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教案6篇

时间:
Fallinlove
分享
下载本文

很多时候教案都是我们进行教学工作的首要任务,教案在起草的时候,老师一定要注意联系实际,以下是陆玖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九年级物理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九年级物理教案6篇

九年级物理教案篇1

目的

1.通过实例和演示实验,使学生认识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个物理过程。

2.了解做功和热传递就改变内能的效果说虽然是等效的,但它们之间是有本质区别的。

3.理解热传递和做功在改变物体内能时里等效的物理意义,并能计算有关问题。

教 具

热功互换器;压缩空气引火仪。

重点

热功当量。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

提问:正在绕地球运行的卫星具有哪几种能量?这几种能量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应答:卫星具有内能和机械能——卫星的动能跟卫星跟地球及其他星球间的相互作用的势能。动能的大小决定于卫星的质量和运动速度,卫星的势能决定于它的质量和与地球或其他星球间的距离,卫星的内能大小与它的温度和体积有关。

提出:卫星的速度和与地球间的距离变化了,卫星的动能和势能就变化,卫星的内能能否改变呢?

二、引入新课

1.教师以实例说明物体的内能是可以改变的。如将一铁钉在火上烧,铁钉的温度升高了,其内能也随着增加了。因为物体受热时膨胀,使分子间距加大,分子势能增加,同时分子运动加快,使得物体内分子平均动能增加。

又如将一杯水放在室内,水温逐渐降低,物体的内能减小了。

演示:在热功互换器内装一半乙醚,用软木塞盖紧,并将铜管固定后用软绳与铜管摩擦,管内乙醚不久便会沸腾将软木塞顶开。

分析:乙醚蒸气会将塞子冲开是因为人克服摩擦做了功,使管子和乙醚温度升高,内能增加的结果。

再请学生举一些内能改变的实例,并回答卫星的内能是否能改变的问题。

2.教师引导学生研究,通过怎样的物理过程才使物体的内能改变?

请学生分析上述实例、实验及他们自己所举的例子,归纳出,象铁钉、热水是通过热传递使物体内能改变的,热功互换器的实验是通过做功使物体内能改变的。

小结:能够改变物体内能的物理过程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

3.教师用压缩空气引火仪,将活塞拿出,在原玻璃筒内放入一块硝化棉。

提问:用什么方法可以将这块硝化棉点燃?

应答:可用火柴点燃(热传递的方法)。

演示:将活塞向下猛按,使管内空气急剧压缩而温度升高,硝化棉被点燃(外力做功的方法)。

小结:以上说明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可以收到相同的效果。

5.提问: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它们在本质上是否一样呢?

分析做功是通过物体的宏观位移完成的,所起的作用是物体的有规则运动跟系统内分子无规则运动之间的转换,从而改变物体内能。

热传递是通过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完成的。所起的作用是系统以外物体的分子无规则运动跟系统内部分子无规则运动之间的转移,从而改变物体的内能。

由此可见,它们的区别也就是做功使物体内能的改变是其他形式的能和内能的转化,热传递则是物体间内能的转移。

三、巩固练习

1.初中学过“热量是物体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学过本节后你对热量有什么新的认识?

应答:物体吸热或放热的过程是热传递的过程,也就是物体内能增减的过程,物体内能改变了多少可用热量显度。

四、布置作业 略

九年级物理教案篇2

机械效率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2) 理解机械效率,会计算机械效率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根据生活事例认识物理知识,并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

(3)学习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勇于探究日常用品或器件的物理原理,具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初中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1) 理解机构效率

(2) 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

2、难点:理解机械效率

(三)教学准备

长木板、木块、弹簧秤、刻度尺、细线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小明家最近买了一处新楼房,三楼。想把洗手间、厨房装修一下,需把沙子运到三楼。请同学们根据需要,选择器械帮助小明家解决这个问题,看看哪个小组选的办法?

二、进行新课

假如用动滑轮提升沙子,请同学们观着提沙子的过程。

对谁做的功是我们需要的?

(板书有用功:我们所需要的功。)

哪部分功是我们不需要,但不得不做的?

(板书额外功:工作时,对于额外负担所不得不做的功。)

一共做的功等于什么?

(板书总功:有用功与额外功之和。)

假如我们用下面三种方法搬运沙子,你认为哪一种方法?为什么?

讨论回答。(第三种方法,因为第三种方法做的额外功最少。)

工作中,我们总是希望额外功越少越好;也就是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越大越好。在物理学中,用机械效率表示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板书机械效率: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表示机械效率;w有表示有用功;w总表示总功。那么,机械效率应该怎样表示?

根据公式计算,上面斜面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机械效率没有单位,小于1,常用百分数表示。)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知道上面斜面的机械效率,任何斜面的机械效率都一样吗?请同学们再来观察用斜面推物体的情景。

下面我们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板书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

通过观察上面用斜面推物体的情景,对斜面的机械效率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提出问题。

(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倾斜程度有什么关系?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粗糙程度有什么关系?……)

请同学们猜想上面提出的问题。

根据提出的问题和做出的猜想,选择其中的一个问题进行实验,设计出实验的方案。

小组讨论,设计实验的方案。

小组实验,同时设计表格记录数据。

分析实验数据,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五)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1. 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2. 机械效率:定义、公式、计算;

3.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

(六)作业

1、根据生活中你使用的机械,想想:怎样提高机械效率?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如何提高学习效率?

2、动手动脑学物理

九年级物理教案篇3

一 .引导学生猜想与假设

结合前面所学的知识,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而电阻是导体本身阻碍电流的一种性质,采用讨论式的方法,引导学生猜测"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二.学生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1. 探究方法

由猜想知道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导体的电阻有关,那么如何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定量关系呢?让学生分组讨论下面两个课题:

(1)前面学过的哪些实验课题与该实验课题类似?举例说明.

(2)你所列举的实验中用到的物理探究方法是什么?

2.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让学生明确"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应保持电阻不变"的思想,那么,设计实验电路的时候应考虑:(!)怎样测定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u和定值电阻中的电流呢?(2)怎样保持导体的电阻r不变呢?(3)通过什么方法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u呢?

师生共同讨论,对各组的设计方案的优缺点进行评估,以确定出实验的方案,从而引导学生设计出课本上的电路图。

利用串联电路中的滑动变阻器来改变导体两端的电压u,从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i。

3. 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在此让学生明确"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应保持电压不变"的思想.那么实验探究时应考虑:(1)怎样改变导体电阻r的大小?(2)怎样保持导体两端的电压u不变呢?

三。学生分组实验与收集数据

1. 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按电流图连接实物图,利用滑动变阻器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并记录所对应的电流值,填入表一中:

结论: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2. 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更换电阻值,利用滑动变阻器保持定值电阻的电压不变,记录对应的电流值,填入表二中:

结论: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四. 欧姆定律

我们可以把上述两个探究课题所得出的结论综合到一起:一段电路中的电流与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这段电路的电阻成反比.这就是的欧姆定律.

用公式表达为:i=u/r

注意:欧姆定律中的电流(i),电压(u),电阻(r)应该指的是同一段导体在同一时刻的值。

九年级物理教案篇4

动能势能

?教学内容】

如浙江出版社,《科学》九年级上册第3第4节第1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知道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运动速度有关。

(2)知道重力势能及重力势能的决定因素。

(3)了解弹性势能及弹性势能的决定因素。

2、过程与方法:

运用假设、实验探究等科学方法的技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验观察生活是运用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基础。

?教学重、难点】

①教学重点:动能、重力势能的概念及决定动能、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

②教学难点:实验探究、控制变量、动能、重力势能大小的决定因素。

?教学准备】

实验探究相关器材、任务单、ppt演示稿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引入新

让学生观看一段飞机在空中飞行的录象,提问飞机在做什么运动?

学生:做机械运动。

教师:那飞机具有什么能呢?

学生:机械能。

教师:前面我们学习了机械能包括?

学生:动能和势能。

教师:哪些物体具有动能?哪些物体具有势能?动能和势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呢?几天我们就具体学习。(引出题)

二、新教学

(一)动能

出示几幅物体在动的图片。

问: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学生:都在运动。

教师:那它们都具有什么能?

学生:动能。

让学生归纳动能的含义。

?板书】1、动能的含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

教师:同学们能再举几例具有动能的物体吗?

学生:公路上运动的汽车。流动的水。转动的电风扇。老师上走动时------

教师:那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板书】2、决定动能大小的因素

探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

(1)提出问题: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猜测物体的动能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

(2)建立假设:动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速度有关。

动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3)设计实验

器材:大小不同的`勾码(替代球)各一个、斜面一个、小车一辆。

(教师提示:回顾牛顿第一定律得出的探究实验,斜面的作用)

要求学生利用上面的器材设计实验方案,然后讨论方案,学生进行实验,最后归纳。

结论:质量一定时,速度大的物体做功本领大,动能也就越大

结论:速度一定时,质量大的物体做功本领大,动能也就越大

[板书]归纳:运动的物体所具有的动能和质量、速度有关。质量越大,动能越大;速度越大,动能也越大。

练习:

1、若甲物体的速度比乙物体的速度大,则(d)

a、甲物体的动能一定比乙物体的动能大

b、乙物体的动能一定比甲物体的动能大

c、甲、乙两物体的动能一定相等

d、甲、乙两物体的动能无法比较

2、在行进的火车中有两个物体,甲的质量为5千克,乙的质量为2千克,则_甲__的动能比较大。

3、想一想议一议

车型设有中心双实线、中心分隔带、机动车道下非机动车道分隔设施的道路其它道路

小型客车7060

大型客车、载货汽车6050

……?琰?

从能量的角度分析解释,(1)为什么要对机动车的行驶速度进行限制?(2)为什么在同样的道路上,不同车型的限制车速不一样?

解析:(1)汽车的速度越大,动能越大,越不容易刹车,所以要对车辆加以限速;

(2)又因为汽车质量越大,动能也越大,所以大型客车的限制速度比小型客车小

4、动能的利与弊

视频演示:台风、洪水、地震、泥石流等对人类的危害。再由学生举例说明动能其它的弊处和对人类的益处(如风力、水力发电,各种动力机械等)

过渡:近年,德清的经济发展迅猛。德清各处都有不少的建筑工地。当我们从工地附近走过时,会看到工地上会有一些安全警示牌,同时你也会特别地小心。请问这些安全警示牌表示什么含义?你又会担心什么?

——担心落物。那么落物的动能又是从哪儿的呢?

——势能转化而。

三、势能

(一)重力势能

引入:广东正在开亚运会,运动员把杠轮举起时,运动员给杠轮做了功(学生回答),那么杠轮增加的能量叫重力势能(学生回答)。从而引出重力势能的概念。

[板书]重力势能的含义: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

探究: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

(1)提出问题: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2)建立假设:重力势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高度有关。

重力势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3)设计实验

提供实验器材:大小不同的物体各1个、小桌、1盘沙子,1把尺。

思考:如何利用所提供的器材验证猜测?

要求学生利用上面的器材设计实验方案,然后讨论方案,学生进行实验,最后总结归纳。

生活情境再现(多媒体动画演示)。

?板书】总结归纳:物体的质量(m)越大,位置(h)越高,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大。

练习:(图片在多媒体)

(1)比较图中a、b两个实验可得:

质量相同时,物体被举得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2)比较图中a、c两个实验可得:

被举高度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重力势能越大。

实验过渡:用学生熟悉的玩具演示,引出势能。

演示:取出一音乐盒,上好发条,使其发出动听的声音,同时也可看到风车不停地转动。

提问:在上述过程中,是什么能转化为了动能和声能???弹性势能

(二)弹性势能

?板书】1、定义:由于发生形变而具有的势能。

由学生举例说明具有弹性势能的各种物体。如弹弓、蹦床、机械手表等。(图片展示);

演示:以弹弓为例,说明弹性势能的决定因素

?板书】2、结论:弹性势能的大小跟物体的形变的大小有关。物体的形变越大,弹性势能就越大。

势能的利与弊:

当我们从工地附近走过时,会看到工地上会有一些安全警示牌,同时你也特

别地小心。请问这些安全警示牌表示什么含义?你又会担心什么???担心落物。那么落物的动能又是从哪儿的呢?重力势能转化而。

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利用势能。

四、堂小结:

1、运动的物体所具有的动能和质量、速度有关。质量越大,动能越大;速度越大,动能也越大。

2、物体的质量越大,位置越高,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大。

3、弹性势能的大小跟物体的形变的大小有关。物体的形变越大,弹性势能就越大。

五、堂练习:(演示稿)

六、作业布置:

1、作业本b第四节动能和势能(一)

2、预习本p92—93页

九年级物理教案篇5

?学习目标】

1、知道电流做功的过程就是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能的过程;

2、知道电流做功与电流、电压、通电时间有关,知道电功的公式和单位;

3、知道电能表示测量电功的仪器,会读电能表;

?学习重点】

电功的意义,电功的计算

?学习难点】

实验探究电流做功与电流、电压、通电时间的关系

?学习过程】

知识点一:电能

1.自主学习:

(1)小组讨论:生活中的各种用电器把电能转化成了什么能?

(2)自学课本了解:电能的单位是什么?

2.其他形式的能通过发电机、电池可以转化成 。电能通过各种用电器可以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电能的单位有:千瓦时和焦耳。1度=1kw•h= j。

3.练一练:电饭煲将 能转化成了 能。电风扇、洗衣机将 能转化成了 能;电脑和电视将 能主要转化成了 能和 能;家用电吹风将 能转化成了 能和 ;给手机电池充电时,电能转化为 能。

知识点二:电功

1.电动车工作时电流对车做了功,将 能转化为 能,那么电能与电功是什么关系?

2.自学课本:

(1)电流做功的过程是将 能转化为 能的过程。且用电器消耗了多少 能,电流就做多少功。如:电流对电动车做了360000j的功代表有 j的电能转化成电动车的动能和内能。

(2)电流做功的多少跟 、 、 都有关系。

公式为: ,w的单位: u、i、t 的单位分别是:伏(v)、安(a)、秒(s).

3.练一练:

一个小灯泡的两端加2.2v电压时电流是0.3 a,它在这种情况下通电10 min,电流做了多少功?消耗的电能是多少?

知识点三:电能的测量

1.家里用的电能的多少不同,收取的电费不同,怎样判断你家里消耗电能的多少?

2.课堂探究:

(1)观察电能表,讨论电能表上的符号及数据的意义:

参数 意义 电能表

kw.h

220v

10a

(20a)

50hz

3000r/kw.h

3200imp/(kw•h)

(2)电能表的读数:

①新电能表的示数应该是 ,表盘最后一位是 位。

②陈鸣一家今年一月新安装了电能表,如右图所示。九月初的读数为 ,九月末读数 ,从安装本电能表到九月初她家共用了 的电能,从安装上到九月末她家共用了 的电能。九月份她家共用了 电能。

③电能表的作用:测量用电器在一段时间内所消耗___的仪表。

一段时间内的用电度数等于电能表上先后两次示数之差。

(3)自学电能表的种类:除普遍机械式电能表,ic卡电能表、电子式电能表、多费率电能表等。

(4)自学了解1kw•h的电能的作用,增强节约用电的意识。

三、课堂练习

1、安装在家庭电路中的电能表,测量的是( )

a 、电流 b、电压

c、 电能(电功) d、电功率

2、若小明家电能表今天的读数是:3 6 4 2 5 ,一周后的读数是 3 6 8 2 5 ,则该周小明家用了 度电。

3、电能表上标有的“3000r/ kw.h”,物理意义是 ,这块电能表所测的某用电器工作一段时间内,它的表盘转了600转,那么该用电器在这段时间用电 度,合 j。

4、电流做功的过程中消耗电能,实际就是____能转化为____ 能的过程;蓄电池充电是把___ _能转变成__ __能的过程。

5、如果甲、乙、丙三位同学家的电能表上分别标出600 revs/kw•h、1200 revs/kw•h、1500 revs/kw•h.则这三位同学家

(1)用电器均消耗1度电的时候,电能表转过的圈数分别是多少?

(2)电能表均转一圈,消耗的电能分别是多少焦耳?

6、有一只灯泡接在220v的家庭电路中,发光10h ,消耗了1度电,问:这只灯泡工作时通过它的电流是多大?

四、自我小结

九年级物理教案篇6

一、指导思想

按照九年级上册物理课本的章节顺序进行复习,并辅以试卷进行练习,熟练各类题型,由简入深,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发现学生的不足,及时给于修整。

二、预计达到的目标:平均分为49分,及格率为31%,优秀率为6%,低分率控制在14%以下。

三、学情分析

这这两个班两极分化非常严重,后进生对学习一点兴趣都没有,大多数学生基础差,对物理学习还没有找到一定的方法,虽学习刻苦,但成绩很不理想。

四、 进度安排

12、3-----12、4 根据练习册章末总结复习第11章

12、5-----12、7 完成两套练习卷

12、8-----12、8 根据练习册章末总结复习第12章

12、9----12、11 完成三套练习卷

12、12---12、13 根据练习册章末总结复习第13章

12、14-------- 杠杆滑轮作图练习

12、15---12、16 完成两套练习卷

12、17---12、19 根据练习册章末总结复习第14章

12、20-------- 压强浮力专项训练

12、21---12、22 完成两套练习卷

12、23---12、27 模拟考试和讲评

五、复习措施

(1)、把握命题脉搏,做到心中有数

考试要考好,老师给于正确的指导是关键。认真研究了去年的抽考命题特点,得到以下结论:命题是以《物理课程标准》的目标、理念、内容标准为依据,以现行课本为依据全面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要求。依照这样的要求,方向明确了,心中有数了,老师才能有的放失的指导学生复习,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复习效果。

(2)、有计划性,针对性复习。

1、 梳理知识,形成结构---便于记忆;

2、 重点内容,细讲多练---技能知识需要过手、过脑、过心;

3、 注意纠错,规范习惯---易错点是难点,找出错误,分析原因,规范格式,养成习惯

4、 综合练习,评讲拓展---练中记忆,练中巩固,练中知新,

讲中纠错,讲中深化,讲中思维。

九年级物理教案6篇相关文章:

九年级历史工作总结8篇

八年级下册物理教学总结5篇

八年级下册物理书教学计划7篇

物理教案模板8篇

高三二轮物理教案8篇

冀教三年级下册教案最新6篇

四年级法制教案6篇

数学九上工作计划模板6篇

数学九上工作计划6篇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教案6篇

九年级物理教案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31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