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对流的教案7篇

时间:
Fallinlove
分享
下载本文

教师们为了引导学生主动学习,需要认真制定教案,合理的教案可以使学生更有条理地学习知识,陆玖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热对流的教案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热对流的教案7篇

热对流的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启发幼儿聆听水的歌唱,并尝试用水声随歌曲打击相应节奏,感受水声的美妙。

2、幼儿通过操作活动,体验水的乐趣,并产生对水的喜爱之情。

3、在学习歌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幼儿每人三杯水(各装不同量的水)、调羹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1、歌曲《摇篮曲》,幼儿自由随歌曲边哼唱,边做动作进入活动室。

2、请幼儿观察杯子里的水量的区别,并告诉幼儿今天要和水娃娃做游戏。你们发现它们长得有什么不一样?

二、尝试运用水杯演奏乐曲:

1、幼儿自主探究:装有不同容量的水杯,能发出不同高低的声音。

2、教师引导幼儿发现水杯能演奏出音乐中的高音、低音、中音,感受水声的美妙。

三、尝试用水声为乐曲配伴奏:

1、听歌曲《摇篮曲》,尝试打击水杯为乐曲配伴奏。

2、给水杯增加色彩,增添活动的趣味性。

活动反思:

反思一:创设环境有利于孩子

反思二:追随孩子的兴趣,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反思三:当提问不利于孩子活动时,及时引导,加以调整反思四:重视幼儿的`探索让孩子,在操作中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

存在问题:

1、我在课前还应为幼儿提供丰富的便于操作观察的材料,如每组准备一只酒精炉、烧杯,让每个孩子都能亲自进行实验探索,从而能更加引发孩子们的探索欲望。

2、在活动中还应认真的观察孩子,倾听他们的谈话,在于他们的谈话中发现他们的兴趣和经验,激发孩子们主动学习。

3、对活动的组织调控能力还有待提高,调整的孩子行为还比较谨慎,不够大胆。如在这次活动中的生成课程转换得比较犹豫。

4、及时反思、整理思路的能力还不足,活动后立即反思显得条

热对流的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能按要求认真预习课文。

2、学会本课八个生字,会认12个生字。

3、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感受小溪流自强不息、永不停步的。

教学重点:能按要求预习课文

教学难点:感受小溪流自强不息、永不停步的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

读题。说说你想知道什么?

二、按要求预习课文

三、检查自学

1、生字词

(重点:耍、愁、桩、挠卵石拐弯)

2、质疑问难

四、自读课文,初知大意

1、这课文主要讲谁,讲他做了些什么?

2、用横线划出写小溪流如何奔流的句子读一读。然后填空。

小溪流在( )地奔流。

小溪流一边( )一边( )。

小溪流在( )奔流( )。

小溪流就这样( )地奔流、奔流。

(体会小溪流永不停步的)

3、讨论课后题1。

五、朗读全文

六、作业作业1—3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用“不断”、“欢快”造句。

2、了解第2自然段先总后分的写法。熟读这一段中的几个拟人句。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感受小溪流自强不息、永不停步的。

教学重点: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感受小溪流自强不息、永不停步的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齐读课文(对话分角色朗读)。

2、填空:

( )的小溪( )的卵石

( )的嗓子( )的样子

( )的山谷( )的海洋

3、交代任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读:小溪流的心情怎样?给你的感觉如何?

2、朗读指导:朗读的声音应该怎样?速度怎样?

3、练读、评议。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小溪流怎样玩耍的句子。

读着读着,给你什么样的感觉?(调皮活泼)你觉得现在的小溪流就像什么?你喜欢哪些词句?

2、填空:

他( )岸边的卵石,( )地上的小草,让漂浮着的小树叶打( ),一会儿( )那些追赶他的.小蝌蚪。

所填的词语应该怎样读?

3、这一段是什么结构?(先总后分)

4、感情朗读。

四、学习第三自然段

1、:小溪流是怎样冲过巨石的?读出它的勇敢劲儿。

2、难句理解:他用清亮的嗓子歌唱,山谷里不断回响着的回声也是清脆的,叫人听了就会忘记疲劳与忧愁。(小组讨论)

3、朗读指导。

五、学习第二大段。

1、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各角色当时的心情。

2、指导朗读:第一句两个分句中的第二个“到前面去”语调要变高。后一句中的“为什么呀?”要读出反问的语气。“我不能停留要读出坚定的语气。

3、明确枯树桩已失去了生命的力量,生活没有意义。而小溪流为什么停不下来呢?(为人民做好事)

讲讲小溪流可为人民做哪些有益的事?

六、学习第三段

明确小溪流汇合成了大河,它就更有力量,可以为人们做更多的事了。

:小溪流这种自强不息,永不停留的真使人感动。

七、

学了课文,你认为应该向小溪流学些什么?

板书设计:

小溪流的歌

一、快活、玩耍、冲了过去

二、我不能停留——推动水磨

勇往直前、自强不息

三、汇成大河

热对流的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学习童话生动、形象的语言。

2、过程与方法:复述、朗读中训练合作探究能力;认真观察思考生活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小溪流自强不息,永不停息的精神,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思想。

教学重点:

学习童话生动形象的语言;认真观察思考生活能力

教学难点:

童话中蕴含的人生的哲理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交流资料导入

教师板书《小溪流的歌》,师生共同交流搜集到的有关资料,作者背景及相关内容,展示预习结果。

二、自由读文,整体感知

“小溪流是一首什么样的歌?”

学生自由读文,找出小溪流成长的四个阶段。(小溪流→小河→大江→大海)

三、细读课文,合作探究

1、多媒体出示课件。

2、问题思考:小溪流在奔流中力量有什么变化?

小溪流是怎样成长起来的?每个阶段成长的特点是怎样的?

小溪流一路上遇到过哪些阻碍?从他们的对话中可以看出他们具有什么品质?

小溪流具有什么品质?

3、学生自由读文,分组讨论,推选代表发??

预设

(1)小溪流在奔流中力量变化:快活 旺盛 强壮 巨大

(2)小溪流各阶段成长的情况:从文中找出能体现小溪流、小河、大江、大海特征的词各一个(培养合作探究能力)

(3)小溪流一路上到过枯树桩、枯黄的草、乌鸦、泥沙、沉船等。

(4)得出结论:我们每个也应该像小溪流那样,要有远大理想,乐观向上、努力奋斗,才能获得成功。

四、赏析、品读课文

你最喜欢文中哪个段落?试作赏析和品读。

出示课件:音乐,小溪流成长动画

学生有感情朗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然后组内讨论,班级交流

五、感情升华,感悟道理

1、小溪流究竟唱的是一首什么歌?

学生各抒己见

总结:小溪流是一首坚定、乐观、进取、永不停息的歌。

2、小溪流的歌给你什么启示?

交流:学习小溪流的精神,不断学习,用知识丰富自己,充实自己。生命不息,学习不止。

六、拓展延伸

自然界中许多事物都能给我们启示。由小溪流的`歌你联想到什么事物也会唱歌?唱出的是一首什么歌?学生分组讨论,并交流所感,拓展思路。

发挥我们丰富的想象力,用我们的生花妙笔“唱”出生命的一首首动听的歌吧!

板书:

小溪流的歌

小溪流——快活 永 成

小河 ——旺盛 不 长

大江 ——强壮 停 壮

大海 ——巨大 息 大

热对流的教案篇4

创意说明

这是一篇构思巧妙,语言优美,形象鲜明生动的童话,本设计用歌曲引导入境,通过将充满了想象和幻想的极具画面美的故事改编成漫画这种方式,在创作与评价漫画作品的过程中感知作品所塑造的形象,感知童话语言形象生动的特点,进而在表演中悟出本文的思想,并感知童话这种文学形式。

教学目的与要求

1 朗读课文,初步把握故事情节。

2 通过对改编的漫画的述评,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 感悟童话故事中生动活泼的艺术形象,拓展学生思维想象的空间。

4 让学生学习从生活中汲取养料,依主旨选材进行写作。

教学重点

感悟童话故事中生动活泼的艺术形象,把握文章。

教学难点

通过品评漫画作品,感悟艺术形象。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播放歌曲>“泉水啊泉水你到哪里去?”它要流到小溪里去,要流到大海里去。当代著名作家严文进笔下的小溪流也“唱着歌儿,弹着琴弦,流向远方”,今天,就让我们来欣赏这首——>。板书课题>。二 读——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1 将学生分成八个小组,分别阅读课文的四个部分。

2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交流按课文内容改编的漫画作品,并播放歌曲>作背景音乐。3 (出示小黑板)展示阅读要求。

要求:

(1) 合作解决预习时遇到的字词拦路虎。

(2) 从课文中找出最能体现小溪流 小河 大江 大海的特征的词各一个,再看看各有哪些词语体现了这一特征,在下面画上横线。

(3) 揣摩小溪流 小河 大江 大海及各劝阻者的形象特点,把握各角色的语气语调,为分角色朗读作准备。

(4) 交流根据课文内容改编的漫画作品,并推选出本组最优秀的作品,谈谈推理由。

三 述——述作品,进一步把握课文内容

1 每组将推选的作品张贴在黑板上。

2 每一幅作品的作者讲述自己的`创作构思。

四 述——述漫画,进一步把握课文内容

1 提问:小溪流唱着歌儿流进小河,流进大江,流进大海,那么小溪流 小河 大江 大海各有什么特点?请用课文中一个词语来描述,文中还有哪些词语体现了这一特点?

2 提问:四个劝阻者都有什么特点?

(抓信了故事中艺术形象的特点,这就为评价漫画作品提供了依据)

3 学生评价漫画作品:哪些作品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小溪流的活泼,小河的精力旺盛,大江的强壮,大海的无边无际?哪些作品形象地表现了各劝阻者的特点?

(将课文改编成漫画,学生能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又能拓展思维,培养学生阅读童话作品的再创想象力,而对作品的评价能让学生深切地感悟童话故事中的艺术形象。)

4 提问:小溪流唱着歌儿向前奔流,同学们画得栩栩如生,我们仿佛能听到小溪流悦耳的歌声,那么小溪流的歌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除了它的歌声发生变化标志着它在长大,还有哪些变化可以表示它在成长?

五 读——分角色朗读,进一步感悟艺术形象

1 同学们的画很好地表现了小溪流各个成长阶段的特点,也表现出了力量的变化,小溪流在向前奔流的过程中到遇到了枯木桩等劝阻者,让我们再为漫画配上对白好吗?

2 指定学生分角色朗读。

3 指导学生评价朗读,提出评改意见。

4 学生分组再次扮演文中的各角色,小组齐读对话。

六 探究

1 课文为什么以“小溪流的歌”为题,而不以“小河的歌” “ 大江的歌” “大海的歌”为题?

2 “小溪流的歌”是一首什么样的歌?

七 拓展

试着讲出与本篇童话主旨相近的一两句格言 警句或一两个童话、民间故事。

热对流的教案篇5

?课标要求】培养学生的拓展思维想象的空间。

?学习目标】

1、体味童话语言生动活泼、充满童趣的特点及拟人化的表现手法

2、能从小溪流生动的形象体会出其中的寓意,以及我们要学习的精神

3、感悟童话故事中生动活泼的艺术形象,拓展思维想象的空间

?教学重点】

弄清小乌龟路上遇到的种种困难以及他是如何处理这些困难的。

?教学难点】

感悟童话故事中生动活泼的艺术形象,拓展思维想象的空间

?自主学习】

1.了解作者,介绍作者

2.写字注音。

沉diàn﹝ ﹞ 阻ài﹝ ﹞ liào﹝ ﹞望 泡m﹝ ﹞

卵石﹝ ﹞ 牢sāo﹝ ﹞ yǐn唱﹝ ﹞ 恐吓﹝ ﹞

3、词义:

卵石:岩石经过水流冲击、磨擦所形成的卵形石块。

牢骚:

沉淀diàn:

兴致勃bó勃:

恐吓hè: 积蓄:

眺tiào望: 低沉:

汹涌:

怨恨:

无穷无尽:

4.用下列词语造句。

①五颜六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兴致勃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无穷无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分析小溪流变成海洋的示意图,用适当的词语填空。

小溪流往前奔流﹝ ﹞→形成小河﹝ ﹞→成为大江→﹝ ﹞

→汇成海洋﹝ ﹞

?合作探究】

1、 文章脉络:按分——总结构,文章可以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1——45),写小溪流的歌。(请写出下面各自简要段意)

(1——1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2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3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4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46),永远唱不完的歌。

2、小溪流的歌是一首什么歌?

3、为什么说“小溪流的歌是永远唱不完的”?

4、文章开头一句“小溪流有一个歌,是永远唱不完的”有什么作用?

?拓展提升】

1、小溪流的歌给我们什么启示?

2、文2、课文中“枯草、乌鸦、泥沙、沉船”这四种形象各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共同点?作者这样描写有什么作用?

?课堂检测】

成长阶段

歌声特点

力量表现

劝阻者

小溪流

小河

大江

海洋

?我的疑问或问题设计】

七年级上册《小溪流的歌》导学案答案

?自主学习】

1.

2淀 碍 瞭 沫 luān sāo yīn hè

3卵石:岩石经过水流冲击、磨擦所形成的卵形石块。

牢骚:烦闷不满的情绪。

沉淀diàn:沉积到水底下。淀,沉积。

兴致勃bó勃:形容兴趣很浓,兴头很高。勃勃,兴盛的样子。

恐吓hè:吓唬,威胁。

积蓄:积存。

眺tiào望:这里的意思是往远处看。

低沉:这里的意思是声音低。

汹涌:水猛烈地向上涌或向前翻滚。

怨恨:对人或事物强烈地不满。

无穷无尽:没有穷尽,这里形容数量极多。

5﹝不知疲倦﹞→﹝精力旺盛﹞→成为大江→﹝十分强壮﹞→﹝猛烈翻腾、热烈欢唱﹞

?合作探究】

1、(1——15)写小溪流向前奔流(不知疲倦)

(16——27)写小溪流形成小河(精神旺盛)

(28——38)写小溪流长成大江(十分强壮)

(39——45)写小溪流汇成海洋(猛烈翻腾,强烈欢唱)

2、 小溪流的歌是一首永远不知疲倦、不自我满足、勇往直前、不怕任何困难阻挡的歌。

3、小溪流唱着永远不休息的歌,由小溪流到小河,再成长为大江,最后汇成海洋,不断成长,壮大。

4、总领全文,同时起到点题和设下悬念引人入胜的作用。

?拓展提升】

1、我们要像小溪流一样,不畏艰难,勇往直前;永远保持着乐观向上的`精神;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为社会无私奉献自己的力量。

2、枯树桩、枯草:老朽,爱发牢骚,得过且过,无所作为

乌鸦:孤独,懒惰,不求进取,甚至成为别人的阻力

泥沙:胸无大志,只是随波逐流地混上一阵子,最终只能是半途而废,怨天尤人

生锈的沉船:贪图安逸,厌恶甚至害怕奋进不息的生活

它们共同点是不思进取,停滞不前,得过且过。

作者运用对比的写法,衬托出小溪流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顽强生命力和永不停息、乐观向上的精神,突出了文章中心。

?课堂检测】

成长阶段

歌声特点

力量表现

劝阻者

小溪流

哼哼唱唱 用清亮的嗓子歌唱

推着小树枝打转,冲过石块的阻拦。

枯树桩

枯黄的草

小河

沙声的歌唱

翻腾起沉淀的泥沙,卷起漂浮的枯树枝,推送着木排,托起沉重的木船

乌鸦

大江

低声吟唱 用洪亮而低沉的声音唱

掀起汹涌的波涛,举起庞大的轮船。

泥沙

海洋

强烈地向着四方欢唱

他不断的涌起来,向上,向前,向着四面八方

沉船

热对流的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感受自制乐器(水杯)带来的快乐。

2、理解水杯内放置材料会影响其音色。

3、初步让幼儿创造性地为乐曲伴奏。

活动准备:

每人(一双筷子、5个玻璃杯)、可乐瓶、积木、水、磁带、音乐盒

活动过程:

一、探究与音乐盒近似的音色。

1、教师出示音乐盒,让幼儿闭上眼睛,仔细倾听音乐盒的声音。

2、幼儿用筷子敲打各类材料,寻找与音乐盒相似的音色,并表达探究结果。

(最终找出玻璃杯敲打发出后的音色和音乐盒接近)

二、探究如何使玻璃杯发出的声音不一样。

1、敲打玻璃杯不同部位从而发出不同的`音色。

师:有什么方法可以使玻璃杯发出不一样的声音?

幼儿尝试在在玻璃杯不同的部位敲打。

2、教师在玻璃杯中倒入水使得音色发生变化。

师:老师也想到了一个办法,我在杯子中倒点水,听听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

师:刚才小朋友听到声音变了,那么如果水倒得少一点,声音会不会变呢?

三、幼儿探索在玻璃杯中倒入不同量的水,产生不同的音色。

1、第一次探索。

幼儿拿出杯子和水进行自由探索,发现空杯和有水的杯子会发出不一样的音色。

2、第二次探索。

师:刚才看到小朋友发现了不一样的音色,老师也想来玩一次。听一听,我的杯子还会唱歌。

教师有意把5个杯子的水倒成高低不一样,并有意排成1~5个音阶,并进行简单的演奏。

师:我的杯子会唱歌,你的杯子也一定会唱好听的歌,你想不想试试?

幼儿再次探索,在5只杯子中倒入不一样的水量。

四、乐曲伴奏

师:现在小朋友已经自己做了一个乐器了,会发出不一样的声音,我们组合成一个器乐队,为歌曲伴奏好吗?

幼儿敲打玻璃杯,在愉快的音乐伴奏声中结束。

五、延伸

在生活中还有很多的物品,敲打后会发出不一样的声音,在音乐角中,可以放置各类物品,为幼儿的发现和探索提供条件。

热对流的教案篇7

一、活动目标

1、通过音乐游戏、律动,充分感应优美的乐句,体验表演带来的乐趣。

2、能用乐器来表现小调乐曲。

二、活动准备

1、音乐《梦幻溪》、挂图

2、纸盒(内装绿豆若干)四个、乐器:铜碰钟10对

3、画纸、颜料若干份、幼儿音乐用书

三、活动过程

(一)故事引导:圆圆和溜溜与其他的精灵们在梦幻溪的音乐会开心地唱歌、跳舞,玩得非常快乐,这时候,雨滴婆婆拿出来一个非常神奇的礼物,它能跟着小雨滴们一起来歌唱,你们听!

(二)律动:会唱歌的礼物

1、出示自制的`响雨器,教师示范操作,让幼儿说说:这像什么的声音?

2、四人一组,共持响雨器,随乐句倾斜,以感应潺潺乐句。

3、感应二个小节的乐句:二个六拍

(三)音乐与舞蹈

1、幼儿分两组进行表演

现在,我们一起来为这首好听的音乐伴奏、表演吧!

a段:铜碰钟/乐器伴奏

b段:彩带/青蛙划船

2、两人一组,拿一条彩带划船。

a段:左右摇晃

b段:一前一后随乐句划船。

(四)美劳:彩色的梦幻溪

师:小精灵们在音乐会上玩得非常开心,不知不觉,太阳公公已经开始下山,咦!阳光照在水面上,梦幻溪变成了彩色的,原来小精灵们换上了七彩的服装!

1、老师示范水滴画

2、幼儿坐下,配合音乐。

a段:轻晃纸张/和别人交换。

b段:滴上不同的颜色,并于完成后与其他人相互欣赏。

(五)音乐游戏书

1、a段旋律:让幼儿观察树叶的大小,并依树叶的高低,指唱出旋律的唱名

b段乐句:老师示范边唱旋律边画出水中涟漪,并提示幼儿音乐四个乐句,需要给青蛙画上船浆和水中涟漪。

四、在完成的作业上注上老师爱的叮咛。

热对流的教案7篇相关文章:

6~7的认识数学教案优秀7篇

体育类型的教案7篇

缝沙包的教案7篇

冰的魔法教案7篇

夏日绝句的教案7篇

刷牙的教案推荐7篇

6~7的认识数学教案优质7篇

好吃的蔬菜教案7篇

蘑菇的教案7篇

10的认识教案参考7篇

热对流的教案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48983