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对待同一事物的看法都是不尽相同的,所以写的心得体会也是不同的,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模式,以下是陆玖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读世界名著的心得体会7篇,供大家参考。
读世界名著的心得体会篇1
伟大的生命,不论以何种形式,都将会在宇宙间永存。我们这个小小的星球上的人类,也将繁衍和发展,知道遥运的未来,可是生命对于我们来说又是那么短暂,不论是谁,总有一天都会走向自己人生的终点。死亡,这是伟大和平凡的人的最终归宿。
初读路遥先生的平凡的世界,内心就被黄土高原的苍凉与厚重所深深震撼。路遥先生笔下的黄土大地,是与喧嚣的繁华闹市截然不同的一个世界。那里充满了粗犷与豪迈的气息。养育着一代又一代朴素而又勤劳的炎黄儿女。书中讲述了双水村的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勤劳耕作的情景,虽贫穷落后,他们却不卑不亢,苦并快乐着,给人一种头顶青天,脚踏黄土的踏实感。这种朴素与纯真深深地感染了我。
全书主要围绕主人公孙少平一家生活的变化,双水村的变迁,以及孙少平孙少安兄弟为理想不断奋斗的历程来展开。让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孙少平,这个默默承受人生苦难却从不放弃的铁骨铮铮的有志青年。虽贫苦,却不自卑,虽潦倒,却从没停止追逐梦想的步伐。因为他不甘沦为命运的玩偶,他的青春理想也激励着他到外面闯荡世界。典型的西北好汉,在沉重的生活压力下寻找自己的人生价值。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塑造了一个在平凡的世界里却不平凡的形象。
他的家是贫困的,却是温馨的,他的爱情是遗憾的,却是甜蜜的。即使最后为了救人而毁容,也不能动摇他那颗年轻的,与命运抗争的心。另一位重要人物孙少安,从小就背负着家庭重任的他,用肩膀为家庭撑起了一片天,并且带领双水村民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其中的艰辛与困苦难以想象,但他以勇气与勤劳渡过了难关,这种吃苦耐劳的精神实在可敬。
品读这本书,我对生活与苦难有了更深的认识,由衷的敬佩孙少平兄弟那种自强不息的精神。那个平凡的世界却孕育出了这样不平凡的人,这让我想到了一句话,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即不平凡,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即不简单。
反思当今社会那些好吃懒做的年轻人,实在是惭愧。官二代,富二代,啃老族,这些人实在令人痛心。一些人遇到一点困难就自暴自弃,轻视生命,丝毫经不起生活的小小考验,典型的温室里的花朵,实在可悲。因此我们应该学习那种自立自强,奋斗进取的精神,做一个有价值的人。最后,以路遥先生的一句话来结束:什么是人生?人生就是永无休止的奋斗,只有认定了目标,在奋斗中感到自己的努力没有虚掷,这样的生活才是充实的,精神也会永远年轻。
读世界名著的心得体会篇2
“要坚强,要勇敢,不要让绝望和庸俗的忧伤压倒你,要保持伟大的灵魂在经受苦难时的豁达与平静。”这是《爱的》作者亚米契斯说的,这句话对我感触很大。读过这本书后,书里的故事内容对我感触更大。
全书采用了日记的形式,讲述了一个叫安利柯的四年级小男孩的成长故事。内容主要包括发生在安利柯身边各种各样感人的小故事,父母在日记本上写的劝说启发的一些文章,以及老师在课堂上读的很精彩的“每月故事”,每一章节都把“爱”表现的精细深入,大到国家、社会、民族的爱。小到父母、老师、朋友的爱,处处扣人心弦。而那众多丰满的人物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如保护弱小让安利柯深以为傲的好友卡隆,助人为乐的班长代洛西,虚荣狭隘的瓦梯尼,傲慢无礼的诺卑斯,朴实可爱的“小石匠”,还有自强不息的克洛西等等,他们都在家人、朋友和老师的帮助下变得非常有爱。
由书里的故事,让我也想到了我身边的爱,像妈妈每天早起做的每一顿早餐,晚上临睡前给我充的每一杯热牛奶,在我生病时爸爸给我无微不至的照顾,奶奶每天坚持不懈接我上下学,学校里老师同学给我的帮助,邻里之间见面时说的“你好”等等。处处都感动着我。
这本书用爱的钥匙,打开了人们的心扉,用爱的眼光和笔触给我们传达了最美好的生活和心灵,用一个个活生生的例子告诉我们爱无处不在,我喜欢《爱的》这本书。
读世界名著的心得体会篇3
我曾经听过一个和《李尔王》有几分相像的童话,其中的国王也有两个口蜜腹剑的大女儿和一个直率的小女儿。当小女儿拒绝奉承父亲而被驱逐时,从她脸颊上流下的眼泪变为了晶莹剔透的钻石。最后国王意识到自己的错,顺着钻石铺成的路找回小女儿,童话有一个圆满的结局。在《李尔王》中,科迪利娅的眼泪是轻小的水滴。只有在肯特和读者的眼里它才和钻石一样价值连城,因为那是亲情和真理的象征。《李尔王》以悲剧结束的原因在我看来有以下两个。
首先,权力实在是非常诱人的东西。莎士比亚添加了一条情节线索说明这一点:同是葛罗斯特伯爵的儿子,爱德蒙的地位就比爱德加低。尽管大家都明白私生子不能选择是不是当个合法的孩子,他们还是对私生子抱有偏见。机敏狡猾的爱德蒙因此才向英格兰开始了自己争夺地位的战斗。亲情在这条线索中不那么重要,只是为了在两兄弟之间作对比控制变量而已。在爱德蒙接近胜利时他是多么风光,掌权者信任他,看清他诡计的父亲死去了,被他陷害的兄长沦落成流浪汉,只差一点他就能借着戈纳瑞和里甘登上国王的宝座。爱德蒙以不正当的方式挑战了命运,终究被正义和道德——即爱德加代表的精神吞噬了心志发了疯。虽然戈纳瑞和里甘对于权力的渴望没有那样夸张地落在文字上,她们的一言一行配合爱德蒙的地位战向读者展示了权力和欲望交织构成的无底洞。
其次,李尔没有反省自己的意识,而是空口指责儿女的可恨。李尔的性格乖戾。他将诅咒滥加于任何不按照他的意愿行事的人;他变化无常,有时喜欢听甜言蜜语,有时又喜欢弄臣带有讽刺意味的儿歌。他的性情除了表现在自己身上以外,还充分地从女儿们身上显露。哪一个女儿没有遗传任何父亲的特征?大女儿和二女儿的贪婪无情;小女儿的善良宽容,不正是李尔的不同侧面吗? p516弄人的比喻“蜗牛背着一个屋子是因为可以把它的头缩在里面;它不会把屋子送给它的女儿,害得它的触角没地方安顿。”用“屋子”暗示国土和权力,用“触角”暗示这一家人脾气霸道的地方。坏脾气在宫廷里有阿谀奉承的大臣帮忙掩饰,蜕下这层虚伪的表皮李尔才得到了报应。悲剧就在于李尔依然没有明白:做父亲的没有树立好榜样是不应该的。
作为一部戏剧,客观的描述让读者能从自己的角度理解故事。《李尔王》的悲情不是让泪水湿润读者的眼睛,而是让思考充斥读者的大脑。
读世界名著的心得体会篇4
读完《鲁滨逊漂流记》后,一个高大的英雄形象浮现在我的上眼前,他就是勇敢的探险家,航海家——鲁滨逊。他凭着顽强的毅力,永不放弃的精神,实现了自己的航海梦想。
鲁滨逊放弃了富裕、舒适的生活,与自己
的同伴一起开始航海的大冒险,几次都攻破了困难,可就在一次往非洲的船上,风暴海啸,除鲁滨逊外,无一人辛存,真正的冒险才刚刚开始。
刚到孤岛,他非常的绝望,心情也十分糟糕,此时的他,一无所有,只有等死,可是,到了第二天,他看到了那只翻了的船,也看到了希望,此后,他建了自己的房屋,捕获了羊、狗,种植了小麦、水稻……。他就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自己的天堂。
初到荒岛,鲁滨逊没有助手,工具不全,又缺乏经验,所以做每一件事都要花很大的力气,做一块木板都要42天。他做过许多白费力气的事,但他却没有灰心,总结失败的原理,又重新开始,辛勤的劳动换来了回报,他拥有了面包,陶器、植圆、牧场、住所``````这些东西都是费了许多力气,克服重重困难才得来的。
这本书教会我们只有坚持才会胜利,只有实干才能让我们摆脱困境,实干比信念更重要……我的人生也会随着这本书而起航,在人生的航海中,勇敢前进,永不放弃!
读世界名著的心得体会篇5
在这个寒假里,我读了由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所著的《鲁滨逊漂流记》,我被这本书所吸引。这本书让我深深体会到了鲁滨逊的顽强毅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这本书的主人公是鲁滨逊,他天生爱好冒险,喜欢航行。在一次航海中,他们的船碰到了风暴触礁后,船上所有的人都淹死了,可他却幸存下。他战胜了绝望,自力更生靠着自己的双手和智慧,不仅制作出了家具,武器和许多器皿,而且还驯服了野兽,在这座孤岛上过着艰苦的生活。
但是唯一制作不出伙伴,他非常的寂寞。有一次一群食人族来到孤岛开“食人盛宴”,他救出了一个俘虏,并给他取名为“星期五”。而“星期五”也成了鲁宾逊忠实的奴仆,为了报答鲁宾逊他哪怕付出自己的生命也值得,甚至手起刀落砍掉了同族的头。 鲁滨逊还很爱帮助人,他不仅教会了“星期五”英语。不久之后,又救下了两个俘虏,一个是“星期五”的父亲,一个是西班牙人。他不顾自己饿肚子,把仅有的食物分给他们享用,他们一起劳动,在孤岛上共同生活了20多年。 后来有一艘英国船只来到了荒岛,鲁滨逊帮助船长制服了水手们的造反,终于搭船离开荒岛,返回了英国。 看完这本书让我懂得了: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先要战胜心里绝望,勇敢面对并克服困难,才可以像鲁滨逊一样成为一个成功者。
读世界名著的心得体会篇6
在我的书柜里有这样一本书——《绿山墙的安妮》,它常常吸引着我,因为书中描述的美妙故事,更因为小主人公安妮。
绿山墙农舍的马修和马端拉兄妹本想领养一个男孩做农活,却接来了一个女孩安妮,她的到来使原本沉闷的绿山墙焕发出生机与活力,书中的安妮是一个爱学习的孩子,为了考上“女王学院”而不停奋斗,虽然养父马修死了,但安妮没有被困难击垮,她依然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她那种坚持不懈的精神更是影响着我。
一个暑假,许多哥哥姐姐们穿着溜冰鞋在广场上自由自在地飞奔,我带着羡慕的眼光望着他们。终于有一天,我也央求着爸爸给我买了双溜冰鞋教我溜冰。得到爸爸的批准,我每天旁晚都在广场上练习溜冰,可是又一次我不幸摔了个“狗吃屎”,可把我痛得,眼泪止不住流下来。我哭丧着脸对爸爸说:“爸爸,我以后不学溜冰了,痛死了!”爸爸看着我摸摸我的小脑袋鼓励我:“你别哭,学溜冰摔个跤什么的再正常不过的事啊,你想想《绿山墙的安妮》里面的小安妮,她多么顽强,你要好好向她学习!”
我听了爸爸的话,想了想觉得很有道理,安妮她在那么不幸的童年时代却从没有被哪个困难吓倒,在面对女王学院的考试,她更是竭尽全力去获得成功,无论结果如何。接着我把眼泪擦干,继续练习起来,第二天我继续练习溜冰,只不过我比平时更卖力了。日复一日,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我终于学会了溜冰,我真的很感谢亲爱的爸爸,感谢绿山墙的“小安妮”。
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也遇到了许许多多的困难与挫折,但每次脑海中就浮现出那个穿着一件又短又紧又难看的土黄色绒裙,戴着一顶褪了色的棕色水手帽,两条粗粗的红发辫子一直拖到背后的那个坚强的小安妮,我又瞬间鼓起了勇气。
现在,我知道纵使脚下的路布满荆棘,我也要坚定勇敢地走下去,因为我知道,终有一天眼前会开满幸福与快乐的花朵。任何事情都不会阻拦我前进的道路和我追求梦想的步伐,总会有峰回路转的时候!
读世界名著的心得体会篇7
“苦”这个字眼在大家眼里一定毫不陌生吧!它代表的是苦难、痛苦,我一直都坚信,没有多少人是喜欢“苦”的。《青铜葵花》在享乐主义泛滥成“灾”的今天,在21世纪,它无疑不是另一种声音!它进行的是一种逆向思考,它鼓励着人们正确地面对苦难、尊重苦难!它难道不是对苦难的肯定与诠释吗?
这本书写苦难——大苦难!将苦难写的深刻强悍;这本书写美——大美!将美写到极致之巅;这本书写爱——至爱!将爱写的充满生机,熠熠生辉……
这是一个男孩与女孩的故事。男孩聪明机智,女孩活泼可爱;男孩有一个疼爱妹妹的心,成为大麦地的“哑巴哥哥”,女孩拥有倾国倾城之外貌,大麦地人疼爱有加……这个男孩叫做青铜,这个女孩叫做葵花。一个特别巧的机缘,使城市女孩葵花与乡村男孩青铜结缘,并成为了以兄妹相称的、难舍难分的、脉脉相通的一家人。他们一起生活,一起长大。正当兄妹俩沉醉在童年的天真快乐、无忧无虑时,一场突如其来的“飞来横祸”降临在他们的头上,降临在大麦地所有人的头上,命运要召回葵花回到她的城市!从此,男孩青铜经常含情脉脉的望着芦苇荡的尽头,望着女孩葵花所在的地方……
现在的一些人,已经陷入了“今朝有酒今朝醉”的轻薄享乐主义社会中,懒惰成为了习惯。我想提醒那些不能正确面对苦难的人:“朋友们,请从懒惰的世界中脱离出来吧!向那些不屈不挠的人学习,笑对命运,百折不挠!这样才能看见未来幸福的曙光!才能拥有幸福的未来、幸福的生活!”
古人云“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自苦寒香来”,是谁造就了战火英雄?是苦难!是苦难激发他们的斗志,释放出他们内心的力量,张扬出他们的爱国主义之精神!这真可谓是“乱世出英雄”啊!
当然,书中的主角青铜与葵花也遭遇过非常人能接受的苦难:葵花爸爸的意外去世、大麦地闹的蝗灾、暴风雨使屋子倒塌……这些无疑不对这两个幼小的心灵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然而,他们没有屈服,而是正确地面对苦难,快乐地生活。兄妹俩以比常人多几倍的毅力面对苦难,满载着希望的小船,一次又一次地在苦难面前起死回生!
这本书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纸灯笼》这一章。这一章主要写了葵花为了帮重病的奶奶挣医药费,为了给家里减轻负担,便和大人们出去捡银杏。她的手已伤痕累累,但却依然抱着“为奶奶治病”的念头,不幸的是,和蔼可亲的奶奶还是永远离开了他们……在生活的磨练下,兄妹俩在生活的“战场”上变得更成熟!领略到生活的多变!
读世界名著的心得体会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