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掌握教学进度,写好教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下面是陆玖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美术端午粽子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美术端午粽子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在观察、品尝中发现粽子的口味、形状是多种多样的,并乐意与同伴交流。
2、初步了解粽子的制作过程。
3、体验人们互相关心的美好情感。
4、知道节日的时间、来历和风俗习惯,感受节日的气氛。
活动准备:
幼儿收集的各种各样的粽子,包粽子的材料(米、粽叶、棉线等)。
活动过程:
1、展示、介绍“我收集的粽子”,了解粽子种类的多样。
★指导语:你带来的是什么粽子?它是什么形状、什么口味的?
2、观看包粽子,了解包粽子所需要的材料。
(1)讨论、认识包粽子的材料。
★指导语:你知道包粽子需要哪些材料吗?(根据幼儿所述,一一出示相应材料并加以认识。)
(2)观看老师(或家长)包粽子、煮粽子的过程。
3、品尝粽子、交流粽子的口味等,体验过端午节的乐趣。
教学反思
通过这样多种感官的活动,幼儿才得到了收获。同时,也知道了什么是提供各种材料,让幼儿实践操作。
美术端午粽子教案篇2
活动背景:
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和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和开展其他活动。为幼儿创设展示自己作品的条件,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相互欣赏,共同提高。因此我设计了广告《粽子》活动,因为正值端午时节,孩子们都品尝过粽子,对粽子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广告具有让幼儿展示自己的机会,广告的设计是千变万化的,没有统一模式的,我为幼儿提供了各种纸盒、旧挂历、碎布、废旧盆、颜料等多种材料,引导幼儿用多种材料,充分想象,运用剪、贴、撕、画等多种手段进行广告设计,激发幼儿对广告设计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活动目标:
1、学习运用各种不同的材料,不同的制作方法为粽子设计广告,巩固对粽子的认识。
2、能大胆创意设计广告,增强美感的体验。
3、在设计粽子广告的过程中,激发对广告设计的兴趣,培养同伴间的合作能力。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1、几张有代表性的广告设计
2、各种纸盒、旧挂历、碎布、废旧盆、颜料等多种材料
活动过程:
1、导题
1)端午节马上要到了,超市里进了一批新鲜的粽子,可是没人买,怎么办?
2)我们可以怎样帮助他们?(引出设计广告)
2、入题
1)你看过广告吗?看过什么广告?
2)(师出示几张广告)老师这里有几张广告,请小朋友看一下是什么?你是如何看出来的?
3)(师小结广告的特点)噢,广告上面的东西就是要让别人买的东西,广告的颜色很鲜艳,广告设计的方法也不一样。
4)那么你们准备如何来设计这张粽子的广告,请小朋友与同桌的小朋友讨论一下(幼儿分组进行讨论)讨论好以后,就可以请小朋友动手操作了。(幼儿自由选择材料)
5)幼儿进行操作,教师帮助能力弱的幼儿进行分工。
3、结束
幼儿大胆介绍自己的广告。
活动反思:
活动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在导入部分时间过长主线有点偏离,可以将广告纸直接呈现让孩子们能看到广告的内容,直接在将广告的类型和作用引导出来,在广告的类型上老师应该给予一定的小结这样可以让幼儿更了解。在指导时没有及时观察到幼儿设计广告的位置比较单一。在幼儿操作时教师出现“教学冷藏”,老师不可以只是巡视嘴巴一定要不停地说,要及时给幼儿提供帮助、应巡视中教师引导幼儿画面中的不足。
美术端午粽子教案篇3
设计意图
端午节对中班幼儿来说,比较陌生。本活动设计,让幼儿初步感知一些中国民俗文化,从而激发幼儿对民族文化的兴趣和情感。而中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具体直观形象,故本活动设计通过看图片、视频、游戏等,使孩子有一些感性的认识,从而使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
活动目标
一、了解划龙舟的人员的及其工作。
二、知道只有讲规则,团结合作才能划好龙舟。
三、体验规则的重要性及规则游戏带来的乐趣。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划龙舟这一运动。
难点:知道规则的重要性
活动准备
一、划龙舟视频。
二、图片:龙舟、划手、鼓手、掌舵人。
三、纸折的船、塑料门洞。
活动过程
一、出示纸折的小船,激发幼儿兴趣。
1、“小朋友,看这是什么?”
2、“你们知道它在哪里行驶吗?”(幼儿回答:河上、海里、水里等)
3、“你们还见过哪些不一样的船呢?”(幼儿回答:冒烟的木头、轮船、很长很长的船、两层的船等等)
二、出示图片认识龙舟。
1、教师出示龙舟图片,激发幼儿探索兴趣。
(1)师:“老师今天给你们介绍一条船,你们知道它是什么船吗?”
(2)告诉幼儿图片上船的名字叫龙舟。
2、引导幼儿认识龙舟。
(1)“仔细看看,它是什么样子的?”(幼儿回答:长长的、前面有一个龙头、后面还有一个尾、有船桨)
(2)“你知道它是用来看什么的吗?”(幼儿回答:划船的,比赛的)
(3)教师小结:每年端午节的时候,人们都会举行划龙舟比赛。
三、观看视频,出示图片幼儿观察及了解龙舟上三种人的分工,及其重要性。
1、教师播放视频,幼儿观看划龙舟比赛。
2、教师提问,引导幼儿观察并了解龙舟上三种人的分工。
(1)师:你们看到船上有哪些人?(幼儿回答:有戴帽子的人,敲鼓的人,还有坐在后面的人等。)
(2)他们在干什么?(幼儿回答:在敲鼓、在划船)
3、出示图片进一步认识龙舟上三种人的名称、分工及重要性。
(1)分别出示三张图片,一一介绍龙舟上的三种人,分别叫:鼓手、划手、掌舵人
(2)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龙舟上三种人是做什么的.。
教师小结:在龙舟上面,“鼓手”坐在龙头前敲鼓给划船的人发号口令;“划手”听着鼓点拿着船桨划船;“掌舵人”站在船尾拿着舵掌握方向。
(3)引导幼儿用动作模仿三种人不同的工作。
(4)和幼儿一起谈话,了解各自分工的重要性。
师:“如果有的划手不按照鼓手的节奏来划船,会怎么样呢?”
“划船的时候鼓手敲鼓的节奏忽快忽慢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如果掌舵的人控制不好方向船会怎么样呢?”
(5)教师小结:在龙舟上有划船的、有敲鼓的人、有掌舵的人,在划龙舟的时候他们需要团结合作各尽其责才能到达终点。
四。游戏体验
1、教师将幼儿分成三组,每组规定做不同的动作。(第一组:拍手第二组:拍膝盖第三组:跺脚)
2、教师讲游戏规则
规则:听音乐看教师指挥,该哪组做动作或哪两组做动作,其它组则休息,如有人犯规则音乐重新开始。
3、教师和幼儿一起游戏,体验规则的重要性。
4、师幼讨论:
(1)在刚才的节奏游戏中,我们重新开始了几次,为什么会这样呢?
(2)后来我们是怎样成功的?
五、谈话小结,将规则意识延伸到孩子的一日生活中。
1、划龙舟的时候怎么做才能又快又稳到达终点?
2、刚才的节奏游戏中,怎样做才能完成游戏?
3、小朋友在喝水的时候应该怎样做?
4、在玩滑滑梯的时候我们要讲什么规则呢?
活动反思
作为一节社会课,重点放在让幼儿通过了解端午节的传统习俗的基础上,知道划龙舟的人员的及其工作,从而体验规则的重要性及规则游戏带来的乐趣。在教案的设计上,整个教学内容安排紧凑,条理清晰。
美术端午粽子教案篇4
教学重难点:
1、了解端午节的风俗习惯,并培养学生对传统节日的热爱之情。
2、以鸭蛋为造型对象进行装饰表现的技巧。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2、利用鸭蛋为表现对象,学习在鸭蛋上作画的技巧。
课前准备:
1、学生:收集关于端午节的传说与习俗的资料、准备绘画工具,鸡蛋。
2、教师:准备相关信息资源。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学具准备情况,稳定学生情绪导入。
二、导入:
师:同学们,再过不久,端午节就要到了。你家以前是怎么过端午节的?能给大家说说吗?
生答:(吃粽子,在门口挂艾草,吃鸭蛋等等)我们、我们的父母、爷爷奶奶都在每年的这一天庆祝传统节日。
三、交流资料,认识端午:
1、介绍端午节
播放flash《端午节的由来》
师:端午节是我国最古老的传统节日,距今已经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了。每年的五月初五,人们都要以各种活动来庆祝节日,谁知道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吗?
生答师补充
师:端午节正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节日,楚国被秦国打败后,屈原悲愤投江了,这天正是五月初五,爱他的人们怕鱼虾吃掉他的尸体,就包了很多粽子投到江里去喂饱鱼虾,直到今天我们还在以吃粽子的方式来怀恋他呢!
2、端午节的风俗:
师问:据你所知,中国民间还有哪些端午风俗?
生答: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佩香囊,吃咸蛋。
①谁来说说划龙舟习俗的由来?
欣赏各种龙舟比赛的图片,介绍龙舟比赛活动总结民族精神(课件欣赏)
师:原来人们划上龙舟是为了去打捞屈原的尸体,渐渐地就变成了现在端午节上的民间活动啦,看龙舟就是把船做成了巨龙的模样……它也体现了咱们民族的精神就是团结协作、奋勇拼搏!正是因为我们有这种优秀的民族精神,看还把老外也吸引来啦!
②介绍粽子的来历和种类?(课件欣赏)。
师:古时候,粽子叫角黍,它的原料主要包括尖角和黍料,味道比较单一,现在的粽子种类可丰富拉,有枣泥、豆沙、咸肉……味道有甜有咸可好吃啦!老师的粽子还没煮好,让我们先来一饱眼福吧!
③欣赏香包图片,介绍挂香包习俗
师:香包的外观都很小巧别致,一般还要配上五彩丝线,挂在身上非常漂亮!香包里装着药材,据说可以去疫祈福,所以大人们都会在端午节这天为孩子们系上一个漂亮的香包!赠送香包,借节日表达祝福。
④挂艾草饮雄黄(课件欣赏挂艾草饮雄黄)。
师:端午节正好是在天气变暖的五月,很多害虫病菌都跑出来了,所以人们会采取很多预防措施。什么措施呢?
生答师补充
师:比如人们会在房上挂艾草或菖蒲,据说这些药草能驱逐蚊虫,预防病菌。听说雄黄有去百毒的功效,所以人们会在节日这天喝些雄黄酒或把雄黄涂抹在额头或肚子上以消毒驱邪。
⑤画彩蛋。
1、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江苏地区过端午节的习俗挂--彩蛋。
师:咱们江苏一带也有很多端午节的风俗呢,咱们江苏地区到端午节还要以挂彩蛋的形式来庆祝节日呢!
2、出示鸭蛋资料,引出彩蛋
师:不要小看我们的鸭蛋,它们不仅仅是端午节的传统食品,还能变成好看的装饰品呢!(欣赏一组彩蛋装饰)今天我们也来画一个彩蛋来庆祝端午节吧。
3、欣赏彩蛋的图片。
师:我们先来想想可以在鸭蛋上画哪些东西,老师已经总结了几块,可以是点线面的装饰,可以是小动物,可以是水果自然,也可以是植物等等。
(1)画出重要的点。
(2)添加细节线条。
(3)涂上漂亮颜色。
4、让学生思考自己想画的内容并互相讨论(四人一组设计鸭蛋外衣)。
四、学生画彩蛋,(播放有节日气息的背景音乐)师巡回辅导并提示在鸭蛋上作画的注意事项:
(1)将鸭蛋固定在透明胶带的圈内以便操作。
(2)涂过颜色的地方要小心避让,否则容易将颜色蹭掉。
五.展示评价。
1、欣赏学生的作品,老师做简单评述。
2、传授学生一些简单包装的方法,使彩蛋更具生活情趣。
六.艺术彩蛋欣赏。
1、介绍中国彩蛋制作作品。(课件欣赏)
2、西方复活节彩蛋的介绍。
师:除了我们有彩蛋艺术,西方也有一个和彩蛋有关的节日,就是复活节,这个是为了庆祝基督诞生的节日,(课件欣赏)
拓展总结
1、讲述一则韩国将粽子作为自己本国的传统文化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遗产保护的消息。
师: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大家对自己的传统文化都是非常重视的,老师不禁想起一则消息,就是2003年韩国将粽子作为自己本国的传统文化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遗产保护,大家说我们能不能答应他们?当然不能,因为粽子也好端午节也好,它们都是我国的传统文化,怎么能被其他国家给抢走呢,老师相信他们的申请是不会成功的!
美术端午粽子教案篇5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的由来,理解有关端午节的一些风俗习惯、吃粽子和划龙舟。
2、引导幼儿用流畅的语言,说出自己知道的端午节。幼儿尝试用完整的内容表述出来,表达自己的见解。
3、引导幼儿明确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体验集体吃粽子的快乐,感受端午节的节日的氛围。
二、教学准备
1、活动前要求家长与幼儿一起了解端午节
2、赛龙舟的录像
3、几个不同大小的香包;几个粽子
4、端午节《屈原的故事》
5、端午节课件ppt图片资料。
三、教学过程
1、教师为幼儿讲述故事,介绍端午节的来历。
(1)教师出示端午节课件ppt,展示图片,播放视频《屈原的故事》。
(2)教师总结端午节也是为了纪念伟大的历史人物屈原。
2、教师继续播放端午节课件,进入民俗风俗环节,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的相关风俗活动。
(1)教师出示香包(粽子),引导幼儿观看,教师介绍什么是香包,幼儿欣赏和了解民俗文化。
(2)教师播放端午节赛龙舟视频,幼儿安静观看录像,感受赛龙舟紧张、欢快的气氛。
3、教师带领幼儿做端午节传统活动,赛龙舟的游戏。
(1)将幼儿分成四组,后面小朋友手搭在前面小朋友的肩上。
(2)听到口令后,大家一起蹲着向前走,龙舟不能断开。
(3)教师组织幼儿在室内外开展端午节赛龙舟的游戏,也可以几个小组之间互相pk比赛。
4、教学延伸
教师总结以上关于端午节香包、端午节的粽子、端午节赛龙舟等都是风俗的传统纪念仪式!
教师出示端午节粽子,分发给大家品尝粽子,体验本次端午节活动的快乐。感受端午节的传统纪念意义。
美术端午粽子教案5篇相关文章:
★ 美术色彩教案5篇
★ 美术桃花教案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