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教案是需要根据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的,教案是每一位老师在上课之前都需要准备好的,下面是陆玖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大班数学活动数学宫教案精选5篇,感谢您的参阅。
大班数学活动数学宫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九以内的加法。
2、在情境教学中,学会10的加法。
3、能将的10的加法运用到超市购物的游戏中。
4、培养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准备:ppt、购物券、贴有数字的动物卡片。
教学过程:
1、碰球游戏。
师:小朋友,你们会玩碰球的游戏吗?
(会)那今天小胡老师和你们一起来玩玩这个游戏。这里有一个规则,就是我的球和你的球碰起来是9。你们准备好了吗?嘿嘿,我的两球碰几球?(嘿嘿,你的两球碰7球,2+7=9)... ...
2、新授10的加法。(ppt)师:刚才小朋友的表现可真好,所以我决定要给你们一些奖励。老师准备带你们去动物园玩,你们想去吗?(想)好,那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师:瞧,前面是什么小动物?(小猪)它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有的站着,有的坐着)那有几个站着的(1)?几个坐着的呢(9)?数一数一共有几只小猪?(10只)那谁会根据这个图片给我们来列个加法算式?(1+9=10)我们以前还学过可以把前面的数字调换一下位置,也就有了一个新的算式了,大家一起说好不好?(9+1=10)师:我们走呀走,来到了池塘边,你看见了什么?(乌龟)请你仔细数数有几只在岸上,几只在水里呢?总共有多少只乌龟?我要请聪明的小朋友还给这些小乌龟们列列算式了,谁来?
师:你们看,那边有很多漂亮的鸟。请你们自己观察,你看见了什么?有几只?一共有多少只鸟儿?你能为这些鸟儿列个算式吗?
师:看过了美丽的小鸟,接下来会是哪个小动物呢,让我们继续逛下去。呀,这次来的是谁呀?(小狗)小狗怎么样了?(有的关在笼子里,有的在笼子外面)数数笼子里的有几只?外面的又有几只,一共有什么?你来给小狗们列个算式好吗?还可以有怎样一个算式?
师:最后我们去美丽的`花丛里看看,这里面也藏着小动物哦。原来是勤劳的小蜜蜂。我发现这些小蜜蜂有些不一样哦,你发现没有?有绿头发和黄头发的蜜蜂。数数绿色的有几只?黄色的几只?总共有多少?一共有多少?我想请你来给小蜜蜂列算式了。那这次还有没有其他的算式呢?(没有)为什么?(前面的数字又是5,换位置以后也是一样的)师: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个动物园的小动物呀,每个种类都是10个,这就是这个动物园的特点。让我们一起把这些有趣的10的加法一起念一下吧。
3、游戏:动物超市1)幼儿购物游戏师:动物园逛完了,我在动物园还找到了一个有趣的地方,就是动物超市。在里面我们可以买些纪念品。看,这是我为你们准备的10元购物券,你们等会可以去超市你买你喜欢的东西。每个纪念品后面都标有价钱。在这里呀,我有一个要求,你只能买两样东西,而且一定要把10元给用完了。有没有听明白。这是我在动物超市买的东西,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买了什么?你们看,我买了两样,这个是多少钱?这个呢?5+5=10,所以我刚好把10块钱用完了。好,现在你们拿起自己的购物券去超市购物吧。记住你只能买两样东西,而且一定要把10元给用完了。
2)互相检查师:买好的小朋友请回到位置上,现在你可以和想你的好朋友介绍一下你买到了什么?还可以互相检查你有没有买对,有没有符合老师的要求?发现错误的小朋友,老师再给你一次机会,自己去改正一下。
3)幼儿介绍自己的购买情况师:谁想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买了些什么?
大班数学活动数学宫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16的加法,感知事物的数量关系。
2、学习运用数学,理解数学加法的实际意义。
3、爱动脑筋,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并享受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天天超市”海报(贴有16张标着价钱的物品图片)
2、黑板、粉笔、数字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老师将事先做好的“天天超市”海报贴到黑板上,然后分别画了一个草莓和一个苹果在黑板上,分别代表草莓组和苹果组)
师:小镇上有家天天超市,小朋友们看,超市里呀有很多漂亮的小礼物。今天小猫的好朋友要过生日,猫妈妈给了小猫16块钱到天天超市买礼物,要小猫买两样东西送给它的好朋友,加起来刚好16块钱,不剩零钱。
二、超市购买
①讲明规则。
师:老师要请草莓组和苹果组的小朋友们比赛,分别请小朋友上来用不同的方法买东西,加起来正好要是16块钱。
②老师在黑板上用粉笔写下算式记下购买的方法,并且为两个组的小朋友计分。
③游戏结束,老师总结统计比赛结果。
三、游戏环节
1、“你说我说”游戏
师:刚刚的比赛结束了,但没有分出真正的胜负,小朋友们还想不想玩游戏?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叫“16的你说我说”。(规则:一个组的小朋友们说:我说14,另一个组的小朋友说:我说2,然后全班的小朋友们一起说:加起来就是16)
2、找朋友
老师随机发给幼儿一张带有数字的卡片,幼儿齐唱儿歌《找朋友》然后拿着卡片找到与之相加等于16的幼儿
四、活动结束
师:小朋友喜不喜欢天天超市呀,要是喜欢老师就把这个超市送给大3班了。
设计要点:
1、重视对数学学习兴趣和情感的培养。
幼儿园的数学不像小学一定要掌握多少知识,最重要的是培养学习数学活动的兴趣,所以我们为这个数学活动准备了丰富多彩的材料、教具,并且结合故事、情景,运用游戏的方法进行数学活动。
2、将数学活动生活化。
这次“数学超市”的创意的要点就是要将数学活动和生活具体情境相结合,希望小朋友们参与到角色游戏中来以提高数学活动中的参与性和积极性,他们通过“买礼物”这一生活情景来学习16以内的加法。
3、将数学活动游戏化。
这次的数学课我们设计了三个不同的数学游戏,幼儿们整节课下来整体都比较轻松、愉快,在快乐的游戏中把平时算的很辛苦的数学题很轻松的做出来了。
教学反思:
经过了两个月的农村幼儿园的顶岗实习再来海师附属幼儿园见习,乡村和城市里的幼儿园的巨大差距让我们每个人都感触良多。实习时候我执教的班级是小班,而这次见习却是在大班,上起课来感觉非常不一样。通过几天的观察,我们了解到大班小朋友们已经开始学习20以内的加法了,于是这次我们就选取了16以内的加法来进行这次的数学活动课。
还是那句话,写教案、试讲和亲身体验上课的感觉完全是两码事,之前看似已经“天衣无缝”的教案实际实施起来简直是“错漏百出”。好在经过了两个多月的实习,在教态、对课堂的把握、组织和随机应变方面有了一定的经验,这节课从头到尾大方自如地上完了,基本完成了活动目标。但是,在整个活动过程中还有很多的细节方面没有把握到:
第一,教具的大小、灵活性把握不到位,“超市”里的商品略小了,后排的小朋友不能一直跟着思考和计算,反而要举手了到台上才开始计算。如果教具更加大一些,或者把商品做成可以活动的贴纸,就不用让老师再用粉笔在黑板上写1+15=16,而是让幼儿更加直观的认识到,是一块钱的铅笔和十五块钱的台灯加起来是16块钱。
第二,情境的创设可以更加符合生活现实,比如给要过生日的小朋友取个具体的名字,这样小朋友们才知道他们要去给谁买礼物,角色代入感更强一些。
第三,第三个游戏的时候,我先把数字卡片发给了幼儿,然后才开始讲解规则,可是这时候小朋友们的注意力已经被数字卡片吸引了,场面显得有些乱了,应该先将规则有条理的123点分清(不超过三点)讲清楚,再分发教具,这样效果会好很多。
第四,游戏之间的转换应该更加巧妙,第二个游戏的时候,需要小朋友们小组之间合作完成,老师在讲解完规则之后,应该先示范一下再进行。
大班数学活动数学宫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乐于参加数学活动,对数学感兴趣。
2、激发幼儿对周围生活中“0”的探究兴趣,了解“0”在自然数列中的位置及不同的实际意义。
3、在游戏中体验数字“0”带来的快乐。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1—9的数字娃娃各一,花园背景图一幅。
2、有关“0”的相应图片若干(温度计、门牌号、车牌号等)。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1、秋天到了,数字娃娃们来秋游了,(边说边操作教具)1—9好数字娃娃从小到大来排队。
0号娃娃:哎……等等我!(0号娃娃排到9的后面)
9号娃娃:不对不对,你比我小,不能排在我的后面。(0号娃娃挤在4和5的中间)
5号娃娃:我的前面是4,后面是6,你不能排在这儿的(0号娃娃挤在7和8的中间)
8号娃娃:我的前面是7,后面是9,你不是排在这儿的(0号娃娃急得哭了起来)
2、提问:小朋友,你们说0号娃娃应该排在哪儿呢?
3、继续观看表演(了解“0”在自然数列种的位置)。
1号娃娃:0号娃娃你是我们中间最小的一个,你应该排在我的前面。
0号娃娃点点头,擦干眼泪,排到了1的前面。这次,大家都表示赞同,排好队出发了。
二、讨论:
1、数字娃娃9为什么不让0排在它的前面?
2、0为什么应该排在1的前面?
3、小结:0在自然数列中是最小的,所以应该排在最前面。
三、了解“0”的含义
1、数字娃娃们走啊走,来到了一个花园里(出示背景图),她没要找花儿交朋友。
2、2号娃娃会找哪朵花做朋友,为什么?
3、那么5号娃娃呢?(请一幼儿来找)
4、老师故意帮6号娃娃找错朋友,让幼儿纠错。
5、老师指着没有花瓣的花:“这朵花找那个数字娃娃好呢?为什么?”
6、没有可以用“0”表示,“0”表示没有。
四、生活中的“0”
1、你在什么地方看到过“0”?
2、出示温度计和尺子:温度计上面也有0,这儿,0是不是表示没有?那它代表什么?(表示0上温度与0下温度的界限)尺子上的0表示什么呢?(起点)
3、门牌号、车牌号、电话机上的0呢?(表示一种编号)
4、小结:我们的生活中出现过许多的“0”,“0”在我们的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
五、游戏:“0”的舞蹈
引导幼儿发挥想象,运用身体各部位变化出“0”的形状,老师用相机拍下并播放,看看谁变得最像。
大班数学活动数学宫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利用直观教具引导幼儿理解单双数概念,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认识10以内单双数。
2.了解单双数之间的关系。
3.发展幼儿思维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
环境准备:在教室里放置一些成单成双的物体。
课件准备:小动物相关图片、1-10数字图片。
纸面教具:打印1-10数字图片,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请幼儿进行“玩找朋友”游戏,引出单双数。
——现在所有的小朋友可以2个2个互相找朋友。
小结:2个2个找到朋友的是双数,还有没找到朋友的数是单数。
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认识单双数。
——动物也玩找朋友的游戏。看看都有谁?各有多少只?谁是单数?谁是双数?
小结:小猴可以两个两个圈在一起,都能找到好朋友的就是双数。像小鸡两个两个圈到一起后,还多出一只小鸡找不到朋友的叫单数。小鸟也能两个两个圈在一起,所以也是双数。
出示图片,引导幼儿根据已有认知,来进行单双数判断。
——更多动物都来了,他们各自回到了单数的家和双数的家,我们一起来看看。
——数字宝宝也来参加游戏,我们来帮数字宝宝回家吧?
出示教具,通过幼儿实际操作更深理解单双数的含义。
——小朋友们,你们每个人椅子边都有一盒卡片宝宝,小耳朵听,快快快,快快拿出单数来。小朋友听数拿出卡片来。
——快快快,请你找出双数,让幼儿再次领会单双数的含义。
出示图片,进一步巩固如何区分单双数。
——请小朋友为单双数数字宝宝打钩。
——小朋友们认识单双数还能用我们的歌声来表现对吗,来我们唱起来吧!
大班数学活动数学宫教案篇5
《买水果》游戏活动简介
?买水果》是大班下学期符号聚敛类的游戏。符号聚敛能力指的是解决有关数字、字母等符号问题的能力,比如学习加减运算、解方程式等都需要这种能力。本单元的游戏活动主要是发展幼儿根据物品的种类和数量进行等分的能力。
在活动中,我们设置了一个“水果超市”的游戏情境,让幼儿统计购物单,并将购物单上的水果进行等分,通过游戏让幼儿掌握简单的统计方法,建立初步的等分概念。同时,我们还为幼儿提供了一套有趣的'水果扑克牌,让幼儿进行数的分解和组成的练习,并利用水果卡片自编应用题,提高幼儿的计算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本单元由四部分活动组成。
《买水果》游戏活动安排:
活动1:统计购物单
活动2:选水果
活动3:水果扑克牌
活动4:自编应用题
《买水果》游戏活动目标:
掌握简单的统计方法
能按物品的种类和数量进行等分
练习1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
掌握简单加法应用题的结构
通过自编应用题发展综合分析的能力
下面向大家介绍的是4个活动中的一个活动――活动2“选水果”
游戏材料准备:
教具:大购物单1-12、水果大卡片32张
570) this.width=570;"/>
570) this.width=570;"/>
570) this.width=570;"/>
570) this.width=570;"/>
幼儿材料:购物单1-12、水果小卡片54张
570) this.width=570;"/>
570) this.width=570;"/>
重点:
能按水果的数量和种类进行等分,建立等分概念。
流程:
1、引入活动 2、讨论 3、操作 4、互??
活动过程:
(一)引入活动。
提示与建议:
教师可用有趣的故事情节,引发幼儿的游戏兴趣。例如:“因为‘水果超市’的购物单少,所以只能两个顾客合买一个‘购物单’上的水果,这就需要水果超市的售货员帮助顾客等分‘购物单’上的水果。现在请小朋友们来当‘水果超市的售货员’,将购物单上买到的水果平均分给两名顾客。”
(二)教师引导幼儿讨论什么是“等分”。
(三)教师演示讲解游戏的玩法,然后让幼儿独立操作。
玩法:将每张购物单上的水果按种类和数量等分,选择相应的水果卡片放入?中。要求:两边水果的种类和数量相同。
提示与建议:这部分玩法涉及到了量的等分和守恒概念,教师可先引导幼儿数清楚“购物单”上有几种水果?每种水果的数量是多少?再让幼儿进行等分。
幼儿等分后,教师要提示幼儿注意:等分后,左右两侧水果的种类和每种水果的数量都要相同。如图:等分后左边是一个苹果和一个梨,右边也是一个苹果和一个梨。
(四)幼儿互相检查购物单的等分结果。
提示与建议:教师可让幼儿说一说自己是用什么方法检查同伴等分结果的。也可以提示幼儿利用购物单背面的统计结果去核对等分后购物单左右两边的水果种类和数量。
活动延伸:
家长和幼儿一起进行“结帐比赛”的游戏。
大班数学活动数学宫教案精选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