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写好教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组织教学时间和节奏,合理安排学习任务和活动,详细的教案可以帮助我们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使课堂变得更加丰富有趣,下面是陆玖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有趣的树美术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有趣的树美术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学会画折线、波浪线、螺旋线三种曲线。
2、提高手的控制能力,进一步提高对绘画活动的'兴趣。
3、提高观察智力、模仿智力、构思与想象智力。
4、尝试将观察对象基本部分归纳为图形的方法,大胆表现它们各不相同的特征。
5、根据色彩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活动准备:
1、电脑制成的动画:螃蟹、金鱼、蝴蝶的动态及留下的痕迹并配上儿歌。
2、幼儿每人一支勾线笔,画有背景的画纸,各种小动物的图片若干。
3、每组一盒浆糊,毛巾若干。
活动过程:
1、放电脑动画,引起幼儿兴趣。指:今天有一些小动物要来和我们小朋友做朋友,你们开心吗?我们来看看是哪些小动物?它们是怎么来的?放电脑画面:小金鱼,尾巴大,摇摇尾巴游呀游;花蝴蝶,来跳舞,圆圈舞呀真漂亮;小螃蟹,力气大,东爬西爬找朋友。
2、引导幼儿用手描绘各种小动物留下的不同痕迹。提问:来了哪些小动物呀?它们是怎么来的?(请幼儿分别讲述,并进行模仿各动物的动作)"看花蝴蝶飞来的时候,在后面留下了一条痕迹,是怎样的呀?"(一圈一圈的)请幼儿跟着老师边念儿歌边用手描绘螺旋线。"那金鱼游来的时候,会在后面留下什么样的痕迹呢?"(一弯一弯的)请幼儿跟着老师边念儿歌边用手描绘波浪线。"那螃蟹来的时候又会留下什么样的痕迹呢?"(一折一折的)请幼儿跟着老师边念儿歌边用手描绘折线。
3、幼儿作画,老师巡回指导。指:还有好多小动物都来了,它们想请小朋友帮它们画留下的痕迹,你们愿意吗?你想帮哪些小动物画呢?等会儿小朋友可以自己去选择你喜欢的小动物先帮它粘在画纸上,然后想想它们走路会留下什么样的痕迹,用勾线笔在动物的后面画下来。提醒:手脏了,用毛巾擦一下。
4、欣赏作品
请幼儿说说:你选了哪些小动物?哪个最快乐,是一折一折的,一弯一弯的或是一个圆圈一个圆圈在跳舞的?
活动延伸:
1、你还想知道哪些小动物,它们会留下什么样是痕迹呢?请你回去问问爸爸妈妈或到书上去找找。
2、继续培养幼儿的理解智力、发现慧力等。
活动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我采用提问法,发现法,引导孩子积极动脑。多数孩子能积极参与,大胆猜想,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主动和同伴交流。由此孩子的活动兴趣很高,活动效果明显。但有个别孩子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经过老师的暗示才能认真回答问题,在以后的工作中,要着重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有趣的树美术教案篇2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
有趣的手指点画
活动目标:
1、练习用手指电画。
2、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有参加美术活动的愿望。
3、能注意力集中地完成一件美术作品。
4、在想象创作过程中能用简单的材料装饰,体验成功的乐趣。
5、感受绘画的趣味性,体会创作的快乐。
环境创设与材料准备:
1、电脑、多媒体课件。
2、颜料(红、黄、蓝、绿、黑、紫)、抹布、幼儿用纸。
活动过程:
一、用提问的方式引起幼儿的兴趣。
1、我们的手有什么用?
2、我们的手指又有什么用?
二、出示多媒体课件
1、让幼儿观察课件内出示的画与平时画的画有什么不同?
2、让幼儿了解课件内出示的画是用什么工具画的?
三、幼儿学习用手指电画
1、让幼儿看多媒体课件学习用手指点画。
2、老师交代用手指电画的要点。
四、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幼儿操作时教师提醒幼儿
1、用手指点画时要注意手指在画纸上点一下马上拿开。
2、提醒幼儿用完一种颜色后要用抹布擦干净手指再换一种颜色。
五、幼儿互相评价
教师引导幼儿评价自己和别人的作品。
教学反思:
幼儿美术活动,是一种需要他们手、眼、脑并用,并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和从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转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一定的美术媒介把它表现出来的操作活动。
有趣的树美术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学习运用各种辅助材料来装饰石头,体验石头做画的乐趣。
2、能大胆的进行石头的组合,创造出新颖的形象。
3、喜欢参加美术活动,体验作品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各种形状的小石头。
2、操作材料:棉签、橡皮泥、毛线、双面胶、瓶盖、皱纸等。
3、照相机、投影仪。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今天我们班里来了两位动物朋友,听说还给我们带来了礼物,小朋友想不想去看看呢?
1、幼儿观察石头作品。
2、教师引导提问:你看到的礼物是什么?你发现这些作品和我们平时看到的画有什么不一样?
3、你看到的石头变成了什么?
二、启发引导,教师示范操作。
1、逐一出示石头,引导幼儿根据石头本身的形状、纹理特点来发挥想象。(结合回答,教师在投影仪下示范讲解)
2、请每个小朋友去挑选一块自己最喜欢的石头,玩玩、说说、想想它的形状像什么,可以变成什么?
如果将石头组合起来,你觉得它又像什么?
3、教师介绍制作材料及制作方法:先想好要把你的小石头变成什么,引导幼儿先在纸盒内组合石头,用双面胶将石头固定在纸盒上,然后进行操作,完成作品。
三、幼儿尝试操作。
1、幼儿自由选择喜欢的材料进行创作。
2、引导幼儿结合石头的外型,发挥想象,进行操作。
3、指导能力较弱的幼儿完成作品。
四、展示作品。
1、在多媒体上展示、评价作品。
2、请幼儿说说自己的作品:我把石头变成了什么?
有趣的树美术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能够尝试制作简易陀螺并装饰。
2、愿意在玩自制玩具的时候观察并思考转动前后陀螺颜色的变化。
3、体验自制玩具的快乐。
活动准备:
1、 教师自制陀螺若干
2、 圆形卡纸(找好圆心),棉签(下端缠上胶带)、蜡笔、记号笔每人一份
活动重难点:
重点:自制玩具并体验自制玩具的快乐
难点:观察并思考转动前后陀螺颜色的变化
活动过程:
环节一:认识陀螺"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些简易陀螺,小朋友们想不想一起玩玩?"(展示,每桌一个)提问:
1、"小陀螺有什么组成?"(纸片、中心轴、花衣裳)
2、"小陀螺应该怎么玩?"请小朋友探索(转动并演示)
3、"你觉得如果做一个的话应该怎么做?"(部分小朋友回答并总结)
环节二:自制玩具"今天我们一起做个小陀螺好不好?"讲解过程:
花衣裳--中心轴指导语:
"我们一起来看看,哦,小陀螺是由一根小棉签和一个圆纸片做成的!其实呀,老师偷偷告诉你们,这个圆纸片是小陀螺的裙子,现在是白色的,我们一起给她设计衣服好不好?小朋友们可以画上自己喜欢的图案,也可以直接给他们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我们的小陀螺呀非常害羞,所以呀我们要先给她穿上花衣裳。来看这支棉签,一边有小陀螺的小舞鞋,一边是小陀螺的头,千万别穿倒了哟!小朋友们给她们穿衣服的时候穿到这块缠着透明胶带(有利于固定圆纸片)的地方就行了,那是小陀螺的小内衣!"注意事项:
简易陀螺不可晃动圆纸卡,容易坏掉。
指导语:
"小朋友们,小陀螺很小,你们请他跳舞的.时候千万不要碰她们的衣服,不然会坏,裙子坏了小陀螺就不肯跳舞了!"
环节三:玩自制简易陀螺并探索
1、工具,制作小陀螺
2、玩自制小陀螺提问:"小朋友们,小陀螺不仅会跳舞,而且会变魔术!你们看一看小陀螺的小裙子不跳舞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跳舞的时候变成了什么样子?想一想,为什么?"(发现问题并讨论)
活动延伸:
小陀螺舞蹈大赛:
孩子们用自己的小陀螺比赛并说一说自己的小陀螺的装饰,为什么转得快?为什么转得慢?为什么转得时间长?为什么转得时间短?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是孩子们开动脑筋,自己的发现创造,他们很感兴趣。在活动中,幼儿才是真正的活动的主人,老师只是一个引导者、辅助者。整个活动程序的安排,能遵循《纲要》中组织与实施中的性、互动性、针对性的原则,也符合中班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规律。因此,我想通过这样的一个活动,孩子们不仅学会制作陀螺,而且在以后的学习中遇到困难时也会通过动脑思考、动手操作以及与同伴交流等方法来解决问题。
有趣的树美术教案篇5
活动内容:有趣的面具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游戏好装饰简单面具活动中体验装扮自己,装扮别人,“猜猜我是谁”的快乐。
2.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按照自己意愿,巧妙地装饰简单的面具。
3.运用撕、挖、剪、画等方法装饰面具,同时表现手创选和合作学习能力。
活动重点:学习制作面具过程。
活动难点:在画上挖出五官。
活动准备:纸、线、剪刀。
活动方法:讲解、示范、操作
活动过程:
一、出示面具,引导幼儿认识面具。
1)出示面具,“小朋友它是谁呀”,小猫可爱吗?
2)老师带面具,引起幼儿制作兴趣。
3)引导幼儿认识面具。
原来在一张图上挖出眼睛、鼻子、嘴巴、在栓两条绳子变成面具。
小朋友想不想制作面具。
二、老师示范
1、首先拿一张较硬的白纸,在上面画上自己喜欢的画。如“漂亮的小朋友脸、小动物的面、花等”,画好后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2、让小朋友拿起画好的图案,挖出眼睛、鼻子、和嘴巴的位置。
3、画出和小朋友脸一样大的轮廓剪下来。
4、然后将图画对折,在折印处剪、撕、挖小洞,拴上绳子变成自己喜欢的面具。
三、幼儿制作
老师巡回指导。
四、展示面具让幼儿体验成就带来的快乐。
五、小朋友玩一玩面具舞会。
有趣的树美术教案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