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信教案6篇

时间:
Lonesome
分享
下载本文

精心设计的教案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的学习,仔细编写教案可以提前预测学生的学习困难并进行针对性辅导,下面是陆玖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神奇的信教案6篇,感谢您的参阅。

神奇的信教案6篇

神奇的信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朗读诗歌,学会生字新词。

2、边读边想像,理解诗的意境,体会作者热情讴歌书的神奇、美丽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仿照前两段的写法再写一段。

4、体会作者对书的讴歌,培养学生对书的热爱。

教学重点:

想像诗中描写的意境,体会书的神奇。

教学难点:

发挥想像仿写诗歌。

课时划分: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人类的精神粮食”同学们你们爱书吗?都读过哪些类型?在读书中你获得哪些乐趣?

书是多么神奇,今天我们就来读一读《神奇的书》这首诗歌吧?

2、扣题质疑:书神奇在哪?让我们一起走进书里寻找吧!

二、初读诗歌,了解大意。

1、自读诗歌,读准了字音,了解大意。并想想自己读懂了什么?

2、学生自读诗歌,师巡视。

3、指名朗读。

4、指名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疑问?

三、再读诗歌,品味体会。

1、学习第一小节。

(1)指名读第一节,说说你的理解。

(2)说说这节诗写什么?

(3)为什么这样说书能带我们到浩瀚的.天地呢?

2、自由读第二节,说说你的理解。

(1)理解词语。

(2)说说这节诗写什么?

(3)想想书为什么能带我们领略人生的真谛?

3、默读第三节,想想为什么说“即令你一贫如洗,也没有任何栅栏能阻挡,你在书的王国遨游的步履”呢?

4、同桌互读第四节,说说这节诗告诉我们什么?

引导学生理解“书装载了人类灵魂中全部的美丽”的含义。

四、三读诗歌,领略神奇。

1、让我们带着对书的喜爱之情再一次走进书的世界,去领略书的神奇。

2、交流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自读讨论,围绕“为什么说书是神奇的”这一问题组织学生学习,既突出了重点,又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读文——谈理解——再读文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读中理解,读中感悟。)

五、拓展延伸,升华感情。

1、你读过哪些书?书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2、看来大家都对书有着深刻的认识和体会,现在请大家拿取手中神奇的笔,仿照诗歌的前两节,抒发你对书的感情。(学生进行仿写)

(设计意图:让阅读与写作美丽地携手,既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又有机地进行了习作能力的训练。)

3、交流点评。

小结:读书使我们变得豁达,变得高尚,让我们思想逐渐深刻,目光更加深远;让我们继续多读书,读好书,与书为友,在书的陪伴下快乐生活,健康成长!

4、有感情的齐读课文。

六、作业设计,夯实双基。

1、抄写文中的好词,背诵诗歌。

2、收集一些与读书相关的名言、谚语。

板书设计:

神奇的书

到浩瀚的天地

神奇的书领略人世的真谛

遨游书海→精神上的富翁

装载美丽

神奇的信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莫比乌斯圈的特征,探索莫比乌斯圈的神奇变化。

2、能制作莫比乌斯圈,并能大胆进行猜想和尝试记录。

3、体验莫比乌斯圈给生活带来的便捷。

活动准备:纸条、纸圈、剪刀、固体胶、课件、记录表、记号笔。

活动过程:

一、激趣

以手指游戏引入纸圈。(教师用食指和大拇指变化出一个圈、两个圈、许多圈导入课题--纸圈。

1、出示纸条,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师纸条也想变成圈,你们能不能帮助纸条变出圈?鼓励用多种方法,可以跟别人的不一样等。)

2、幼儿尝试做纸圈。(幼儿做出的纸圈都一样)

3、教师以魔术的形式展示莫比乌斯圈的神奇变化,引起幼儿的兴趣。

二、设疑

1、幼儿第一次尝试剪圈,让幼儿体会挫折,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及探索精神。

2、画线对比

教师提出要求:在两个圈上分别画线,从接头处开始画,到起点处结束,可以在里面画也可以在外面画。可以两人合作,一个人转圈,一个人画线。

师:你的线画好了吗?你发现了什么秘密?普通圈的线只画了一个面就连了起来,但是莫比乌斯圈的线特别长,画过了红颜色的一侧又到了蓝颜色的一侧,最终又回到了原来的出发点。

结合ppt总结出莫比乌斯圈的第一个特征:普通圈有2条边2个面,莫比乌斯圈只有1条边1个面。

3、实验总结出莫比乌斯圈的第二个特点:沿线剪开普通圈,变成一样大的两个圈,莫比乌斯圈变成有两个接口的大圈。

4、尝试自己制作莫比乌斯圈。教师小结:把纸条的一端扭一下和另一端粘合在一起,就做成了一个这样的圈。咱们做的这个圈啊,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呢,叫做莫比乌斯圈。是德国科学家莫比乌斯在1858年发现的'。人们为了纪念他就给这个圈取名为莫比乌斯圈。

三、探索

沿着莫比乌斯圈的二等分线剪开和三等分线剪开会有神奇的结果。出示记录单:

1、出示课件,教师讲解记录单。

2、猜测普通的圈沿剪线剪开会怎么样。(记录)

老师示范剪法。

幼儿尝试剪普通的圈。

3、幼儿猜测莫比乌斯圈沿着这条线剪开会怎么样。教师和幼儿一起记录。

(1)幼儿自己剪剪看看。

(2)请幼儿讲述操作结果。看一下,现在的莫比乌斯圈有几个接口?

(3)它的结果跟你猜的一样吗?

(4)教师小结:一个麦比乌斯圈沿着中间的线剪开就会变成一个更大的而且有了两个接口的麦比乌斯圈。

4、教师出示画有两条线的麦比乌斯圈。

(1)幼儿猜测,教师和幼儿一起记录。

(2)幼儿剪剪看看。教师指导。

(3)幼儿讲述结果。

(4)小结:今天我们的小朋友也做了一回小科学家。发现了莫比乌斯圈的很多秘密,知道画有一条线的莫比乌斯圈剪开后会变成一个更大的莫比乌斯圈。画有两条线的莫比乌斯圈剪开后变成了一个大一个小两个套在一起的莫比乌斯圈。

四、拓展

1、观看课件了解莫比乌斯圈在生活中的应用。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神奇的莫比乌斯圈,莫比乌斯圈不光好玩还很有用呢,你知道它有什么用吗?(幼儿自由发表意见)

其实呀,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藏着许多莫比乌斯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出示课件)

立交桥:避免行人车辆的拥挤。

过山车:更加刺激好玩。

传送带:减少反复的摩擦工作,增加传送距离和面积……

2、观看课件了解莫比乌斯圈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

原来莫比乌斯圈不仅给生活带来了方便,艺术家和建筑设计师还利用它来美化我们的生活(继续展示ppt)。

5、延伸

瞧,老师这里还为小朋友准备了画有三条线和四条线的麦比乌斯圈呢。你知道沿着他们剪开会变成什么样吗?

神奇的信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探索,感知磁铁的基本特性,认识并喜欢玩磁铁。

2、尝试运用磁铁的特性解决生活和游戏中的问题,培养幼儿探索兴趣和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块磁铁;

2、每组数种材料(内有木棒、塑料管 雪花片、回形针、钥匙、硬币、玻璃珠、瓶盖、布、纸、铁夹等);

3、教师操作材料:教学ppt;背面有回形针的小鸟卡片,磁铁,背景图一张,记录表;

4、记录表七份(每组幼儿一份)。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小鸟的魔术秀。

1、出示图片,教师给幼儿展示静态的小鸟卡片,导入活动:瞧,小鸟在干什么?(幼:静静地停在草地上。)

2、小鸟会变魔术,魔术开始咯!教师隔着白纸移动磁铁,使小鸟飞起来。

3、问:你知道小鸟是怎么在纸上飞起来的吗?(请幼儿猜测。)

4、师:原来有一样宝贝帮助了小鸟,它使小鸟飞了起来。(出示磁铁)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磁铁。

二、操作探索:有趣的磁铁。

1、师:磁铁很好玩,它有许多的秘密,今天老师准备了很多有趣的东西,请你带着磁铁一起去试一试、玩一玩,看看会发生什么好玩的事。

2、教师介绍规则:每组有一份操作记录表,请一位在小朋友做代表,把能被磁铁吸住的东西贴在笑脸的一边,不能的贴在哭脸的下方。

3、幼儿动手操作,教师指导。

4、师:刚刚小朋友们和磁铁玩得很开心,现在请你来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磁铁吸住了什么东西?哪些东西没有被磁铁吸住?

5、引导幼儿说说自己在操作过程中的发现,教师操作演示材料。

6、被磁铁吸住的'东西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他们都是铁做的。)

7、教师小结:原来磁铁喜欢回形针、硬币、铁夹这些铁制品和它做朋友,所以磁铁也叫吸铁石,说明它会吸住铁的东西。如果是磁铁吸不住的,那说明这样东西就不是铁做的,像纸、布、木头等。

三、神奇的磁铁:磁铁的传递性。

1、师:磁铁的本领还不止这些呢!这只小鸟的背后,是老师在背后放了回形针,回形针是铁制品,所以磁铁能够吸住她进行移动,它能隔着白纸吸住铁制品。磁铁还有许多本领,桌子上有很多回形针,你们去试一试,看看磁铁还有什么本领?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师:小朋友们都去尝试了,谁来说一说你的发现?

4、请幼儿说说自己的操作结果。有的幼儿会发现,磁铁吸住回形针后,回形针不止一枚的情况,教师根据这个情况播放ppt解释:这是磁铁的传递性,即磁铁将自己的自己磁性暂时分给了吸住的第一个回形针,让回形针可以吸住下面的回形针,回形针越多,磁性就逐渐减弱了。

5、教师小结:磁铁的本领真大,隔着白纸也能吸住铁制品,还能吸住许许多多的回形针,让回形针变成了一辆长长的小火车。

四、经验迁移。

1、师:磁铁有这么大的本领,我们需要它来帮忙啦!老师有一把钥匙里掉进了玩具堆里,谁能用最快的方法把它找出来。

2、请幼儿尝试找钥匙。

3、师:因为钥匙是铁做的,我们用磁铁就能马上吸住它,所以很快就找到了。

4、我们家里也有很多东西是铁制品,爸爸妈妈爷爷找不到了,我们可以拿磁铁去吸,立刻就能找到了,我们回家去试一试吧! 五、整理材料,活动结束。

?中班科学教案 神奇的磁铁》摘要:儿探索兴趣和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块磁铁; 2、每组数种材料内有木棒、塑料管 雪花片、回形针、钥匙、硬币、玻璃珠、瓶盖、布、纸、铁夹等; 3、教师操作材料:教学ppt;背面有回形针的小鸟卡片,磁...

神奇的信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理解铅笔盒里文具对话的含义。

2、学说故事中的对话,尝试表演故事。

3、知道爱护文具,形成爱护文具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起兴趣

师:(出示课件铅笔盒)小朋友你们能说说铅笔盒有什么用吗?到小学时要放哪些文具呢?铅笔盒能放这么多文具,真好,可是有一天,铅笔盒却变成了医院,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一起听听故事《铅笔盒变医院》,答案就会揭晓了。

二、分段学习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1、看课件1教师讲述第1段并提问:

(1)铅笔盒里有哪些文具?

(2)小男孩读一年级了,这些文具都想干什么?

2、看课件2,教师讲述第2段并提问:

(1)你看到了什么?这么做对吗?为什么?

(2)我们看看会发生什么事?

3、看课件3,师讲述故事第3段并提问:

(1)铅笔盒里发生了什么事?

(2)铅笔为什么哭?你能用故事里的语言把铅笔与小刀的对话说出来嘛?

(3)小刀为什么把卷笔刀拉出来?结果怎样?(学说对话)(4)橡皮和尺子为什么哭?是小刀的'错吗?从哪些话中知道的?(学说对话)

4、看课件4,提问第4段:

(1)现在你知道文具盒为什么变医院了吗?文具做了什么决定?

小男孩不爱惜文具,文具也生气了,男孩上学会发生什么事呢?

5、看课件5,提问第5段

(1)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小男孩为什么哭?

(2)师总结故事内容。提问:如果你是这个文具盒的主人,你会怎么做?

三、播放语言cd(盒带),请幼儿完整的欣赏故事

四、孩子尝试表演故事,老师和其他幼儿旁白解说

教师小结:希望不爱惜文具小朋友们从今往后爱护好文具,自觉爱惜文具的小朋友学习!表扬爱惜文具的小朋友!

延伸活动:

回家试讲故事,并能爱护自己的文具。

神奇的信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火山喷发这一自然现象及火山的种类。

2.通过形象直观的实验,使幼儿充分体验火山喷发时的情景,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

3.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课件(活火山图片、死火山图片、休眠火山图片、长白山天池图片、火山爆发科教片)、挂图、面团若干、米醋、托盘、毛巾、生鸡蛋、杯子、磨脚石。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张非常漂亮的图片,小朋友想不想看一看?(想)

出示长白山天池图片供幼儿观察。

师:这是什么地方?(长白山天池)

师:谁去过长白山?那里有什么神奇的地方吗?(那里有温泉能洗澡,山可高啦,还能煮鸡蛋呢)

师:这么厉害呀!那是谁生的火?还是那里有煤气呀?(没有看见火,它就是自己热的。)

师:你们想知道温泉为什么会那么热吗?那么就和老师一起走进“神奇的`火山”吧!

2.火山的形成

师:长白山天池的温泉可以煮鸡蛋,是因为它是一座火山,那么火山是怎样形成的呢?这和地球的结构有关系。你们猜地球是由什么组成的?(水、土)出示地球内部的结构图让幼儿认识:地壳、地幔、地核,棕色的是地壳,就像衣服一样保护地球;中间橘色的是地幔,这一部分是一些像胶水的黏稠物质,是流动的,也就是岩浆;最里面是红色的地核,这里非常热,达到几千度,也是产生热量的地方。

幼儿随教师指读地球内部各部分的名称。

教师出示生鸡蛋,把鸡蛋打破,蛋清从蛋壳里流出,向幼儿讲解;当地幔中的黏稠物质遇到地壳薄弱的地带或是有裂缝的地方,就会猛烈喷发出来,形成火山爆发,样的山就被称为火山。

思考:火山天天都喷发吗?(引出下面的内容)

3.火山的种类

(播放图片,教师讲解火山的种类和它们的特点)

(1)活火山

(2)死火山

(3)休眠火山

4.火山喷发实验

师:火山爆发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当火山爆发时,会发出巨大的响声,石块翻滚,温度极高的岩浆像一条条火蛇一样从地下喷出,瞬间将村庄和农田毁灭,小朋友你们说危险吗?(危险)

师:所以我们不能近距离观看,下面我们就通过实验来看看火山是怎样喷发的。

将幼儿分成四个小组,每组一块面团,并在面团的上面做一个洞,将小苏打放入洞里,然后把米醋倒进去。

让幼儿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洞里面跑出来像泡沫一样的东西,速度可快了。)

观看火山爆发的科教片,让幼儿进一步体验火山爆发时的壮烈景观。

5.火山给人们带来的益处

师:火山爆发是一种自然现象,我们无法阻止它。虽然它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但也会给我们带来好处。例如,火山灰是很好的肥料。火山爆发还会产生大量的矿物质。

教师出示磨脚石: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磨脚石)

师:对了,它就是用火山喷发后的石头做的。今天我们学了火山的有关知识,你们觉得火山神奇吗?(神奇)

师:这种石头就是火山喷发留下的。如果把它放到水里会怎样呢?你会有新的发现。今天小朋友回家就和爸爸、妈妈一起来试试吧。

神奇的信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发现由于地球引力的作用,各种物体在空中会自由下落。

2、通过各种操作活动,使幼儿初步感知不同物体下落速度不同是与物体重力和空气浮力有关。

3、尝试改变物体下落的速度,发挥幼儿的创造性,培养幼儿动手试验和观察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操作材料:各种糖纸、羽毛、报纸、雪花片、球、小沙包、手绢、

2、辅助材料:剪刀、透明胶、夹子、双面胶、泥工、彩带。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感知物体自由下落的现象。

1、教师:“今天老师准备了许多东西,请你们来玩一玩,把这些玩具往上扔,看看你会发现什么。”

2、幼儿自由操作,教师个别指导。

3、你刚才扔的是什么东西?你扔这些东西的时候有什么感觉?它落下来的速度是什么样的`?

二、再一次抛接物体,发现物体下落速度有快有慢。 1、启发幼儿任意选两样玩具同时抛接,发现物体下落速度不同。

2、引导幼儿两两相伴,同时抛接物体,发现物体下落速度有快有慢。

三、启发幼儿探索改变物体下落速度的方法。

1、教师出示两张相同的纸,启发幼儿能让我们以不同的速度落下来。

2、幼儿尝试探索:如将纸折成飞机就扔得高些,落下来也快些。夹子夹住羽毛使羽毛落得快。

四、为什么物体都会往下落?教师:扔上去的物体为什么会落下来呢?

(是由于地球的引力。)

五、小结:

今天我们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知道物体由于地球的引力扔上去以后都会下落。

轻而大的物体扔不高,落下来也慢;重而小的物体扔的高,落下来也快,通过改变,也会改变它的速度。

六、组织幼儿观看人在太空中的录象。

神奇的信教案6篇相关文章:

神奇的铞的作文5篇

神奇的铞的作文通用7篇

神奇的铞的作文最新5篇

神奇的铞的作文优秀8篇

神奇的铞的作文优质5篇

神奇的魔术作文8篇

蚂蚁的家教案精选6篇

蔬菜的家教案6篇

神奇的魔术师教案5篇

食物的家教案6篇

神奇的信教案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39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