的家乡,端午包粽子是我们的习俗。每逢端午,家家户户都会包粽子,每家的口味也有不同。
端午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是集祈福攘灾,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传说一位爱国诗人屈原在农历5月5日投汨罗江自杀后,楚国人民为了不让江中的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从此以后,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这一天,人们便用竹筒装米投江祭奠,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来。
说起包粽子,上次端午节外婆带着我们包粽子的场景,我还历历在目。端午节的前一天晚上,外婆拿出糯米,让我们倒进桶里,然后接了一盆水来淘米。把桶里的水倒掉后,用保鲜袋装好糯米,放进冰箱里保鲜。提前处理好的糯米,第二天就可以直接使用了。把糯米倒进盆子里,撒上五香粉,加上适量的油和盐揉匀,再加上两三把绿豆搅拌均匀,就可以开始包粽子了。我们家乡的粽子放的馅料大都是:黄豆、肥瘦相间的猪肉、咸蛋黄和香菇。外婆最擅长包三角粽了,只见外婆取一把糯米摊平了,一一放上馅料。她先将粽子裹成一个圆形,再用大拇指和食指捏出一个角,重复三遍,一个漂亮的三角粽就在外婆的手中诞生了。接着外婆从里屋拿出了一篓筐的竹叶。外婆告诉我说,这些竹叶是她提前去摘的,昨晚已经焯好水晒干了。外婆边说边把竹叶涮上油,用竹叶把粽子包好,绑上竹绳,一个完美的粽子就做好了。外婆做好了一大碟粽子,马上放进锅里蒸了。
蒸了一会儿后,粽子的清香味就从锅中飘来了,孩子们都站在锅边流着口水。外婆一打开锅,一股白色的蒸汽就往天上冲去,外婆把粽子端上桌子,只见碟子里的粽子有三角形的,也有长方形的。青色的竹叶和里边香喷喷的糯米,真是令人垂涎三尺啊!竹叶的清香与糯米的芳香搭配在一起,让人不得不想尝上一口。一口咬下去,口感细腻软糯,每个人都吃得津津有味。
外婆包的粽子真好吃!希望我们家乡的端午节包粽子习俗能一直传承下去,希望中国的文化传统能永远流传!
端午节赛龙舟作文篇6
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我的家乡建湖也有一些风俗,如:贴对联、赛龙舟、吃粽子、放鞭炮……我最喜欢的是赛龙舟,因为赛龙舟这个活动很精彩。
听爸爸说,这个习俗还有来历呢。传说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都是为了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的。屈原是一位爱国者,也是一位好官,老百姓很拥护他,但是君臣们不赏识他,还陷害他。屈原觉得自己实现不了治国的理想,所以选择了投汨罗江自杀。屈原投江后,楚国人民往江里投好吃的食物,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这样年复一年,就形成了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
每年端午节,我都要观看这精彩的龙舟赛。湖两岸人山人海,挤满了前来看热闹的观众。
“轰隆隆”礼炮打响了,一条条龙舟如飞箭般地在水面上滑行。岸上的人们欢呼鼓舞、击掌喝彩。龙舟你追我赶,谁也不甘心落后。每条龙舟上的指挥员都站在船头有节奏的用力击鼓,引领龙舟飞速前进。划桨健儿们更是使出全身力气,船桨在他们手中上下飞舞着,动作整齐一致,场面十分壮观。
比赛渐渐接近尾声,对于选手们来说,可以算是已经到了冲刺的阶段。观众们都屏住气,全场几乎没有呼吸声,只有船上指挥员的擂鼓声。红队依旧领先,排在后面的蓝队使出吃奶的力气奋力向前划去,一口气将自己的排名提升到了第二位。岸上的观众也为他们助兴,高呼“加油,加油!”眼看蓝队就要追上红队,这是裁判员鸣哨了,比赛也结束了。最终,红队获得了冠军,蓝队获得了亚军。观众们再次沸腾起来,对蓝队这种奋勇争先的精神给予鼓励。
龙舟赛不但是我们喜爱的传统文化,而且是一项展现集体合作精神的运动,我非常喜欢这项活动。
端午节赛龙舟作文篇7
时候,总听妈妈给我讲屈原因为楚平王而投汨罗江,从此便有了端午节,我也似懂非懂地知道了:原来端午节是由屈原而产生的。
相传屈原是一个爱国诗人,投江后,汨罗江畔的百姓们纷纷去打捞屈原的尸体,因此有了赛龙舟的习俗;百姓们把饭团等投入江中,因此有了吃棕子的习俗,百姓们把兄雄黄酒倒入江中,因此有了喝雄黄酒的习俗。
记得前不久,我还了南湖边,看龙舟竞渡,那儿人山人海,一派热闹的景象,南湖边上围满了人,不用说他们就是来看龙舟竞赛的,只见不远处湖面上,停泊着大大小小的的龙舟,龙舟选手们严阵以待,不过一会儿就上了各自的龙舟,他们一个个精神抖擞,似乎真的是要打捞屈原。一眨眼的工夫,他们就开始了,随着“嘿咻嘿咻”的口号声。他们有节奏地划起龙舟,这使我不禁想象起了当时百姓们纷纷去打捞屈原时的情景……
这些龙舟一个个身长十几米,船头是一条龙头,船尾是一条龙尾,船头有一个击鼓手,负责击鼓,打节奏,以此激励队员们,船尾有一个舵手,手上拿着一只桨,以此来控制方向,中间是船员他们是主要的队员,就是他们使龙舟前进的。看着这些龙舟,我的心中忽然滑过一个念头:在《端午寄情》班队课上,徐州骋说一条龙舟上有20~22人,我眯着眼一数,加上船头和船尾两个人,不偏不倚正好22人,我刚数完,龙舟就飞快地驶向远方,似乎是刻意,准备让我数的……
虽然端午节已经过去,可是在我的内心深处,还是保留着对端午的无限向往和那个我小时候听过的古老的传说。
端午节赛龙舟作文7篇相关文章:
★ 过端午演讲稿6篇
★ 过端午演讲稿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