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编写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课堂讨论和互动,制定有挑战性的教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下面是陆玖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八教案6篇,感谢您的参阅。
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八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学会用“加一加”、“减一减”的方法识字,体会“张”字在不同词语中的不同含义。复习巩固本单元字词,积累词语、佳句。
2、感受发现的快乐,养成积累词语、佳句的好习惯。培养同学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听说能力。
3、能有感情地读背《鞋》这首诗,能根据所给内容进行口语交际,并使同学感受到家长的关爱。
【教学重点】
引导同学发现识字方法。积累词语,朗读、背诵诗歌。培养同学的听说能力。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录音课件。
3、生字卡片。
4、一张空白贺片。
【课时布置】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知
1、让同学观察一组象形字。
2、同学谈观察后的发现。
3、对同学的发现给予肯定。
并与今字对照,指出学习识字时更需要积极地去探索和发现。
4、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发现、探究识字方法
1、字卡出示“漂、飘、完、园”四个字:
同学认读后把字卡贴在黑板上。
2、观察、比较这两组生字:
同学谈发现。
3、小组内交流、汇报:
尊重同学独特见解,鼓励同学敢于发表自身的意见。
4、同学汇报后,板书“票、元”两个字:
同学认读、组词、理解词义。
(板书符合教学内容的组词)
5、出示“直”、“扁”两个生字:
生认读后把字卡贴在黑板上。
6、指导加偏旁组成新字并组词:
师板书。
7、观察、比较这两组生字:
同学谈发现。
8、阅读学习伙伴的话,观察四组生字,总结识字方法:
“加一加、“减一减”。
9、分别说出:
各组字分别用的哪种识字方法。
10、课件出示6个生字:
同学认读。
三、联系生活,体会“张”字的不同含义
1、出示“张”字:
同学认读。
2、找出班内姓“张”的同学,说明:
“张”可以表示人的姓氏,如:
张爷爷。
(师板书)
3、出示其它带“张”字词语:
同学自学,理解字义。
4、生汇报交流,师引导同学理解词义:
⑴“张贴”、“东张西望”、“张开嘴巴”,同学用动作演示词义。
⑵“一张画”实物讲解。
⑶“开张”配画,并在句子中理解词义,如:
某某饭店今天开张了。
5、引导同学根据“张”字不同意思进行扩词练习。
四、巩固方法,课外延伸
1、课后,用“加一加”、“减一减”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
2、体会生活中“张”字的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含义。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一、认读词语
1、导入:这一单元我们已经学过不少汉字了,看看这些字词和你们成为朋友了吗?
2、大屏幕出示词语,同学认读:
⑴指名读:
指导读准轻声和平翘舌音。
⑵开火车读。
⑶同桌互读、互听、纠正字音。
⑷组内交流,理解词义。
⑸指导同学用“照顾”、“精彩”等词进行口头造句。
⑹全班交流积累的词句。
二、读读背背
1、结合拼音,自读课文,初步感知诗的内容。
2、师范读:
同学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认读、理解词语:
组内讨论,理解“依偎、港湾、享受、温暖”四个词语。
(认读积累,为阅读扫清字词障碍)
4、同桌互读:
在读中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5、分段阅读,理解诗歌:
第一段:
考虑:
我家的家庭成员都有谁?
第二段:
结合诗的内容展开合理想象。
第三段:
指导有感情朗读,体会家的那种温馨、宁静、和睦的气氛。
6、指导背诵诗歌。
7、配乐朗诵。
三、实践活动
1、积累看电视、上活动时认识的好词、好句。
(张贴在墙报上,展示自身认识的字、词、句等)
2、体会家的温暖,为家做一件力所能和的事。
?板书设计〗
日积月累读读背背
?鞋》
第三课时
口语交际·我该怎么办
一、创设情境
1、播放动画:
画面上,知心姐姐讲述小明生活中遇到的烦恼故事。
激发兴趣,引起同学思索。
2、让女生看,男生闭眼睛。
3、女生把看到的故事讲给男生听,男生听后在全班讲,大家倾听,引导同学评一评谁说得最清楚,谁听得最仔细,评议谁做得对。
商议怎样帮小明想方法。
二、合作探究
1、分组商议:
想什么方法说服小明的妈妈爸爸?
2、小组商议:
个别同学发言,大家倾听他的想法,然后评议。
3、确定本小组的方法。
4、全班讨论:
哪个小组的.方法比较合理,最后选定最好的方法。
5、让各小组内的同学采用自身小组喜欢的方法扮演家长、小朋友、同学等角色。
6、扮演劝说家长的过程:
说服“家长后”,请“家长”谈谈,为什么接受了“小朋友”的要求。
7、各小组选出优秀的,上台扮演。
三、创新发展
让同学说一说自身有哪些类似的经历,自身又是怎么做的?
说一说自身会做哪些家务?
教教其它同学。
交际感言:
用一句话,一句广告语、一幅画、一首歌,表达学习后的情感体验,呼吁给小朋友一个生长的世界。
四、安排同学看展示台的内容
?板书设计〗
我该怎么办?
沟通
说清楚听仔细
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八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品味课文,能从中受到情感熏陶,懂得珍惜亲情,学习关爱孝敬老人。
教学过程设计
一、听歌引趣,质疑导入
1.放《种太阳》这首歌,大家说说你都听懂了什么?心情怎样?有什么想法?
2.老师认识一个叫鹿儿的小女孩,她要把阳光作为礼物送给她的奶奶,你们想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19课《送给奶奶的阳光》。
3.板书:19、送给奶奶的阳光
二、自由试读课文,识记生字词。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同桌互相听读课文,注意纠正读错的字音。
3.借助拼音自由认读认字表中的生字。
4.同桌检查读生字。
5.老师出示生字卡片,检查读生字。(检查读生字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检查困难生读、指名领读、分行开火车读、齐读等)
三、朗读感悟,深入理解
(一)鹿儿为什么要给奶奶送阳光?
1、师:请小朋友们轻声读课文,边读边找,找到了就在书上画下来。
2、全班交流。相机出示课文内容,指名读相关语句。
(1)清晨,她睁开眼一看,朝阳从东面的窗户射进来,照得满屋亮堂堂的。
(2)紫花开遍大地,芬芳扑鼻;小鸟在空中飞,叽叽喳喳。整个大地沐浴着灿烂的阳光。
(二)万物沐浴在阳光里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
a.(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一起来想象,一起用心来感受:清晨,朝阳从东方升起,照耀着大地,你们听——叽叽喳喳,小鸟在说话,你们看——原野上,五颜六色的花儿竞相开放,散发出阵阵清香,溪水清清,波光粼粼,河岸边柳树姑娘轻抚长发,在阳光下,微风中,更显得婀娜多姿……)
b.小朋友们你们还看到了什么?
c.师范读第3小节。
d.生指导有感情朗读。
3、鹿儿跳啊蹦啊,乌黑的头发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她伸出了双脚索性坐在了草地上。小小的围裙里充满了阳光。
4、师引读第5小节。
“啊!多好的阳光啊,我要把它带回去,作为礼物送给我的奶奶。”
5、鹿儿的奶奶腿坏了,不能出屋,口里总是念叨:“多想见到阳光啊!”
老师师引读:
屋外阳光灿烂,春光明媚,屋里却仍有着丝丝寒意,奶奶口里总是念叨??
听着鸟儿在阳光中自由的飞翔,还不时叽叽喳喳地说话,奶奶口里总是念叨??
看着鹿儿从屋外回家时,开心的笑脸,奶奶口里总是念叨??
6、为什么鹿儿要把阳光作为礼物送给奶奶呢?能用“因为……所以……”来说说吗?
(二)交流,个别说。
过渡:因为奶奶的腿坏了,想见阳光,所以鹿儿要把这灿烂、明媚、温暖的阳光带回家,送给奶奶。鹿儿是怎样把阳光送给奶奶的呢?
1、请小朋友们自由读6—10节,找出写描写鹿儿送阳光过程中的动作神态的词句读一读。
2、个别说。
师出示句子:鹿儿把阳光紧紧包在自己的围裙里回家了。
鹿儿一边说着,一边打开了包得严严实实的围裙。
师:请小朋友们把这两句话读一读。
这里的“紧紧”和下面一句中的哪个词意思一样的?
那么“紧紧”和“严严实实”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指鹿儿把阳光……(就是指她把阳光小心地包好,藏好)
此时鹿儿的心里是怎么想到呢?
3、组织讨论:你从这些词句中还读懂了什么呢?
出示“一……就……”
鹿儿把阳光包得紧紧地,一进家门就直奔奶奶的房间喊着——
一路上鹿儿想着奶奶能见到阳光了,会多么开心,她迫不及待地要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奶奶——引导揣摩人物心理。(兴奋、焦急、快乐)
4、练习复述,加上鹿儿的心理活动。
5、来,让我们一起去给奶奶送阳光。(边做动作边复述课文6—10节)。
(三)过渡:奶奶收到鹿儿的礼物了么?
1、交流:没有。
(1)追问:你从哪儿知道的?个别读第11节。
(2)齐读11节。思考:为什么鹿儿“简直要哭出声来了”?
(3)看到伤心的鹿儿,奶奶为什么却笑了。
相机出示14节:自由读奶奶的话,“我的好宝宝,不要担心,阳光都跑到你心里去了。”
边读边想:奶奶从鹿儿的举动中感受到了什么?
(4)个别说。
(5)在鹿儿心里到底有什么好似阳光一样灿烂,会把一切照得亮堂堂的,给人温暖呢?(一颗火热的爱心、对奶奶的孝心)
2、阳光虽然没有了,奶奶到底有没有收到鹿儿的礼物呢?
3、难怪奶奶“高兴极了”,此时此刻,你想对鹿儿说些什么吗?
四、拓展延伸,提升情感。
1、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篇课文,多么可爱的鹿儿啊!
2、小结:老师感受到阳光也跑到我们每位小朋友心中去了,老师也相信每位小朋友都有一颗阳光般灿烂的心灵,会让爱的光芒照亮每个角落。
五、作业
为长辈做一件事,表达你对他们的爱。
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八教案篇3
教学目的:
1、学习《游子吟》,了解诗意。
2、理解《游子吟》一诗所表达的情感。
3、朗读、背诵、默写《游子吟》
发展目标:
在阅读中领悟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时重难点:
1、了解课文内容,理解诗意。
2、体会诗人用词的精妙。
课前准备:
1、教学挂图。
2、搜集有关写母爱的诗、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简介作者。
2、揭示课题。游子:出门远游的`人;吟:一种诗体的名称,本课为“吟咏”。
二、检查预习情况。
1、自由读诗句,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同桌互读,并纠错。
3、抽读,大家评。
三、指导朗读。
1、老师范读,让学生画出节奏。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四、学诗。
1、让学生对照注释,了解诗句大意。
2、同桌(或小组内)交流。
3、抽学诗讲解诗句意思,其余的可以补充。
五、欣赏诗歌。
1、找出自己喜欢的诗句,并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然后说说自己喜欢的原因。
2、说说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六、背诵诗歌。
七、延伸。
将自己搜集的写母爱的诗、文,朗诵给大家听。
八、老师总结。
九、作业。
1、抄写、背诵《游子吟》。
2、完成课后思考题。
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八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用学过的知识和方法认写本课生字。
2、运用结合上下文和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本课的生词,积累10个词语。
3、了解“充气房子”这一现代建筑的优点,激发关注现代科技的兴趣,锻炼创造力和想象力。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课文。
教学重点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了解充气房子的优点。
教学准备
师:本课的生字、词语卡片;多媒体课件。
生:图画纸、彩色笔。
教学时间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趣入题
1、孩子们,房子大家最熟悉了。你都见过些什么特别的房子呢?
2、课件出示:少数民族的房子、高楼、圆顶楼、塔楼、吊脚楼,并配上轻音乐。
3、导入新课:这些房子美吗?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去认识一种新型的房子。(出现课文题目。)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想知道“充气房子”是什么样的吗?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要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特别留意课文中戴红色拼音小帽的字,把它多读几遍。记住它的名字。
2、大家看老师手中的生字娃娃,你都认识它们吗?
读生字卡片,抽读、领读、齐读,教师正音。
3、想记住它们吗?你用什么方法记,说给同学们听听。
4、想美美地写一写吗?请工整地写在田字格里。生写、互评。重点指导“式”字,呈三角形;“造”字“之”的写法;“压”上下宽窄一致。
三、精读课文、感悟理解
课件出示:第1自然段的文字,把“新型”、“优点”描红。
1、导读第1自然段,引导质疑:你最想知道什么呢?
(1)为什么“充气房子”是新型的现代建筑?
(2)“充气房子”有哪些优点?
2、读书解疑,导学第2、3、4自然段。
(1)默读第2、3、4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充气房子的优点:节省材料、人力和时间;很软、很高、很大;搬运方便;造价很低。)
(2)你最喜欢它的哪个优点?选择你喜欢的段落读一读。抽生读,抓重点词句体会。
(3)重点导学第2自然段,教给学习方法。
a、从哪里看出充气房子节省材料、人力、时间,而且建造方便呢?
b、课件出示:
普通房子建筑材料:砖瓦、木料、水泥、钢材等;充气房子的建筑过程:先用轻便、结实的材料制作各种形状的套子和通道,然后紧密连接,再拉运到工地上,最后把空气打进去变成美丽的充气房子。
c、品读本段第3、4句体会说明的条理性。
d、练习用“然后……再……不一会儿”等词说一句条理清楚的话。
e、小结全段,总结学法: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意思的`方法。
(4)全班交流:在交流中,引导读好相应的语段,从中了解充气房子可以建得很高大、搬运方便、造价低廉的优点。
3、学习第6自然段。
(1)齐读最后一段。
(2)想一想,这一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3)“各式各样”、“奇妙”说明了什么?
四、发挥想象、拓展延伸
1、“充气房子”有这么多优点,你愿意用手中的五彩画笔设计一座你理想中的房子吗?
2、生绘画出各式各样的房子,并写上设计意图。
3、展示。把最美观、最有创意的画通过实物展示台展现给大家看,评出“小设计师”。
4、总结全文。
同学们,你们真了不起,不但学会了提问题,还学会了从课文中去找答案。我们了解了充气房子的优点,设计了这么多美丽实用的新型房子,希望大家努力学习,长大后成为真正的设计师!
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八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乐于探究,能发现三种不同的句式。
2、分辨同音字,读、背名言警句。
3、通过口语交际和展示台,引导学生交流自己身边的科学发现,培养和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究发现的热情。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识字、小组合作、交流共享
教学准备:
投影仪、生字卡片、收集资料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我的发现
这一部分由意思完全相同,表达方式迥异的三个句子组成。标点和句式的不同,体现了汉语表达灵活多样的特点,启发学生写作与口语表达应采用灵活的正确的方式。
1、课件出示三个句子,学生自读体会,观察,看看发现了什么?
2、组内交流发现,教师巡视点拨。
3、启发:像这样的句子,你还能举几个例子吗?
二、日积月累
这部分含有“选选认认”、“我会读”“读读背背”三项内容组成。“选选认认”安排了四组同音形近字,包含九个生字的认读任务。教学中应鼓励学生认真观察,拼读。通过填写,读词认真领会它们的不同含义。“我会读”中安排了四个比喻句,通过朗读,应引导学生认识到比喻句的好处,体会语言的生动性,促进学生的语言积累。“读读背背”安排的是名言警句的积累。教学中应引导学生边读边体会句子的意思,在读中感悟,进而从中受到和影响。
1、读读认认
课件出示四组同音形近字,引导学生观察,理解题意。
自主完成题目填写。
组内交流,互相检查,重点交流识字方法。
利用字卡,教师强调重点字的识记,引导学生通过读词和分析字形结构,巩固生字的识字。
2、我会读
课件出示句子,引导学生细细品味句子的共同特点。
组内交流读后的发现,教师点拨认识句子的特点,引导学生认识句子中“把什么比成什么”。
引导学生思考:类似这样的句子,你还知道吗?说给大家听,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3、读读背背
课件出示名言,学生自读,读通顺,读流利。
组内交流:这几句名言有什么含义?
说说自己最喜欢的一句名言。
采用自己的方式背诵,积累这些名言警句。
第二课时(口语交际)
本次口语交际以一个短文的形式,揭示了“生活当中处处有科学”的道理。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交流自己身边的科学发现,培养和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究发现的热情。在本组教材的学习中,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搜集身边的科学。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应努力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促进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和发展。
交际准备:
1、课前布置同学搜集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2、反映身边科学现象的图片或多媒体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出示图片或演示多媒体资料,组织学生观察发现。引导学生阅读短文,了解本次口语交际的活动内容。
二、组内交流:根据提示学生把课前搜集到的科学现象,讲述给同组的同学们听。推选出本组表现最佳的同学,向全班汇报。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认识这些身边科学的奥秘。
三、启发拓展:课下把同学们搜集到的资料,办一期“科学奥秘在身边”的小报。同学间互相介绍有关科学常识的书报,把学生的活动热情引向课外,提高阅读探究的兴趣。
四、写一写
这次练习提示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写自己这学期的收获;二是写假期的打算。教学中可引导学生理解好学习伙伴的提示,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然后动笔练习。
1、课件出示学习伙伴的提示,引导学生边读边想,确定自己想写的内容。
2、组内交流,说说自己想写的内容。
3、自主练笔,教师巡视点拨。
4、互读展示,师生简评。
第三课时
展示台
这次的展示台是展示学生借到的科普读物和小组创办的“身边的科学”的手抄报。课前可安排学生进行有目的搜集和创办报纸活动。教学时,要拓宽展示内容,丰富展示的形式,增加展示的范围,让大多数学生都能够有机会参与活动当中,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探究兴趣和热情。这一项内容也可以与前面的口语交际和后面的宽带网结合起来进行。
教学过程:
一、教师启发谈话,引导学生借助学习伙伴的提示,认识本次活动的内容。
二、小组合作,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课外搜集的科普图书,和小组创办的“身边的科学”的手抄报。选出优秀书籍和作品,准备在全班展示。
三、全班展示,教师适时鼓励评价,启发学生投入到课外的读书和探索当中。
宽带网
本级宽带网給出了我国古今科学家和科学成就的一些资料,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课外搜集和查找资料,了解科学家和科学知识和发明成就。本次练习融阅读训练、搜集处理信息能力培养、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为一体,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的综合性特点。教学中要充分理解题目的含义,组织有效地学习活动。为使活动进行得深入到位,课前教师可针对题目内容进行适当布置。
教学过程:
一、课件出示短文,学生自读,了解短文介绍的内容。
二、谈话:你们还了解哪些我国古今著名的科学家、发明家和他们的成就?试着在组内交流一下,小组内适当整理,向全班汇报。
三、启发:我们还能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去了解更多的科学家和科学成就呢?交流搜集的方法和途径。
四、学生读书,搜集。(可以延伸到课外)适当时机,组织学生进行搜集的展示。
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八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会认生字,能理解“探索奥秘、颤抖”等词的意思。
2、会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3、通过抓住关键句朗读想象,感受毕莱恩是和狼做朋友的过程,体会人与动物之间的情。
教学重难点:
感受毕莱恩和狼做朋友的过程,读好课文中的关键句。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书写“狼”,读准字音,交流对狼的认识师总结:狼一种凶恶的动物,可是,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的课文却是“和狼做朋友”。
2、书写课题,齐读课题
3、读了课题,你特别想了解什么。(板书:谁?怎么?)谁和狼做朋友?他是怎么和狼做朋友的?他为什么要和狼做朋友?
他就不怕和狼做朋友么?
师总结:小朋友可真能提问,带着问题读书、学习,我们会学得更有趣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自己读读课文,开始吧。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自由读课文
2、学习生字词
毕莱恩德国科学家探索奥秘
师:第一组词,谁来读。
师:这位德国科学家,他在探索什么奥秘?(读好探索北极狼的奥秘),如果你也是一位科学家,你想探索什么奥秘?
师:你看,当我们特别想了解某一事物,并去寻找关于它的秘密时,我们就可以说是(探索奥秘)
师:让我们连起来把这三个词来读读。
叫声凄惨浑身颤抖师:这两个词都是写什么?
师总结:是的,这是毕莱恩救起的第一只狼,他还给他取名叫(福子),一起再来读读这两个词。
双眼紧闭奄奄一息
师:这组词语也是写
师:这是毕莱恩救起的第二只狼。这只狼受伤时()。
(过渡)现在,你能用上这些词把毕莱恩两次救狼的经过说一说么。
3、理清课文脉络
德国科学家毕莱恩,一个人来到原始森林(),他先救起了()的福子,并和福子成了好朋友,又救起了一只()的小狼。从此,毕莱恩和北极狼成了朋友。
师:说得真好,现在我们都知道是谁和北极狼做朋友?那他们又是如何慢慢成为朋友的。?就让我们细细地来读读毕莱恩救福子的这件事情吧。这在课文的第几自然段?先请人来读读第二自然段。
三、深感毕莱恩和“福子”做朋友
1、生个别读第二自然段。
2、毕莱恩第一次见到福子时,它是什么样子的?
3、交流读好句子“它浑身不停地颤抖,腿上流着血。”
“颤抖”:颤抖就是?福子,福子,为什么你的全身颤抖不停?
(引导学生走入,读好句子)师引读:是啊,此时的福子是多么的害怕,它还是一只小狼(读)可能还是第一次离开狼妈妈,它叫唤着同伴,声音越来越凄惨(读)它已经叫唤了好长时间,却没有盼到同伴,它浑身颤抖得更厉害了(读)
是啊,他不仅全身颤抖,还发出了凄惨的叫声,仿佛在说?
此时,它最需要的是?
(请你接着往下读)
4、交流“毕莱恩看看四周没有别的狼,便小心地把小狼抱回了木屋。
此时毕莱恩为什么要看看四周?
从这“小心地”一词里面你又读出了什么?
师总结:是啊,虽然毕莱恩怕弄伤小狼,可是此时他也害怕小狼会把自己弄伤,所以此时它是“小心地”(板书小心地)
让我们把一起来读读毕莱恩和福子初次见面时的情景吧。
(过渡)毕莱恩又是如何照顾福子的呢?
5、交流“他给小狼冲洗伤口、上药、喂食,还给它起了个名字叫福子”。
▲毕莱恩为小狼做了哪些事情?(屏幕一一列出)他给小狼冲洗伤口。
他给小狼上药。
他给小狼喂食。
他还给小狼起了个名字叫福子。
▲毕莱恩还会为小狼做些什么呢?
▲这样的照顾仅仅是一天么?两天么?是啊,在疗伤的这一段时间,毕莱恩都是(引读)
(过渡)毕莱恩就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照顾福子。他们之间的关系也悄然发生着变化。
6、列读毕莱恩和福子之间的关系毕莱恩要把它放回森林。福子依依不舍地走了。
晚上,福子常常会回到木屋前轻声地嚎叫,毕莱恩就会打开门迎接它。
师生对读,男女对读。
师引读:是啊,当毕莱恩将福子放回森林时,福子(依依不舍地走了),毕莱恩对福子也是(依依不舍)。(板书:依依不舍);晚上,福子也常常会回到木屋前轻声地嚎叫,毕莱恩就会(迎接)它。是啊,他总是盼着老朋友来看望他呢!(板书:迎接)
7、小结师:是啊,毕莱恩与福子之间,就是这样从“小心地、依依不舍”,再到“迎接”,最终成为了好朋友。他们之间的这一段友谊是多么与众不同,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的2。3两节,将这份温暖藏在心间。
(过渡)毕莱恩与另一只小狼之间又有哪些感人的故事呢?下节课咱们再来交流。最后我们写一写词语。
四、书写生字喂药
1、在写这两个词时都要注意些什么
2、范写
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八教案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