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实施过程需要教师不断观察学生,以便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教案的反思不仅是对教学的总结,更是对自身理念的再思考,下面是陆玖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2024小学美术教案模板5篇,感谢您的参阅。
2024小学美术教案模板篇1
教材分析:
1、本课内容以身边的日常生活用品为主线,抓住“身边”两字,引导学生通过欣赏、感受、发现身边生活中的设计,并进行简单评述。结合学生生活经验,通过对身边最常见的生活学习用品的思考、讨论,相互启发扩大经验范围,了解这些用品的实用性、功能性。在欣赏、对话、交流中,让学生由最初对设计的表象描述,自主进入到与设计内在表现语言的对话,在探究中懂得设计艺术需要创意,而创意的形成需要想象。
2、 本课教学设定为“欣赏·评述”领域的课程。在这种内化的学习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出发,让学生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自我情感体验,让他们真正感受到生活需要设计艺术,生活离不开设计艺术的内涵。这种情境的创设、情感性的体验,不仅有利于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有利于教学的创造目标的实现,而且更有利于《美术课程标准》“情感价值观”目标的实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了解到身边的世界是一个充满设计的世界,认识设计的基本知识,即造型、色彩、材质、功能等。
过程与方法:能够对作品从以上几个知识点综合运用过去学习的美术知识(冷暖色、对比、协调等)进行描述,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认识到美妙的多彩世界来自人们精心的设计,优秀的设计会使世界变得更美丽、更精彩,只有怀着一颗热爱生活的心,才能体会生活的美好、生活的乐趣,才会有好的设计。每个人都应该有意识的去设计身边的物品,只有善于观察、思考、想象才会有好的设计。
教学重点:
1、让学生认识到“我们的身边充满了设计”。
2、学生能够从物品的造型、色彩、材质、功能上描述并以个人的观点描述。3、能将本课所学的设计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的设计意识,能将实用功能与造型色彩有意识的结合。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21世纪什么最金贵?——人才
那人才中又是什么人才最抢手?——设计人才
你想知道怎样才能成为出色的设计人才吗?
今天我们就来上一节培养设计师的`课。——身边的设计
二、新授
1.你知道什么是设计吗?你知道在我们的身边有哪些设计吗?
学生自由发??
简单地说:设计是一种有目的的创作行为,满足人们的生活、生理需求以及审美需要.
2.感受设计
设计蔓延在生活之中,同时给生活带来了很美的视觉享受,当你还来不及去注意它的时候它已经悄悄地在改变你的生活了,一个很出色的设计,将会推动生活的进步,引导着生活迈向简便、合理化、科学化与艺术化。所以说好的设计始终是在引导和改变生活。
3.了解设计的目的
我们已经知道:设计是一种有目的的创作行为,满足人们的生活、生理需求以及审美需要.如果你是设计师那你认为设计的目的是什么?它又是怎样满足人们的需要的。(写在问卷纸上)
将学生的答案贴在黑板上归纳:实用、造型新颖、外观美观……
实用是最基本的,但一个好的设计可以满足人们的多个要求。
分析:灯、垃圾桶、书包、椅子(两层图片,第二层是对比,)
基础设计能满足人们实用的需要,优秀的设计能满足人们的多个不同的需要。
4.拿出自己带来的没有设计感的物品
介绍给同学,分析说出它的设计目的。
设计在我们的生活中越来越重要,它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改变,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简便、合理、科学与艺术
5.再来看几张图片
发型设计、概念汽车
杰出的设计是能够体现出设计师独特的设计灵感与创新意识的。
6.山寨设计剽窃别人的设计,没有自己的独创性。
三、布置作业
今天课上在每一位同学的心里都已经扎下了一颗设计的种子,回去后可以继续培育浇灌它,让它生根发芽。
2024小学美术教案模板篇2
一、教材评析:
漫画作为一种简单夸张的绘画形式,因其幽默风趣的风格和言简意赅的表达,成为孩子们喜爱的艺术形式之一。初中美术第14册第3课《夸张有趣的脸》所涉及的卡通漫画,更是当下广泛应用于学习、生活和工作,备受青少年欢迎的一种绘画形式。本课的学习要点是掌握卡通漫画的制作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幽默、观察和想像能力。课本的设计考虑到了现代的理念,注重人格的培养,针对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面的创造和欣赏视觉造型艺术。
二、学生分析:
根据调查表明,大多数学生每天花在课外阅读的时间平均只有30分钟左右。其中对卡通漫画故事感兴趣的学生比例高达39%。尽管孩子们生活在一个充斥着卡通和漫画的世界,但是他们对这种视觉艺术的了解仅仅停留在临摹一些卡通人物上,并未有多大创新或想像。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们应注意到临摹仅仅是培养学生绘画技巧的一种手段,而不应成为课堂教学练习的唯一目的。我们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像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生通过学习肖像漫画,初步了解漫画的造型方法和特有的表现语言。
2. 技能目标:学生初步掌握肖像漫画的基本表现手法,能进行简单的肖像漫画创作。
3. 情感目标:通过欣赏漫画作品,引导学生感受到漫画艺术的表现魅力,培养学生学习漫画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正确审美情操,幽默的生活情趣。
4. 创造目标:通过欣赏、评述、体验,培养学生的思维变通能力,“激活”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自主创作一幅具有特征突出、个性鲜明,真情实感的'肖像漫画。
四、教学重点:
1. 掌握漫画肖像画的变形与夸张手法。
2. 了解漫画人物形象的欣赏和生活中的设计应用。
五. 教学难点:
运用漫画表现手法进行人物形象设计,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具备一定的幽默感和趣味性。
六.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材、漫画范图若干张、铅笔、纸张。
七. 学具准备:
教材、笔、作业纸。
八. 课时安排:
1课时。
九.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 展示著名漫画人物,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引出今天要学习的新课:夸张有趣的脸。通过肖像漫画介绍漫画肖像画的变形与夸张手法。
二. 试一试,应用夸张、变形的方法进行五官的单独设计:
漫画创作重点在于五官的设计,因为五官是最能体现人物特征和情绪的地方,所以学生需要通过夸张变形手法尝试设计眉毛、眼睛、鼻子、嘴巴等五官。每位学生可以设计6个不同的造型,小组选择其中之一,展示最有创意的五个图形。
三. 玩一玩:师生互动,完成一张夸张有趣的脸:
1. 老师和学生一起完成一张肖像漫画创作。
2. 第一步,画出几何形作为脸型。
3. 第二步,第一组同学代表在几何形的上方画出眼睛。
4. 第三步,第二组同学完成眉毛的设计,画在眼睛的上面。
5. 第四步,第三组同学负责画鼻子。
6. 第五步,第四组同学通过夸张手法设计嘴巴。
7. 最后,第五组同学添上头发和耳朵,完成一张夸张而有趣的脸的设计。
通过这一环节来让学生感受漫画的夸张和有趣的特点,提高学生的创意思维和合作精神。
第四步,第三组同学完成在眼睛下方画鼻子的步骤。
接着,第五步由第四组同学完成鼻子下方画上嘴巴的步骤。
最后,加上耳朵、皱纹、头发、衣服等,一个肖像漫画就完成了,由老师完成最后的步骤。
2、交流展示:
这个方法简单有趣,只需要同学们充分发挥想象力,想象不同有趣的鼻子、眼睛、嘴巴和发型等,就可以创作出各种各样的肖像漫画。设计意图在于添加图形趣味,通过初次创意设计使用夸张和变形的方法。由于老师在课前准备了夸张的脸型,因此给同学们的初次创意设计降低了难度,并示范了肖像漫画的步骤。采用游戏化的方法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趣味性。
(四)欣赏评述、探索归纳夸张、变形的方法:
漫画中的人物只是我们的想象,虚拟存在。如果我们要创作真人版的肖像漫画,还能如此天马行空地随意夸张随意变形吗?那么,我们如何进行夸张变形呢?下面我们欣赏几幅漫画来探究这个问题。
1、根据脸型进行夸张:
姚明的方形脸、巩汉林的长脸和傅彪的圆脸等不同类型的脸部特征。
2、抓住五官中最突出的特点进行夸张:
这两幅漫画的夸张点是哪里?是牙齿和鼻子。
3、抓住性格特征、个性动作、爱好等进行夸张:
多媒体展示学生自画漫画肖像,展示如何通过夸张变形表现出肖像的个性。
设计意图在于通过欣赏不同造型的作品,让学生深入探究漫画方法并拓展漫画知识面。
(五)找一找,人物的肖像特征:
小活动:请大家仔细观察老师,说一下老师有什么特点。如何通过肖像漫画自画像来表现自己的特点?让一位学生介绍自己的观察和思考结果,老师则通过线描的方法在16k素描纸上做出示范。突出老师所戴的眼镜,夸张了眼睛与嘴巴的小巧,表现出发型和职业特点。
设计意图在于让学生理解夸张和变形只是表现手法的一种,最主要的是要表现出所描绘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师现场作画和示范来为学生的创作做铺垫。
(六)画一画,自画像创意设计:
请同学们为自己或他人画一张肖像漫画。
提示:
1、画自画像的同学应对照镜子或照片仔细寻找自身特点。
2、挑选具有独特特质的同学进行创作
目标:
1、采取夸张变形的手法
2、把握特征,凸显人物个性
3、表达真实的情感
2024小学美术教案模板篇3
课题:第15课元宵节里挂彩灯
课时:2课时
课堂类型:综合探索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元宵节的风俗习惯,并通过欣赏,感受元宵节热烈的气氛,培养热爱中华民族文化的情感。
2、引导学生进行彩灯的设计制作,并布置展示。
3、培养热爱中华民族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元宵节习俗,欣赏彩灯并学习设计制作彩灯。
2、引导学生掌握彩灯的基本制作方法并能较好地完成作品。
教具学具:制作彩灯的材料、手工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导入:
引导学生欣赏各种花灯图片,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1)花灯美吗?为什么美?
(2)各有什么特点?
(3)你还见过什么样的花灯?
2、新授:
请学生说说元宵节的来历及有关元宵节的`传说: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按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3、让学生拿己带来的花灯,引导他们观察:
(1)花灯的制作材料
(2)花灯的基本结构
(3)花灯的几种制作方法,不同材料有不同的制作方法
4、与学生一起探讨、演示花灯的制作过程和方法
(1)演示制作方法、过程
(2)你认为还可以怎样制作更漂亮或更简便?
三、学生分组进行讨论、设计,合作
四、作品展览,评议
五、课堂延伸:除了用纸质来做,还可以用什么材料来做?比如:釉子皮、废弃物等。
2024小学美术教案模板篇4
一、教材分析
(一)综合分析
运用计算机里的“画图”软件进行绘画、设计、创作,同学们又增加了一种表达和情感,发展构思与创作的美术工具,即使条件不允许熟练掌握运用,也应该充分了解这种新工具的工作方法过程,培养学生的浓厚兴趣。
(二)教学目标
①培养学生对电脑绘画的兴趣。
②了解学习计算机创作方法,进行绘制卡通画的方法。
③运用电脑进行绘画色彩语言的基本技能的操作。
二、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前准备
●计算机教室、学生电脑作品资料。
(二)教学过程:
●导入:展示学生计算机绘画作品。
●观察:教师示范打开“画图”软件,单击各种工具和调色板,让同学们熟悉工具箱里的各种工具。
●启发:复习色彩的基本知识,鼓励同学们大胆尝试运用。
●创造操作:运用电脑软件画出色彩丰富层次清楚的卡通画,注意色相、明度、色块的对比。
三、学习建议:
●能否利用计算机画图的特性进行卡通画创作。
●能否对“计算机绘画”保持浓厚的兴趣,有继续探究的欲望。
●是否在设计卡通画活动中表现出独有的创意。
2024小学美术教案模板篇5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学习,发现、表现背面人物头部的美感,进一步学习写生及线造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线造型能力及画面的组织能力。
2、隐性内容与目标
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以及认真细致的观察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会捕捉背面人物头部的特征,能用线描写生的方法表现出来。
难点:如何用线表现人物头部的特征。
组织教学
导人新课
语言组织教学。
探究式学习活动
讨论:展示儿位本班同学背而头像,请同学们猜一猜是谁。(教师课前用数码相机照好。)
板书课题。
提问:你为什么能猜出来刚才的几位同学呢?
板书:头型、发型、头饰、服装。
引导学生分析、感悟画家是如何通过背面人物表现人的内心情感的。
引导学生欣赏教材中小朋友的作品。提问:你喜欢哪幅?为什么?
小组讨论:
赏析《克里斯蒂娜的世界》、《盂蜀宫伎图》。
赏析《未来世界》,时论:画上的小朋发在干什么?怎么看出来的?
利用教材上的学生作业.说一说自己喜欢哪幅,为什么。
与教师一起分析头发的走向及线条的组织。
边观察教师的示范边思考。
教师请一位女同学到前面做模特,师生分析头发的走向,演示如何用线进行写生。提醒学生要表现出头部的形体,一些线条应为弧线,并注意其方向的变化。
学生动手实践
布置作业。
巡视辅导
学生写生自己前面同学的背面头像。
欣赏教材中两幅学生的创作.提问:这两幅作品分别表现出什么内容?
你们各小组如何利用自己的作品进行创作?
学生发言,小组同学进行讨论。
小组合作完成用人物
引导学生完成小组集体创作。
小结
教师组织学生小结、评价。
课后拓展
展示几幅家长背面的线描画作品。引导学生回家进一步学习。
教学反思
2024小学美术教案模板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