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编写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学习进度和能力水平,打造富有趣味的教案可以使课堂更加活跃有趣,陆玖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荷花》教案参考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荷花》教案篇1
一.教材分析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21课的第一课时.这是一篇很朴实又很美的课文.课文用生动优美的语言,按看荷花的顺序描述了公园里一池美丽的荷花和”我”看荷花时的感受,赞美了如诗如画的大自然美景.课文作者因景入情,以情观景,情景交融,不仅写出了荷花的风姿,而且写出了荷花的神韵,使读者既赏心悦目,又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因此,这篇课文的教学,根据三年级学生形象思维较发达的特点,以及本组的训练重点:读文章,想画面,充分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进行美的.
根据本课以上特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语文基础知识方面:学会本课的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10个生词.
2.培养学生能力方面: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养成积累语言的良好习惯.
3.思想感情方面:欣赏荷花的美丽,体会大自然的神奇力量,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为了顺利达成目标,我分2课时教学:第一课时初读课文,了解大意,学会生字新词.学习第1,2自然段。第2课时继续学习第3—5自然段,背诵全文,总结全文。下面,我着重说说第一课时的教学。
教学重点:想象课文描绘的景色,感受荷花的美。
教学难点:体会荷花的美。
二.教法
学法
为了突破重点,解决难点,达到目标,我主要采用了以下两种教法:
1.图文对照法:“图”是客观事物的描绘,“文”是语言文字对客观事物的记载。具体的画面内容,可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语言文字。本文可利用《荷花》课件,帮助学生理解,想象。
2.以读代讲法:“读”是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有效手段。通过不同形式,不同要求的读,引导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和荷花美。
同时,结合学生实际,引导学生运用以下两种学法:
1.读写结合法:从读学写,以写促读,读写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2.比较法:“有比较才有鉴别。”通过比较,推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
三.教学过程设计
我是紧扣“美”字,以“情”为线,进行设计的:
(一)。在激发动机和初读课文中——入情
新课启始,教师要让孩子情感的碧波荡漾起来,使他们对新课的学习,形成一种期盼的欲望,关注的心理。为此,我设计了如下环节来导入新课:
这么美的荷花,大家喜欢吗?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课件展示各种美丽的荷花图,配上优美的音乐)有个小朋友在看过荷花后,也跟我们一样被荷花的.美丽给迷住了,陶醉了,还写下了一篇文章,题目就叫。
如此激情导入新课,学生的听觉,视觉,思维,想象,“多频道”运作,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形成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良好的课堂基调。教学也因为学生的入情,而进入了积极的状态。
3.而后,请同学们初读课文。初读课文,除了扫清生字词障碍,还要对课文内容建立”框架结构”的认识,训练学生整体思维能力.从全局出发,了解全貌,把握文章的脉络。
a.自渎课文,自学生字新词,教师检查:a.哪些字容易读错,该怎么读?b.哪些字容易写错,该怎样写?c.“蓬”“骨”的结构。
b.读了课文,你知道课文讲了什么?这样的问题,有助于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在感受课文描写的形象中——动情
教材中有一幅精美的插图,形象地描绘了几种不同形状,不同姿态的白荷花和碧绿的荷叶,色彩清丽,充分展示了荷花素洁,高雅的本色。我根据这个材料制成了鲜活的课件进行展示,并配上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去描绘:“瞧,这就是小作者看到的荷花开放时的样子,放眼望去,,微波粼粼的水面上,漂浮着碧玉盘似的绿叶,透过荷叶的缝隙,一枝枝荷花从水里探出头来,就象穿着洁白衣裙的少女,在微风中亭亭玉立。它们当中有的花瓣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才展开两三瓣花瓣儿。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的马上要破裂似的。啊,小鱼儿在荷叶下快活地游着,蜻蜓在荷花上快乐地舞蹈。”这是一幅多么生动的荷花图啊!同学们,你们听了老师说的话有什么感想呢?课文第二段具体而生动地展现了荷花的形状美,与插图最为照应。我就采用“直奔重点段”的方法,以“课文哪一段最具体地写了荷花的美”引入第二段的学习。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你最喜欢读哪几句,为什么?
读后,用课件出示练习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
)。有的()。有的()。让学生填写。
抓住这三句具体写荷花的话进行教学。这样先学后导,导练结合,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这三句话的教学我分三步走:1.让学生看图说出与图上荷花相对应的句子。2.引导学生把这三句话是意思说出来:有的刚开,有的全开了,有的将要开。并与原句比较,在比较中读,想象荷花的美。3.以“荷花是那样美,谁能把它读得很美很美呢?”激发读的兴趣,让学生练读,指名读,评读。
(2).在教学完这三句话后,引导学生抓住写荷花特点的词教学写荷叶的句子,通过看图,指导有感情朗读,想象一池荷叶长势之美。而“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这一句我是抓住“冒”字进行教学的,教师在课件上直观演示后,让学生给“冒”字换个词,理解“冒”字的意思,再让学生说说从“冒”字你体会到什么?紧接着又抓住“冒”字感情朗读。
(3).男女生分读写荷叶荷花的句子。
(4).最后,让学生配乐朗读,边读边想象画面。
(三).在领悟课文的神韵中――移情
在第二段读美基础上,第三段的着力点是根据有关句子想象美,表达美,使美感进一步深化.
1.示图片:看图想象,写话:这么多的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有的_____________,有的___________,有的___________。
(1).小组讨论,再写下来;(2).指名说,集体评议。
课文中没有对“姿势”进行具体的描写,这样的教学设计,既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又对第二段总分写法进行迁移,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而且加深了对荷花美的认识,可谓一举三得。
2.指导引读这一段最后两句话。
讨论:作者为什么把这一池荷花看作是“一大幅活的画”呢?这幅画怎么会活起来的?用这么美的词句来描写荷花,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3.要求学生轻声读这一段,出示:刚开的白荷花(),全开的白荷花(),将要开的白荷花()。要求补充完整。使学生巩固所学。
(四).在表情朗读和语言训练中――抒情
在二三段的教学中,我都设计了美读环节,还安排了背诵训练。在反复品读欣赏后,荷花的美跃然纸上,呼之欲出。图文对照,学生定会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此时,学生情感达到了高潮,这一背诵环节,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美的品味,而且促进了学生对优美词汇的积累和内化,从而更好地抒发了学生的情感。
(五).总结课文
这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
俗话说:“编筐编篓,全在收口。”课文总结,在课堂教学中地位不可低估。通过总结,能促进学生对一堂课的教学进行梳理,提纲挈领,抓住重点,储存信息,巩固记忆知识,有利于儿童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为高一年级的学习打下基础。
(六).课外练习
《荷花》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课文。
2、让学生感受荷花的美丽,体会大自然的的神奇力量,产生美好的情感。
3、积累语言。
教学重点:明白“我”被荷花美景所陶醉而产生的想象,理解那种心情。
教学难点:能把句与句联系起来想象一池荷花就是一大幅活的画。体会“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时眼前出现的景象。
教学方法:品读感悟
教学准备:课件
一、创设情景、引出课题
1、谈话激情
(师:孩子们,现在是阳光明媚的春天,是白花盛开的季节,你知道有哪些花儿都竟相开放了?而炎炎夏日里盛开的荷花你见过吗?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一起去公园欣赏欣赏那一池美丽、动人的荷花吧!)
2、课件激情
打开荷花图课件,学生看荷花图,师描述荷花池的美景。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快速的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课文哪些自然段具体描写了荷花的美?
三、品读感悟、体验情感
(一)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听朗读录音,一边听一边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描写荷叶姿态、荷花姿态的句子。
你喜欢写荷叶还是写荷花的句子?为什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学习此段)
(1)荷叶:
a、这句话把荷叶比成什么?
绿、大、圆是一片荷叶的特点,当我们放眼望去,这一池的荷叶又给人什么感觉呢?理解“挨挨挤挤”。
b、读写荷叶的句子。(读出荷叶的美)
(2)荷花:
a、荷叶很美,荷花更美,荷花是什么样的?一共写了荷花的几种姿态?
b、重点理解“冒”:
请大家想一想,“冒”字还可以换成别的什么字?(长、钻、伸、露、探、冲……)
教师:自己用心读读前后几句话,体会一下,你觉得怎样长出来才可以叫做冒出来。
完成填空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教师:你们想啊,这些白荷花冒出来以后,仿佛想干些什么。组织学生想象:“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
3、指导学生朗读2自然段,读中感悟荷花的美。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1、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都有哪些姿势呢?
2、为什么说这是一幅活的画呢?这位画家是到底是谁呢?
结合2自然段中“挨挨挤挤”、“冒”、“露出”、“饱胀得要破裂”等词语来理解,感受荷花的竞相开放勃勃生机和活力)
小结:这一池荷花不仅美丽,从课文的字里行间,我们还可以感受到荷花竞相开放的生机和活力,因此作者把它看作是一幅活的画。而正是美妙的大自然这位了不起的画家创造了这样的杰作,才让作者产生人在画中游的感觉。
3.感情朗读二、三段。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听朗读录音,想象一池荷花的美。
2、小组合作、讨论:
师:咱们就以小组为单位自学这部分内容,你喜欢哪句话就和小组同学读一读,说一说,还可以演一演。
学生汇报学习成果,师相机指导。
(1)第一句话:
a、在这句话里,理解“仿佛”一词。
b、作者为什么会穿着雪白的衣裳,因为荷花是白色的,用“雪白”这个词还能表现荷花的美。
c、那么这句话该怎样读呢?大家练一练
(“仿佛”“雪白”这几个词应读得重些,语调很轻柔,感情充沛,让人感受到了荷花的美。)
(2)第2、3、4句话:
通过分析字型、表演理解“翩翩起舞”一词,感受作者随荷花舞动的美。
指导朗读2、3、4句话。
(3)最后两句话:
想象:蜻蜓、小鱼都告诉你什么了?还会有那些动物来告诉你什么?
四、抒情表达、丰富语感
师:让咱们再一次有滋有味、全神贯注地来看看这美丽的、动人的荷花。边看边想,你打算用怎样的语言来赞美这美丽的、动人的荷花。要求学生用这样的句式来赞美荷花:“荷花!。”
五、品读诗句,回味情感
杨万里: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小池》: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六、课外延伸,迁移情感
学了《荷花》一文,孩子们也写写自己春天里看到的美丽的花儿吧!可以用“花已经开了不少了……”作为开头写一段话。仔细地去观察,大胆地去表达吧,相信你们一定行!
板书
叶美
/
21 荷 花
花美
一幅活画
《荷花》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感受儿歌的美妙意境,学会念儿歌。
2、欣赏画面、关注作品中的色彩及形态。
2、尝试用肢体动作及神态表现儿歌的内容和意境。
活动准备:
1、带幼儿认识荷花,知道荷花的生长过程。
2、与儿歌相应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引导幼儿欣赏画面,初步了解儿歌内容。
师:这是什么地方?
你在画面上看到了什么?
画面上的天气怎样的?
看起来画面上什么是静止的?什么是运动的?
你看了这幅画有什么感觉?
二、结合图片欣赏《荷花开》
师:老师把图片上的内容编成了一首好听的儿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教师朗诵儿歌《荷花开》
1、你听到了什么?
2、儿歌中的风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是暖暖的风呢?
3、小雨是什么样子的?你会画一画细细的小雨吗?
4、小鱼儿、小虾儿游过来干什么?谁会学一学他们游的动作?
5、红色的大伞是什么?
三、幼儿学念儿歌
1、多种方式学念儿歌,熟悉儿歌后,幼儿可以放松身体,自然摆动身体。
2、用肢体动作表现儿歌,想一想,可以怎样用肢体动作表现荷花的造型,怎样表现小鱼小虾在荷花下穿梭的动态。
四、幼儿扮演角色表演儿歌
请幼儿扮演儿歌中的荷花、小鱼、小虾等,边念儿歌边表演动作。注意个角色间的站位及互动。
《荷花》教案篇4
活动目标:
学习用粉红色和绿色给荷花和荷叶涂色。
尝试在给荷花与荷叶的涂色过程中选择不同的平涂方向。
体会对比颜色搭配的乐趣。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人手一册。一盒蜡笔。
活动过程:
一、欣赏儿歌《荷花娃娃》,感知荷花与荷叶的颜色。
教师出示在黑板上已经勾好荷花与荷叶边线的画纸,问:这是什么?它们是什么颜色的呢?
二、幼儿尝试探索不同的平涂方向。
1,个别幼儿示范涂色
教师:你知道荷花穿什么颜色的衣服吗?怎样给它穿衣服呢?
教师用同样的方法请另一个幼儿示范给荷叶涂色。
2,讨论涂色的方向
教师:他们是怎样给荷花和荷叶穿衣服的'?他们是顺着什么方向涂色的呢?我们可以按照什么方向涂色呢?让幼儿迁移自己的已有经验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三、幼儿尝试平涂
1、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方法给荷花与荷叶穿衣服。如果你用横向平涂的方法给荷花穿衣服,那么就可以用纵向平涂的方法给荷叶穿衣服。如果你想反过来穿也可以。
2、在涂色穿衣服时候,尽量顺着一个方向涂色,注意不要涂到边的外面。
四、幼儿评价
展示幼儿作品,带领幼儿欣赏自己的作品,有感情地朗诵诗歌:《荷花娃娃》。
《荷花》教案篇5
预设目标:
1、了解荷花的各种特点,从而理解儿歌的含义。
2、启发幼儿根据儿歌的内容想象并用动作来表演。
3、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4、主动参与实验探索。
教具准备:
1、带幼儿认识荷花,知道荷花的生长过程。
2、与儿歌相应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欣赏荷花,幼儿说说荷花的主要特点和生长过程
1、师:荷花是长在什么地方的呀?荷花的叶子是怎样的?荷花池里还会有什么呢?
2、幼儿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讲述。
二、结合图片学习儿歌《荷花开》
1、出示图片:图上有什么?(小鱼、小虾、小雨还有风儿和荷花)
2、老师把这张图片上的内容编成了一首好听的儿歌,大家一起来听一听吧!
3、教师示范朗诵儿歌《荷花开》
4、教师指图,幼儿根据图片内容逐步念出儿歌的内容,同时帮助幼儿理解儿歌的含义。
师:儿歌里说的红色的大伞是什么呀?(荷花)
三、启发幼儿根据儿歌内容创编动作
1、师:暖暖的风儿吹过来,可以做什么动作呢?
小雨又能做什么动作呢?
小鱼、小虾可以用什么动作表示?
……
2、先让个别幼儿演示他创编的动作,在选择合适的集体练习。
3、带领幼儿边念儿歌边表演动作。
教学反思:
在整个活动中利用幼儿的好奇心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且达到了预期目标,效果非常好,甚至超过了预期效果。整个活动既让幼儿体验了实验成功时的快乐、增强了自信心,也知道了保护环境的必要性,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及动手操作的能力,这个活动在中班开展是非常有意义和有必要的。
《荷花》教案参考5篇相关文章:
★ 舞蹈教案参考5篇
★ 游戏教案参考5篇
★ 硅的教案参考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