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写教案中,教师能够预先准备好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和疑惑,确保教学顺利进行,教案需要结合实际的教学目标和要求,确保教学的科学性和系统性,下面是陆玖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音乐萤火虫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音乐萤火虫教案篇1
音乐分析:
1、音乐情感:舒缓、优美的萤火虫飞舞画面。
2、音乐知识点:这首曲子是四四拍,歌词共四句,整首歌曲重复唱四遍。
活动目标:
1、通过肢体律动和道具,感应短短长的乐句。
2、体验歌曲 游戏的乐趣。
3、初步了解萤火虫的生活习性和特征。
4、感受歌曲诙谐幽默的特点,能听着音乐游戏。
5、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初步了解萤火虫的特征。
2、萤火虫指偶、纱巾,场地布置(花、树、草地)
3、音乐cd、播放机,黑板、卡片、粉笔一支。
活动队形:
半圆
活动重难点:
教学重点:感应短短长的乐句。
教学难点:能边唱歌边通用肢体律动、道具等感应短短长的乐句。
活动过程
一、暖身活动
1、播放《波浪舞》,做各种动作进场。
“现在,我们要去野营了!准备好没有?一起出发吧!”播放《波浪舞》,做各种动作进场(一起去野营、我们开车去,开车去野营、一起搬木头、一起搭帐篷、一起钉钉子、用力钉钉子、大家都努力、帐篷搭好了等)。
2、出示挂图,故事引导。
“哇!郊外的夜晚好安静,满天都是小星星。突然,天上的小星星都飞了下来,一闪一闪亮晶晶的。宝宝一看,原来它们不是小星星,是萤火虫。”
二、介绍萤火虫
“萤火虫喜欢在湿湿的地方生活,最喜欢夏天出来玩游戏。你们看,它的身体一闪一闪的,真漂亮!谁知道它身体的什么地方会发光吗?谁能来指一指,萤火虫的什么地方会发光?”
三、运用肢体动作、道具等感应短短长的乐句。
1、手指飞舞,感应短短长的乐句。
1)探索手指飞舞的动作。
“萤火虫真漂亮,我变一只萤火虫出来跟你们玩游戏好吗?变变变,看,变出来啦!一起跟它打个招呼吧!小朋友们看,萤火虫跟着老师的歌声一起跳舞啦!”(教师边清唱一遍,边做动作)。
2)钢琴弹奏音乐,一个手指飞舞,感应短短长的乐句。
“萤火虫跳舞真好看,我们一起来变萤火虫吧!变变变,变出来了吗?一起飞,飞,飞到脸上”。(钢琴弹奏一遍音乐,边唱边用一个手指飞舞)
3)播放音乐,两个手指飞舞,感应短短长的乐句。
“萤火虫玩得真开心,它还想变一个伙伴来跳舞。一起来变变变,两只萤火虫变出来了,打个招呼吧!。”(播放前半部分音乐,老师带幼儿练习两个手指飞舞,感应短短长的乐句)。
教学反思:
?萤火虫》是一首抒情儿童歌曲,优美的旋律表达了孩子们对轻盈飞舞的萤火虫的亲切情感,它刻画了一幅萤火虫在黑夜里飞来飞去象小灯笼的形象,生动优美,惟妙惟肖。《萤火虫》是一首3/4拍子歌曲,在课堂教学中我紧紧抓住“强、弱”这根主线,以歌曲的学习作为基点,设计了丰富内容,通过听、辨、唱、创,让学生走进音乐,“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本节课中饶有兴趣地学,主动热情地参与,让学生在活动中边玩边学,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体现了鹤文化背景下“活美”课堂的高效性,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音乐萤火虫教案篇2
?活动前评析】
萤火虫是幼儿比较感兴趣的一种昆虫,教师可以利用萤火虫这首歌曲,让幼儿对这种小昆虫了解更多。
?活动目标】
1、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初步学习用轮唱的方法演唱歌曲。
2、注意倾听歌曲的延长音符,观察教师的手势提示,把握伴唱部分的进入。
3、较协调地与同伴合作歌唱。
?活动准备】
1、幼儿已经能够熟练地看第一声部图谱演唱歌曲。
2、两声部轮唱图谱。
3、两声部演唱歌曲录音。
?活动过程实录】
1练声,导入。
今天,我们大三班要举行一次演唱会,你们想参加吗?好,首先让我们一起来练一练金嗓子。(弹练声曲,幼儿练声)。
2复习歌曲“萤火虫”
1)你们的歌声真是太好听了,让我们一起用好听的声音来唱一唱《萤火虫》。
2)萤火虫有什么本领啊?(它会发出亮光……)让我们一起来把亮光唱得远远的。(师在唱亮的时候挥3下手,提问:“刚才老师在唱亮的时候,手挥了几下?(3下)表示这个亮字要唱满……?
3)让我们一起来唱一唱。
3出示图谱,看图谱复习第一声部。
1)小朋友们的歌声真动听啊,瞧!萤火虫真的被我们的歌声吸引来了。(出示图谱)
2)小朋友们看看图谱,这首歌曲一共有几个乐句呢?图谱中除了萤火虫还有什么?那么这些图谱中的短线表示什么意思呢?对了,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延长音。
3)让我们一起一起来看着图谱唱一唱吧!
4看图谱,学习轮唱。
1)有一群黄萤火虫听到小朋友跟红萤火虫一起唱得这么开心,它们也想来和大家一起唱一唱了,请小朋仔细地听听看,黄萤火虫是怎么唱的?(放2遍录音)
2)请小朋友们说说黄萤火虫是怎么唱的。说完后师小结:”这样一个先唱,一个跟在后面唱的方法就叫做轮唱。
3)那黄萤火虫是从第几个乐句飞进来的呢?第一个乐句有没有唱?所以这些小圆圈就表示不要唱。
4)黄萤火虫和红萤火虫在什么时候是一起把歌唱完的呢?
5)想不想试试这种用两种声音来轮唱的方法啊?好,那我们就一起来试一试,请张予灵小朋友带着大家来唱一唱红萤火虫,我来唱黄萤火虫。(弹琴唱两遍。)
6)刚才老师在唱“这边亮”的时候,你们在干什么呀?(在把声音拖得长长的。)
7)我们一起来看着图谱唱一唱,记住喽,一定要把声音拖得长长的。(弹琴唱两遍。)
80想不想唱唱我的黄萤火虫呢?(弹琴幼儿唱二声部两遍。)
9)现在呢,老师要用我的两只手来带着萤火虫一起飞了,如果老师用挥动左手来表示红萤火虫,那么黄萤火虫我可以用--(右手来表示),如果他们一起飞起来呢?(可以挥动两只手。
10)下面请小朋友看好老师的手,唱出红萤火虫和黄萤火虫不同的声音,好吗?(先男小朋友唱第一声部,女小朋友唱第二声部,再交换唱一遍。
5结束。
今天,我们学会了一种新的唱歌本领,叫--(轮唱)?现在,我宣布大(3)班演唱会现在开始,请小朋友们立正,我们一起来把这首好听的`歌演唱给大家听。
音乐萤火虫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在快乐的氛围中感受童谣的趣味。
2.以诵读感受三言童谣节奏的明快。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0分钟
教学流程;
课前准备:领读员带领全班复习以前所学。
1.导入:出示《萤火虫去许愿》这本书,这个萤火虫名叫——(亮亮),它帮助了——(小仙女),那如果这只萤火虫有困难,你们愿意帮助它吗?(愿意)这只萤火虫在《日有所诵》的第147页。
2.老师范读《萤火虫》
3.老师领读,注意学生在后鼻音字以及轻声字的发音。
4.学生自由读。
5.再用心齐读,想一想,萤火虫遇到了哪些困难或危险呢?
6.疏解意思,引读。(老师用左右手表示不同的动作)老师讲解:萤火虫遇到了哪些困难或危险呢?引读:上天去——(雷打你)哦,这不能去
下地去——(火烧你)哦,这不能去
进洞去——(蛇咬你)哦,这也不能去
翻坡去——(猫抓你)嗯,这还是不能去
过河去——
上树去——
这也不能去,那儿也不能去,那萤火虫只能去哪里?
(小朋友的手里去)
你要跟萤火虫做什么呢?哦,原来,萤火虫并不是真的有危险,你们是故意这么说,是因为你们太喜欢萤火虫,抓不到萤火虫就把萤火虫骗来呀!那么我们就快快乐乐地读一读吧
7.男女生合作对读。
8.同桌合作拍手对读。
9.其实,左手和右手也能合作,左手表示萤火虫的动向,右手表示它遇到的危险,教师慢慢示范,学生跟着老师边做动作边诵读。
10.稍快节奏的拍手背诵。(根据学生掌握情况,决定是否再读再背)
11.你们喜欢萤火虫吗?很多诗人都喜欢,把他们写进诗歌里,你们看:(出示泰戈尔的《萤火虫》节选,老师范读,指名读,学生齐读)
12.出示李白的《咏萤火》,老师诵,老师起头,学生齐诵或吟)
13.老师问:同样是写萤火虫的诗,三首诗有什么不同吗?(字数的长短不同),读法上有什么不同的感觉?自由读读,比比看。
14.指名学生说读法上有区别吗,三字童谣读起来有什么感觉?(节奏感强,可以打着拍子读,很欢快等)
15.三字童谣的确具有欢快、节奏感强的特点,几乎所有的三字童谣都可以一边拍手一边读,我们试试看,拍手读《数字歌》《过山车》
16.出示学生邵诗原的三字童谣《新年到》,由邵诗原领读。
17.教师小结:三字童谣不仅好读,而且还好写。你们都可以像邵诗原一样创作出这样的三字童谣,发表到本班的心语诗社。
18.今天来了很多听课的老师,你可以用三个字来问好吗?想一想。向后转,一二三,一起说——。该跟老师们道个别了,一起说——。
音乐萤火虫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熟悉歌曲旋律,掌握歌曲节奏。
2、在理解歌曲内容的基础上学习用伴唱的方法演唱歌曲。
活动准备:钢琴等。
活动过程:
一、律动:《手腕转动》、《好朋友》、《母鸭带小鸭》。
二、练声:《小鸟醒来了》、《泥娃娃》。
三、学唱歌曲《萤火虫》。
1、用猜谜语的方式引出萤火虫。
师:小姑娘,夜纳凉。带灯笼,闪闪亮。小朋友告诉老师谜语的谜底是什么?(萤火虫)今天我们要学唱一首歌曲,名称就叫《萤火虫》
2、教师清唱歌曲,幼儿倾听。
好听吗?小朋友歌曲的名字叫什么?(请个别幼儿回答)你们从歌曲里听到了什么?(幼儿回答:飞到东、飞到西)
你们还有谁听到了不一样的吗?那你们再认真的听老师唱一遍吧!
3、教师随琴声再次演唱歌曲,幼儿欣赏。
4、你们这次听到了不一样的吗?萤火虫有什么本领?
5、教师带领幼儿随琴声节奏学念歌词。
6、幼儿跟随琴声学习演唱歌曲若干遍。
引导幼儿用语言和动作模仿萤火虫,交流、表达自己的爱。
7、幼儿完整演唱歌曲。
8、分组进行歌曲演唱。
9、分男女孩子演唱歌曲。
四、复习歌曲《理发店》。
音乐萤火虫教案篇5
设计思路
此次音乐活动《萤火虫》是大班活动“ 黑夜秘语”系列活动中的一个活动。走进黑暗的世界,孩子们要面对恐惧,他们将依*各种感官来认识自已生活中的另一半世界,建构对黑夜的认识。在倾听了故事《不开灯的夜晚》、欣赏了散文《我喜欢长长的夜》、科学活动《白天和黑夜》、《夜晚多么美》的活动后,孩子们再不会被黑夜“吓坏”了,他们对黑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经过探索发现了黑夜中的萤火虫是那么的美,从而产生了我们今天的活动。
活动目标:
1、在欣赏歌曲的基础上,初步理解歌曲内容,引起学唱的兴趣。
2、学习听辨并唱准两段歌曲结尾处的区别.
活动准备:
多媒体《萤火虫》
活动过程:
一、欣赏歌曲
1、组织幼儿通过多媒体课件欣赏歌曲《萤火虫》:一个宁静的夜晚,有一个怕黑的孩子睡不着觉,妈妈轻轻地在孩子的耳边唱了一首歌曲帮助孩子入睡。
2、这首歌曲叫什么名字,你从歌里听到了什么?
二、理解歌曲内容。
1、 这首歌真是太好听了,让我们一起再听一遍。
2、说说二段歌词是否一样
3、萤火虫有什么本领?
三、初步学唱歌曲
1、引导幼儿用语言和动作模仿萤火虫,交流、表达自己的感受。
2. 跟音乐轻声学唱,引导幼儿感受夜晚萤火虫慢慢飞舞,四周静悄悄的氛围。
3. 怎么样使这首歌更好听?(注意要中速)
4、教师重点范唱结二段不一样的地方
四、结束部分:
我们一起来把这首好听的歌演唱给大家听。
音乐萤火虫教案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