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还需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以提高教案的适切性,教案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减少无效的教学时间,陆玖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小小鸡教案反思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小小鸡教案反思篇1
活动名称:
七只小鸡排队走(儿歌)
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学习按数字大小排队和边点数边朗诵的方法。
2、感受儿歌带来的趣味性。
3、鼓励幼儿大胆仿编儿歌,根据儿歌内容用恰当的动作表现。
4、体验儿歌游戏的乐趣。
准备:
小鸡图片、1—7数字卡片。
关键点:
学习边点数边朗诵的方法。
环节:
一、教具导入,引起兴趣
1、出示小鸡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图片上有谁?它们在干什么?
2、交代学习儿歌的要求。
二、欣赏儿歌,理解掌握
1、教师完整朗诵儿歌
2、提问,帮助幼儿理解儿歌内容:
1)儿歌名称叫什么?
2)妈妈买了几只鸡?我给小鸡起了什么名字?
3)你们会数吗?请幼儿边点图片边数数。
4)啊呀,小鸡走散了,怎么办?
5)你能用不同的方法来数数吗?
三、学习儿歌,帮助记忆
1、带领幼儿轻声学念儿歌。
2、以多种形式练习儿歌。
四、组织游戏,体验情趣
1、介绍游戏的玩法和要求。
2、请幼儿八人一组进行游戏,一人扮演鸡妈妈,其他幼儿扮演小鸡,体验儿歌带来的乐趣。
3、小结:表扬遵守游戏规则的小朋友。
教学反思:
谁在教学中,儿歌凭借其篇幅短小精巧,结构单纯,并且语言活泼,节奏明快,读起来琅琅上口,易为孩子所理解又富有趣味性等特点,深受孩子的欢迎,乐于接受。《七只小鸡排队走》这首儿歌就体现了朗朗上口又富有趣味性的特点,迎合了孩子的口味,切入孩子的心灵,使孩子乐意与儿歌进行互动,快乐学习。
小小鸡教案反思篇2
活动目标:
1、练习幼儿躲闪跑的能力,发展幼儿灵敏协调能力。
2、培养幼儿团队精神。
3、愿意参与体育游戏,体验在游戏中奔跑、追逐的乐趣。
4、锻炼平衡能力及快速反应能力。
5、培养幼儿健康活泼的性格。
活动准备:
小鸡头饰若干、老鹰和母鸡的头饰各两个
活动过程:
1、热身运动:
(1) 随着音乐入场,教师带领幼儿根据音乐学小鸡的样子做各种准备动作——跳、弯腰、扩胸等。
导语:小鸡们,今天的天气真好,让我们和鸡妈妈一起做早操吧!
(2) 学习小鸡的各种动作 幼儿用手做小尖嘴,在场地中弯腰做捉虫子,练习弯腰走、抬头、抖水等动作。
2、游戏:
(1) 儿歌导入游戏
老师带领幼儿一起念儿歌:“老鹰天上飞,小鸡地上走,老鹰捉小鸡,捉也捉不着。
(2) 交待游戏规则:老鹰追捉小鸡时小鸡不能用力拍打或拉扯老鹰;被捉的小鸡要随老鹰回老鹰的家(即被捉小鸡暂停游戏)
(3) 两位老师分别扮演老鹰和鸡妈妈,幼儿做小鸡。游戏进行两次。
(4) 幼儿清楚游戏规则与玩法后,由幼儿自己扮演所有角色进行游戏三次。按幼儿人数教师可分3-5组进行游戏,教师在旁边指导。
(5) 游戏结束。
没有被老鹰捉住的小鸡快来妈妈这里。妈妈带你们去救给老鹰捉住的小鸡,好么?(鸡妈妈带领小鸡去“老鹰”的家把给老鹰捉住的小鸡解救出来)
老师带领幼儿跟随音乐跳舞:我爱我的小动物。放松身心,可跟随老师的动作。也可自编动作。
活动反思:
1,中班幼儿是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有他特有的年龄特点:有意行为开始发展,幼儿体力明显增强,在活动中学会交往,动作发展更加完善。这些表明这一时期的幼儿更需教师对他们进行引导。
2、对活动过程的反思:
(1) 对幼儿发展的反思,幼儿大部分能主动参与活动,极个别不配合,教师要关注他们,培养他们的活动兴趣,改变他们的孤僻倾向。
(2)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反思,我对班上的幼儿情况比较了解,对他们的性格特点学习特点都了如指掌,因此,能以最小的支持,促进幼儿最大限度的发展。
(3)对师幼互动的反思,个别幼儿理解不清教师的指令,我不厌其烦给他们解释示范,让他们明白我的指令,让活动得以顺利地开展
3、对活动效果的评价。整个活动幼儿的参与度较高,但是对一些发展较快的幼儿来说,活动相对简单,因此出现个别幼儿的参与度不高的现象,在今后的活动中应充分考虑到这一点,促使幼儿全体全面谐调发展。
4、如果让我重新上这节课,我会更加细致的考虑活动的各个环节,让发展较快的幼儿能全程投入到活动中来,比如:让他们发号指令,亲自指挥活动。
小小鸡教案反思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鸡宝宝是怎样成长的。
2、了解小鸡的父母是怎样的。
3、遵守游戏规则,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及控制性活动带来的快乐。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重点难点
幼儿难理解小鸡是怎样孵出的。
活动准备
1、用大纸箱自制一个鸡窝。
2、女老师假装鸡妈妈,男老师假装鸡爸爸,幼儿当小鸡。
活动过程
老师带领小朋友做《小鸡出壳》的游戏,老师拿出自制的大纸箱,女老师当鸡妈妈,躲在鸡窝里下蛋,鸡妈妈一共下了10个蛋。10个小朋友当小鸡跟着老师躲在鸡窝里。开始孵小鸡了,一天,两天,三天……许多天过去了。小鸡用嘴巴叮开蛋壳,将要出生了。小鸡睁开双眼,鸡妈妈问鸡宝宝:“鸡宝宝,你们都看见了什么?”
有的说:“我看见了鸡爸爸。”鸡爸爸向它们招手。
有的说:“我看见鸡妈妈长什么样了。”
还有的说:“我看见了鲜花和太阳。”
老师问:“小鸡出壳的游戏好玩吗?”
小朋友回答说:“可好玩了,我想再玩一次。”
老师:“那好吧!”
教学反思
1、在课前要带小朋友先观察生活中母鸡孵小鸡是怎样的,并做好记录。
2、师幼配合得还不是很好,以后我会注意这个方面。
3、如果让我重上这节课,我会加配电脑画面,使活动更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小小鸡教案反思篇4
活动目标:
1、学习水墨画的握笔和用笔方法,用毛笔的侧锋画椭圆,表现小鸡的外形特征和不同姿态。
2、能大胆下笔,激发对水墨画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带领幼儿欣赏内容简单的水墨画若干幅。
2、“群鸡”图片,电脑等。
3、小鸡玩具、宣纸、墨汁、毛笔、盘子、抹布、报纸等。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小鸡,激起幼儿兴趣。
(1)教师出示教学挂图“群鸡”,并讲述鸡妈妈孵出了一群可爱的小鸡,请上朋友帮鸡妈妈看看小鸡由哪几个部分组成?各部分长得怎么样?幼儿回答后教师总结:小鸡长得很可爱,圆圆的头,圆圆的身体,还有尖尖的嘴,肚子底下长着两条细细的腿。它们有的抬头找妈妈,有的低头吃虫子,还有的在做游戏。
(2)出示小鸡玩具,变化小鸡的各种不同姿态,引导幼儿进行观察。提醒幼儿可画出各种神态的小鸡。
2、引导幼儿学习水墨画笔锋的基本用法。
师:“怎样用毛笔来画小鸡呢?请你们看老师是怎么画小鸡。
(教师示范)先用毛笔蘸颜料,让毛笔躺下来,稍稍用力画出小鸡的头和身体,身体比头画得大一点,再用勾线笔画出小鸡的嘴巴、爪子和眼睛。”
3、交代要求,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师:“鸡妈妈现在要请小朋友给小鸡画像,它还想问问小朋友画的小鸡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
教师以鸡妈妈的口吻指导幼儿,掌握用笔方法。
4、总结评价,结束活动。
教师以鸡妈妈的口吻感谢小朋友为它的小鸡画像。
活动反思:
让幼儿开始尝试各种美术表现方法,对美术能力的发掘具有重要的意义。水墨画长期被儿童美术所忽略,认为它陈旧、僵化,会束缚孩子。其实,水墨画自有其随机、变通、接近童趣的一面。让幼儿们在水墨中玩起来,在游戏中了解传统、感悟自然、创造自己的表达方式,就开辟出了一块儿童绘画活动的新天地。
小小鸡教案反思篇5
活动目标:
1、了解小动物的基本特征
2、体验运动、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母鸡和虫子的图片、带花的手环、圆圈、垫子、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咯咯答,咯咯答”看看谁来了?——母鸡妈妈。
2说说母鸡妈妈的特征,那小鸡宝宝怎样的?
“今天啊,母鸡妈妈要带着小鸡宝宝们出去玩。”
3、提问:小鸡爱吃什么呀?引出爱吃小虫,那妈妈就带着你们去山上的草地上捉虫吃。
二、去山上
1、选路
分别从印有小鸡脚印、小猫脚印、小孩子脚印的路中选出一条正确的路去山上。(小鸡脚印)
2、走路
跟着妈妈一起跳一跳、爬一爬、钻一钻
3、休息、奖励
(1)、“你们都很棒,走过了这么难走的路,所以妈妈要奖励你们奖品了”,出示带花手环。
(2)、看看手环有什么不一样:有1朵花、有2朵花、有3朵花
三、捉小虫
1、根据手环上的花朵数捉相对应的小虫
2、游戏:《大灰狼来了》:躲到相对应数字的箱子后面
四、大灰狼走了,每个小鸡宝宝再去捉一条小虫,回家。活动结束。
小小鸡教案反思5篇相关文章:
★ 小玉米教案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