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对大家来说,写作文一定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一篇作文最重要的就是开头和结尾了,所以作文的开头一定要认真对待,陆玖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人物评价作文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人物评价作文篇1
芙蓉面,眼儿媚,肉弱不经风。
第一次见你的图片,真心赞叹一番“好俊俏的女子”,再细看,儒衣束发!竟是一男子!原来你叫张良。
原来我们早已相识,小学时便读过你为老人捡鞋子的故事,老人的音容相貌早已忘记,只有你的所作所为还印在我的记忆——多尊师敬长的孩子啊!当时感叹,现在想来,那是便已逐出你日后必有大作为。
战火纷飞,群雄涌起,你偏偏选了那个草包刘邦。事实证明你是对的,唯有他是适合的,但我仍无法认同你的选择,无能之于他,怎能与你相衬?清晰记得鸿门宴那惊心动魄的一场饭局,暗藏杀机是否能让人汗毛竖起?可是你,缺气定神闲地为刘邦安排好了退路,在他慌张逃命之时,温文尔雅地见项王及亚众,送上礼物之时,姿态恭敬而不失风度,刘邦慌不择路,你正谈笑风生,霎那间便想到了羽扇纶巾的周公瑾,若你们相遇,定会惺惺相惜把!我想。
司马迁 记在你多病,未尝领军,还好是这样。我暗自高兴。若是你手握刀剑,上战杀敌,这该是怎么惊人的画面?怎么衬得上你那儒雅的眉眼?怎么衬得上喊你一声“子房”的口留余香?
子房,你如战火中一支芙蓉独立。
垓下之战,如果可以,我真想从没读过垓下之战。这场战役没有给我留下印象——什么力拔泰山的项羽,什么爱美人不爱江山的英雄气概,与我如浮云。我只是不解为什么偏偏是你为刘邦出的这个决策,我早知你是谋臣,却不曾想过你的计谋会害死那么多人。
作为一名大二的学生 更应该包揽史书 更好的充实自己。
张良,你面若桃花,却有一颗黑色的心。
我想像着,你依旧会笑着,笑容还是那么儒雅:“天下之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是,我知“一将功成万骨枯”的残忍,我知统一山河万鬼哭的无奈。但张良,你给我的印象不再是芙蓉面,弱不经风了,你变得坚毅,真正的谋者。
虽不想承认,但你的形象真的鲜活了,如钻石般面面皆有。
那个在历史进程中傲然独立的芙蓉,我依旧敬你。
人物评价作文篇2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而犹未悔”。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
每当吟诵起这些句子,都会有如波涛汹涌般拂过心头的感觉。与心灵相触的刹那,总会激起万千的思绪。总想回到那个悲情的时代,目睹那些不堪回首的往事。
时光正飞速倒退,我似乎来到了公元前305年的楚国。见证了你被怀王逐出郢都,流落到汉北的孤独生活,以及最后投江自杀的的悲壮场面。
夕阳西下,在晚霞的映衬下,西边的天空如同血染一般。而你却在江边独自徘徊,眼神忧郁,表情凝重。往昔的鹅冠博带,稍长刚劲的胡须,特别是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似乎已不见了踪影。现在的你还是你吗?披散着头发,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当微风徐徐吹过时,掠起你那微白的头发时,不禁让我潸然泪下。在郢都还不曾见你有白发,现在却如此苍老!唉……
残阳如血,江边死一般的沉寂。蓦地,两只鸟儿掠过江面,打破了这沉寂。听到你正高声对着江水大呼“高尚的人谁能让自己高洁的品格蒙受世俗的侮辱?我宁愿投入长流的江水,把自己埋葬在鱼肚里好了,怎么能让清白的颜色受到世间的污秽的沾染呢?”语调低沉而激昂,而我听着却是那样的撕心裂肺。
也许是你因为郢都沦陷,也许是你因为悲愤而绝望。也许是你因为对人世也没有任何的留恋。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你毅然抱石投江。在你落水的瞬间,波浪翻腾,大雨倾盆而下。它们为你的失去伤心落泪。我不禁要问:你的死值得吗?真的值得吗?
屈原啊!屈原,我们会永远记得你。记得你的正直,记得你的忠贞,记得你爱国的赤诚之心。你离我们远吗?
人物评价作文篇3
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是武则天。
武则天,是一个颇有历史魅力的名字。她是唐朝开国功勋武士的次女,唐大宗李世民的幼妾,唐高宗李治的皇后。她在协助高宗处理军国大事,佐持朝政三十年后,亲登帝位,自称圣神皇帝,废唐祚于一旦,改国号为周,成为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唯一女皇。从她参与朝政,自称皇帝,到病移上阳宫,前后执政近半个世纪,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历史功绩,昭昭于世。诚如宋庆龄对她的诚恳评价:武则天是封建时代杰出的女政治家。
武则天,本名武照,称帝后改为武曌。(曌(zhào)字为武则天特别欣赏,拿过来作为自己的名字专用,任何人不得使用这字。从字形上看,曌象征着日月当空,象征着女皇君临天下的气势。曌字拆开来看,又成明空。或空明,颇含几分佛理禅机,切合武则天向佛的心意)
武则天,出生在唐初新贵显宦之家,显赫的权势,豪奢的生活,滋养了她无限量的权力欲。然而,初唐极重士族的门阀之风盛行,而武氏庶族的门第,低微的.出身,又使她饱受流俗的轻视,而不甘埋没。这一特殊的境遇与遭际,强烈地刺激着青年时代的武则天,陶冶了她狂妄地去追逐和攫取最高权力,以达唯我是从的欲望,和以冷酷而不择手段地去报复一切的心理。
则天自幼聪慧敏俐,极善表达,胆识超人。父亲深感她是可造人才,遂教她读书识字,使她通晓世理。史载,则天十三、四岁时,已是博览群书,博闻强记,诗词歌赋也都奠定了一定基础,而且长于书法,字态卓荦不群。
贞观十一年(637年),14岁的则天以长相俊美,入选宫中,受封才人。入宫之后,则天行事干练,善解人意,再加上姿色娇艳,颇得太宗欢心,遂赐号媚娘。时日既久,太宗又发现则天学识尚好,且懂礼仪,便把她从侍穿衣着的行列,调人御书房侍候文墨。这一变故使武则天开始接触皇家公文,了解了一些宫廷大事,并能读到许多不易得见的书籍典章,眼界顿阔,日渐通晓官场政治和权术。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太宗死去,则天与所有嫔妃,发送长安感业寺削发为尼。太宗九子李治唐高宗即位后,因早先与则天暗通款曲,对她极有兴趣,遂经常往来于感业寺,并于两三年后重召则天入官,晋封为昭仪。
永徽六年(655年),极受高宗宠幸的武则天,在内宫的斗争中稳操胜券,并日促高宗立己为后。然而,在封建社会中,皇后的废立乃国之大事,须与重臣们商定。当高宗把废皇后王氏,立则天为皇后的打算向诸遂良、长孙无忌等元老重臣说明后,立即遭到强烈的反对。
他们认为武氏出身卑微,不宜为后。但是,高宗的主张也得到武则天的同谋许敬忠以及李义府、徐世等一些朝中要员的支持。在他们的帮助下,高宗终于在这年的十月断然颁诏,废皇后王氏,正式册立则天为皇后。自此,皇家内宫大权,全部落人武氏之手。
则天登上皇后宝座后,机智精明,通文史,多权谋的长处,得到长足的发挥和发展,使高宗对她宠爱之余,别眼相看。她亦利用皇后的身份,皇上对己的宠爱,积极参与朝政,百司奏事,时时令后决之。从永徽六年(655年)到显庆四年(659年)的五年时间里,她设法清除政敌,贬尚书右仆射诸遂良,使其郁闷而死;黜同中书门下长孙无忌,逼其自缢;罢免朝中诸遂良、长孙元忌的支持者,巩固和扩大了自己的影响和权力,扫除了她参政道路上的障碍。
显庆五年(66o年),高宗李治因患凤眩,目不能视,遂下诏委托武后协理政事。自此,则天从参政步人执政,黜陟生杀,决于其口,天子拱手而已,人虽在幕后,却遥控了朝廷实权。后来,高宗后悔,图谋收回大权,并密令中书侍郎上官仪草诏废后。岂知机事不密,谋泄不果,武后手辣心狠,先下手为强,立将上官仪处死。高宗之举,功亏一篑,反使武后更为警觉。
由于则天武后处理政务有章有法,不似高宗久诿不决,甚为群臣敬服。高宗虽厌其独行独断,许多国家大事又不能不倚重她。这样,就使武后逐渐从幕后走向前台,竟与高宗同临紫殿,一起接受群臣朝拜。上元元年(674年),高宗号天皇,皇后号天后,天下人谓之二圣。自此,高宗形同虚设,唐朝权柄,尽在武后则天掌握之中。
从上元元年(674年),则天以天后之尊开始执政,至天授元年(690年)正式称帝的16年中,武氏为当皇帝做了大量的长时间的准备,采取了多种有力有效的措施。首先,在王位的继承上,高宗想禅位于长子李弘。武后则不念母子之情,将李弘毒死,立次子李贤为太子。李贤被高宗委以临国之任,处理政务颇为精干,武后则废李贤为庶人,立三子李显为太子。弘道天年(683年),高宗卒,中宗李显刚刚继位,武后则以皇太后名义临朝称制。一年后便废掉中宗,改封庐陵王,立四子李旦为帝,是睿宗。李显、李旦都是昏庸无能之辈,在皇帝位上也是傀儡,处处受制于武后。
人物评价作文篇4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涌现出一个个人们所熟知的历史人物,他们都曾为我们的民族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在众多的历史人物中,我最喜欢的是汉代的太史公司马迁。
司马迁,字字长。生活在西汉景帝、武帝时期。他从小就聪慧过人,加之出生在世代为官的家庭里,自小就受到文学的熏陶,为以后写出鸿篇巨著奠定了基础。
青年时期的司马迁,曾经离开家乡到各地游历。他的足迹几乎踏遍了大半个中国,一路上的见闻深深地印在了他的脑海里。游历回来的他原本很高兴,可不幸的是他的父亲生病了,生命危在旦夕,父亲临终前的遗愿成了司马迁毕生的努力和追求。
为了能尽快完成父亲的遗愿,他天天埋头写作,几乎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就在他全身心地投入到《史记》的写作时,飞来的横祸改变了他的命运。“李陵事件”的几句耿直之言尽成了他最痛苦的记忆,并受尽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摧残。在多少个日日夜夜,绝望充斥着他的生活,伤心欲绝的他甚至有过一死了之的念头,可一想到父亲的遗愿,他潸然泪下,怎能带着遗憾去见九泉之下的父亲呢?就这样他凭借着惊人的毅力,忍受着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炼狱般艰难地写出了令世人惊叹的千古绝唱《史记》。人生的苦难成就了他辉煌的人生。此生已无怨无悔。
虽然司马迁生活的时代已离我们极其久远,但他人生的印记却还是那样地清晰可见,尤其是他那在绝境中顽强奋斗的精神早已穿越了时光的隧道,成为人们在逆境中的指路明灯。永远为后人所传颂。
斯人已逝,但他永远活在我的心中,不曾离开过。相信他的精神将会伴随我直到永远。
人物评价作文篇5
“他,一代乱世英雄,以微弱之身起兵靖难,讨董卓、伐袁术、杀吕布、降张锈,灭袁绍。“这是易中天老师对这位历史人物的评价。可是每当世人说起他来,却总是能首先想到他的奸诈歹毒。不过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正因为他有他自己独特的优点,才赢得了鲁迅的那句“至少是一个英雄。”而在我的心中,他的优点也绽放着自己独特的光芒。
他的故事,早已深深烙印在人们的心中。
历史上,曹操刺杀董卓失败,逃到吕伯奢家寄宿。当晚,吕伯奢出去买酒,并吩咐家人杀猪招待他。看曹操无意听见吕伯奢的家人说到“先绑了再杀”,并且听见了磨刀声,以为这家人要加害于他。于是大怒,抽刀杀死了吕伯奢一家。同行的陈宫怪他太狠毒,他却说出了那句得到历代人唾弃的负心话。
这件事让我们感受到的,多是曹操的狠毒冷酷、不分是非和过强的怀疑心。不过,这也不完全是他的错。他正在被朝廷追杀,怀疑是难免的。并且在得知自己误杀好人时,他也是无限哀伤与后悔的。至于他杀了人便逃走,也是情理之中。一个胸怀统一天下的大志却还未实现的人,怎么能坐在这里等吕伯奢回家后看到亲人全部离去怀恨将他斩首?而他的那句“宁我负天下人,勿让天下人负我。”不仅体现了曹操的狠毒自私,也体现了曹操的坦率。天底下无数的伪君子不敢明说这句话,但事实上却是这么做的。曹操不怕别人的评论,敢于坦白,这难道不是他百缺的一优吗?而他错杀了人,却明白不能因此自暴自弃,所以就这么说来自我安慰,自我开脱。他虽然狠毒,但是却坦白,不虚伪。这也是他身上最大亮点。
再说说许攸来投奔曹操的时候,曹操光着脚迎了上去。他对许攸说:“真是太好了,你来了,我的事就解决了!”这则体现出曹操是个善于任用贤人的明君。而至于赤着脚,有人说是曹操对许攸的不敬,可我觉得不是这样。在古代,赤脚大概是一种礼仪,就像面对天子,一介草民是绝对要赤脚觐见的;而官员则按照档次传不同的鞋觐见。所以,曹操赤脚迎接许攸,很可能是为了表达他对许攸的敬佩和尊重。所以说,曹操也是一个善用贤人,厚待贤人的人。
曹操的优点数不胜数,他机智,因为他挟天子以令诸侯控制局势:他胸怀宽广,因为他对不忠于自己的关羽手下留情;他胸怀豪情壮志,因为他在决战前夕在大海边吟出名篇……曹操的身上散发着无与伦比的魅力,让我不得不深深感叹这位人才。
回首两千年,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无论说他是奸雄、奸贼,还是英雄、大丈夫,曹操身上的光芒永远都不会磨灭,在历史的书卷中,他永远闪烁着最耀眼的光芒。
人物评价作文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