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教案设计能够帮助教师创造愉快的学习氛围,制定有挑战性的教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下面是陆玖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二上语文园地一教案精选5篇,感谢您的参阅。
二上语文园地一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巩固汉语拼音。
2、初步认识反义词。
3、复习巩固认识的字。
4、把认字、学词和认识事物联系起来。
5、建立句的概念。
6、激发在生活中独立识字的兴趣。
7、正确、有事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1、复习要求认识的字。
2、认识反义词、读句、说句。
教具准备
声韵母贴图、拼音卡、生字卡、事物贴图、插图
第一课时
一、我会写
1、谈话激趣。小朋友们,前面我们学过的声母、韵母你们还记得吗?自己试着背背吧!
2、检查指导。
教师依照顺序出示拼音卡片。(学生开火车读)。
引导学生评价并随时纠正错误。
3、小游戏:找一找。
⑴依照顺序,出示u、o、zh、ing、s、un、g、ie、r、m、ao、e、k、n、a、ui、f、en声、韵母苹果卡片及两棵苹果树贴片。
⑵贴一贴。
请小朋友把苹果贴在相对应的苹果树上,看谁贴得又快又对。
⑶学生贴完后,指读、评价。
4、小组讨论:怎样才能又对又快地完成好呢?
5、全班交流。
⑴先给每一个苹果分类,是声母的画个“√”做记号,是韵母的画个“○”做记号。
⑵画后分别抄写。
⑶检查是否遗漏,数数总数是不是18个字母。
6、还有什么方法呢,只要能做到不会错、漏,各种方法都可以肯定。
7、按照学到的方法,动手完成书上的“我会写”。
8、教师评价。
二、我会连
1、游戏激趣。
⑴师生合作完成“反话游戏”。教师说一个字,做出相应的动作,学生也边说边做一个相反的动作来。
比如:
教师说大,用手比个大;学生说小,用手比个小。
教师说下,同时比个下;学生说上,用手比个上
⑵引导:刚才,我们说的是意思相反的词,像这样意思相反的词,你们还知道哪些?(学生自由发言)
2、学生对字游戏。
⑴出示生字卡片:“大、小、人、左、右、上、下”。学生认读。
⑵小组讨论,哪两个字是意思相反的呢?贴一贴,对一对。
⑶把卡片贴到黑板上,全班齐读。
3、说句练习。如:我上楼了,他下楼了。
4、完成书上连线题。
三、我会读
1、识字比赛。
每个小朋友拿出准备好的生字卡,同桌间互相抽读,看看谁读得又快又准。
2、同桌合作:把卡片按不同的类分成八组。
3、教师巡视,指导点拨。
4、全班交流。
5、全班齐读,个别抽读。
四、我会连
1、学生自读,不会的字同桌、小组内互帮。
2、个别抽读。
3、请学生上台把词语贴在对应的图下方。
4、全班齐读词语。
5、学生自由选择词语说话。
6、试着动手连一连书上的题目。
7、同桌互读。
资料提供者:
二上语文园地一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体验,给学生的主动探究,合作体验提供空间。
2、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唤起学生已有的信息储备,以利于知识积累。
3、读中悟、悟中读,加强语言和意象的联系,体会句子中两个事物的主动和被动关系。
重点难点:
个性化朗读《小花鹿》
教学准备:
课题及栏目等图片、汉字组合体卡片、动物(小花鹿、小山羊、小白兔)头饰。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提示课题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二、教学“我的发现”
1、出示字的组合体“音克(上下结构)”的放大图片于黑板上,示范拆合过程并相机提示:拆合字的部件不拆散笔画。
2、小组合作,观察并动手拆合“音克(上下结构)”的组合体卡片,发现其中所隐藏的字,一个个写下来,比快,比多。
3、指名小组展示拆合结果,并请学生上台,师生合作演示拆合过程,板书这些字。
4、拓展练习:从“树、春、园”等组合体或字中,选自己最有兴趣的一个,也可以自己想出能够拆分的字,小组内互相考一考。
5、又学到一种新的识字方法,高兴不高兴?
第二课时
教学“日积月累”
1、“我会接”──词语接龙
(1)以书中词“父亲→亲人→……”为例,通过教师有节奏的示范读“父亲的亲呀,亲人的人呀,人生的生呀”,带动学生跟读接龙,迅速板书,相机指导方法和规则。
(2)任选一个非课本上的词(如“园地”)为龙头,小组合作接龙,在规定时间里,比快、比长。
(3)展示:小组各自带读本组接龙词语,师生共同评价。口号:“日积月累,越积越多!”
2、“读读说说”──“把”字句、“被”字句转换练习。
(1)指名朗读、对比,体会两个句子之间的关系,男女生分读、齐读。
(2)指名练习(师动作演示、引导):“他把小鱼放进大海里”,改成“_____________被_______________。”齐读、体会。
(3)拓展训练。
①以课堂环境、实物等随机内容,结合教师表情、动作演示等,练习由“把”字句到“被”字句的口头转换。
②教师只以动作演示,引导学生根据情境,自主说出“把”字句或“被”字句以及两种句子的'相互转换。
3、“读读背背”──《小花鹿》
(1)出示情境:神秘地请一个同学藏在讲台后面,带上小花鹿头饰,语言引导:在美丽的森林里,有一个可爱的小动物(慢慢露出鹿角,轻轻摇摆),你们看它是谁?它可爱吗?
(2)指名说出对小花鹿的可爱的感受,培养情感。
(3)自由读《小花鹿》,读出对小花鹿的喜爱之情。
(4)指名读,评议:读出了小花鹿的可爱吗?
(5)指名同学分别扮演小花鹿、小山羊、小白兔,表演读《小花鹿》(熟读成诵)。
(6)情感渗透:喜欢它们吗?(小动物走进同学们中间)让我们和小动物们成为好朋友吧。
二上语文园地一教案篇3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发现汉字的构字特点。
2、通过看图,引导学生发现图中的事物可以构成许多反义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3、朗读词语、通过读记积累词语。把词语填在适当的句子中。
4、引导学生产生写话的欲望,鼓励学生写真心话。
5、学习观察的方法,提高朗读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培养观察、调查或查阅资料的能力。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我的发现
(一)
1、放手让学生观察发现,交流讨论。
2、先让学生反复读生字,在读中发现字的特点
3、读小泡中的话,小组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4、交流发现:许多字都有相同的部件这一汉字特点。
5、让学生展开想象认记这些字。如:第一组的四个字可以这样记,“呀!”乌鸦说“小芽上长蚜虫呢!”
(二)看看说说
学生自己观察,指名说反义词。如:黑——白、大——小、长——短、高——矮、多——少、前——后、左——右、单——双。
二、日积月累
(一)读读记记
1、自己读词语,开火车读词语(读准字音)
2、各自选择词语造句,全班交流。
(二)我会选
1、引导学生自读词语和两个句子。
2、自己选词填空,全班交流并说说自己的'理由。
3、交流检查
(三)我会写
1激趣谈话:(1)你有什么高兴的事,想告诉大家吗?(2)你能告诉大家你最喜欢吃的食物吗?(3)你能告诉大家你最喜欢的游戏吗?这个游戏是怎样玩的?(4)你最喜欢去的是什么地方,你看见了什么?(5)你最喜欢的小动物是什么?长得什么样?……
2、指名说话,老师相机指导。
3、同座同学互相说自己想说的话。
4、把自己所说的话写下来。
5、学生写话,教师巡视,帮助写话有困难的同学完成写话。
(四)我会读
1、学生小声读故事。
2、同座互读,看谁读得准、读得流利。
3、 全班交流。
4、你认为韩愈聪明在什么地方。
第二课时
口语交际
一、课前准备
学生自由组合成若干个小组,分头搜集动物、植物的有关资料(文字、图片等)。
学生自由准备讲稿。
二、有趣的动物、植物
1 、激趣谈话:课余时间大家通过观察、调查或查阅资料,了解了许多动植物方面的知识。今天就请大家介绍有趣的动物、植物。
2、示范引导:位于宜昌市夷陵区的中华鲟研究所,是我国唯一的一家保护中华鲟的专业科研机构,有许多同学到那里参观过。今天我们就请中华鲟做一个自我介绍。
我叫中华鲟,被人们称为水中大熊猫、活化石。我是江海洄游性鱼类,是长江中最大的鱼,故有“长江鱼王”之称。一般可以活30余年。我身上披着大片的硬鳞,酷似披甲武士,核桃大的眼睛亮晶晶,一张大嘴又尖又长,身上有五行银白色的菱形骨板,背部一行,身体两侧和腹部两行。
3、 学生在小组内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讲练习讲解,互相推荐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
4、各组推选最佳解说员在全班进行交流。
三、展示台
(一)日记
将自己的日记本,或打印成册的日记在班级、年级进行展示。
选择自己最满意的一篇读给大家听一听。
(二)中华鲟等资料
收集到中华鲟研究所参观的照片及其他资料、图片进行展示。
(三)到市内鸟语林、爬行动物展览馆、动物园、植物园等地参观,并收集相关的自然科学方面的资料,组织学生进行展示。
二上语文园地一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学会用“加一加”、“减一减”的方法识字,体会“张”字在不同词语中的不同含义。复习巩固本单元字词,积累词语、佳句。
2、感受发现的快乐,养成积累词语、佳句的好习惯。培养同学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听说能力。
3、能有感情地读背《鞋》这首诗,能根据所给内容进行口语交际,并使同学感受到家长的关爱。
?教学重点】
引导同学发现识字方法。积累词语,朗读、背诵诗歌。培养同学的听说能力。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录音课件。
3、生字卡片。
4、一张空白贺片。
?课时布置】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知
1、让同学观察一组象形字。
2、同学谈观察后的发现。
3、对同学的发现给予肯定。
并与今字对照,指出学习识字时更需要积极地去探索和发现。
4、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发现、探究识字方法
1、字卡出示“漂、飘、完、园”四个字:
同学认读后把字卡贴在黑板上。
2、观察、比较这两组生字:
同学谈发现。
3、小组内交流、汇报:
尊重同学独特见解,鼓励同学敢于发表自身的意见。
4、同学汇报后,板书“票、元”两个字:
同学认读、组词、理解词义。
(板书符合教学内容的组词)
5、出示“直”、“扁”两个生字:
生认读后把字卡贴在黑板上。
6、指导加偏旁组成新字并组词:
师板书。
7、观察、比较这两组生字:
同学谈发现。
8、阅读学习伙伴的话,观察四组生字,总结识字方法:
“加一加、“减一减”。
9、分别说出:
各组字分别用的哪种识字方法。
10、课件出示6个生字:
同学认读。
三、联系生活,体会“张”字的不同含义
1、出示“张”字:
同学认读。
2、找出班内姓“张”的同学,说明:
“张”可以表示人的姓氏,如:
张爷爷。
(师板书)
3、出示其它带“张”字词语:
同学自学,理解字义。
4、生汇报交流,师引导同学理解词义:
⑴ “张贴”、“东张西望”、“张开嘴巴”,同学用动作演示词义。
⑵ “一张画”实物讲解。
⑶ “开张”配画,并在句子中理解词义,如:
某某饭店今天开张了。
5、引导同学根据“张”字不同意思进行扩词练习。
四、巩固方法,课外延伸
1、课后,用“加一加”、“减一减”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
2、体会生活中“张”字的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含义。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一、认读词语
1、导入:这一单元我们已经学过不少汉字了,看看这些字词和你们成为朋友了吗?
2、大屏幕出示词语,同学认读:
⑴ 指名读:
指导读准轻声和平翘舌音。
⑵ 开火车读。
⑶ 同桌互读、互听、纠正字音。
⑷ 组内交流,理解词义。
⑸ 指导同学用“照顾”、“精彩”等词进行口头造句。
⑹ 全班交流积累的词句。
二、读读背背
1、结合拼音,自读课文,初步感知诗的内容。
2、师范读:
同学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认读、理解词语:
组内讨论,理解“依偎、港湾、享受、温暖”四个词语。
(认读积累,为阅读扫清字词障碍)
4、同桌互读:
在读中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5、分段阅读,理解诗歌:
第一段:
考虑:
我家的家庭成员都有谁?
第二段:
结合诗的内容展开合理想象。
第三段:
指导有感情朗读,体会家的那种温馨、宁静、和睦的气氛。
6、指导背诵诗歌。
7、配乐朗诵。
三、实践活动
1、积累看电视、上活动时认识的好词、好句。
(张贴在墙报上,展示自身认识的字、词、句等)
2、体会家的温暖,为家做一件力所能和的事。
?板书设计
日积月累 读读背背
?鞋》
第三课时
口语交际·我该怎么办
一、创设情境
1、播放动画:
画面上,知心姐姐讲述小明生活中遇到的烦恼故事。
激发兴趣,引起同学思索。
2、让女生看,男生闭眼睛。
3、女生把看到的故事讲给男生听,男生听后在全班讲,大家倾听,引导同学评一评谁说得最清楚,谁听得最仔细,评议谁做得对。
商议怎样帮小明想方法。
二、合作探究
1、分组商议:
想什么方法说服小明的妈妈爸爸?
2、小组商议:
个别同学发言,大家倾听他的想法,然后评议。
3、确定本小组的方法。
4、全班讨论:
哪个小组的方法比较合理,最后选定最好的方法。
5、让各小组内的同学采用自身小组喜欢的方法扮演家长、小朋友、同学等角色。
6、扮演劝说家长的过程:
说服“家长后”,请“家长”谈谈,为什么接受了“小朋友”的要求。
7、各小组选出优秀的,上台扮演。
三、创新发展
让同学说一说自身有哪些类似的经历,自身又是怎么做的?
说一说自身会做哪些家务?
教教其它同学。
交际感言:
用一句话,一句广告语、一幅画、一首歌,表达学习后的情感体验,呼吁给小朋友一个生长的世界。
四、安排同学看展示台的内容
?板书设计
我该怎么办?
沟 通
说清楚 听仔细
二上语文园地一教案篇5
一、激趣导入
1、你们喜欢游戏吗?
先来玩一个猜字游戏。(课件)简单介绍中国的甲骨文,它是一种象形文字。
2、学生看课件,做猜字游戏。
“月”“鸟”
3、同学们通过仔细观察,有了很大的收获。生活中就是要我们睁大我们的眼睛仔细观察,这样就会有更多的发现,更多的收获。
4、接下来继续观察就在我们生活中我们身边的事物,你有什么发现?(课件)
5、生观察,和同桌说一说。
6、指名用一句话来说说你观察后的发现。
二、说说生活中的发现
1、对啊,生活中处处有奥秘,只要你认真观察。听,这三个同学说了些什么?(课件)
2、你们在生活中有什么发现呢?小组交流。要求:认真听同学的发言,你能记住几个同学说的.发现?
3、汇报交流:你们组都有哪些发现?
学生畅所欲言。
4、你们对哪个内容感兴趣呢?就请这位同学详细地说说吧。或者你可以提问有关内容,请他来回答,以满足你的兴趣。
5、学生畅所欲言。教师相机引导。
三、看录象,说说你的发现
1、指名个别说。
2、你能把你观察到的发现说得更详细、更清楚吗?小组内几个同学说一说。你觉得谁说得更清楚,就学他的样说一说。
3、以小组为单位,全班交流。
其他同学注意听,你觉得他们说得好在哪里?
老师相机引导。
4、出示同学写的观察日记(课件)。自由读一读。说说他写得好吗?
5、你也可以把你生活中观察的发现写成观察日记。下节课交流。
四、小结
生活中处处藏着我们大家所想知道的秘密,只要我们肯用心观察,那么发现无处不在。
第三课时
写作指导
一、出示学生习作
1、学生评讲。你觉得这篇文章优点在哪?你觉得如果哪里改一改将会更好?
2、学生共同修改。
3、老师引导,观察得越仔细,越认真,你的观察日记就可以写得更清楚,你的收获也就越多。
二、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
三、全班交流,老师评读优秀学生习作。
二上语文园地一教案精选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