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经历了一些事情后,难免会得到启发,你打算怎么写心得体会呢,一篇能够引起读者思考的心得体会就是成功的,陆玖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防踩踏疏散演练心得体会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防踩踏疏散演练心得体会篇1
通过这次突发事件应急演练,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防踩踏治理应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把防踩踏作为头等大事来抓。
踩踏带来的危害,人人都懂,但在日常工作中却往往被忽视,被麻痹,侥幸心理代替,往往要等到确实发生了事故,造成了损失,才会回过头来警醒。这就是因为没有把防范踩踏的工作放在第一位所导致的。做好预防工作的要害就在于提高对这项工作的重视程度,在校园中,应该以消除踩踏隐患、提高防踩踏意识为目的,不作口头文章,以实际行动和措施来切实做好防踩踏工作。
二、加强防踩踏知识培训,提高防范意识。
校园内部对踩踏隐患已经有了一定的防范意识,但通过这次培训,发现现有防范意识程度还是不够的。不论是一线工作人员还是治理人员,都应对岗位和部门可能涉及到的踩踏风险和消防通道等消防相关设施有充分的了解。不论是危险岗位人员还是其他人员,都应该定期接受相关专家的防踩踏培训,内容包括:有关防踩踏制度、保障防踩踏的操作规程;各部门各岗位的踩踏危险性和防踩踏措施;踩踏和自救逃生的知识和技能等。
三、防踩踏工作要做到“三个抓”,不为隐患留空隙。
第一是要“抓重点”。经常组织进行防踩踏检查,发现踩踏隐患,要记录在案并及时研究整改。
第二是要“抓薄弱”。相对防踩踏隐患少的地区往往是最轻易被忽略的地区,但相对安全隐患少并不代表没有安全隐患。防踩踏隐患和生产安全隐患不同,后者只会发生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但前者却可能出现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第三是要“抓细节”。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踩踏的防范要从大处着眼,但应该从小处做起。细节不轻易引人注重,但几乎所有的重大事故都是由于起初的“不注重”、“不小心”引起的,这些轻易被忽略的细节很轻易成为小事故的放大器,使得星星之火由此而燎原。
防踩踏疏散演练心得体会篇2
悲剧,有很多时候是可以避免的,为什么悲剧总是在不断地上演?暴露出的不仅仅是安全隐患,更暴露出一些人员和部门在思想意识上和管理上的疏漏和不到位。9.26昆明明通小学的踩踏事件再一次揭示出我们的所谓意想不到的悲剧又发生了。
从新闻披露的一些内容我们得知,小学生午睡休息的地方其上下楼梯很窄,宽度为一米多一些,不巧又被人在过道上放置了一块大海绵,结果被一涌而下的学生拽倒,从而导致海绵垫将学生覆盖,以及随后涌来学生纷纷踩踏,导致六人死亡;同时,新闻报告了每个班午睡的孩子有四十、五十个,尽管有的报道还说了每个班都有一个老师负责管理,这似乎也表明了教师不存在责任的问题。那么除了楼梯窄和大海绵堆放的客观问题之外,问题究竟出现在哪里呢?
我想与下面几个问题有关。第一,我们是否意识到存在着一个特殊群体。我们的学生,我们的孩子,他们就是一群特殊的群体,这种特殊性在于,他们是小学生,他们依然是弱者,他们依然是幼者。他们非常缺乏对环境是否安全的认知能力和判断能力,同时,他们也十分缺乏对自我的保护能力。第二,我们是否意识到特殊群体所处的环境就是特殊环境。目前可能还没有特殊环境这个定义,不过我在这里就给定义了。特殊环境不独只是那些处于危险的水、火、电、有毒等危险环境和特殊的工作环境,而是应该将孩子、尤其是群体孩子所处的环境定义为特殊环境。许多西方国家为了加强小学生的安全管理,就给孩子带特殊颜色的帽子、配备耐冲击的校车等就是这个原因,让人们注意、留心他们!因此,面对特殊群体所处的环境,就更应该要求我们的管理者和社会时刻保持警惕。第三,从教师和学校的`层面来讲,教师和学校是否一直关注着这些特殊群体呢?是否意识到特殊群体所处的环境是否安全的认知和防范管理呢?我们就不得而知。
因此,针对类似孩子这样的特殊群体,向管理部门和学校提出以下建议:
每年的新生入学,以及新学期开始,教师讲授的第一课应该是生存和安全课,并应该进行危险情况下逃生安全的演练和训练,每个班级也不需要花太长时间。同时,要求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也要经常向学生讲授安全知识问题。不仅包括远的水、火、电、煤气、交通等安全,更要注重近的身边的安全。一些孩子可能知道一些危险的常识,但当很多孩子们在一起的时候,可能就会忘记危险就在身边。如刚下课的时候,孩子们经常会一拥而出教室,因此,教室的门口、卫生间和走廊楼梯上下等处是一个十分危险的地方。因此,在下课的时候、放学的时候,建议老师们应该多提醒孩子们,要多注意安全,不要互相推搡以及大声喧闹等。此外,每隔一段时间,要开展消防安全知识讲座,以及进行消防安全的演练等。如,如何按照一定顺序上下楼梯,而不是无秩序的乱跑,走进或去开一扇门的时候该如何面对门来保护自己,在平时玩的时候、尤其是上下楼梯的时候不要疾跑、不去推同学、凑热闹,大声喧哗,打闹等,或者让学生分批走出教室等。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虽然都是小事,但是我们需要老师能够从细节抓起做起,起到真正的负起责任。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孩子的安全概念以及如何避免灾难事件的发生。
另外,建议在每天上下课以及放学等时间,在教学楼的各个重要位置、学校大门口等要适当安排一些老师或者保安等流动起来,起到监督和安全保护的作用。让老师真正成为园丁,让老师成为花朵的爱护着和守护者。
踩踏事件岂是楼梯惹的祸啊!西方的一些国家,对早在幼儿园的孩子就开始了安全知识的讲授和实践训练。可见,我们还是应该从心里、从日常的活动中注重安全,不能只凭一纸文件、一个会议来落实,而是要从行动上真正的坐起来。
我知道一个台湾在大陆的私办学校是如何管理的。他们的教学空间也是十分很有限,上下楼梯很陡,而且楼梯也很窄,估计宽度也在一米左右。每个班级的学生不是太多,十几个人。但是,每当下课和放学的时候,在走廊楼梯的上下过道之间狭小的位置处,总是安排一个教师固定站在那个拐弯处,看着并帮助每个孩子下楼,而教学上课的班主任走在最前面,拉着第一个孩子的手,孩子们也是十分有秩序地一个挨着一个,背着书包不慌不忙地扶着楼梯把手下来。到门口的时候,老师喊着每个学生请家长过来接孩子。这么多年来,从来没有发生过什么事情,这就是所谓的防患于未然,这就是所谓的人性化管理,这就是服务到位。
相反,我们的一些学校经常是口头上说的非常好,结果落实到实处和细节上就欠缺一大块。这次,发生在昆明小学的事件就暴露出
这个问题。如果我们的学校能够在学生下楼梯的位置处,安排一个老师来协防,那么会有这样的悲剧发生吗?此外,如果我们的老师能够经常我们的学生,如何按照次序上下楼梯,如何遵守规矩走路,如何规避风险,那么会发生这样的悲剧吗?如果我们的老师能够在学生走出房间的时候再多关照一下,再多说几句强调安全的话,是不是这就不会成为悲剧!如果老师让孩子分批分批地走,是不是也不会发生这样的悲剧?如果老师把这些孩子都看做是自己的孩子,那这样的悲剧会发生吗?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与我们学校和老师自身对安全管理的认识十分缺乏,以及缺少对孩子的安全有直接关系,实在是之失。比如,认为一个老师带队管理学生就可以了。这就更直接暴露了学校缺少整体协调的管理和措施。作为教师,最能够在第一时间看到学生在做什么,知道哪些同学的表现。因此,教师要经常提醒学生,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此外,不仅开展安全,心里、德育和体育等都应该同步开展,不能让孩子成为只会捧着书本读书的少年郎。
学校要加强整体的安全和管理措施,更要加强对孩子的安全知识细节的,用心来关怀和爱护。要从思想意识上重视起来,要从管理措施上堵住疏漏。这么多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教训,我们何时才能不让悲剧一而再再而三的上演啊!如果我们的学校、社会对弱势群体、特殊群体真正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那么这些事件发生的概率可能就会小很多。
防踩踏疏散演练心得体会篇3
本学期,我园根据局的工作部署及我园实际情况制订了我园“应急疏散演练方案”,进行了应急疏散演练,全体师生通过实践演练,增强了应急疏散的经验和能力。现将活动过程总结如下:
根据上级要求和幼儿园的实际情况,我园成立了以园长为组长的应急疏散演练活动领导小组,根据领导小组会议要求,我园拟定了《学校应急疏散演练方案》。为了使得演练方案安全可行,园长对这次演练的具体操作程序、疏散要求与注意事项一一做了讲解。
为了确保演练活动按方案顺利进行,演练活动领导小组在每次演练的前一天都在园会上进一步明确了疏散集合地点、疏散顺序和注意事项,做到各个教室门口都有疏导老师把守,以防意外事故的发生。要求听到紧急疏散信号后,全校师生必须服从指挥,听从命令,立即快速、安全进行疏散,不能留一人;不得拥挤、拥堵,更不得喧哗、开玩笑;出楼门迅速跑步到校操场规定的位置集合。要求各小组按照各自的职责,到达规定的位置,完成各自的任务。
活动中,全校师生都能服从指挥,听从命令,快速、安全地进行疏散。幼儿反应很快,都能秩序地按指定路线迅速撤离至目的地。在撤离过程中,没有拥挤推攘现象发生。幼儿从教室撤离到操场(安全区域)只用了不到3分钟的时间,安全撤离后,各班清点人数,报告总指挥。在全体师生及参与活动的工作人员的配合下,在园领导的指挥下,出色的完成了疏散演练,达到了提高自救能力的要求。
本学期几次演练活动是对我校《校园突发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的检验,不仅再次落实了我园应付突发事件的防范措施,而且也提高了我园实际应对和处置实发安全事件的能力,更进一步增强师生防震、消防安全意识,真正掌握在危险中迅速逃生、自救、互救、的基本方法,提高抵御和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整个演练活动达到了预期目标。
防踩踏疏散演练心得体会篇4
为使大家了解疏散等应急避险知识,提高全校师生在密集场所紧急避险、自救自护和应变的能力,掌握紧急疏散最有效的逃生方法,20xx年12月9日下午3点半全校师生举行了预防踩踏事件应急演练。这次演练搞得比较成功,具体做法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学校重视,演练活动组织到位
为了确保演练活动落到实处,学校专门成立了由校长任总指挥,各班主任为组员的演练活动领导小组,在演练期间明确职责,制定详细的演练实施方案;召开全体老师集中学习演练方案,要求全体教师首先从思想上要引起重视,增强安全意识;各位班主任老师要以演练为契机,在学生中进行安全意识,提高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学校领导反复强调两个“一定”,即活动中一定要注意安全,保障措施一定要到位。正是因为领导重视,演练活动组织到位,才确保了这次演练活动顺利进行
二、筹划缜密,演练方案安全可行
在预防踩踏事件应急演练实施方案中,就演练机构设置及人员职责、演练的时间、内容、地点、疏散路线、程序、要求都作了具体的说明。同时由张汝明老师负责画好警戒线及班级位置。
为了确保演练活动按方案顺利进行,要求班主任叮嘱学生,听到警报后,立即快速、安全进行疏散,不能再收拾物品;不得拥挤、推搡,抢先下楼,不得重返教室,更不得喧哗、开玩笑;如发现有人摔倒,应将其扶起,帮助一起逃离危险地。要求每位教师按照各自的分工职责,到达规定的位置,完成各自的任务。
三、井然有序,演练效果良好
今天的演练内容是疏散防踩踏演练。在演练活动中,每位教师尽职尽责,确保了演练活动井然有序,演练效果良好。
警报响起,班主任立即组织学生进行疏散防踩踏演练,组织本班学生排队,听从楼层老师指挥,按疏散路线指导学生有秩序地迅速撤离;教师按分工要求,在指定位置,积极做好疏导工作。学生到达目的地后,各班主任马上清点人数,向校长汇报,整个演练活动井然有序。
这次活动全校共有789名师生参加,楼下学生从教室撤离到操场只用了6秒,楼上用了32秒。整个演练过程严肃、认真、紧张、有序。这次演练活动是对我校《预防踩踏事件应急演练方案》的一次检验,提高了师生实际抵御和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更进一步增强了师生的安全意识,初步掌握了在危险环境中迅速逃生、自救、互救的基本方法,为今后一旦发生地震,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措、安全疏散学生积累宝贵的经验。整个演练活动达到了预期目标。
演练活动结束后,请各班学生有秩序地回到教室,各位老师要及时做好总结,巩固提高学生预防踩踏事件应急演练活动的效果。
防踩踏疏散演练心得体会篇5
生命重于泰山,安全高于一切。今天我们学校举行全校性的紧急疏散演练,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全体师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面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增强在紧急状态下的心理承受能力,帮助全体师生提高自救、自护的能力。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今天的演练,大家能熟悉逃生疏散线路,一旦遭遇突发事件,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逃生自救。
这次疏散演练比以往要具有挑战性,是在老师同学不知道在具体时间情况下发生了危害,考验我们老师学生的应变能力。但大家临危不惧,当广播中响起警报时,全体人员能严格按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进入各自岗位进行及时疏散,各班学生在老师指挥下按照指定的安全出口,有序地离开事故现场,紧急撤离到安全地带,全部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到达了安全地带。从信号发出到第一个学生到达集合地,历时12秒钟,全体学生撤离完毕共花140秒钟时间,整个过程紧张而有序,撤离队伍一个接着一个,安全、迅速地到达集合地点,经过实地点名,全体学生和教职员工悉数到达指定位置,活动取得圆满成功在演练过程中保持了安全良好的秩序和快速反应的能力。本次演练活动共有263名学生和部分老师参加,整个演练活动达到了预期效果。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通过演练发现了一些问题:表现为部分学生在活动中没能把演练当作一次实战演习,在疏散的过程中紧张程度不够,撤离速度不够快慢。这次演练虽然结束了,但安全工作没有止境。各班级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着手建立长效机制,完善责任制度,确保校园安全。
防踩踏疏散演练心得体会篇6
为了更好的使全园教师及幼儿了解突发安全事件应急的相关措施,根据教办会议精神,我园在20xx年12月10日上午9:30组织幼儿园全体教师及幼儿进行了一次防踩踏演练活动。
此次演练得到了我园领导的高度重视,演练活动组织到位,责任明确。为了确保演练活动落到实处,我园成立了由园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并召开领导小组会议,部署演练工作。会上,园长要求全体教师首先从思想上要引起重视,增强安全意识,对幼儿进行安全意识,抓住这次演练机会,提高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同时园长还强调此次活动一定要注意幼儿安全,以确保这次演练活动顺利进行。
演练方案中就演练的时间、路线、内容、对象等都作了具体的安排和说明。对这次演练的具体操作程序、疏散要求与注意事项作了一一讲解。为了确保演练活动按方案顺利进行,进一步明确疏散集合地点、疏散顺序和注意事项,要求教师幼儿,听到警铃之后,全体幼儿必须听从教师指挥不抢先;沉着冷静不惊慌;严肃有序不嬉闹;立即跟随教师快走、不追跑;不拥挤、不推搡、不害怕;不要重返教室;更不要喧哗;要求各班教师按照各自的职责,到达规定的位置,完成各自的任务。
12月10日上午9点半,警报拉响(吹响哨子)以后,全体教职工迅速到岗,指挥幼儿安全撤离。各班幼儿在带班老师的带领下排队迅速撤离到指定地点,到达安全地带后,各班教师马上清点人数,并立刻向苗光玲汇报情况。大一班撤离50人,大二班撤离50人,中一班撤离36人,中二班撤离43人,小一班撤离28人,小二班撤离35人,整个演练过程用了1分零10秒,无发生幼儿摔倒和拥挤现象。随后园长宣布结束演练活动并对此次活动进行简要点评和总结,各班幼儿在教师组织下有秩序地回到教室。
此次演练按方案进行,整个演练过程既紧张、激烈,又有条不紊。这次演练活动是对幼儿园《突发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的一次检验,不仅再次落实了幼儿园应付突发事件的防范措施,而且也提高了实际应对和处置实发安全事件的能力,更进一步增强教师及幼儿的安全意识,真正掌握在危险中迅速逃生、自救的基本方法,提高抵御和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整个演练活动达到了预期目标。
防踩踏疏散演练心得体会篇7
为提高学生的自救互救能力,防止楼梯拥挤踩踏事故发生。我校进行了防踩踏事故演练,体会如下:
一、领导重视,演练活动组织到位。
为了确保演练活动落到实处,学校成立了演练领导小组,并召开会议,部署演练工作。要求全体教师首先从思想上要引起重视,增强防踩踏安全意识,在学生中进行安全,抓住这次演练机会,提高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学校领导还着重强调,一定要注意安全,保障措施一定要到位,各年级各班要层层落实,确保演练活动顺利进行。
二、筹划缜密,演练方案安全可行。
为了使得演练方案安全可行,对演练方案进行调整、充实和完善,使演练方案切实可行。在方案中就演练的时间、地点、内容都作了具体的说明。要求班主任学生防止两个极端:一是避免过分紧张,二是杜绝满不在乎。听到信号后,全校师生必须服从指挥,听从命令,立即快速、安全疏散;不得拥挤、推搡、起哄、开玩笑;如发现有人摔倒,应将其扶起,帮助一起逃离危险地。要求各小组按照各自的职责,到达规定的'位置,完成各自的任务。
三、师生参与,演练效果良好。
事故防踩踏演习活动开始,在场教师指导学生有秩序地迅速撤离。到达目的地,各班主任马上清点人数。这次活动全校师生参加,学生从教室撤离到操场用时3分,演练按预案进行,整个演练过程既紧张,又有条不紊。这次演练活动是对学校突发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的一次检验,不仅再次落实了学校应付突发事件的防范措施,而且也提高了我校实际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更进一步增强了师生防踩踏的安全意识,真正掌握了在危险中迅速逃生的基本方法,提高抵御和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整个演练活动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目标。
防踩踏疏散演练心得体会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