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撰写教案时,一点定要克服形式主义,一篇优质的教案是需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的,陆玖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忆江南幼儿园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忆江南幼儿园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 感受民乐合奏《江南好》优美而又欢快的情绪和竹笛清脆明亮的音色。
2、 分辨《江南好》的乐曲结构。
3、 知识拓展,了解与江南相关的音乐和文化艺术作品。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你都去过哪些地方?(生:北京、沈阳、成都……)今天我们一起到江南去看一看。我有一个问题要问一问大家,你们对江南有什么了解?(生:在我国的南方、有水乡之称)
2、 师:首先我们来看地图,谁能介绍一下江南的地理位置?(生:江南的地理位置:人们习惯上把长江以南称为南方,一说到“江南水乡”,又以 江、浙一带最为典型,这里江河纵横、水网密布,自古以来就是鱼米之乡)
3、 师:你知道江南的历史么?(生: 江南的历史:在七千多年前,这里就有人类居住繁衍,发明了良渚和河母渡文化,留下了许多珍贵的遗物、遗址。进入文明社会以后,逐渐成为中国最富裕的地区,南北朝时江南地区就是“一郡丰收,可供数郡使用”,宋代时更有“苏湖熟,天下足”之彦。宋王朝的南迁,使这里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
4 、 师:大家还知道哪些关于江南的风情?(生: 江南的特产:江南的物产丰富,风味小吃多,著名的有太湖“三白”,阳澄湖的大闸蟹,莲藕,鸡头米,菱角,橘子,枇杷,栗子,白果,糕团。)(生: 江南的文化艺术:江南文化传承吴越文化的风采,保有楚文化的余韵,历代文学艺术繁荣发达,学术著述宏富绵延,学者、文学家、艺术家代出不穷,诗歌、绘画等风格明秀绮丽,自成流派)
二、 欣赏:
1、 师:现在,就让我们随着悠扬的笛声来到风景如画的江南水乡,感受一下音乐中描绘了江南怎样的景色?
a) 初听《江南好》
b) 师:听完这首乐曲,你想说些什么?(生:小桥流水人家、烟雨蒙蒙、小舟摇曳、渔歌飘响、山清水秀……)
c) 师:刚才我们欣赏的乐曲是《江南好》。这首乐曲,是根据江南丝竹八大名曲之一《欢乐歌》改编而成。旋律明快流畅,不只描写了江南优美的景色,更有江南人民的质朴、豪放,他们载歌载舞表达对幸福生活的感受。我们再次来欣赏乐曲《江南好》感受江南美景,请同学们考虑乐曲分为几局部?
d) 复听音乐(生:乐曲分为两局部,第一局部优美、第二局部欢快)
2、 分段复听
a) 师:同学们认真的感受第一局部音乐,说一说音乐把我们带到了什么地方、你看到了什么?是什么民族乐器把我们带到了江南?
b) 生:潺潺的流水、幽静的小巷……。
c) 生:悠扬的笛声把我们带到了风景如画的江南。
d) 师:为什么你认为有潺潺的水声、幽静的小巷?
e) 生:速度:中速、稍慢。情绪优美(教师进行评价)
f) 师:欣赏完美丽的江南景色,不同的美景又印入我们的眼帘。
g) 生:细听第二段(师:下面这一段乐曲又表示了什么?)
h) 生:水中的鱼儿跃出水面、渔民在愉快的撒网捕鱼、人们划着小舟在水中采摘荷花、莲蓬……(速度是快的、情绪是欢快的)
i) 师:这一段音乐是如此的欢快。书上用三种颜色的小船把他们分成了不同的三段,请同学们看一看三种颜色的小船出现了几次?我们为它们排排顺序。
j) 生:做练习(教师进行巡视,并且进行指导。)
3、 完整欣赏乐曲《江南好》
师: 听完了乐曲我们已经知道这首乐曲是由民乐合奏的。领奏乐器是竹笛,属于民族吹管乐器(出示竹笛,让同学观察并说出:竹制、上端有吹孔有六个音孔、以和清脆明亮的音色。并由同学进行吹奏展示)
三、知识拓展
师:通过刚才的欣赏,我们已经知道江南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创作了许多艺术作品来赞美江南。同学们能够说一说么?
1、咏江南 课件展示诗词两首。
读一读:组织同学一起朗读。
?忆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送人游吴》
——杜荀鹤
君到姑苏见,
人家尽枕河。
古宫闲地少,
水巷小桥多。
分析诗词内容:写出了对江南的美好回忆,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秀丽风光。
引出下一个环节:
2、看江南
(1) 小桥 流水 人家
选择的照片是江南的桥,江南的民居,江南的小巷,江南的河流等,突出了“小桥、流水、人家”的生动场景,从每张照片反映的不同景象引导同学体会江南的美。
谈一谈:对江南建筑的感受。
(2) 苏州园林
苏州是中国著名的园林城,苏州园林历史之悠久,数量之多,造园艺术之高是首屈一指的。苏州园林是浓缩的自然景观,寻求反璞归真,悠闲养性的氛围,折射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山水花木,亭台楼榭,粉墙黛瓦,栗柱灰砖构成了苏州园林的基调。
说一说:身边的园林景色。
3、唱江南
4、舞江南
演一演:模仿舞蹈动作
5、画江南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感受了江南的美景,其实还有许多我们没有了解到的知识内容,课后继续搜集有关江南的资料,使我们能够更多的感受江南。(放乐曲《江南好》出教室。
教学评价
1.能否分辨乐曲第二局部的结构。
2.能否初步干支竹笛清脆明亮的音色。
3.能否说出对音乐的感受。
4.能否背诵白居易的《忆江南》。
忆江南幼儿园教案篇2
一、能安静的听赏古筝独奏《茉莉芬芳》
体验乐曲的风格、情绪和音乐情境,感受江南民间音乐的独特韵味,激发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热爱。
2、能用纯真甜美的声音演唱江苏民歌《茉莉花》。
3、能通过音乐学习体验,进一步热爱大自然,热爱民族音乐。教学重点感受江南小曲的风格,能声情并茂地演唱《茉莉花》。教学难点唱好歌曲第五乐句中的八分休止符。教学准备cai课件 电子琴教学过程一、走进江南1师生互动吟诵《忆江南》……..是啊,江南可谓山美,水美,曲更美,让我们一边听着江南小曲,一边去领略江南的美景吧。
二、 听赏《茉莉芬芳》
(1)聆听古筝独奏曲----《茉莉芬芳》cai展示江南美景以及美丽的茉莉
(2)说一说①听到乐曲后,你有什么感受?让你想到了什么?②乐曲是由什么乐器演奏?③让熟悉古筝的学生说说古筝的音色特点,教案《《江南小曲》音乐教案》。
三、唱江南(演唱《茉莉花》
1 激情导入师:江南的景色真是美不胜收!描写江南景色的乐曲也是这样的美!那江南的歌又怎样呢?让我们一起来听赏一首江苏的民歌——《茉莉花》!
2、听一听听赏歌曲《茉莉花》,感受歌曲优美的旋律。
3 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4 让生随歌曲旋律哼唱
5 生随音乐伴奏演唱全曲
6 说一说,唱一唱(解决难点)师:美丽的茉莉花真是让人爱不释手!“让我来将你摘下,送给别人家。”听到这一句的时候,你有什么感想呢?
(1)说说自己的感受①引导学生想像自己闻着茉莉花的香味,正要摘花。②体会自己想摘花又舍不得摘的心情。③带着对茉莉花爱惜的心情,唱一唱第五乐句,感受八分休止符。
(2)随cai完整地演唱歌曲,表演3)课件展示:艺术拓展四、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聆听了江南小曲----《茉莉芬芳》,学会了演唱江苏民歌----《茉莉花》,而《茉莉花》只是我国民族音乐中的一朵美丽的花,希望大家努力学习,长大将我国的民族音乐发扬光大,让它响彻世界音乐之林!
忆江南幼儿园教案篇3
教学内容
1、听音乐猜谜语
2、欣赏山东谜语歌曲《猜谜谣》、云南歌曲《猜调》、以及安徽的黄梅戏《对花》,了解各地的民族风情,及音乐特点。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猜谜形式聆听世界名曲,开拓学生音乐视野。
2、通过唱一唱,跳一跳的形式欣赏多首民族歌曲,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增加对各地民歌的了解。
教学工具
钢琴、音响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导言: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
师说谜面,生猜测。
二、听音乐看表演,猜动物
师:狮子王今天要在森林里开一个party,小动物们都陆陆续续地赶来了,听!谁来了?
让事先安排好的几位学生听音乐(法国圣桑的《乌龟》《金鱼》《狼》《袋鼠》)表演,其余的学生猜测。
三、谜语歌曲导入
师:其实,谜语也是可以唱出来的,在许多地方都有唱猜歌谜的习惯。有位叫马革顺的音乐家,他作了一首儿童谜语歌曲,在上学期李老师已经教过我们了,好咱们来复习一下,听一听是哪一首歌曲?
师放录音《夏天的雷雨》,并出示歌词,生分组唱。
四、欣赏新歌曲
1、师:下面进入咱们的第二个环节,欣赏一首谜语歌曲。在学习之前,老师先来说一说谜面,请小朋友们猜一猜。
两只角,抱着头,既会跑来也会走
上树顶,爬树头,不是鸟来不是虫
扁扁嘴,细长的脖,会游泳来爱唱歌
坐着高,站着低,你说希奇不希奇
学生猜测
师:同学们真聪明,那么接下来咱们就欣赏这首山东的谜语歌曲,好,咱们一起把歌词来读一读
听录音,生学着哼唱,并辅助动作。
2、师:其实不只山东有谜语歌曲,各地都有不同风格的猜谜歌 谣,下面跟老师走进云南,欣赏一下彝族的风土人情。
全体学生搭乘“火车”(多媒体展示火车图片),并在《火车开了》音乐中走进云南。
师播放风景图片(边讲述),并附背景音乐为《彝家娃娃真幸福》
师:云南彝族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那幽幽的山谷仿如世外桃源,层层的梯田象一首韵味实足的诗歌,稻子熟了,金黄的颜色代表着丰收的喜悦。那里的姑娘们个个能歌善舞,每逢节日里,她们便身着盛装,翩翩起舞。看她们的姿势多优美呀。同学们,看看她们的服饰有什么特点?
(戴头帕、衣服包彩边,戴银项链)
师:彝族是一个多节日的民族。一年四季除了影响较大的火把节,彝族年,选美节等,(并附有各种节日的图片)还有属于儿童自己的节日,儿童节用彝族语言叫“阿依蒙格”。
生跟老师学彝语
播放彝族经典民歌《猜调》,并对此歌曲简介。
师带领学生在音乐《彝家娃娃真幸福》中跳一跳彝族舞蹈。
3、谜语不但涉及到字谜,歌谜,就连戏曲也不甘落后。同学们知道哪些戏曲?(略)
(1)多媒体展示黄梅戏剧照
师放黄梅戏《对花》片段,并附歌词,学生猜测。
同学们来总结一下黄梅戏的特点是什么
师范唱一句,学生评论
(2)老师带领学生清唱《对花》片段,并附有黄梅戏动作,学生边唱边模仿
(3)知道黄梅戏起源于什么地方吗?
老师介绍黄梅戏的起源
(黄梅戏原称黄梅调或采茶调,它起源于湖北黄梅一带的采茶歌。以演唱“两小戏”,“三小戏”为主的民间小戏。后传入安微在以怀宁为中心的安庆地区长期流行,用当地方的言说唱,形成了独特的演唱风格。)
5、欢乐的音乐课很快就结束了,今天老师带着大家唱了山东的《猜谜谣》,欣赏了黄梅戏《对花》,学跳了彝族舞蹈,欣赏几首有趣猜谜调,了解了各民族的歌曲特点。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地都有不同风格的猜谜调。
忆江南幼儿园教案篇4
设计意图:中华民居历史悠久,种类繁多。我们江浙一带最具典型的建筑样式就称为江南民居,它也是离我们孩子最近的、最容易接受的民居样式。而除了傍河而建的班驳的青瓦白墙,雕刻精致的石桥,小巧的亭台楼阁,精美的雕花木门和花样繁多的镂窗,还有悠然的乌蓬船,幽静蜿蜒的青石小巷,甚至是午间袅袅的炊烟和揽湖自照的垂柳,无一不显示出江南水乡特有的艺术魅力。对孩子来说,这是一种美的'享受,更是一种美的熏陶。不仅让孩子知道江南人民创造美的智慧,更让他们用语言、肢体动作表达自己对江南水乡的美的感受。因此,根据孩子的兴趣和发展需要,设计了艺术同构活动——江南水乡。
活动目标:
一、能用语言、肢体动作表达自己对江南水乡的美的感受。
二、能大胆地合作,用长卷画的形式表现江南水乡的优美景色。
三、体验创造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音乐《姑苏行》、长卷画形式的挂历——江南水乡、电视游览片。水彩颜料、画纸、排笔。
活动过程:
一、欣赏感受音乐
1、提问:听了这段音乐你有什么感觉?好象看到了什么?来到了什么地方?(幼儿听音乐)
2、提问:你有什么感觉?(幼儿回答)
3、提问:听了这么优美柔和的音乐你好像看到了什么?(幼儿回答)
4、提问:你觉得好像来到了什么地方呢?(幼儿回答)
5、小结:这段音乐的名字叫《姑苏行》,它描写了人们在江南水乡游览时看到的美丽景色。
二、感受音乐的同时欣赏教师的舞蹈动作和江南美丽的风景
1、欣赏:我们也来听着音乐到江南水乡去游览吧。
(幼儿听音乐欣赏教师的舞蹈,同时听散文朗诵)
2.欣赏:来,我们走近了仔细看一看。(幼儿走下位置欣赏长卷挂历和电视短片)
3、提问:你看到的江南水乡是什么样子的?你会用什么样的动作来表示江南水乡的特点?
(请幼儿用动作表示小桥流水、垂柳依依、临街傍水、粉墙青瓦、飞檐翘角、雕门镂窗、回廊曲折等江南水乡的特点。)
三、幼儿边听音乐边用舞蹈动作表现
表现:小朋友真不错,想出了这么多动作,那我们就听着音乐来跳一跳吧。(幼儿听音乐表现)
四、幼儿用水彩画的形式表现江南水乡的优美景色
操作:江南水乡可真美啊,你们喜欢吗?那就请小朋友拿起小画笔,把它请到我们身边来吧!
忆江南幼儿园教案篇5
设计意图:
?江南》是一首汉代的乐府诗,是一首采莲歌。歌曲曲风活泼,意境欢快,歌曲内容表现了鱼在莲叶间穿梭往来的轻灵的样子,也形象地体现了鱼儿逗戏莲叶的情景,易于幼儿理解。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江南》描写的情景,能大胆地用肢体动作表现歌曲活泼快乐的意境。
2.区分并交换角色,通过捉小鱼的游戏,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的乐趣。
3.熟悉《江南》歌曲的旋律,学唱歌曲,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
用肢体动作表现《江南》的情景。
活动难点:
区分并换角色,连贯游戏。
活动准备:
音乐《江南》,黄、绿、蓝三色标记;幼儿学过古诗《江南》。
活动过程:
一、用肢体动作表现《江南》景象
1.回顾古诗《江南》。
提问:古诗里写了谁?他们在干嘛?
2.用肢体动作表现小鱼和莲叶嬉戏的情景。
3.尝试在身体的不同方位表现莲叶。
二、鱼戏莲叶
1.教师示范鱼戏莲叶的动作。
提问:鱼儿做了哪些动作来逗戏莲叶的?
2.幼儿当小鱼,教师当莲叶尝试表演鱼儿逗莲叶的动作。
提问:莲叶做什么动作的时候小鱼来逗莲叶?莲叶睁开眼睛的时候小鱼怎么样了?
3.教师扮莲叶,幼儿当小鱼完整表演一遍。
4.师幼换角色,表演一遍。
三、游戏:鱼戏莲叶
1.小黄鱼逗戏莲叶。
提问:哪一句的时候找到朋友的,哪一句的时候摆出莲叶造型的?
2.分别请带绿色标签和蓝色标签的幼儿当小鱼各游戏一次。
四、游戏:捉小鱼
1.讨论捉小鱼的玩法。
2.尝试张网、收网游戏环节。
3.完整游戏一次,提问:老师在游戏结束时说了一句什么话?
4.通过教师:“小黄鱼回去,小绿鱼出来”等指令交换游戏角色分别请小绿鱼和小蓝鱼完整游戏1次。
延伸活动:
思考:还有什么好办法可以用来交换角色?
忆江南幼儿园教案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